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碳化
混凝土的碳化是混凝土所受到的一種化學腐蝕??諝庵校茫希矚鉂B透到混凝土內,與其堿性物質起化學反應后生成碳酸鹽和水,使混凝土堿度降低的過程稱為混凝土碳化,又稱作中性化,其化學反應為:Ca(OH)2+CO2=CaCO3+H2O。水泥在水化過程中生成大量的氫氧化鈣,使混凝土空隙中充滿了飽和氫氧化鈣溶液,其堿性介質對鋼筋有良好的保護作用,使鋼筋表面生成難溶的Fe2O3和Fe3O4,稱為純化膜。碳化后使混凝土的堿度降低,當碳化超過混凝土的保護層時,在水與空氣存在的條件下,就會使混凝土失去對鋼筋的保護作用,鋼筋開始生銹??梢?,混凝土碳化作用一般不會直接引起其性能的劣化,對于素混凝土,碳化還有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效果,但對于鋼筋混凝土來說,碳化會使混凝土的堿度降低,同時,增加混凝土孔溶液中氫離子數量,因而會使混凝土對鋼筋的保護作用減弱。
影響混凝土碳化速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影響較大的是水泥品種,因不同的水泥中所含硅酸鈣和鋁酸鈣鹽基性高低不同;其次,影響混凝土碳化主要還與周圍介質中CO2的濃度高低及濕度大小有關,在干燥和飽和水條件下,碳化反應幾乎終止,所以這是除水泥品種影響因素以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再次,在滲透水經過的混凝土時,石灰的溶出速度還將決定于水中是否存在影響Ca(OH)2溶解度的物質,如水中含有Na2SO4及少量Mg2+時,石灰的溶解度就會增加,如水中含有Ca(HCO3)2的Mg(HCO3)2對抵抗溶出侵蝕則十分有利。因為它們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種碳化保護層;另外,混凝土的滲透系數、透水量、混凝土的過度振搗、混凝土附近水的更新速度、水流速度、結構尺寸、水壓力及養護方法與混凝土的碳化都有密切的關系。
混凝土碳化破壞的防治,對于混凝土的碳化破壞,我們在施工中總結出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一是,在施工中應根據建筑物所處的地理位置、周圍環境,選擇合適的水泥品種;對于水位變化區以及干濕交替作用的部位或較嚴寒地區選用抗硫酸鹽普通水泥;沖刷部位宜選高強度水泥;二是,分析骨料的性質,如抗酸性骨料與水、水泥的作用對混凝土的碳化有一定的延緩作用;三是,要選好配合比,適量的外加劑,高質量的原材料,科學的攪拌和運輸,及時的養護等各項嚴格的工藝手段,以減少滲流水量和其它有害物的侵蝕,以確?;炷恋拿軐嵭?;另外,若建筑物地處環境惡劣的地區,宜采取環氧基液涂層保護效果較好,對建筑物地下部分在其周圍設置保護層;用各種溶注液浸注混凝土,如:用溶化的瀝青涂抹。還有,若建筑物一旦發生了混凝土碳化,最好采用環氧材料修補,若碳化深度較大,可鑿除混凝土松散部分,洗凈進入的有害物質,將混凝土銜接面鑿毛,用環氧砂漿或細石混凝土填補,最后以環氧基液做涂基保護。
測碳化很簡單:
1.在砼表面鑿個小洞,深1cm左右;
2.用洗耳球或小皮老虎吹掉灰塵碎屑;
3.在鑿開的砼表面滴或者噴1%的酚酞酒精溶液;
4.用游標卡尺或碳化深度深度測定儀測定沒有變色的砼的深度。
篇2:結構混凝土碳化深度檢測評定
結構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檢測、評定
1 檢測方法
1.1 鋼筋銹蝕電位測試結果表明鋼筋可能銹蝕活動的區域,應進行混凝土碳化深度測量。
1.2 混凝土碳化狀況的檢測通常采用在混凝上新鮮斷面噴灑酸堿指示劑;通過觀察酸堿指示劑顏色變化來確定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2 檢測步驟
2.1 測區位置的選擇原則可參照鋼筋銹蝕自然電位測試的要求,若在同一測區,應先進行保護層和銹蝕電位、電阻率的測量,再進行碳化深度及氯離子含量的測量。
2.2 測區及測孔布置
(1)測區應包括銹蝕電位測量結果有代表性的區域,也能反映不同條件及不同混凝土質量的部位,結構外側面應布置測區。
(2)測區數不應小于3個,測區應均勻布置。
(3)每一測區應布置三個測孔,三個測孔應呈“品”字排列,孔距根據構件尺寸大小確定,但應大于2倍孔徑。
(4)測孔距構什邊角的距離應大于2.5倍保護層厚度。
2.3 使用酸堿指示劑噴在混凝土的新鮮破損面,根據指示劑顏色的變化,測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量測值準確至毫米。
(1)配制指示劑(酚酞試劑):75%的酒精溶液與白色酚酞粉末配置成酚酞濃度為1%-2%的酚酞溶劑,裝入噴霧器備用,溶劑應為無色透明的液體。
(2)用裝有20mm直徑鉆頭的沖擊鉆在測點位置鉆孔。
(3)成孔后用圓形毛刷將孔中碎屑、粉末清除,露出混凝土新茬。
(4)將酚酞指示劑噴到測孔壁上。
(5)待酚酞指示劑變色后,用測深卡尺測量混凝土表面至酚酞變色交界處的深度,準確至1mm。酚酞指示劑從五色變為紫色時,混凝上未碳化,酚酞指示劑未改變顏色處的混凝土已經碳化。
(6)將測區、測孔統一編號,并畫出示意圖,標上測量結果。
(7)測量值的整理應列出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
3 評定標準
混凝上碳化深度對鋼筋銹蝕影響的評定,可取構件的碳化深度平均值與該類構件保護層
篇3:商品混凝土冬期生產施工控制措施介紹
商品混凝土冬期生產及施工控制措施介紹
在華北地區,冬季氣溫都在-5℃以下,我們圍繞本單位冬季商品混凝土的生產、運輸、泵送、施工、養護過程,在進入冬期生產施工時作為冬期技術交底與相關方溝通,以便更好的對混凝土生產過程和施工過程進行控制。我公司在實施該措施三年多來,在保證混凝土冬期產品質量和工程質量上起到了一定效果,為今后商品混凝土冬期施工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本文就有關情況作以介紹。
1 冬施條件
我國行業標準《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97規定,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五天穩定低于5℃,即滿足冬期施工條件。
2 生產準備
2.1 進入冬施前,材料主管根據任務量情況作好原材料的采購計劃,儲備充足的原材料,防止生產過程中因材料斷檔而影響連續生產。
2.2 嚴把進料關,各種原材料進場后,驗收其質量證明書,并按標準要求進行嚴格的復檢,禁止不合格的材料進入生產過程。
2.3 砂石料應提前備料,依次堆放,使其含水率降低并保持均勻一致。生產時,去除外面一層凍層,使用里面干燥未凍的砂石料,以保證混凝土質量。
2.4 冬施混凝土所用水泥,全部采用水化熱高且早期強度高的P·O32.5和P·O42.5等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
2.5 摻加含有早強劑、減水劑和泵送劑的復合型防凍劑,以保證混凝土在達到受凍臨界強度以前不受凍害。
2.6 攪拌用水利用蒸汽加熱,采用抽水箱和貯水箱兩級加熱方式,蒸汽及輸水管外包發泡聚氨酯保溫,一般極限水溫不超過80℃。
2.7 當只加熱水不能滿足要求,必要時對骨料緩沖倉和攪拌機內通入蒸汽,加熱骨料及機體,以保證混凝土的出機溫度。
2.8 輸水泵、水箱、外加劑泵、外加劑箱等加蓋保溫房,以免熱量損失或凍裂泵體。
2.9 各氣動支路、三聯件等易凍部位都通用蒸汽進行預熱,保證開關動作靈活可靠,保證混凝土的正常生產。
2.10 混凝土運輸車罐體外加保溫罩,減少運輸途中熱量損失。
2.11 攪拌和輸送設備提前更換防凍液,根據不同階段氣溫更換相應的低溫機油和低溫燃油,以保證能夠在負溫條件下正常工作。
2.12 質檢員每天檢測砂、石料的含水率,并折算至配合比中,遇雨雪天氣要增加檢測次數。
2.13 質檢員每班最少2次復測外加劑的準確性,嚴格控制好其摻量,防止其波動影響混凝土質量。最少4次測量水和骨料的入機溫度和混凝土的出機溫度,確保出機溫度不低于15℃,入模溫度不低于5℃。
2.14 為了加強與客戶的溝通,及時了解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建立冬施生產質量管理及回訪小組,負責混凝土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及回訪工作。
3 冬施方法
3.1 混凝土公司部分
(1)將加熱的水、砂石料、添加劑與水泥、粉煤灰按如下順序投入攪拌機進行攪拌:中砂、碎石、熱水、水泥、粉煤灰、添加劑,以保證先期投入的砂石料和水的混合物在與水泥接觸時溫度不超過60℃,確保水泥不發生假凝現象。
(2)攪拌時間適當延長50%左右,保證混凝土攪拌均勻。
(3)盡量減小水灰比(不小于0.4,不大于0.6),
泵送混凝土在保證能夠泵送的前提下,坍落度控制在16cm以下,非泵送混凝土在保證能夠卸出罐的前提下,坍落度控制在12cm以下,以降低發生凍害程度。
(4)嚴格控制復合型防凍劑的添加量,防止混凝土凍融事故的發生。
(5)混凝土運輸車罐體上加蓋保溫罩,以減少運輸中熱量損失,每車混凝土打完后,運輸車司機及時沖洗掉進料口及出料口的混凝土,以免污染路面。同時目測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坍落度情況,如有異常及時通知質檢員和程控員進行調整,并查明其原因。
(6)混凝土澆筑現場,攪拌站和運輸車之間保持通訊暢通,以便由澆筑現場統一指揮。泵送施工時加強運輸車運輸速度,減少運輸時間,保證生產運輸的連續性,減少混凝土在車泵管道內的停留時間,防止溫降過大堵管,確?;炷寥肽囟炔坏陀?℃。
3.2 施工單位部分
(1)施工方要在生產前詳細準確地提供如下信息:混凝土施工部位、強度等級、計劃用量、混凝土施工方法及有無特殊要求等。
(2)施工現場須準備好混凝土覆蓋用保溫材料,如塑料薄膜、彩條布和草簾等。
(3)搞好擋風外封閉,以提高保溫效果。
(4)澆筑前,應清除模板和鋼筋上的冰霜和污垢,但不得用水沖洗。
(5)不得在凍土層上進行混凝土澆筑,澆筑前,必須設法升溫使凍土消融。
(6)混凝土接槎時,應預熱舊槎,澆筑后加強保溫,防止接槎受凍。
(7)嚴禁私自往罐車內加水。如果送到時混凝土的坍落度過小,不符合設計要求,可在混凝土公司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適量添加隨車帶的高效減水劑,攪拌均勻后仍可繼續使用。如果送到時混凝土的坍落度過大導致不能使用,施工單位可做退貨處理。
(8)冬施時初期泵送的清水應用水溫不低于40℃熱水,以防在管內結冰,泵車潤管用水不得放入模板內,初期泵送潤管用過的砂漿也不得直接放入模板內,可先放到其他容器內或均勻散開。
(9)澆筑后,對混凝土結構易凍部位,必須加強保溫,以防凍害。
(10)冬期混凝土初凝時間一般為8小時~10小時,終凝為12小時~14小時。因此應適當把握好抹面時機,并在初凝前(用手輕按表面可留下指痕)進行二次抹面,可以減少表面裂縫?;炷翂?、柱等邊模的拆模時間應適當延長,以避免表面發生脫皮等影響外觀質量問題。
(11)澆筑并進行相關施工工藝處理后,須及時覆蓋塑料薄膜并加蓋草簾養護,以保證混凝土初凝前不受凍,根據施工部位及氣溫情況,一般可參照如下數據覆蓋:氣溫在0℃~5℃時蓋一層草簾和一層塑料薄膜,氣溫在-10℃~0℃時蓋三層草簾和一層塑料薄膜,低于-10℃時蓋四層草簾和一層塑料薄膜;低于-15℃時應采用加溫和其他材料(如巖棉、苯板等)進
行保溫。
(12)由于混凝土中摻有粉煤灰和外加劑,混凝土終凝后,應立即進行覆蓋保溫養護,按國家標準要求,混凝土的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天,若早期養護不到位,其28天強度將受很大影響。
(13)派專人負責測溫并詳細記錄整個養護期的溫度變化,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補救。
(14)適當延長養護時間,根據自然養護的試塊強度決定拆模時間。
4 注意事項
4.1 攪拌機啟動前,攪拌手必須檢查各部件動作是否靈活,設法加熱攪拌機減速器,防止啟動負荷過大燒毀控制電器。
4.2 大方量生產前,質檢員和程控員必須復核配合比和各配料秤的準確性,避免計量誤差。
4.3 生產時,質檢員、程控員時刻觀察坍落度及和易性,隨時調整用水量,并根據標準要求,質檢員及時取樣測試坍落度,按國家規范制作混凝土試塊。
4.4 澆筑時,工地質檢員檢測坍落度和制作試塊,取樣應在每車混凝土卸出料的1/4~3/4之間采取,應根據混凝土骨料粒徑合理選擇試模尺寸,注意養護水的溫度,必要時采取加溫加熱措施以保證足夠水溫。
4.5 澆筑時,工地質檢員應經常測量混凝土入模溫度,確保澆筑質量。
4.6 養護初期,工地質檢員每晝夜最少四次測量混凝土和環境溫度,以便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5 結語
確保冬期混凝土工程質量,不僅需要商品混凝土公司嚴格控制生產環節和出廠質量,更需要施工單位大力配合和支持,因此,為了保證工程質量,除嚴格按標準規范進行混凝土施工外,施工單位一定要做好混凝土的施工和養護工作,以避免商品混凝土在冬期施工過程中留下質量隱患,共同來確?;炷恋墓こ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