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框架結構梁柱節點施工問題剖析
1 前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蚣芙Y構的節點是聯系整個結構體系的樞紐,如框架的梁柱交匯點、剪力墻結構的暗梁與柱的交匯點等。節點承受由梁端和柱端傳遞來的軸力、彎矩和剪力,受它們共同作用且受力狀態復雜。因此節點要求具有足夠的強度,以抵抗相鄰構件承受的各種荷載。保證整個結構體系堅固和安全可靠。然而在實際工程中,我們發現岡節點細部構造設計不細致,施工不精心。容易給工程質量留下隱患。特別是框架結構節點在施工中發現的若干問題進行剖析
2 鋼筋制作方面的問題
節點配筋構造主要包括節點區箍筋的設置及梁筋在節點區的錨固。箍筋對核心區混凝土具有約束作用,對提高節點的抗剪強度起著重要作用箍筋間距越小,對混凝土的約束作用就越大,節點受剪承載力也越高,尤其是地震區。節點區的箍筋必須加密,有些設計人員通常只對柱端、梁端的箍筋加密,而未對節點區作明確的標明。節點區有縱梁、橫梁、柱的縱向鋼筋三向交叉,且鋼筋密集,配置箍筋存施工上有一定的難度。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在支完梁板的模板后放入梁的鋼筋骨架。再放節點箍筋。由于鋼筋的安裝綁扎難度較大。加上怕麻煩的心理,因此經常出現不放或少放箍筋?;蚬拷罱壴焕蔚葐栴},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能。因此,節點區的箍筋可以考慮先按設計要求制成鋼筋籠,套入柱的縱向鋼筋,并綁扎或焊接牢固,再放梁的鋼筋,以確保構件的抗裂性能:特別要注意做好對工人的技術質量交底,嚴格按施工要求和規范進行安裝綁扎。
在邊柱節點上,為了保證鋼筋的錨固長度。梁鋼筋須彎折插入節點區域,設計人員往往只較重視其最小錨固長度在圖紙上作出明確的規定,而忽視了最小水平錨固長度及垂直錨固長度。因實際工程中水平錨固常能滿足要求。如某9層樓,在設計說明中規定最小錨固長度la=35d,柱截面bh=800mm*600mm,d=25mm,則最小錨固值la=35×25=875mm,其水平段長度為0.45la,這樣就容易使垂直鋼筋踢破保護層而破壞,因此對邊柱點梁鋼筋錨固段制作時,應考慮同時滿足最小錨固長度、最小水平錨固長度及垂直錨固長度的要求,節點區也常出現多根梁交匯,梁鋼筋穿入節點區,出現多層鋼筋疊層,如某樓在一節點區出現3根不同方向的大跨度梁支于同一根柱上。梁底排鋼筋均為F25,梁底保護層厚度為25mm,由于3根梁底標高相同。因此就出現另外2根梁保護層分別為50mm、75mm,如此厚的素凝土層很容易產生裂縫,同時梁的有效高度減小會降低其承載力,因此,設計人員應該審視節點細部構造的詳圖設計,明確節點處的鋼筋布置,避免留下工程質量隱患。
3.節點箍筋加密的問題
《規范》明確規定:框架節點核心區內箍筋量,不應小于柱端加密區的實際配箍量。這可以提高柱子的承載力,避免主筋受剪切彎曲破壞??墒怯行┰O計、施工人員對加密節點鋼箍的必要性認識不足,設計人員未考慮節點內力分析,甚至忽視了按最小體積配箍率做構造配筋,在節點核心區也無明確標注。對于施工人員而言,節點區縱橫交叉的鋼筋本來就很密集,按正常綁扎鋼筋已感困難,要求加密難度更大,在施工圖無明確標注的情況下,也就很少能滿足規范要求,致使少放、漏放鋼箍的情況時有發生。下面介紹一種節點處箍筋加密區的施工技巧:
3.1支設梁的底模。
3.2擺放梁底筋、梁中箍筋。
3.3安放預制的梁柱節點加密區的箍筋籠,并與柱筋進行綁扎。箍筋籠必須按照梁的不同高度,通過計算進行制作。
4混凝土施工方面出現的問題
為滿足結構承載的要求,節約工程造價。通常存設計中對上、下柱或柱與梁扳的混凝土選擇不同強度等級,然而未對結構的點區域的混凝土強度作出明確說明。柱的混凝土施工通常在梁底標高以下20~30mm處留設施工縫,點區域與梁板同時施工,而施工人員往往貪圖方便而使用同樣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施工,降低節點的強度,節點受力破壞形態主要為剪切破壞,節點區域的剪力由混凝土及箍筋共同承擔,因此應該保證節點域的混凝土具有足夠的強度,按施工規范要求,當梁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同時,節點處應按強柱弱梁的原則,節點區域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應與柱相同采用強度較高的混凝土,而在梁柱交匯處側面設垂直施工縫是不符合規范要求的:混凝土澆筑時,應按圖在梁柱接頭周邊用鋼網或小板定位,并先澆筑梁柱接頭的混凝土,隨后澆筑梁板混凝土,這樣既不便于施工,其質量也得不到保證,有些施工人員為了方便而將梁與柱使用強度等級相同的混凝土,這樣既提高了工程造價,又造成浪費。因此,在結構設計時應作綜合考慮,根據實際情況將柱與梁板選擇相同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以方便施工。
另外,澆筑節點區域混凝土前未及時對施工縫按規范要求進行處理在澆筑柱的混凝土時。由于振搗、石子自重等因素,柱頭施工縫區域一般浮漿較多。表向混凝土層較軟弱,應在安裝接點模板之前及支時清除松動的石子及軟弱的混凝土層。模扳安裝完成后,要清理雜物、泥砂、木屑等,防止澆筑混凝土時出現水平裂縫或松散夾層在澆筑混凝土前,還要先澆一層水泥漿,以保證新舊混凝土良好地結合成一體:由于節點受力狀態復雜,且鋼筋密集,在混凝土澆注時下料、振搗均較困難,容易出現蜂窩等情況。降低了混凝土強度,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要嚴格控制骨料的顆粒大小,并選擇合適的坍落度,精心施工以保證工程質量,模板制作安裝方面的問題在框架結構節點的施工中,由于處在梁、柱、扳的中心或梁、柱鋼筋的交叉點,密度大且受力復雜。
因此,當與柱相互交匯的橫梁與縱梁設計高度不一致時,就容易出現誤差。在模板制作安裝方面難度較大,對木工的要求一定要非常嚴格,模板的尺寸也一定要非常準確,并認真檢查校對圖紙,模板要釘牢,撐拉受力要均勻,特別是柱頭模板要密實,四周不能出現空洞,發現問題時要及時處理或加固否則就容易出現漏漿而形成蜂窩麻面,或者造成爆模,既影響混凝土的質量,也影響梁柱的外觀,因此,在施工中要做好對施工人員的技術交底,并精心施工。
篇2:高層框架結構梁柱節點施工問題剖析
高層框架結構梁柱節點施工問題剖析
1 前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蚣芙Y構的節點是聯系整個結構體系的樞紐,如框架的梁柱交匯點、剪力墻結構的暗梁與柱的交匯點等。節點承受由梁端和柱端傳遞來的軸力、彎矩和剪力,受它們共同作用且受力狀態復雜。因此節點要求具有足夠的強度,以抵抗相鄰構件承受的各種荷載。保證整個結構體系堅固和安全可靠。然而在實際工程中,我們發現岡節點細部構造設計不細致,施工不精心。容易給工程質量留下隱患。特別是框架結構節點在施工中發現的若干問題進行剖析
2 鋼筋制作方面的問題
節點配筋構造主要包括節點區箍筋的設置及梁筋在節點區的錨固。箍筋對核心區混凝土具有約束作用,對提高節點的抗剪強度起著重要作用箍筋間距越小,對混凝土的約束作用就越大,節點受剪承載力也越高,尤其是地震區。節點區的箍筋必須加密,有些設計人員通常只對柱端、梁端的箍筋加密,而未對節點區作明確的標明。節點區有縱梁、橫梁、柱的縱向鋼筋三向交叉,且鋼筋密集,配置箍筋存施工上有一定的難度。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在支完梁板的模板后放入梁的鋼筋骨架。再放節點箍筋。由于鋼筋的安裝綁扎難度較大。加上怕麻煩的心理,因此經常出現不放或少放箍筋?;蚬拷罱壴焕蔚葐栴},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能。因此,節點區的箍筋可以考慮先按設計要求制成鋼筋籠,套入柱的縱向鋼筋,并綁扎或焊接牢固,再放梁的鋼筋,以確保構件的抗裂性能:特別要注意做好對工人的技術質量交底,嚴格按施工要求和規范進行安裝綁扎。
在邊柱節點上,為了保證鋼筋的錨固長度。梁鋼筋須彎折插入節點區域,設計人員往往只較重視其最小錨固長度在圖紙上作出明確的規定,而忽視了最小水平錨固長度及垂直錨固長度。因實際工程中水平錨固常能滿足要求。如某9層樓,在設計說明中規定最小錨固長度la=35d,柱截面bh=800mm*600mm,d=25mm,則最小錨固值la=35×25=875mm,其水平段長度為0.45la,這樣就容易使垂直鋼筋踢破保護層而破壞,因此對邊柱點梁鋼筋錨固段制作時,應考慮同時滿足最小錨固長度、最小水平錨固長度及垂直錨固長度的要求,節點區也常出現多根梁交匯,梁鋼筋穿入節點區,出現多層鋼筋疊層,如某樓在一節點區出現3根不同方向的大跨度梁支于同一根柱上。梁底排鋼筋均為F25,梁底保護層厚度為25mm,由于3根梁底標高相同。因此就出現另外2根梁保護層分別為50mm、75mm,如此厚的素凝土層很容易產生裂縫,同時梁的有效高度減小會降低其承載力,因此,設計人員應該審視節點細部構造的詳圖設計,明確節點處的鋼筋布置,避免留下工程質量隱患。
3.節點箍筋加密的問題
《規范》明確規定:框架節點核心區內箍筋量,不應小于柱端加密區的實際配箍量。這可以提高柱子的承載力,避免主筋受剪切彎曲破壞??墒怯行┰O計、施工人員對加密節點鋼箍的必要性認識不足,設計人員未考慮節點內力分析,甚至忽視了按最小體積配箍率做構造配筋,在節點核心區也無明確標注。對于施工人員而言,節點區縱橫交叉的鋼筋本來就很密集,按正常綁扎鋼筋已感困難,要求加密難度更大,在施工圖無明確標注的情況下,也就很少能滿足規范要求,致使少放、漏放鋼箍的情況時有發生。下面介紹一種節點處箍筋加密區的施工技巧:
3.1支設梁的底模。
3.2擺放梁底筋、梁中箍筋。
3.3安放預制的梁柱節點加密區的箍筋籠,并與柱筋進行綁扎。箍筋籠必須按照梁的不同高度,通過計算進行制作。
4混凝土施工方面出現的問題
為滿足結構承載的要求,節約工程造價。通常存設計中對上、下柱或柱與梁扳的混凝土選擇不同強度等級,然而未對結構的點區域的混凝土強度作出明確說明。柱的混凝土施工通常在梁底標高以下20~30mm處留設施工縫,點區域與梁板同時施工,而施工人員往往貪圖方便而使用同樣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施工,降低節點的強度,節點受力破壞形態主要為剪切破壞,節點區域的剪力由混凝土及箍筋共同承擔,因此應該保證節點域的混凝土具有足夠的強度,按施工規范要求,當梁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同時,節點處應按強柱弱梁的原則,節點區域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應與柱相同采用強度較高的混凝土,而在梁柱交匯處側面設垂直施工縫是不符合規范要求的:混凝土澆筑時,應按圖在梁柱接頭周邊用鋼網或小板定位,并先澆筑梁柱接頭的混凝土,隨后澆筑梁板混凝土,這樣既不便于施工,其質量也得不到保證,有些施工人員為了方便而將梁與柱使用強度等級相同的混凝土,這樣既提高了工程造價,又造成浪費。因此,在結構設計時應作綜合考慮,根據實際情況將柱與梁板選擇相同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以方便施工。
另外,澆筑節點區域混凝土前未及時對施工縫按規范要求進行處理在澆筑柱的混凝土時。由于振搗、石子自重等因素,柱頭施工縫區域一般浮漿較多。表向混凝土層較軟弱,應在安裝接點模板之前及支時清除松動的石子及軟弱的混凝土層。模扳安裝完成后,要清理雜物、泥砂、木屑等,防止澆筑混凝土時出現水平裂縫或松散夾層在澆筑混凝土前,還要先澆一層水泥漿,以保證新舊混凝土良好地結合成一體:由于節點受力狀態復雜,且鋼筋密集,在混凝土澆注時下料、振搗均較困難,容易出現蜂窩等情況。降低了混凝土強度,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要嚴格控制骨料的顆粒大小,并選擇合適的坍落度,精心施工以保證工程質量,模板制作安裝方面的問題在框架結構節點的施工中,由于處在梁、柱、扳的中心或梁、柱鋼筋的交叉點,密度大且受力復雜。
因此,當與柱相互交匯的橫梁與縱梁設計高度不一致時,就容易出現誤差。在模板制作安裝方面難度較大,對木工的要求一定要非常嚴格,模板的尺寸也一定要非常準確,并認真檢查校對圖紙,模板要釘牢,撐拉受力要均勻,特別是柱頭模板要密實,四周不能出現空洞,發現問題時要及時處理或加固否則就容易出現漏漿而形成蜂窩麻面,或者造成爆模,既影響混凝土的質量,也影響梁柱的外觀,因此,在施工中要做好對施工人員的技術交底,并精心施工。
篇3:室內裝飾工程細部節點處理措施
室內裝飾工程細部節點處理措施
1)窗簾盒"燕尾"接頭
采用18 厚椴木芯優質細木工板制作窗簾盒時,因窗簾盒的長度超過夾板2.4m 的模數,在連接處采用"燕尾"法連接,利用楔形的咬合力,摒棄傳統的平接法,在接頭夾板背面用高強"立時得"背襯一塊60cm 的進口五厘夾板,并用20mm 直型汽釘固定,將牢固好的夾板放在水平工作臺上,重壓,干膠后即可使用。此方法較"平接法"特點是接縫緊密,接頭平整,使用后不會開裂。
2)墻面、柱面的收口工藝
墻面的收口處有:墻面上不同飾面材料之間,墻與墻面設備之間,墻面與地面之間,以及鏡面的壓線收口等。墻、柱面的收口要求是細致、精巧。
3)不同包括材料之間收口
不同飾面材料之間收口,可用木線條和不銹鋼線條槽,也可以用相同材料進行封口。收口方式可用單線條收口、雙線條收口、梯級過渡收口。也可以用自然收口法。所謂自然收口,主要是指在兩種飾面相交時,一種材料可將另一種材料的邊口壓住,但自然收口時,兩種材料的壓口必須緊密,無脫邊、離縫現象。
4)墻面壓鏡的收口
墻面壓鏡方法,可用木壓條線、鋁合金角線、不銹鋼條槽來收口。不銹鋼線條槽收口處常用玻璃膠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