女兒墻的知識
1、什么叫女兒墻
指的是建筑物屋頂外圍的矮墻,主要作用除維護安全外,亦會在底處施作防水壓磚收頭,以避免防水層滲水、或是屋頂雨水漫流。依建筑技術規則規定,女兒墻被視作欄桿的作用,如建筑物在10層樓以上、高度不得小于1.2公尺,而為避免業者刻意加高女兒墻,方便以后搭蓋違建,亦規定高度最高不得超過1.5公尺。
上人的女兒墻的作用是保護人員的安全,并對建筑立面起裝飾作用。不上人的女兒墻的作用除立面裝飾作用外,還固定油氈。
女兒墻的高度取決于是否上人,不上人高度應不小于800mm,上人高度應不小于1300mm。
有混凝土壓頂時,按樓板頂面算至壓頂底面為準;無混凝土壓頂時,按樓板頂面算至女兒墻頂面為準。
如今女兒墻已成為建筑的專用術語,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女兒墻的浪漫和詩情畫意也不再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內容了,只是國家建筑規范中的90厘米高的磚混結構式的一堵矮墻而已。它回歸了建筑的本原,在建筑物上起著它應起的作用。一般在一些單元樓的屋頂上,成為建筑施工工序中一種必不可少的并且具有封閉性的一部分。
2、女兒墻的由來
一個古代的砌匠,忙于工作,不得不把年幼的女兒帶在左右,一日在屋頂砌筑時,小女不慎墜屋身亡。匠人傷心欲絕,為了防止悲劇再次發生,之后就在屋頂砌筑一圈矮墻,后來人們就起名“女兒墻”
上面是個傳說。
真正由來:
宋《營造法式》--“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就是城墻邊上部升起的部分。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劉禹錫《石頭城》
曰睥睨,言于其孔中睥睨,非常也?!嘣慌畨?,m.airporthotelslisboa.com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也?!彼疂G傳·第三十一回:“這孟州城是個小去處,那土城苦不甚高。就女墻邊,望下先把樸刀虛按下按,刀尖在上,棒梢向下?!币喾Q為女兒墻、女垣、箭垛。
3、女兒墻的高度
女兒墻在建筑上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做好防水收頭,也就是常說的女兒墻泛水。一般屋面,找坡、保溫、隔熱、防水等做完了,約250mm厚,再考慮防水層端部卷起250mm高,女兒墻總共做500mm高就足夠了(現在做法一般600、700mm高)。
規范中,對這一高度在不同地方有不同要求,一般都是限制高度;畢竟,這是屬于非結構構件,在地震時也是不安全因素。
至于其他的高度說法,比如:不低于1200mm,都是把女兒墻當作安全防護考慮了,是背離本意的做法。要考慮安全,完全可以在600高女兒墻上再做600高欄桿作為防護。
篇2:女兒墻概念(5)
女兒墻概念(五)
女兒墻在古代時叫“女墻”,包涵著窺視之義,是仿照女子“睥睨”之形態,在城墻上筑起的墻垛,所以后來便演變成一種建筑專用術語。特指房屋外墻高出屋面的矮墻,在現存的明清古建筑物中我們還能看到。
《辭源》里是這么說的,城墻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墻;《釋名釋宮室》:“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墻,言其卑小比之于城?!币馑季褪且驗楣糯呐?,是卑小的,沒有地位的,所以就用來形容城墻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墻,這就是女兒墻這個名字的由來。
宋《營造法式》上講的是:“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就是城墻邊上部升起的部分?!度龂萘x》第五十一回寫道:“只見女墻邊虛所搠旌旗,無人守護?!边@里的“女墻”一詞,就是指城墻頂部筑于外側的連續凹凸的齒形矮墻,以在反擊敵人來犯時,掩護守城士兵之用。有的垛口上部有了望孔,用來了望來犯之敵,下部有通風孔。
后來,女兒墻又叫“睥睨”,指城墻頂上的小墻,建于城墻頂的內側,一般比垛口低,起攔護作用,是在城墻壁上再設的另一道墻,是“城墻壁的女兒也”?!豆沤裾摗酚涊d:“女墻者,城上小墻也一名睥睨,言于城上窺人也?!庇纱丝梢?,女兒墻不僅與窺人有關,而且還另有一個直露的名字,只是“睥睨”一詞太過于癟口,不如“女墻”含蓄,所以后來“女兒墻”叫法流行較廣。
李賀在《石城曉》一詩中寫道:“月落大堤上,女垣棲烏起?!倍鸥Α额}省中院壁》詩中寫道:“掖垣埤竹梧十尋?!敝械摹佰敝傅木褪瞧涞诙€意思,即泛指矮墻之義。
劉禹錫在《石頭城》一首詩中寫到:“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李漁在《閑情偶記·居室部》中寫到:“予以私意釋之,此名以內之及肩小墻,皆可以此名之。蓋女者,婦人未嫁之稱,不過言其纖小,若定指城上小墻,則登城御敵,豈婦人女子之事哉?”
按照李漁的書中記載的,“女墻”則應是用來防止戶內婦人、少女與外界接觸的小墻。原來,古時候的女子大多久鎖深閨,不能出三門四戶。但是小墻高不過肩,又可以窺視墻外之春光美景,況且墻是死的,可人卻是活的,所以這女兒墻又成就了許多才子佳人的故事。后來女兒墻這種建筑形式既成全了古代女子窺視心理的需要,又可以避免被人恥笑的尷尬。女子往往會在一瞥之間,便能一見鐘情,發現自己的意中人。
古往今來,有著數不勝數的關于女兒墻內外的神秘窺望和富有詩意的描述。如:“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內佳人笑”、“聲漸不聞語漸俏,多情反被無情惱”、“隔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注:由外向內)、”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注:由內向外)??梢娺@種看似死板的建筑形式背后卻隱藏著極為豐富的意韻,那就是:不倚短墻,怎知春色含蓄之美?
如今女兒墻已成為建筑的專用術語,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女兒墻的浪漫和詩情畫意也不再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內容了,只是國家建筑規范中的90厘米高的磚混結構式的一堵矮墻而已。它回歸了建筑的本原,在建筑物上起著它應起的作用。一般在一些單元樓的屋頂上,成為建筑施工工序中一種必不可少的并且具有封閉性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