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部與各施工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目標責任保證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等法規,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實現項目部制定的安全生產管理目標,特向**項目部簽定安全生產責任保證書
一、安全責任目標(該指標為綜合目標、每個責任人具體責任目標詳見安全責任目標分解表)
1、事故控制
無死亡、重大機械事故、重大火災事故、爆炸事故。事故負傷頻率控制在以內。
2、安全達標
每月安全檢查考核,單位工程達到優忍受。各個分項達到及格以上標準。
3、文明施工
?。?)必須創建市級文明工地,力爭創建省級文明工地。
?。?)創建文明工地的標準,按照GBJ59-99標準,文明施工檢查評分表子目中要求。
4、機械設備完好控制目標
?。?)機械設備完好率92%,垂直設備完好率100%
?。?)機械設備驗收率100%,其中垂直運輸設備檢測率100%。
5、特證上崗控制目標
?。?)特種作業人員、機械操作人員持證上崗率100%
?。?)安全管理人員,設備管理人員持證上崗率100%。
6、安全教育控制目標
?。?)全員安全教育率100%
?。?)每年各類人員安全教育時間,項目經理不少于30學時,安全管理人員不少于40學時;技術管理人員不少于20學時;特種作業人員不少于20學時;其他職工不少于15學時,新工人三級安全教育分別不少于15、15、20學時。
7、動態管理
?。?)嚴格執行各項規定和程序,杜絕違章作業、重大隱患,確保設施完好和安全狀態,控制一般隱患。
?。?)及時發現問題,限期整改,整改率100%。
8、加強治安管理工作,項目部人員必須是合法公民,嚴格控制違法事件的發生。對職工進行交通法規教育,對等責任的交通事故發生率為零。
二、安全管理措施
1、項目部管理人員參加《安全法》、《勞動法》、《消防法》、《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和安全法律法規的培訓與考試必須合格。與實施,關鍵過程的監督和控制)。全體干部職工在各自的崗位上認真做好安全生產的本職工作。
三、安全責任承諾
1、安全責任人應認真貫徹、落實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對本人具體承擔責任目標負責任。
2、安全責任人落實安全生產目標的管理措施,狠抓重大隱患整改和監控措施的落實,對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突出問題立即解決。配合、支持公司安全管理人員履行職能。
3、安全責任人繼續抓好建筑施工安全專項治理工作,抓好施工現場的安全達標和創文明工地活動,針對項目部安全生產的薄弱環節有重點的進行專項治理,杜絕惡性事故發生,實施安全生產工作的長效管理。
4、安全責任人每月接受項目部安全生產責任考核,服從考核獎懲決定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權的原則。
5、安全責任人對發生的事故應按事故報告程序進行上報,并執行國家的關事故處理的規定,接受有關部門的調查處理。
6、安全責任人對若因履行本責任保證書相關條款而失職、瀆職造成重大事故,承擔有關規定的責任,并接受上級部門的處理。
本責任保證收由安全責任人簽字生效,有效期自工程開工至工程竣工,項目部、公司各執一份。
安全生產責任人簽字:
*年*月*日
說明:本責任保證書簽定對象為項目部管理人員、班組長
篇2:中醫院財務科年度工作目標責任書
更多內容源自 綠化 中醫院財務科年度工作目標責任書
為了加強經濟管理,做好我院的財務工作,特制定20**年度財務科工作目標責任書。
1、認真貫徹落實《會計法》,無違反財經法規、制度現象。
2、嚴格執行年度預算,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3、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積極推行會計電算化。
4、加強經濟管理,開展成本核算,積極增收節支,實現當年收支平衡,單位業務收入不低于前二年的平均增長幅度。
5、建立健全財產物質管理制度,規范購置及處置行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必須確保國有資產保值或增值。固定資產未經批準不得擅自調撥、轉讓或變賣出售。
6、積極做好藥品、材料集中招標采購工作,規范采購行為,禁止“暗箱”操作?!凹{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臨床應用普遍、采購量比較大的藥品”中要有50%的金額實行集中招標采購和集中議價采購。實行集中招標采購的藥品,在扣除醫療機構應有的藥品差價收入后,形成的差價要有不低于60%的讓利于民。
7、認真執行價格政策,全面落實國家計委等部門《醫療價格實行價格公示的規定》。實行住院病人費用“一日清單”制度,無亂收費現象。
8、藥品收入占業務收入的比重每年降低2-3個百分點,管理費用占業務支出的比重比上年都有所下降。
9、認真貫徹落實“審計法”,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組織和內部審計制度,做好內部審計工作。
10、認真貫徹落實“統計法”,按時完成統計任務,做到制度健全、數據準確、項目完整、上報及時。
考核辦法:每月自查一次,并寫好自查報告,每半年集中考核一次,七月上旬對上半年的工作進行督查一次,年底全面考核。
篇3:你目標客戶住在哪里:居住地細分方式
你的目標客戶住在哪里--居住地細分方式
通過本文,我們將介紹一個新的細分變量——居住地,并以這種細分方式來細分中國市場,對中國市場有一個更好地了解,也給商家一個參考。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消費群體的迅速膨脹,“居住地”在客戶細分方面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因為無論是在中國、歐洲還是美國,當消費者口袋里的錢多起來之后,選擇到哪里去居住就成了一種非常重要的、表明自己身份和價值的手段。城市居住區的功能就像品牌一樣,能將地位和身份賦予它的居民們。如紐約的曼哈頓(Manhattan)、倫敦的漢普斯特(Hampstead)、巴黎的“左岸”(LeftBank)或是悉尼的南部市郊,以及北京的建國門、上海的華山路、廣州的天河北路都可以找到。
根據以上現象,創立了“地域人口統計細分系統”(geo-demographicsegmentationsystem),希望能夠更加有效地劃分客戶群。該系統根據消費者居住地的類型,并結合“人口統計”細分系統,將消費者劃入不同的居住類型。由于劃分標準瑣碎而復雜,類似于鋪設地面用的馬賽克瓷磚,因此將劃分出的居住類型成為“馬塞克族群”(MOSAICGroup)。
商家可以借助“地域人口統計細分系統”來改善他們的營銷資源投放,從而一個更少的成本占有更多的市場,并且改進同現有客戶的溝通效果,還可以在設計和開拓新業務上使用。
下面根據由北京、廣州和上海市政府提供的統計數字(包括17349個由居委會或村委會構成的行政區域),將中國劃分為34種居住區域,并將這些區域歸為10個組群。詳見下面的“中國的34個馬塞克組群”(編者注:在參考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數據的來源和該細分的適用性)。
中國的34個馬塞克組群:
國之精英
1.金融干部:受過高等教育的行政人員,絕大部分人在政府部門或大公司工作,22%以上從事金融業。50%以上屬新移民。良好的經濟狀況容許他們購買較好的住房,通?;A設施較好,有熱水供應。
2.外地貴族: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技術人員或企業高層管理人員,30%以上是專業技術人員。50%以上屬新移民。有良好的生活方式。70%擁有商品房或公房,空間很大,基礎設施良好,分布于整個城市。
3.科研專家:有多年長的科學家,30%以上工作在科研領域。通常居住在位于國家或當地科研機關和研究中心,建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比較好的住房中,75%已經從單位購買公房。
4.高檔社區:受過高等教育,服務于眾多領域,以醫療衛生為首,通常有較體面的頭銜或職稱。50%以上是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常規人員或專業技術人員。90%以上居住在空間較大、設施較好的住房內,50%以上的住房建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5.文教學者:大多數生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受過非常高的教育,50%以上擁有大學學歷,超過其他任何一組,為學院機構工作的教授式研究員。居住在離大學較近的自己購買的住房中。
中產階段
6.年長福足:40歲以上者居多,多位受過良好教育的公務員或公共服務專業人員。是經濟改革初期所建公房的主要購買者,698%的人擁有公房。80%居住在建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住房中。
7.安享晚年:60歲以上退休人士居多,占20%,是“中產階級”組群中受教育程度和職位最好的。通常居住在建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二居室中。
8.小康之家:社會中層,從事各種白領或文員工作,有穩定的職業和收入。60%的人購買工作單位的公房,分布于整個城區。
老區風貌
9.中級干部:中等級別的中老年公務員。高密度居住于市中心,但較“小康之家”稍微遠離市中心,66%租住公房。
10.舊城舊巢:教育水平參差,沒有工作的人相對多一些。通常是無孩子的中老年夫婦。高密度居住于城區內歷史文化中心,商鋪眾多。90%的住房建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前,無基本設施,面積較小,一居室較多。
長者舊房
11.簡單生活:高于平均水平的教育程度,老年人口最多(65歲以上),居住在老城區內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建造的房屋內,多數住房比較陳舊,有非常簡單的基礎設施,一居室或二居室多。
12.落地生根:大多是年長者,14%的人年齡大于65歲。居住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建造的一居室或二居室中。
13.眾口基層:人口年齡偏大,常與子女居住在一起,多屬工人階級。租住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建造的一居室中,主要在老城區。
14.中年勢弱:40歲以上,教育程度較低,10%失業,20%購買了一居室住房,27%居住在自建的房屋中。
新區中年
15.豐衣足食:40歲以上,教育程度較高,多是專業人士或商務人員。有較高收入,從單位或商品市場購房,二居室居多,交通方便。這些住房多聚集于城區內,并迅速向郊區擴張。
16.追求生活:40歲以上,平均教育水平,資歷較淺。有些購買了經濟適用房,面積較大,人均住房面積39平方米,遠離城區。
新區青年
17.未來精英:20-30多歲年輕人居多,多位受過良好教育的白領或專業人員。從單位或商品市場購房,面積較小,人均住房面積17平方米,主要分布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發的小區中。
18.綽綽有余:平均教育水平,多居住于二居室或三居室內,27%可負擔購買建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比較寬敞的住房,。
19.政府雇員:主要包括年輕的家庭,成人年齡由25-39歲,平均教育水平,13%為公務員。較多婦女為家庭主婦。居住在自購或單位購買的三居室內,集中于郊區甚至鄉村。
20.白手起家:與“政府雇員”同是年輕家庭組群,50%為新移民,平均教育水平。75%擁有商品房。居住在建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二居室或三居室內,分布在郊區或市中心。
外地民工
21.個體勞工:20-29歲的農村移民,大多數出身于農業家庭。低于平均教育水平,從事辛苦的體力勞動。多居住在自己建造或租金低的住房內,分布在郊區或鄉村。
22.年輕勞工:定居于城市的時間少于6個月的年輕家庭,20-34歲。60%是新移民,低于平均教育水平,居住在環境惡劣、空間小、設施粗劣的商品房,分布在城區或郊區。
23.漸趨安定:定居于城市的時間超過6個月的年輕移民群,生活環境明顯比“年輕勞工”好。有些已在新的環境中找到白領工作。仍然居住在環境惡劣、空間小、設施粗劣的商品房及商住兩用樓內。
轉型農村
24.勞動農耕:主要為藍領工人或小生意人。居住在傳統的一居室內。
25.少數民族:主要為低學歷的少數民族,擁有大家庭及家庭主婦。約2/3出身于農業家庭,并以務農為主。75%居住在自建的住房內,一般多為四居室。
26.社會熔爐:約30%為少數民族,30%為農民,居住在設施粗劣的自建的住房內,分布在鄉村。
27.優化農企:低于平均教育水平,80%出身于農業家庭,但只有18%仍以務農為生,其他則在制造業、農工聯合企業或旅游業工作。75%居住在自建的四居室內。他們可把自己擁有的土地賣給附近工廠。
28.保守大戶:低于平均教育水平,90%出身于農業家庭,大部分仍以務農為生。在當地已居住了好幾代,孩子平均年齡為10-14歲。75%居住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自建的四居室內。
傳統農村
29.傳統舊鄉:戶主年齡在45歲以上。多數從未上學或初小階段已輟學。他們是農民,他們的孩子移居到市中心或別處。居住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自建的四居室內,主要以木頭生火。
30.遺棄農村:成年人移居市中心后余下的老年人及小孩。50%以上從未上學或僅小學程度。居住在寬敞的自建住房內,主要以木頭生火。
31.年輕農戶:接近25%年齡在14歲以下,比起其他住在鄉村的人,他們有更多機會上學。在農業家庭長大,居住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自建的三居室內。
32.農舍新晉:超過25%年齡在14歲以下,許多人能夠上學。在農業家庭長大,居住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建造的三居室內,沒有自來水并用木生火。
青年社群
33.大學校園:多是大學生,18-24歲。居住在大學宿舍或者鄰近大學的地方。1/3不是本地人。
34.求學年華:正值學齡的青少年群。他們從更窮及遙遠的地方來到大城市中,尋找工作機會。租住在小的商品房或商住兩用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