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檢測、評定
1 檢測方法
1.1 鋼筋銹蝕電位測試結果表明鋼筋可能銹蝕活動的區域,應進行混凝土碳化深度測量。
1.2 混凝土碳化狀況的檢測通常采用在混凝上新鮮斷面噴灑酸堿指示劑;通過觀察酸堿指示劑顏色變化來確定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2 檢測步驟
2.1 測區位置的選擇原則可參照鋼筋銹蝕自然電位測試的要求,若在同一測區,應先進行保護層和銹蝕電位、電阻率的測量,再進行碳化深度及氯離子含量的測量。
2.2 測區及測孔布置
(1)測區應包括銹蝕電位測量結果有代表性的區域,也能反映不同條件及不同混凝土質量的部位,結構外側面應布置測區。
(2)測區數不應小于3個,測區應均勻布置。
(3)每一測區應布置三個測孔,三個測孔應呈“品”字排列,孔距根據構件尺寸大小確定,但應大于2倍孔徑。
(4)測孔距構什邊角的距離應大于2.5倍保護層厚度。
2.3 使用酸堿指示劑噴在混凝土的新鮮破損面,根據指示劑顏色的變化,測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量測值準確至毫米。
(1)配制指示劑(酚酞試劑):75%的酒精溶液與白色酚酞粉末配置成酚酞濃度為1%-2%的酚酞溶劑,裝入噴霧器備用,溶劑應為無色透明的液體。
(2)用裝有20mm直徑鉆頭的沖擊鉆在測點位置鉆孔。
(3)成孔后用圓形毛刷將孔中碎屑、粉末清除,露出混凝土新茬。
(4)將酚酞指示劑噴到測孔壁上。
(5)待酚酞指示劑變色后,用測深卡尺測量混凝土表面至酚酞變色交界處的深度,準確至1mm。酚酞指示劑從五色變為紫色時,混凝上未碳化,酚酞指示劑未改變顏色處的混凝土已經碳化。
(6)將測區、測孔統一編號,并畫出示意圖,標上測量結果。
(7)測量值的整理應列出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
3 評定標準
混凝上碳化深度對鋼筋銹蝕影響的評定,可取構件的碳化深度平均值與該類構件保護層
篇2:混凝土碳化
混凝土的碳化
混凝土的碳化是混凝土所受到的一種化學腐蝕??諝庵校茫希矚鉂B透到混凝土內,與其堿性物質起化學反應后生成碳酸鹽和水,使混凝土堿度降低的過程稱為混凝土碳化,又稱作中性化,其化學反應為:Ca(OH)2+CO2=CaCO3+H2O。水泥在水化過程中生成大量的氫氧化鈣,使混凝土空隙中充滿了飽和氫氧化鈣溶液,其堿性介質對鋼筋有良好的保護作用,使鋼筋表面生成難溶的Fe2O3和Fe3O4,稱為純化膜。碳化后使混凝土的堿度降低,當碳化超過混凝土的保護層時,在水與空氣存在的條件下,就會使混凝土失去對鋼筋的保護作用,鋼筋開始生銹??梢?,混凝土碳化作用一般不會直接引起其性能的劣化,對于素混凝土,碳化還有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效果,但對于鋼筋混凝土來說,碳化會使混凝土的堿度降低,同時,增加混凝土孔溶液中氫離子數量,因而會使混凝土對鋼筋的保護作用減弱。
影響混凝土碳化速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影響較大的是水泥品種,因不同的水泥中所含硅酸鈣和鋁酸鈣鹽基性高低不同;其次,影響混凝土碳化主要還與周圍介質中CO2的濃度高低及濕度大小有關,在干燥和飽和水條件下,碳化反應幾乎終止,所以這是除水泥品種影響因素以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再次,在滲透水經過的混凝土時,石灰的溶出速度還將決定于水中是否存在影響Ca(OH)2溶解度的物質,如水中含有Na2SO4及少量Mg2+時,石灰的溶解度就會增加,如水中含有Ca(HCO3)2的Mg(HCO3)2對抵抗溶出侵蝕則十分有利。因為它們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種碳化保護層;另外,混凝土的滲透系數、透水量、混凝土的過度振搗、混凝土附近水的更新速度、水流速度、結構尺寸、水壓力及養護方法與混凝土的碳化都有密切的關系。
混凝土碳化破壞的防治,對于混凝土的碳化破壞,我們在施工中總結出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一是,在施工中應根據建筑物所處的地理位置、周圍環境,選擇合適的水泥品種;對于水位變化區以及干濕交替作用的部位或較嚴寒地區選用抗硫酸鹽普通水泥;沖刷部位宜選高強度水泥;二是,分析骨料的性質,如抗酸性骨料與水、水泥的作用對混凝土的碳化有一定的延緩作用;三是,要選好配合比,適量的外加劑,高質量的原材料,科學的攪拌和運輸,及時的養護等各項嚴格的工藝手段,以減少滲流水量和其它有害物的侵蝕,以確?;炷恋拿軐嵭?;另外,若建筑物地處環境惡劣的地區,宜采取環氧基液涂層保護效果較好,對建筑物地下部分在其周圍設置保護層;用各種溶注液浸注混凝土,如:用溶化的瀝青涂抹。還有,若建筑物一旦發生了混凝土碳化,最好采用環氧材料修補,若碳化深度較大,可鑿除混凝土松散部分,洗凈進入的有害物質,將混凝土銜接面鑿毛,用環氧砂漿或細石混凝土填補,最后以環氧基液做涂基保護。
測碳化很簡單:
1.在砼表面鑿個小洞,深1cm左右;
2.用洗耳球或小皮老虎吹掉灰塵碎屑;
3.在鑿開的砼表面滴或者噴1%的酚酞酒精溶液;
4.用游標卡尺或碳化深度深度測定儀測定沒有變色的砼的深度。
篇3:結構混凝土碳化深度檢測評定
結構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檢測、評定
1 檢測方法
1.1 鋼筋銹蝕電位測試結果表明鋼筋可能銹蝕活動的區域,應進行混凝土碳化深度測量。
1.2 混凝土碳化狀況的檢測通常采用在混凝上新鮮斷面噴灑酸堿指示劑;通過觀察酸堿指示劑顏色變化來確定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2 檢測步驟
2.1 測區位置的選擇原則可參照鋼筋銹蝕自然電位測試的要求,若在同一測區,應先進行保護層和銹蝕電位、電阻率的測量,再進行碳化深度及氯離子含量的測量。
2.2 測區及測孔布置
(1)測區應包括銹蝕電位測量結果有代表性的區域,也能反映不同條件及不同混凝土質量的部位,結構外側面應布置測區。
(2)測區數不應小于3個,測區應均勻布置。
(3)每一測區應布置三個測孔,三個測孔應呈“品”字排列,孔距根據構件尺寸大小確定,但應大于2倍孔徑。
(4)測孔距構什邊角的距離應大于2.5倍保護層厚度。
2.3 使用酸堿指示劑噴在混凝土的新鮮破損面,根據指示劑顏色的變化,測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量測值準確至毫米。
(1)配制指示劑(酚酞試劑):75%的酒精溶液與白色酚酞粉末配置成酚酞濃度為1%-2%的酚酞溶劑,裝入噴霧器備用,溶劑應為無色透明的液體。
(2)用裝有20mm直徑鉆頭的沖擊鉆在測點位置鉆孔。
(3)成孔后用圓形毛刷將孔中碎屑、粉末清除,露出混凝土新茬。
(4)將酚酞指示劑噴到測孔壁上。
(5)待酚酞指示劑變色后,用測深卡尺測量混凝土表面至酚酞變色交界處的深度,準確至1mm。酚酞指示劑從五色變為紫色時,混凝上未碳化,酚酞指示劑未改變顏色處的混凝土已經碳化。
(6)將測區、測孔統一編號,并畫出示意圖,標上測量結果。
(7)測量值的整理應列出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
3 評定標準
混凝上碳化深度對鋼筋銹蝕影響的評定,可取構件的碳化深度平均值與該類構件保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