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訂單地產企業創新

3229

  訂單地產與企業創新

  一、**訂單地產概念

  **訂單地產的概念,主要是四個方面:聯合協議、共同參與、平均租金、先租后建。

  聯合協議。經過幾年發展,我們現在和全球12家跨國企業、其中8家是世界500強流通零售企業,簽訂了聯合發展協議,約定了很多的條款,包括目標城市的選擇、面積的要求、租金條件等等。

  共同參與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城市的選擇,進哪個城市大家需要有一個協調,不能說你想去就去哪兒。第二是地塊選擇,我們把地選完以后要溝通,大家對地塊進行確認。第三是規劃設計與技術方面的對接,每一個店層高、面積、設備都要事先約定好。共同參與的結果是使我們的項目在開發之前就獲得合作伙伴的認可。

  第三是平均租金。我們第一個長春商業地產項目,和沃爾瑪的合同光租金就整整談了六個多月。而且我們長春項目僅僅是個單店,后來做的綜合購物中心差不多有6-8個主力店,如果照這樣談合同,可能一個項目一年時間就過去了,這就制約我們快速發展。于是我們跟所有跨國企業建議,能不能把中國的城市劃定為兩個等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第一等,剩下都算第二等,一等多少租金,二等多少租金事先規定好。這樣合同洽談的時間大大減少。這是我們兩年多時間能在中國快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第四是先租后建。面積、城市、租金都確定,開工之前先簽一個協議,然后再投入建設。我們把上述四個方面合在一起取了一個名字,叫做訂單地產。

  我們在全國首創了訂單商業地產概念,也促進了自己的發展。從20**年到現在做了兩年時間,目前全國跨區域做購物中心的企業僅**一家。我們的創新獲得了市場大的空間和好的利潤。如果競爭對手上來,我們已經做了很多,這樣在租金的空間上,我們還有優惠余地,還有與對手競爭的優勢。

  二、**為什么搞訂單地產

  一是百年企業的戰略需要

  **是中國第一家提出做百年企業的房地產企業。國際上對企業有一個劃分,十年以下的叫短壽企業,10年到40年的叫中壽企業,40年以上叫長壽企業。**15年歷史,已經進入中壽,基本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企業怎么發展,還需要怎么做?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我們經過討論統一思想就是**要做百年老店,用一個長遠目標激勵大家。百年企業最核心的是三個方面:首先是物質基礎,然后是制度設計,第三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尤其是一個想做的長一點的企業用來凝聚人心,統領思想,持續發展很重要的東西,我在很多年前就說,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精神追求,企業經營的最高層次是經營文化。

  制度設計大家也很清楚,沒有現代企業制度保障,管理上一塌糊涂,企業不能走遠。

  百年企業物質基礎可以總結很多,我們集團概括為一句話--長期穩定的現金流,不但有現金流而且長期穩定。我們為什么要做購物中心,很重要的就是要追求長期現金流。**做了15年,已經是一個品牌企業,盡管如此,我們發現住宅地產現金流不穩定,政策制約非常大??渴裁唇鉀Q穩定現金流?分析來分析去就是做收租物業。提出兩個口號,一是做大項目,項目越大風險越??;二是向500強收租。根據這個思想我們找到沃爾瑪,在長春做的第一個項目成功,一算帳覺得很好,一個店一年租金收幾千萬,由此我們決定,就照這個模式做。

  二是入世后競爭帶來商業變革的要求

  中國零售業存在三大弊端。第一是體制不順,第二是單打獨斗,第三是業態單一。

  體制不順。中國現在占主導地位的還是國有商業企業,全球零售業基本上都是私營企業在做,國有企業體制適應不了激烈市場競爭。即便現在做得好的集團,比如上海華聯、大商集團和北京華聯,都存在很大問題,都在進行體制改造和國有股退出,我相信五年左右中國國有商業會基本退出零售競爭領域。

  單打獨斗。中國零售業每個店基本都是單打獨斗,現在全球零售業最大特點就是連鎖經營,從區域連鎖到國家連鎖到全球連鎖,這是今后商業發展最主要的方向,只有連鎖才能做到集中采購,才能降低價格,才有競爭力。沃爾瑪家樂福為什么厲害,就是集中采購,天天平價。

  業態單一。中國商業很少有適應現在人們"一站式"購物需求的綜合購物中心。加入WTO后中國對全球開放零售業,隨著跨國零售企業的進來,國際上流行的業態已經開始進入中國。**建一站式購物中心,適應了人們的需要,適應現在商業業態變革的形勢要求。上海、沈陽、寧波**的購物中心,每一個項目有八至十個主力店,有百貨、超市、家居、多廳影院、美食廣場、圖書超市等不同業態,再加上一、二百家小的服裝店,花店等等。每個購物中心有很大的停車場,老百姓進這個店,把這個店逛完,一天時間都不夠,它可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年齡段人群的購物需求。這種業態我相信會是中國商業業態最主要的發展態勢。

  三是訂單地產適應跨國企業經營規律

  大型企業跨國跨地區發展基本是租店經營,比如美國百盛集團、中國熟悉的肯德基和必勝客,在中國已經開了1千家店只買了一家店。沃爾瑪在全球有4千多家店,自己擁有產權的不到1千家,而且都是在美國本土。所有跨國企業,除了制造業以外,凡是做經營做流通做金融的都是租,只租不買。我們給它們做訂單地產,適應他們的發展規律,某種程度也是市場細分的結果。**是做地產起家的,七、八百員工全是這方面的行家里手,但是我們對經營不明白,而跨國企業造房子不如我們精通,所以我們造房子他們在租店經營,這是市場細分的結果。

  四是市場空間大,可以做大企業

  美國2億人,有1萬多個購物中心,澳大利亞2000萬人,有500個購物中心,中國有13億人,現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但是到20**年,中國收入達到新加坡現在的水平,至少有2萬個購物中心的建設空間,打一個折扣至少也是一萬個。因此中國做購物中心市場空間比較大,**進入這個行業可以做大,符合我們要做百年企業、規模企業的思想。

  五是訂單地產利國利民

  **購物中心開工的15個,報建的有10個,這25個購物中心都獲得地方政府優惠政策的支持,因為**做這個東西有四大好處,我們叫做四大工程。

  第一是就業工程。我們的購物中心里最大可以新增1萬人就業,最小的也有6、7千人就業,這符合中國國情,尤其是現在中央政府號召就業優先,它的好處就更突出了。

  第二是稅收工程。任何一個購物中心開業以后每年有幾千萬的稅收,大的就過億,百姓喜歡政府也喜歡。

  第三是提升城市商業水準。我們的項目讓所在城市的商業水準跟國際接軌,而且帶進去的零售商,一般是500強企業,對政府招商引資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是購物中心成為城市標志性建筑,提升城市形象。

  三、**訂單地產的運作模式

  **訂單地產的運作模式,可

以概括為六大要素。

 ?。ㄒ唬┙Y合實際。

  做任何事情你都不能簡單的克隆,必須創新學習,比如購物中心我去國外看過,除了法國和澳大利亞有少數三五家購物中心在城區邊緣,全部都是在遠郊,購物廣場外露天停車不收錢。為什么?地便宜。我們中國能不能照搬這東西?不能照搬。

  第一中國交通條件不允許。我認為中國只能發展大交通,中國不能敞開發展私家車,將來肯定是有限制的發展。北京二百萬輛車就弄成現在這樣。中國雖然有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但真正能用的也就1/10,大多數是丘陵、山地等,中國土地太緊張,所以中國絕對不能敞開發展私家車,也不可能像國外似的,到郊外隨便征1000畝地搞購物中心。

  第二是中國人的消費心理。雖然人們有車了,但在廊坊建購物中心,北京人也還是不愿意去。亞洲大型購物中心基本都在城里面,亞洲人、中國人好熱鬧不喜歡冷清,購物不完全是購物行為,還有情感交流是快樂的事情,買百貨叫逛,女的進去逛,兩小時出來什么也沒買,這是中國人的天性,老外沒這個,一去買一周的東西回來了,就再不去了。所以我們認為中國不可能走國外購物中心的發展道路,現在**做的購物中心基本上都是在城區,部分在商業核心區,很受歡迎。

 ?。ǘ蚀_選址

  房地產業有一句名言,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還是地段,商業經營有句話叫一步差三成,差一步,兩個店賣同樣的東西業績可能差3成。

  如何選址,第一看傳統,它是傳統商業的地段。最好不要去新創造商氣。商業地段商氣形成最重要的是歷史,而不是購物中心多大,建的檔次多高。心理上覺得那地方值得去,買東西他就去了,這是歷史的心理作用。

  第二看租金,或者是預期租金比較高的地方。我們到很多城市發現,有地方你覺得不起眼,不怎么樣,租金卻很高,比如青島我們一開始選中山路,但最后選址在臺東三路,乍一看檔次不是很高,房子比較破舊,但一調查那地方租金最貴,什么原因?因為賣大路貨,東西越便宜人越多。

  第三看交通。購物中心一定要兩邊或者四邊都是大馬路,因為我們購物中心停車位最少是幾百個,多的幾千個,這對交通的影響非常大。

  第四看周邊人口?,F在周邊人口一定要多,而且居住人口占大多數。這點很重要,因為購物中心服務半徑原則上5公里到10公里,所以周邊人口多少非常重要。

  第五看規劃。比如我們在寧波的購物中心現在不是很旺的地段,但是我們決定去做。因為是新規劃開發區,是城市發展方向。行政中心搬過去了,整個25棟樓,周邊規劃正在建一個大學城,包括全國首家境外辦的大學。我們購物中心建設要兩年,等建設起來,周邊人口起碼50萬。長遠看寧波這個購物中心可能是效益最好的。

 ?。ㄈ┮巹潪楸?/p>

  一個項目除了把地選好之后能不能成功很重要的是規劃。尤其現在**做的購物中心有一個特點,就是我們要賣一點,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中國沒有房地產信托,也沒有房地產基金,所以我們沒辦法只好賣一點,比如投資10個億,賣鋪收回5個億,剩下的可能四、五年把投資收回來,如果一點不賣負債率就太高了,銀行更不借給你錢。

  第一交通優先。首先看交通,出入口怎樣便捷,停車怎么到達各個店。我們現在做的都是地下停車,就要設計讓停車的人流很快找到百貨,找到超市,開車人要很容易找到你的店。

  第二塊狀為主。做了這么多年的經營,我感覺到做購物中心做塊狀比較好,最好不要做長條的,人流從這頭到那頭沒有交流,圍著一圈走,或者拐彎走,人氣能夠兜得住,滯留時間長。

  第三不留死角。千萬不要走到頭再折回來,這條路就死了。店租不上價,也賣不上價。一定不要有死角,寧可使用率降低一點也要做到路路相通,而且進來的人很容易看到垂直交通體系。

  第四小店優先。并不因為是主力店就放在最好位置,恰恰把不容易賣不容易租比較差的位置給主力店去做,反正主力店租金不是太高,但是它穩定、招人氣。珠寶店美容店之類利潤高,我們把最好的位置,人流最容易到達的位置給他們。我們計劃從20**年開始只租不賣,一定要把最好的位置留給小店,以提高整個回報率。

 ?。ㄋ模┲髁Φ赀M駐

  購物中心能不能成功很重要的是能不能招到有號召力的品牌主力店。主力店進來兩大好處,第一人氣保證。沃爾瑪、時代華納、麥當勞、肯德基這些品牌就是號召力。第二是永續經營的保證。一般一個購物中心要成熟沒有三年是不行的,剛開業頭一年頭兩年比較冷清,這有一個過程。小的店只能同甘,不能共苦。需要守半年的時候,他三個月不掙錢就跑了,所以光租小店不行,至少有一半面積租給有品牌的主力店,它能守得住,即使不好也能調整。比如必勝客進中國的時候叫比薩,進中國整整五年虧損,百勝集團委托美國知名公司調查,通過多個城市十幾萬人次調查,得出結論一要調整口味,二要改更中國化一點的名字。后來把顏色和名字改了,味道也調了。以后4年時間,200家店開起來了,而且每個店都火,非常成功。品牌主力店有調整力,做的不好自己調整,小店行嗎?不行就走了。

  我看過臺灣第一家SHOPPING MALL臺茂購物中心,開業時候非?;?。開業那天臺北國際機場停飛四個小時,因為是臺灣第一個購物中心,所有人都去,車隊排出幾公里,路全堵死了。從市區到機場去的人,包括駕駛員都去不了,所以出港航班停飛四個小時,但是現在這個購物中心在走下坡,就是建設的時候沒有安排主力店,只有一個超市,七層全部是小店?;鸬臅r候,小店找關系進去,但是小店都賣同樣的東西,老百姓新鮮勁一過,覺得開車那么遠也沒什么特色,跟城里面差不多,沒有吸引力了。經營一差,小店就跑了。又找第二批小店過來,不行又跑了。所以臺茂購物中心處在不斷招店不斷出走的惡性循環中,租金也越來越便宜。

 ?。ㄎ澹┮宰鉃橹?/p>

  做購物中心**一開始賣部分鋪,現在看不行,賣了以后經營很混亂,很多投資者回報期望值太高,一年百分之七、八的回報率都不滿意?,F在分析看,賣鋪實際上是犧牲長期利益換取短期利益。以后做購物中心一定要只租不賣,賣了以后弊端毛病全來了,這一片區域做服裝,他給你開一個賣小快餐的,全都影響了,很難保證整體性經營。

 ?。┪飿I管理

  購物中心物業管理非常重要,物業管理能解決兩方面問題,第一是提升租金,物業管理越好,品質越好,租金越高。第二、長期旺場經營要靠物業管理。

  做什么事情,最重要的是要有人執行,戰略再好也需要有人執行,執行是非常重要的。韋爾奇先生曾經說過這樣兩句話"有想法就是英雄,最偉大的是執行"。全球為什么都叫首席執行官,不叫首席戰略官?因為戰略要靠執行層面貫徹,決定經營業績差異的并不是戰略而是執行力。戰略設計再好,標準設計再好,如果沒有執行力,沒有人執行貫徹做下去就是白扯。戰略這個東西基本是大同小異的,中國幾萬個企業能出幾萬個戰略嗎?戰略是基本相同的,想法也是基本相同的,最終就是看執行層面怎樣,你能不能執行下去。

我的自我定位是企業家,實實在在把執行做好就發展上去了,購物中心每年七、八個做下去,到20**年我可以做到1千萬平米。

  四、**的訂單地產與企業創新

 ?。ㄒ唬?*是一個具有創新傳統的企業

  舉三方面例子說明。

  **是中國第一家搞規模舊區改造的企業

  **從19*開始就在大連市搞大規模舊區拆遷改造。當時我們名字不叫**,名字也是花1千塊錢征集來的,原來叫西崗住宅開發。當時是我們自己搞的公司,沒有準生證,那時有計劃指標才能批地,我們基本上是年年買計劃指標,拿了計劃指標申請地,好地也不能批給我們。當時市政府旁邊有一塊地,多年計劃改造。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要動遷近千戶居民。市政府讓直屬三家企業改造,找一家說虧損,再找一家也說虧損,都不去,為什么?當時大連市最高房價1200塊,按照這個價錢計算確實是虧損,規劃局找我們問要不要這地,我們說要。要了地以后公司反對聲很大,我就跟大家算帳,1200元是虧損,我們賣1500還虧不虧損?但是憑什么賣1500元,要知道*,這在全國都是天價 。我們就動腦筋搞點創新。第一做三件套衛生間,當時縣團級以上才允許住帶洗手間的房子,我們洗手間做到6平方米。另外計劃經濟時代蓋房子用的是蘇聯圖紙,沒有廳,我們就設計客廳還設計相當部分大客廳,廳有窗戶,現在講就是四明概念。當時住房面積限制非常嚴,我們就把面積設計較大,三房120平方米,四房140平方米,最低85平方米以上。

  實際上就小小三點創新,1600塊一平方米,二個月全賣光。而且居然好幾個副市級的領導買房子,很多人一看都說好。這一單掙了一千多萬,這是**掘的第一桶金。從中我們發現一個秘密,市中心房子好賣,所以**前幾年基本上在城里面開發。而且92年搞了全國最大舊區改造項目大連市新開路小區,總規劃面積八十幾萬平方米,當時在全國是罕見的,企業由此奠定了發展的基礎。

  **是最早跨區域開發的企業。

  1992年就去了廣州。由于我們比較早的實行跨區域發展,到現在**保持了三個全國之最,第一是跨區域開發最多,在25個城市開發,中國最多。另外我們每年開發面積最大,一年300萬平米左右,而且越做越大。第三銷售額最大,我們房地產這一塊一年超過70億銷售額。

  **在中國首創商業地產

  商業地產的概念也是**提出來的,訂單地產概念也是**推廣的,現在是中國商業地產做得規模最大的企業。

  除了以上三點,**還做了很多第一,比如第一個做歐式住宅社區、第一個使用塑鋼門窗、第一個做節能住宅,等等。所以**是具有創新傳統的企業。

 ?。ǘ﹦撔履芰κ?*的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在全國,尤其是企業界爭論比較大,有的說這個是核心競爭力,有的說那個是核心競爭力。其實我覺得核心競爭力是不用爭論的,行業不同,區域不同、企業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核心競爭力,甚至可以說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我認為**核心競爭力有兩條。

  一是盈利能力。

  我們強調盈利,不做虧損的事情,企業就是要賺錢,不賺錢就是違背了做企業的職業道德。我們提出口號**要開發抗跌性產品,有盈利空間才做。做商業地產也是看盈利能力,能夠帶來持續穩定的現金流。**開發到現在約有100個樓盤,沒有一單是虧損樓盤,沒有一單是死盤,就是前期目的明確,不賺錢不做,盈利小不做。我覺得盈利能力是**的核心競爭力。我在公司經常講一句話,做100億一個億利潤和做10個億一個億利潤,一定是做10個億的企業優秀。

  二是創新能力。

  正是靠創新求異,使我們領先一點,即使年開發300萬平米,到現在竣工一年以上的空置房為零,**現在是竣工一個盤銷售清一個盤。我經常講一句話,"銷售為首,現金為王"。蓋房子不叫本事,蓋好房子叫小本事,只有蓋好房子賣好房子才叫真正的本事。我在企業一是抓發展,一是抓銷售。我的兩個副總裁,一個管住宅發展,一個管商業發展,我每天晚上問一遍銷售狀況,隨時隨地問下面總經理,今天賣得怎么樣?董事長打電話下去就是一種敦促作用,他們都知道我這習慣。所以任何時候老總都要清楚,銷售多少,應收款多少。正因為這些思路加上我們這些創新,使**現在保持著竣工房零空置。

  創新的同時我們十分強調工程質量。從1996年到現在,始終保持工程質量全優。我們開發的商品房沒有合格產品,都是優良品以上,而且擁有好幾個魯班獎,還有好多省優產品。這種追求質量加上適當創新,保證樓盤賣的非常好,現在可以這么講,從南邊的昆明到最北邊的哈爾濱,從上海到北京,凡是我們推出的樓盤都賣的非常好。

 ?。ㄈ?*形成機制創新

  **有創新傳統說明我們的創新不是靠外力推動,不是靠高層推動,很大原因是我們自己形成了一定的機制創新能力。創新最核心的東西是機制創新,形成一種慣性作用。**形成機制創新有兩個表現。一是**的企業制度支持創新,比如我們所有項目開工之前要簽目標責任制,這里面對創新就會有要求,而且與獎勵掛鉤。我們每年評選一個優秀樓盤,優秀樓盤就是創新樓盤。住宅地產每年十來個樓盤,商業地產十來個樓盤,每年各評選一個,評上就有精神和物質的獎勵。

  二是**的文化鼓勵創新。主要兩條。一條全員創新意識比較濃。企業鼓勵求異思維,第二條創新允許失敗,這也是企業文化的一方面。我們跨區域發展第一單是失敗的,但并沒有打擊我們跨區域的信心??偨Y總結又走出去,正是這種不怕失敗允許失敗的精神,創新才能堅持下去,不然一失敗就不敢做了,創新就不能持久。商業地產我們第一個長春項目,也不是成功的,一開始營銷管理不規范,最后造成很多毛病。從那以后我們吸取了教訓,制定了商業營銷規定。我跟大家講這是好事,第一單做壞了事情就露出來,解決了問題才會有今天十多個購物中心的發展。創新是什么?創新就是冒險,要有冒險精神。先行者絕大部分會成為先烈,少部分會成為先進。當然冒險不是蠻干,這是有區別的,但做企業一定要有適度冒險精神,如果做企業心態非常穩,這個企業不可能做大,不可能持續進步。

 ?。ㄋ模?*對企業創新的幾點體會

  第一企業創新的根本是機制創新,企業創新要想形成持續創新最根本的是要解決機制創新,靠機制推動不是靠外力推動創新才能持續。

  第二創新的核心是思想創新。說穿了就是解放思想,敢于求異思維。中華民族教育傳統就是求同思維,必須意見一致,所以我跟員工說我希望你們求異思維,你不要跟大家一樣。

  第三創新是一個持續完善的過程,絕對不會是點子主義,不是靈感的閃現,創新不是策劃出來的。就從我們訂單地產的發展看,一開始想和沃爾瑪合作,后來多幾家合作,做了單店又創新做組合店。需要在實踐當中不斷完善不斷琢磨,任何一個領先企業的創新都是持續完善的過程。

  第四創新要合理適度。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不能過度創新,創新是好的,但

是不能過度,真理和錯誤往往就是一小步,過度創新就走向反面了。對企業的設計、經營的發展一定要結合國情、結合市情、結合企業把握好這個度。舉一個例子,美國99年破產的銥星公司,發了55顆衛星,全球只有千分之一的地方不能覆蓋,真正的全球通,但是它的創新超出了的人們消費水平,買一個手機20多萬,一個月話費1萬多塊,市場不接受,全球只賣了20多萬部電話就賣不出去了,最后沒有辦法生存只好破產。所以不能覺得一切創新就是好事,要看適不適合自己的情況,適不適合市場的情況。

篇2:訂單地產企業創新

  訂單地產與企業創新

  一、**訂單地產概念

  **訂單地產的概念,主要是四個方面:聯合協議、共同參與、平均租金、先租后建。

  聯合協議。經過幾年發展,我們現在和全球12家跨國企業、其中8家是世界500強流通零售企業,簽訂了聯合發展協議,約定了很多的條款,包括目標城市的選擇、面積的要求、租金條件等等。

  共同參與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城市的選擇,進哪個城市大家需要有一個協調,不能說你想去就去哪兒。第二是地塊選擇,我們把地選完以后要溝通,大家對地塊進行確認。第三是規劃設計與技術方面的對接,每一個店層高、面積、設備都要事先約定好。共同參與的結果是使我們的項目在開發之前就獲得合作伙伴的認可。

  第三是平均租金。我們第一個長春商業地產項目,和沃爾瑪的合同光租金就整整談了六個多月。而且我們長春項目僅僅是個單店,后來做的綜合購物中心差不多有6-8個主力店,如果照這樣談合同,可能一個項目一年時間就過去了,這就制約我們快速發展。于是我們跟所有跨國企業建議,能不能把中國的城市劃定為兩個等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第一等,剩下都算第二等,一等多少租金,二等多少租金事先規定好。這樣合同洽談的時間大大減少。這是我們兩年多時間能在中國快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第四是先租后建。面積、城市、租金都確定,開工之前先簽一個協議,然后再投入建設。我們把上述四個方面合在一起取了一個名字,叫做訂單地產。

  我們在全國首創了訂單商業地產概念,也促進了自己的發展。從20**年到現在做了兩年時間,目前全國跨區域做購物中心的企業僅**一家。我們的創新獲得了市場大的空間和好的利潤。如果競爭對手上來,我們已經做了很多,這樣在租金的空間上,我們還有優惠余地,還有與對手競爭的優勢。

  二、**為什么搞訂單地產

  一是百年企業的戰略需要

  **是中國第一家提出做百年企業的房地產企業。國際上對企業有一個劃分,十年以下的叫短壽企業,10年到40年的叫中壽企業,40年以上叫長壽企業。**15年歷史,已經進入中壽,基本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企業怎么發展,還需要怎么做?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我們經過討論統一思想就是**要做百年老店,用一個長遠目標激勵大家。百年企業最核心的是三個方面:首先是物質基礎,然后是制度設計,第三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尤其是一個想做的長一點的企業用來凝聚人心,統領思想,持續發展很重要的東西,我在很多年前就說,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精神追求,企業經營的最高層次是經營文化。

  制度設計大家也很清楚,沒有現代企業制度保障,管理上一塌糊涂,企業不能走遠。

  百年企業物質基礎可以總結很多,我們集團概括為一句話--長期穩定的現金流,不但有現金流而且長期穩定。我們為什么要做購物中心,很重要的就是要追求長期現金流。**做了15年,已經是一個品牌企業,盡管如此,我們發現住宅地產現金流不穩定,政策制約非常大??渴裁唇鉀Q穩定現金流?分析來分析去就是做收租物業。提出兩個口號,一是做大項目,項目越大風險越??;二是向500強收租。根據這個思想我們找到沃爾瑪,在長春做的第一個項目成功,一算帳覺得很好,一個店一年租金收幾千萬,由此我們決定,就照這個模式做。

  二是入世后競爭帶來商業變革的要求

  中國零售業存在三大弊端。第一是體制不順,第二是單打獨斗,第三是業態單一。

  體制不順。中國現在占主導地位的還是國有商業企業,全球零售業基本上都是私營企業在做,國有企業體制適應不了激烈市場競爭。即便現在做得好的集團,比如上海華聯、大商集團和北京華聯,都存在很大問題,都在進行體制改造和國有股退出,我相信五年左右中國國有商業會基本退出零售競爭領域。

  單打獨斗。中國零售業每個店基本都是單打獨斗,現在全球零售業最大特點就是連鎖經營,從區域連鎖到國家連鎖到全球連鎖,這是今后商業發展最主要的方向,只有連鎖才能做到集中采購,才能降低價格,才有競爭力。沃爾瑪家樂福為什么厲害,就是集中采購,天天平價。

  業態單一。中國商業很少有適應現在人們"一站式"購物需求的綜合購物中心。加入WTO后中國對全球開放零售業,隨著跨國零售企業的進來,國際上流行的業態已經開始進入中國。**建一站式購物中心,適應了人們的需要,適應現在商業業態變革的形勢要求。上海、沈陽、寧波**的購物中心,每一個項目有八至十個主力店,有百貨、超市、家居、多廳影院、美食廣場、圖書超市等不同業態,再加上一、二百家小的服裝店,花店等等。每個購物中心有很大的停車場,老百姓進這個店,把這個店逛完,一天時間都不夠,它可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年齡段人群的購物需求。這種業態我相信會是中國商業業態最主要的發展態勢。

  三是訂單地產適應跨國企業經營規律

  大型企業跨國跨地區發展基本是租店經營,比如美國百盛集團、中國熟悉的肯德基和必勝客,在中國已經開了1千家店只買了一家店。沃爾瑪在全球有4千多家店,自己擁有產權的不到1千家,而且都是在美國本土。所有跨國企業,除了制造業以外,凡是做經營做流通做金融的都是租,只租不買。我們給它們做訂單地產,適應他們的發展規律,某種程度也是市場細分的結果。**是做地產起家的,七、八百員工全是這方面的行家里手,但是我們對經營不明白,而跨國企業造房子不如我們精通,所以我們造房子他們在租店經營,這是市場細分的結果。

  四是市場空間大,可以做大企業

  美國2億人,有1萬多個購物中心,澳大利亞2000萬人,有500個購物中心,中國有13億人,現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但是到20**年,中國收入達到新加坡現在的水平,至少有2萬個購物中心的建設空間,打一個折扣至少也是一萬個。因此中國做購物中心市場空間比較大,**進入這個行業可以做大,符合我們要做百年企業、規模企業的思想。

  五是訂單地產利國利民

  **購物中心開工的15個,報建的有10個,這25個購物中心都獲得地方政府優惠政策的支持,因為**做這個東西有四大好處,我們叫做四大工程。

  第一是就業工程。我們的購物中心里最大可以新增1萬人就業,最小的也有6、7千人就業,這符合中國國情,尤其是現在中央政府號召就業優先,它的好處就更突出了。

  第二是稅收工程。任何一個購物中心開業以后每年有幾千萬的稅收,大的就過億,百姓喜歡政府也喜歡。

  第三是提升城市商業水準。我們的項目讓所在城市的商業水準跟國際接軌,而且帶進去的零售商,一般是500強企業,對政府招商引資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是購物中心成為城市標志性建筑,提升城市形象。

  三、**訂單地產的運作模式

  **訂單地產的運作模式,可

以概括為六大要素。

 ?。ㄒ唬┙Y合實際。

  做任何事情你都不能簡單的克隆,必須創新學習,比如購物中心我去國外看過,除了法國和澳大利亞有少數三五家購物中心在城區邊緣,全部都是在遠郊,購物廣場外露天停車不收錢。為什么?地便宜。我們中國能不能照搬這東西?不能照搬。

  第一中國交通條件不允許。我認為中國只能發展大交通,中國不能敞開發展私家車,將來肯定是有限制的發展。北京二百萬輛車就弄成現在這樣。中國雖然有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但真正能用的也就1/10,大多數是丘陵、山地等,中國土地太緊張,所以中國絕對不能敞開發展私家車,也不可能像國外似的,到郊外隨便征1000畝地搞購物中心。

  第二是中國人的消費心理。雖然人們有車了,但在廊坊建購物中心,北京人也還是不愿意去。亞洲大型購物中心基本都在城里面,亞洲人、中國人好熱鬧不喜歡冷清,購物不完全是購物行為,還有情感交流是快樂的事情,買百貨叫逛,女的進去逛,兩小時出來什么也沒買,這是中國人的天性,老外沒這個,一去買一周的東西回來了,就再不去了。所以我們認為中國不可能走國外購物中心的發展道路,現在**做的購物中心基本上都是在城區,部分在商業核心區,很受歡迎。

 ?。ǘ蚀_選址

  房地產業有一句名言,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還是地段,商業經營有句話叫一步差三成,差一步,兩個店賣同樣的東西業績可能差3成。

  如何選址,第一看傳統,它是傳統商業的地段。最好不要去新創造商氣。商業地段商氣形成最重要的是歷史,而不是購物中心多大,建的檔次多高。心理上覺得那地方值得去,買東西他就去了,這是歷史的心理作用。

  第二看租金,或者是預期租金比較高的地方。我們到很多城市發現,有地方你覺得不起眼,不怎么樣,租金卻很高,比如青島我們一開始選中山路,但最后選址在臺東三路,乍一看檔次不是很高,房子比較破舊,但一調查那地方租金最貴,什么原因?因為賣大路貨,東西越便宜人越多。

  第三看交通。購物中心一定要兩邊或者四邊都是大馬路,因為我們購物中心停車位最少是幾百個,多的幾千個,這對交通的影響非常大。

  第四看周邊人口?,F在周邊人口一定要多,而且居住人口占大多數。這點很重要,因為購物中心服務半徑原則上5公里到10公里,所以周邊人口多少非常重要。

  第五看規劃。比如我們在寧波的購物中心現在不是很旺的地段,但是我們決定去做。因為是新規劃開發區,是城市發展方向。行政中心搬過去了,整個25棟樓,周邊規劃正在建一個大學城,包括全國首家境外辦的大學。我們購物中心建設要兩年,等建設起來,周邊人口起碼50萬。長遠看寧波這個購物中心可能是效益最好的。

 ?。ㄈ┮巹潪楸?/p>

  一個項目除了把地選好之后能不能成功很重要的是規劃。尤其現在**做的購物中心有一個特點,就是我們要賣一點,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中國沒有房地產信托,也沒有房地產基金,所以我們沒辦法只好賣一點,比如投資10個億,賣鋪收回5個億,剩下的可能四、五年把投資收回來,如果一點不賣負債率就太高了,銀行更不借給你錢。

  第一交通優先。首先看交通,出入口怎樣便捷,停車怎么到達各個店。我們現在做的都是地下停車,就要設計讓停車的人流很快找到百貨,找到超市,開車人要很容易找到你的店。

  第二塊狀為主。做了這么多年的經營,我感覺到做購物中心做塊狀比較好,最好不要做長條的,人流從這頭到那頭沒有交流,圍著一圈走,或者拐彎走,人氣能夠兜得住,滯留時間長。

  第三不留死角。千萬不要走到頭再折回來,這條路就死了。店租不上價,也賣不上價。一定不要有死角,寧可使用率降低一點也要做到路路相通,而且進來的人很容易看到垂直交通體系。

  第四小店優先。并不因為是主力店就放在最好位置,恰恰把不容易賣不容易租比較差的位置給主力店去做,反正主力店租金不是太高,但是它穩定、招人氣。珠寶店美容店之類利潤高,我們把最好的位置,人流最容易到達的位置給他們。我們計劃從20**年開始只租不賣,一定要把最好的位置留給小店,以提高整個回報率。

 ?。ㄋ模┲髁Φ赀M駐

  購物中心能不能成功很重要的是能不能招到有號召力的品牌主力店。主力店進來兩大好處,第一人氣保證。沃爾瑪、時代華納、麥當勞、肯德基這些品牌就是號召力。第二是永續經營的保證。一般一個購物中心要成熟沒有三年是不行的,剛開業頭一年頭兩年比較冷清,這有一個過程。小的店只能同甘,不能共苦。需要守半年的時候,他三個月不掙錢就跑了,所以光租小店不行,至少有一半面積租給有品牌的主力店,它能守得住,即使不好也能調整。比如必勝客進中國的時候叫比薩,進中國整整五年虧損,百勝集團委托美國知名公司調查,通過多個城市十幾萬人次調查,得出結論一要調整口味,二要改更中國化一點的名字。后來把顏色和名字改了,味道也調了。以后4年時間,200家店開起來了,而且每個店都火,非常成功。品牌主力店有調整力,做的不好自己調整,小店行嗎?不行就走了。

  我看過臺灣第一家SHOPPING MALL臺茂購物中心,開業時候非?;?。開業那天臺北國際機場停飛四個小時,因為是臺灣第一個購物中心,所有人都去,車隊排出幾公里,路全堵死了。從市區到機場去的人,包括駕駛員都去不了,所以出港航班停飛四個小時,但是現在這個購物中心在走下坡,就是建設的時候沒有安排主力店,只有一個超市,七層全部是小店?;鸬臅r候,小店找關系進去,但是小店都賣同樣的東西,老百姓新鮮勁一過,覺得開車那么遠也沒什么特色,跟城里面差不多,沒有吸引力了。經營一差,小店就跑了。又找第二批小店過來,不行又跑了。所以臺茂購物中心處在不斷招店不斷出走的惡性循環中,租金也越來越便宜。

 ?。ㄎ澹┮宰鉃橹?/p>

  做購物中心**一開始賣部分鋪,現在看不行,賣了以后經營很混亂,很多投資者回報期望值太高,一年百分之七、八的回報率都不滿意?,F在分析看,賣鋪實際上是犧牲長期利益換取短期利益。以后做購物中心一定要只租不賣,賣了以后弊端毛病全來了,這一片區域做服裝,他給你開一個賣小快餐的,全都影響了,很難保證整體性經營。

 ?。┪飿I管理

  購物中心物業管理非常重要,物業管理能解決兩方面問題,第一是提升租金,物業管理越好,品質越好,租金越高。第二、長期旺場經營要靠物業管理。

  做什么事情,最重要的是要有人執行,戰略再好也需要有人執行,執行是非常重要的。韋爾奇先生曾經說過這樣兩句話"有想法就是英雄,最偉大的是執行"。全球為什么都叫首席執行官,不叫首席戰略官?因為戰略要靠執行層面貫徹,決定經營業績差異的并不是戰略而是執行力。戰略設計再好,標準設計再好,如果沒有執行力,沒有人執行貫徹做下去就是白扯。戰略這個東西基本是大同小異的,中國幾萬個企業能出幾萬個戰略嗎?戰略是基本相同的,想法也是基本相同的,最終就是看執行層面怎樣,你能不能執行下去。

我的自我定位是企業家,實實在在把執行做好就發展上去了,購物中心每年七、八個做下去,到20**年我可以做到1千萬平米。

  四、**的訂單地產與企業創新

 ?。ㄒ唬?*是一個具有創新傳統的企業

  舉三方面例子說明。

  **是中國第一家搞規模舊區改造的企業

  **從19*開始就在大連市搞大規模舊區拆遷改造。當時我們名字不叫**,名字也是花1千塊錢征集來的,原來叫西崗住宅開發。當時是我們自己搞的公司,沒有準生證,那時有計劃指標才能批地,我們基本上是年年買計劃指標,拿了計劃指標申請地,好地也不能批給我們。當時市政府旁邊有一塊地,多年計劃改造。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要動遷近千戶居民。市政府讓直屬三家企業改造,找一家說虧損,再找一家也說虧損,都不去,為什么?當時大連市最高房價1200塊,按照這個價錢計算確實是虧損,規劃局找我們問要不要這地,我們說要。要了地以后公司反對聲很大,我就跟大家算帳,1200元是虧損,我們賣1500還虧不虧損?但是憑什么賣1500元,要知道*,這在全國都是天價 。我們就動腦筋搞點創新。第一做三件套衛生間,當時縣團級以上才允許住帶洗手間的房子,我們洗手間做到6平方米。另外計劃經濟時代蓋房子用的是蘇聯圖紙,沒有廳,我們就設計客廳還設計相當部分大客廳,廳有窗戶,現在講就是四明概念。當時住房面積限制非常嚴,我們就把面積設計較大,三房120平方米,四房140平方米,最低85平方米以上。

  實際上就小小三點創新,1600塊一平方米,二個月全賣光。而且居然好幾個副市級的領導買房子,很多人一看都說好。這一單掙了一千多萬,這是**掘的第一桶金。從中我們發現一個秘密,市中心房子好賣,所以**前幾年基本上在城里面開發。而且92年搞了全國最大舊區改造項目大連市新開路小區,總規劃面積八十幾萬平方米,當時在全國是罕見的,企業由此奠定了發展的基礎。

  **是最早跨區域開發的企業。

  1992年就去了廣州。由于我們比較早的實行跨區域發展,到現在**保持了三個全國之最,第一是跨區域開發最多,在25個城市開發,中國最多。另外我們每年開發面積最大,一年300萬平米左右,而且越做越大。第三銷售額最大,我們房地產這一塊一年超過70億銷售額。

  **在中國首創商業地產

  商業地產的概念也是**提出來的,訂單地產概念也是**推廣的,現在是中國商業地產做得規模最大的企業。

  除了以上三點,**還做了很多第一,比如第一個做歐式住宅社區、第一個使用塑鋼門窗、第一個做節能住宅,等等。所以**是具有創新傳統的企業。

 ?。ǘ﹦撔履芰κ?*的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在全國,尤其是企業界爭論比較大,有的說這個是核心競爭力,有的說那個是核心競爭力。其實我覺得核心競爭力是不用爭論的,行業不同,區域不同、企業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核心競爭力,甚至可以說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我認為**核心競爭力有兩條。

  一是盈利能力。

  我們強調盈利,不做虧損的事情,企業就是要賺錢,不賺錢就是違背了做企業的職業道德。我們提出口號**要開發抗跌性產品,有盈利空間才做。做商業地產也是看盈利能力,能夠帶來持續穩定的現金流。**開發到現在約有100個樓盤,沒有一單是虧損樓盤,沒有一單是死盤,就是前期目的明確,不賺錢不做,盈利小不做。我覺得盈利能力是**的核心競爭力。我在公司經常講一句話,做100億一個億利潤和做10個億一個億利潤,一定是做10個億的企業優秀。

  二是創新能力。

  正是靠創新求異,使我們領先一點,即使年開發300萬平米,到現在竣工一年以上的空置房為零,**現在是竣工一個盤銷售清一個盤。我經常講一句話,"銷售為首,現金為王"。蓋房子不叫本事,蓋好房子叫小本事,只有蓋好房子賣好房子才叫真正的本事。我在企業一是抓發展,一是抓銷售。我的兩個副總裁,一個管住宅發展,一個管商業發展,我每天晚上問一遍銷售狀況,隨時隨地問下面總經理,今天賣得怎么樣?董事長打電話下去就是一種敦促作用,他們都知道我這習慣。所以任何時候老總都要清楚,銷售多少,應收款多少。正因為這些思路加上我們這些創新,使**現在保持著竣工房零空置。

  創新的同時我們十分強調工程質量。從1996年到現在,始終保持工程質量全優。我們開發的商品房沒有合格產品,都是優良品以上,而且擁有好幾個魯班獎,還有好多省優產品。這種追求質量加上適當創新,保證樓盤賣的非常好,現在可以這么講,從南邊的昆明到最北邊的哈爾濱,從上海到北京,凡是我們推出的樓盤都賣的非常好。

 ?。ㄈ?*形成機制創新

  **有創新傳統說明我們的創新不是靠外力推動,不是靠高層推動,很大原因是我們自己形成了一定的機制創新能力。創新最核心的東西是機制創新,形成一種慣性作用。**形成機制創新有兩個表現。一是**的企業制度支持創新,比如我們所有項目開工之前要簽目標責任制,這里面對創新就會有要求,而且與獎勵掛鉤。我們每年評選一個優秀樓盤,優秀樓盤就是創新樓盤。住宅地產每年十來個樓盤,商業地產十來個樓盤,每年各評選一個,評上就有精神和物質的獎勵。

  二是**的文化鼓勵創新。主要兩條。一條全員創新意識比較濃。企業鼓勵求異思維,第二條創新允許失敗,這也是企業文化的一方面。我們跨區域發展第一單是失敗的,但并沒有打擊我們跨區域的信心??偨Y總結又走出去,正是這種不怕失敗允許失敗的精神,創新才能堅持下去,不然一失敗就不敢做了,創新就不能持久。商業地產我們第一個長春項目,也不是成功的,一開始營銷管理不規范,最后造成很多毛病。從那以后我們吸取了教訓,制定了商業營銷規定。我跟大家講這是好事,第一單做壞了事情就露出來,解決了問題才會有今天十多個購物中心的發展。創新是什么?創新就是冒險,要有冒險精神。先行者絕大部分會成為先烈,少部分會成為先進。當然冒險不是蠻干,這是有區別的,但做企業一定要有適度冒險精神,如果做企業心態非常穩,這個企業不可能做大,不可能持續進步。

 ?。ㄋ模?*對企業創新的幾點體會

  第一企業創新的根本是機制創新,企業創新要想形成持續創新最根本的是要解決機制創新,靠機制推動不是靠外力推動創新才能持續。

  第二創新的核心是思想創新。說穿了就是解放思想,敢于求異思維。中華民族教育傳統就是求同思維,必須意見一致,所以我跟員工說我希望你們求異思維,你不要跟大家一樣。

  第三創新是一個持續完善的過程,絕對不會是點子主義,不是靈感的閃現,創新不是策劃出來的。就從我們訂單地產的發展看,一開始想和沃爾瑪合作,后來多幾家合作,做了單店又創新做組合店。需要在實踐當中不斷完善不斷琢磨,任何一個領先企業的創新都是持續完善的過程。

  第四創新要合理適度。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不能過度創新,創新是好的,但

是不能過度,真理和錯誤往往就是一小步,過度創新就走向反面了。對企業的設計、經營的發展一定要結合國情、結合市情、結合企業把握好這個度。舉一個例子,美國99年破產的銥星公司,發了55顆衛星,全球只有千分之一的地方不能覆蓋,真正的全球通,但是它的創新超出了的人們消費水平,買一個手機20多萬,一個月話費1萬多塊,市場不接受,全球只賣了20多萬部電話就賣不出去了,最后沒有辦法生存只好破產。所以不能覺得一切創新就是好事,要看適不適合自己的情況,適不適合市場的情況。

篇3:完善基礎管理創新服務觀念

  完善基礎管理,創新服務觀念。

  管理處要高效的完成小區的日?;A服務工作,如:保潔、綠化、工程維修等,保證小區時刻處于優秀的狀態,時刻的讓服務人員保持高昂的工作激情。

  (一)、服務觀念的創新。物業管理要徹底的改變說教式的和近乎死板的服務方式。要把“被動式的服務”轉化成為“主動式的服務”。要在員工的入職之初和管理處的日常培訓中,給員工灌輸“認同工作、主動付出、被動收獲、從而感恩”的心態??捎?ldquo;行百里者半九十”的理論跟他們溝通:對待一項工作,除了付出,還要學會堅持,這樣才能成功!引導員工給自己定好位,樹立為業主服務的主動意識,那么余下的問題就有可能迎刃而解。

  (二)、管理處要針對業主關注的不同點制定不同的服務方案。物業管理提供的是服務,是無形的產品。比如,小區年邁的老人,他們的身體或腿腳往往不方便,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要求我們的員工,要記得他們住在那一棟,為他們提供一切必要的幫助,老人帶東西的時候,我們盡一切力量幫助他們提東西,護送他們回家;有些老人在小區會過的比較孤單,我們的員工就要時時的留意他們的心態,這個時候,我們的員工就不僅僅是服務人員了,同時也要承擔著心理輔導師的作用,我們要盡可能陪老人聊天,聊家常,通過談話了解老人的心態,盡自己、盡物業管理處的能力去幫助老人解決問題。只要老人開心,他們的子女往往會愛屋及烏,一般情況下不會對物業管理處有過多的不滿。

  (三)、只有真正的了解了業戶的需求,有針對性去改正以前的工作方式,去迎合業主的真正需求,盡最大的努力讓業戶滿意,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