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為誰工作》讀后感:你是在為誰做事?
一個人成長道路上最大的瓶頸就是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在為別人做事,這一點我很欣慰,26歲以后我已基本明白。
最初聽說要讀這樣一本書還要寫讀后感時,只覺得:好久都沒有讀過類似勵志類的書籍,它可能會安撫我現在為了工作而躁動的心,吹散我繁雜而飄在頭頂的愁云;在此之前可能大多數人的思想深處認為,工作是在為老板,賺錢才是給自己的,我也不例外。
其實這本書總共有17節的內容,我真正讀到過和感興趣的是:
一、忠誠是一種職業生存方式
二、心中長存責任感
三、態度就是競爭力
四、工作是我們要用生命去做的事
這幾個小節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主觀能動性“態度”,態度決定一切,我不必上升到人生觀這樣的高度,只要簡單的理解--你在為誰工作,我在為自己工作!這樣一個樸素的理念,忠誠、責任、敬業將不再是空洞的口號。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發展軌跡,有的人成為公司里的核心員工,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有的人一直碌碌無為;有些人牢騷滿腹,總認為與眾不同,而到頭來仍一無所獲......眾所周知,除了少數天才,大多數人的稟賦相差無幾。那么,是什么在造就我們、改變我們?是“態度”!你在為誰工作?說到底也是工作態度問題。
態度就是競爭力,在單位里,人與人之間在競爭智慧和能力的同時,更在競爭態度。一個人能否脫穎而出,固然需要他的能力超越眾人,更需要他的態度比別人更積極。不能說具有了某種態度就一定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人們都有著一些相同的態度。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人生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我們的工作,就是生命的投影。它的美與丑、可愛與可憎,全操縱在自己之手。一個天性樂觀,對工作充滿熱忱的人,無論他眼下是在洗馬桶、挖土方,或者是在經營著一家大公司,都會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一項神圣的天職,并懷著深切的興趣。對工作充滿熱忱的人,不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都會像希爾頓一樣:哪怕是洗一輩子馬桶,也要做個洗馬桶最優秀的人!
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中生存,必然有自己對社會擔負的責任以及完成這種責任所具有的態度即忠誠的富有激情和責任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書中提到:美國總統杜魯門的桌子上擺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Book of stop here(責任到此,不能再拖)。他桌子上是否有這樣一個牌子,我不能去求證,但我想,這就是責任感。就像年初聚成培訓的口號一樣:絕不拖延,立即行動,從優秀到卓越!
《你在為誰工作》這本書,它就如同一面鏡子,使我們更好地認識了自己,看到了自己在學習、工作上的不足,更加意識到了工作中主動性的重要性。書中提到的工作品質中如同九牛一毛的17節,我們做到了幾點,什么是我們首先應該具備的。因此,我們要學會從積極的角度觀察和思考問題,既要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又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發揮主觀能動性,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出色地完成任務,爭取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斷進取,做出成績,讓我們的人生因工作而精彩。
掩卷深思,自覺收獲不?。涸瓉砦覀兠刻煨列量嗫嗟毓ぷ?,都是在為自己工作,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工作,不是為薪水而工作。付出了就會有回報,不要刻意的渴求。這也是常聽王經理講到的一句話。
可以說,讀完這本書,我對“你在為誰工作”這一思想深處的問題有了根本性的認識,頗有豁然開朗之感。我會繼續讀完其他未完成的部分,在點點滴滴中記憶自己的成長。
曾經看到過這樣的一個帖子“當別人在城里買房子,買車子,當自己的孩子考不起重點中學又連一所私立學校都送不起時,想想我們在為誰工作吧?”
篇2:《你在為誰工作》讀后感:為了理想
《你在為誰工作》讀后感:為了理想
當看到書名《我在為誰工作》的時候,我就在心里不斷反問自己?!盀樾匠?/a>工作?”不是,就算沒有加班費,我們也還是一如既往的加班加點?!盀楦改腹ぷ??”也不是,父母有他們自己的生活,他們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撫養成人,供我們上學,假如沒有我們的拖累,他們會過得更好?!盀閱挝还ぷ??”也不是,缺少了我,單位仍然照常運作?!盀榱宋覀冏约旱睦硐??”也許吧。
帶著這些疑問我翻開了書,當我把書讀完之后合上書想想自己的情況。確實正如書上所說的,這可真是一個內涵很豐富的問題。這是一個人對自己的人生觀的一個回答,反映著我們對生活的一種態度,一種責任。
工作為了報酬,這是毋庸置疑的。我們付出自己的勞動,就是想獲取酬金,以滿足我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這無可厚非。但我們的生活除了基本的需要,還有更高層次的需要。這些需要并不是靠我們所獲取的報酬就能夠滿足的,它對于我們的人生富有更深厚的意義。
首先,對于工作中問題的解決,不僅是自我經驗的積累與自身素質的提高,也讓我們從工作中學會面對困難解決困難,調整心態,尊重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工作,不斷在工作中豐富我們的人生閱歷。在工作中體會勞動的幸福。幸福就是歷盡艱辛后的回味。
其次,工作作為社會大分工的一部分,工作的過程就是我們與他人分享我們的興趣、愛好的過程。工作讓我們更好的融入現代社會這個大家庭,更好地滿足了我們獲得他人尊重的需要。
最后,工作作為一個施展我們個人才能的舞臺,我們寒窗苦讀學到的知識,我們的決斷力,我們的適應力以及協調力都將在這個舞臺上得到最大的展示。只有工作,才能最好的展現自我,才能滿足我們發揮能力、實現自我的需要。
我們在為誰工作?不是工資,不是父母,不是領導和單位,我們是為了我們自己的理想,我們自己的人生追求而工作!
篇3:《你在為誰工作》讀后感:體現自身的價值
《你在為誰工作》讀后感:體現自身的價值
在大隊團委的推薦和號召下,工作之余,我認真閱讀了陳凱元的《你在為誰工作》一書,這本書雖然篇幅不長,但是說服力很強。翻開這本書,突然讓我想到“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這句話。想想這句話的內涵,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回味和思考。
仔細閱讀《你在為誰工作》一書,首先讓我對于工作的含義與意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工作是什么?工作是生活一個最重要的部分,是施展才能的平臺,是體現生命價值的場所。只有做好工作才能體現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在現實工作當中,我們會找許多理由將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再完成,只要不耽誤工作就行,有時也會因看不慣工作中某些做法,心里就不愿與其合作。在這種想法的長期影響與制約下,我們的工作不僅會遇到困難與坎坷,而且工作積極性也大大消減,長期如此,就會讓人對工作失去信心。
本書中的這段話給了我啟發:“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應將心態回歸于零:把自己放空,抱著學習的態度,把每一次任務都視為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經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千萬不要視工作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結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沒有裨益?!?/p>
每個人都有理想,都想讓自己的人生價值與眾不同,做好工作便是對實現人生價值和理想的最好詮釋。我是一名年輕的地質工程技術人員,在我的工作當中,大部分時間就是和鉆機、深山老林、圖件、報告打交道,我們年輕人要向老一輩地質隊員學習,發揚“三光榮”精神,增強集體榮譽感,始終堅持以成為一名優秀的地質技術人員作為要求,始終以地質勘查規范為標準來完成各項工作。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的工作做好了,公路、鐵路的路基會很牢靠,人們的出行便會放心;我們的報告做得更精準,地質災害預報便會更及時,我們生活的家園便會更安全。
通過工作,我們才能體現自身的價值,才能點燃工作的激情,才能真正體會工作的內涵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