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詳細介紹了作者率先在國內開創的舊住宅平改坡工程的建筑、結構、經濟等技術及上海、昆山、西寧等地的工程實踐,對國內其他地域的同類工程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 住宅 改造 平改坡
隨著城市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國內大中城市的市容景觀日新月異,新建筑新景觀層出不窮。與此同時,在城市舊城區中由于歷史上和經濟上的客觀因素制約,一大批舊建筑特別是舊住宅還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與新建筑新景觀毗鄰共存著,而這一大批舊建筑舊住宅景觀品位比較低,嚴重影響和削弱了城市新景觀的環境品質,有的甚至與周邊新景觀產生沖突而有格格不入之感。這就為城市景觀的更新改造提出了新課題:如何在有限的經濟條件下,采取最有效的手段對舊建筑舊住宅進行保留改造,使之能與周邊新景觀相協調,等待時機成熟條件許可之時,再進行大范圍的更新改造。
1998年底,上海市浦東新區率先在國內提出對城市重要景觀道路及城市主要干道兩側的舊住宅進行改造的構想,并于1999年初,從國內外多家設計單位的改造方案中選中我院提出的“平改坡.立面整治”方案,對上海浦東新區帶有景觀性質的城市主要干道——世紀大道兩側的舊住宅首先進行改造設計。
第一批舊住宅改造竣工后,成為世紀大道這條景觀路上的新亮點,提升了世紀大道的整體景觀品位,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隨后又委托我院對浦東大道、東方路、嶗山東路等城市Ι級主干道及張家浜景觀帶兩側的舊住宅實施了改造。通過幾年建設,在浦東地區改造的舊住宅樓已達280余棟。由于在上海浦東“平改坡”取得的成功,我們又陸續承接了江蘇昆山、青海西寧等地的“平改坡”設計任務,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經過我院近幾年的工程實踐,我們探索出一條對舊住宅進行“平改坡”及立面整治的途徑,在經濟投入并不大的前提下,迅速有效地緩解了舊住宅與新景觀的環境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經濟與環境效益。
通過對“平改坡.立面整治”的工程實踐,有如下經驗體會以供同行交流:
舊住宅“平改坡.立面整治”的內容主要包括屋頂“平改坡”和立面改造兩部分。首先,屋頂“平改坡”需重點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這些住宅建成年代較早,均為平屋面,屋面漏水普遍成為影響頂層居民居住質量最為嚴重的問題,如何解決屋面漏水又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成為提高居民居住質量的關鍵。屋頂“平改坡”一方面能卓有成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另一方面通過對住宅頂部空間形態重新設計,創造豐富多彩的坡屋頂形式,從而豐富了住宅的第五立面,起到美化城市景觀輪廓線的作用。同時,那些對城市景觀影響不大的舊住宅如果全部實施“平改坡”有一定難度,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屋頂綠化以改善環境。
2、根據舊住宅的建筑體量和不同的平面形狀,可以采取兩坡、四坡及多坡組合等多種加坡方式。加坡時必須考慮到坡度、色彩與周邊環境協調,同時確保與相鄰建筑間的日照間距滿足城市建筑日照技術規定。對不同地區,應注意結合當地特點,在坡頂加以窗飾或對山墻山花進行處理以構筑地方特色。
3、從房屋結構安全,施工周期等方面的考慮,我們在浦東新增加的坡屋頂統一采用輕鋼支承結構體系,鋼支架通過預埋鐵件與屋頂新設圈梁相連接,屋面材料采取彩鋼瓦或多彩玻纖瓦。由于住宅建成年代早,沉降基本完成,基礎下土體已固結,在新增荷載不大的情況下,不會引起基礎下土體破壞和房屋的不均勻沉降,再加上輕鋼結構可采用標準化設計安裝,施工進度快、工期短、批量生產價格低廉。另外其它的結構形式和屋面瓦也可用于“平改坡”,但在設計時要注意驗算屋頂新增荷載對舊住宅結構體系的影響。
4、瓦片顏色的選擇應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其中彩鋼瓦和多彩玻纖瓦色彩豐富多樣,有緋紅、磚紅、瓦藍、湖藍、豆綠等多種顏色可供選擇,自重輕,便于建筑造型,在有效地解決屋面漏水和隔熱問題同時,為城市街景增加一道亮色。
5、對于不能取消的屋頂水箱,一方面要滿足其使用功能及原有水管維修保養,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它與坡屋頂的結合,這就要根據每棟住宅不同特點及水箱大小、位置等因素,創造豐富多樣的建筑形式,將其包容于坡屋頂之中或處理成各種造型與建筑整體相協調。
6、對于增加坡屋頂后的排水組織及如何利用原有排水系統亦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不同的處理方式:若住宅檐口為外天溝排水,可直接在原屋頂圈梁上新設鋼筋砼圈梁后做金屬彩板瓦或多彩玻纖瓦坡屋面,則雨水經坡屋面直接排入原天溝內排走;若檐口為女兒墻內天溝組織排水,可敲掉部分女兒墻,新設鋼筋砼圈梁(帶外天溝)及構造柱與原屋頂圈梁連接,新增加外天溝處設雨水管導入原有屋面排水系統。盡量利用原有系統能有效地降低成本,節省造價。
其次,住宅立面整治同樣不容忽視,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注意:
1、由于需改造的住宅多臨近城市主要干道,部分底層有門面房,對于道路兩側已形成規模的聯排店面,招牌要盡量統一規格,并且不允許在周邊加蓋違章建筑,外墻面有貼面材料的(如墻磚)應清洗干凈。
&
nbsp; 2、現有舊住宅外立面粉刷剝落及污損現象普遍,此次改造建議不要使用施工周期長且有一定光污染的外墻面磚,立面重新涂刷質量可靠、耐久性長的外墻涂料,除底層采用顏色偏深的色彩以加重建筑物體量感外,其余墻面盡可能選擇色彩淡雅清新的米黃色、淺駝紅色、果綠色或淡紫色等怡人的色調,使建筑物有機地融于外界環境,創造良好的視覺效果。同時可根據周邊環境不同,將需改造的住宅外立面及屋頂按成片區域處理成統一色系。3、對于外墻上影響外觀的不必要附著物應清除,原陽臺留有縫隙處,最容易因居民裝修不一致導致外立面雜亂無章,建議用磚墻封實飾面后,刷外墻涂料。有條件的情況下,臨街面陽臺未封窗處統一加封塑鋼窗。
4、立面造型方面,舊住宅形式多半單一,可在適當處增加白色墻面腰線、窗套、花飾等手法,為單調的立面增加層次,豐富肌理效果。城市重要景觀節點處,有選擇性地在部分住宅山墻上作彩畫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通過以上這些簡單的手法來處理外立面,能獲得“改動不大,投資不大,效果不錯”的結果。
根據實際情況統計,舊住宅改造工程的投資,包括外立面改造、屋頂改造等各項費用基本控制在按屋頂改造面積分攤每平米350-420元左右,為城市大規模的進行該項工程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
“平改坡.立面整治”是舊城改造中一條投資少見效快的途徑,在舊城改造中推廣這些有用的經驗,有助于城市景觀的更新提位。
篇2:舊住宅平改坡設計介紹
摘要: 詳細介紹了作者率先在國內開創的舊住宅平改坡工程的建筑、結構、經濟等技術及上海、昆山、西寧等地的工程實踐,對國內其他地域的同類工程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 住宅 改造 平改坡
隨著城市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國內大中城市的市容景觀日新月異,新建筑新景觀層出不窮。與此同時,在城市舊城區中由于歷史上和經濟上的客觀因素制約,一大批舊建筑特別是舊住宅還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與新建筑新景觀毗鄰共存著,而這一大批舊建筑舊住宅景觀品位比較低,嚴重影響和削弱了城市新景觀的環境品質,有的甚至與周邊新景觀產生沖突而有格格不入之感。這就為城市景觀的更新改造提出了新課題:如何在有限的經濟條件下,采取最有效的手段對舊建筑舊住宅進行保留改造,使之能與周邊新景觀相協調,等待時機成熟條件許可之時,再進行大范圍的更新改造。
1998年底,上海市浦東新區率先在國內提出對城市重要景觀道路及城市主要干道兩側的舊住宅進行改造的構想,并于1999年初,從國內外多家設計單位的改造方案中選中我院提出的“平改坡.立面整治”方案,對上海浦東新區帶有景觀性質的城市主要干道——世紀大道兩側的舊住宅首先進行改造設計。
第一批舊住宅改造竣工后,成為世紀大道這條景觀路上的新亮點,提升了世紀大道的整體景觀品位,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隨后又委托我院對浦東大道、東方路、嶗山東路等城市Ι級主干道及張家浜景觀帶兩側的舊住宅實施了改造。通過幾年建設,在浦東地區改造的舊住宅樓已達280余棟。由于在上海浦東“平改坡”取得的成功,我們又陸續承接了江蘇昆山、青海西寧等地的“平改坡”設計任務,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經過我院近幾年的工程實踐,我們探索出一條對舊住宅進行“平改坡”及立面整治的途徑,在經濟投入并不大的前提下,迅速有效地緩解了舊住宅與新景觀的環境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經濟與環境效益。
通過對“平改坡.立面整治”的工程實踐,有如下經驗體會以供同行交流:
舊住宅“平改坡.立面整治”的內容主要包括屋頂“平改坡”和立面改造兩部分。首先,屋頂“平改坡”需重點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這些住宅建成年代較早,均為平屋面,屋面漏水普遍成為影響頂層居民居住質量最為嚴重的問題,如何解決屋面漏水又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成為提高居民居住質量的關鍵。屋頂“平改坡”一方面能卓有成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另一方面通過對住宅頂部空間形態重新設計,創造豐富多彩的坡屋頂形式,從而豐富了住宅的第五立面,起到美化城市景觀輪廓線的作用。同時,那些對城市景觀影響不大的舊住宅如果全部實施“平改坡”有一定難度,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屋頂綠化以改善環境。
2、根據舊住宅的建筑體量和不同的平面形狀,可以采取兩坡、四坡及多坡組合等多種加坡方式。加坡時必須考慮到坡度、色彩與周邊環境協調,同時確保與相鄰建筑間的日照間距滿足城市建筑日照技術規定。對不同地區,應注意結合當地特點,在坡頂加以窗飾或對山墻山花進行處理以構筑地方特色。
3、從房屋結構安全,施工周期等方面的考慮,我們在浦東新增加的坡屋頂統一采用輕鋼支承結構體系,鋼支架通過預埋鐵件與屋頂新設圈梁相連接,屋面材料采取彩鋼瓦或多彩玻纖瓦。由于住宅建成年代早,沉降基本完成,基礎下土體已固結,在新增荷載不大的情況下,不會引起基礎下土體破壞和房屋的不均勻沉降,再加上輕鋼結構可采用標準化設計安裝,施工進度快、工期短、批量生產價格低廉。另外其它的結構形式和屋面瓦也可用于“平改坡”,但在設計時要注意驗算屋頂新增荷載對舊住宅結構體系的影響。
4、瓦片顏色的選擇應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其中彩鋼瓦和多彩玻纖瓦色彩豐富多樣,有緋紅、磚紅、瓦藍、湖藍、豆綠等多種顏色可供選擇,自重輕,便于建筑造型,在有效地解決屋面漏水和隔熱問題同時,為城市街景增加一道亮色。
5、對于不能取消的屋頂水箱,一方面要滿足其使用功能及原有水管維修保養,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它與坡屋頂的結合,這就要根據每棟住宅不同特點及水箱大小、位置等因素,創造豐富多樣的建筑形式,將其包容于坡屋頂之中或處理成各種造型與建筑整體相協調。
6、對于增加坡屋頂后的排水組織及如何利用原有排水系統亦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不同的處理方式:若住宅檐口為外天溝排水,可直接在原屋頂圈梁上新設鋼筋砼圈梁后做金屬彩板瓦或多彩玻纖瓦坡屋面,則雨水經坡屋面直接排入原天溝內排走;若檐口為女兒墻內天溝組織排水,可敲掉部分女兒墻,新設鋼筋砼圈梁(帶外天溝)及構造柱與原屋頂圈梁連接,新增加外天溝處設雨水管導入原有屋面排水系統。盡量利用原有系統能有效地降低成本,節省造價。
其次,住宅立面整治同樣不容忽視,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注意:
1、由于需改造的住宅多臨近城市主要干道,部分底層有門面房,對于道路兩側已形成規模的聯排店面,招牌要盡量統一規格,并且不允許在周邊加蓋違章建筑,外墻面有貼面材料的(如墻磚)應清洗干凈。
&
nbsp; 2、現有舊住宅外立面粉刷剝落及污損現象普遍,此次改造建議不要使用施工周期長且有一定光污染的外墻面磚,立面重新涂刷質量可靠、耐久性長的外墻涂料,除底層采用顏色偏深的色彩以加重建筑物體量感外,其余墻面盡可能選擇色彩淡雅清新的米黃色、淺駝紅色、果綠色或淡紫色等怡人的色調,使建筑物有機地融于外界環境,創造良好的視覺效果。同時可根據周邊環境不同,將需改造的住宅外立面及屋頂按成片區域處理成統一色系。3、對于外墻上影響外觀的不必要附著物應清除,原陽臺留有縫隙處,最容易因居民裝修不一致導致外立面雜亂無章,建議用磚墻封實飾面后,刷外墻涂料。有條件的情況下,臨街面陽臺未封窗處統一加封塑鋼窗。
4、立面造型方面,舊住宅形式多半單一,可在適當處增加白色墻面腰線、窗套、花飾等手法,為單調的立面增加層次,豐富肌理效果。城市重要景觀節點處,有選擇性地在部分住宅山墻上作彩畫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通過以上這些簡單的手法來處理外立面,能獲得“改動不大,投資不大,效果不錯”的結果。
根據實際情況統計,舊住宅改造工程的投資,包括外立面改造、屋頂改造等各項費用基本控制在按屋頂改造面積分攤每平米350-420元左右,為城市大規模的進行該項工程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
“平改坡.立面整治”是舊城改造中一條投資少見效快的途徑,在舊城改造中推廣這些有用的經驗,有助于城市景觀的更新提位。
篇3:企業服務傳遞系統的設計
企業服務傳遞系統的設計
1.服務傳遞系統的構成
服務傳遞系統是指服務企業將服務從后臺傳遞至前臺并提供給客戶的綜合系統,其內涵是服務企業的運作和管理過程。服務傳遞系統通常由兩部分構成:
(1)硬件要素。包括服務空間的布局、環境、服務的設施設備、專業工具等。
(2)軟件要素。包括服務流程、員工培訓、服務過程中員工的職責、授權等。
2.服務傳遞系統的設計方法
設計服務傳遞系統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1)工業化方法。這種方法一般應用在技術相對密集、標準化程度高、大規模的服務性行業,如餐飲、零售業、銀行、酒店、航空等。運用這種方法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建立明確的勞動分工,使服務人員的行為規范化、服務程序標準化;盡量運用新技術、新設備來取代個人勞動。
(2)客戶化方法。這種方法需要充分考慮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使系統為客戶提供一種非標準化的、差異化的服務。一般來說,客戶在其中的參與程度較高,所需使用的服務技術也較復雜、不規范。采用客戶化方法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把握客戶的需求偏好和心理特點;引導客戶在服務過程中的參與;給予現場服務人員足夠的授權以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
(3)技術核分離方法。對于某些服務行業來說,可以將其服務傳遞系統分為高接觸部分和低接觸部分,即前臺服務和后臺服務。
這種方法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前臺運作和后臺運作之間的銜接;與客戶接觸程度的區分和兩種方法的結合使用;新技術的利用及其導致的前后臺區分的變化。
3.設計服務傳遞系統的基本步驟
(1)確認服務過程,確定服務的輸入、流程與產出。
(2)描繪服務藍圖,劃分步驟。
(3)識別容易失誤的環節。找出服務過程中可能由于人員、設備以及其他原因容易出現失誤的環節,以便進行監測、控制和修正。
(4)建立時間標準。依據客戶所能接受的標準確定每個環節的時間標準。
(5)分析成本收益。對每一環節以及整個服務系統的成本與收益進行分析,并加以改進,以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