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會在逆境中保生存求發展
--《在絕望中尋找希望》讀書感想
本人積極參與了“職工讀書月”活動,在推薦的眾多書目里,《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深深地吸引了我,因為書名很醒目,一看便知道是一本非常勵志的書。該書弘揚的是一種面對挫折、面對逆境、面對死亡永不言棄、矢志不移的精神,對即將關井閉坑的夾河人來說,正需要這種精神,激發企業發展正能量。
書中講的是在荒涼的沙漠里,屠夫、將軍、作家、公務員、工程師和律師都在沙漠中迷了路,都想走出漫無邊際的沙漠,于是他們就結伴而行。6人中,除了屠夫,其他的人都各有才華和地位,是最有可能走出沙漠存活下來的人,但在這艱險而漫長的旅途中,看似才華橫溢的人都一個個長眠于沙漠中,最后只有屠夫一個人沖出了沙漠,獲得了重生,也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為什么?因為與其他5人相比,他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徒步在漫無邊際的沙漠里,如果沒有意志和向往作為支撐,縱使擁有淵博的學識,也會葬身于沙漠。
當前,面對礦井年底就要關井閉坑的實際,少數干部職工心灰意冷,工作心不在焉,擔心以后還有沒有崗,能不能有一官半職,整天工作松松垮垮、得過且過。全礦干部職工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資源開采型企業,關轉是必由之路,今年不關明年也得關,就算西二采區打開了,五六年以后還得關。面對煤市經濟的持續深度低迷,以及深部開采安全、成本帶來的壓力,打開西二采區已經不可能,否則虧損將會更多。與其在這里吃苦受累收入低,與其茍延殘喘,不如華麗轉身,盡快走出去實現轉移發展,提高工資收入。要有一種積極的心態,消除“關井閉坑就是關門走人”的認識誤區,樹立“早轉早主動,晚轉就被動”的思想,積極向外出創業的先進典型學習,參與到外出創業的隊伍中。
殘酷的現實就像沙漠一樣,一不小心就會迷失方向,深陷其中。必須有屠夫一樣的精神,學會在逆境中保生存求發展。夾河的出路在外面,必須舉全礦之力,抓好新項目的接替,確保年底前落實好接替礦井,穩定干部職工思想;從現在就著手考慮年底礦井關轉的總體部署,包括隊伍分流、人員安置、閑置物資處理和工廣規劃等工作,實現安全有序轉移。加強形勢任務教育,破除看攤守業思想,把干部職工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礦黨政決策部署上來,越是礦井關轉時期,越要履職盡責,努力抓好安全管理、生產經營、和諧穩定等工作,努力實現年初既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為轉移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要強化新時期徐礦文化在異地的貫徹落實,使之融入到異地制度建設、現場管理、人才培養等各個層面、各個環節,成為引領發展的“風向標”,成為全體干部職工共同堅守的理想信念和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要持續開展好異地創業職工幫扶活動,實行結對子幫扶,真誠為職工辦好事、解難事,解除廣大異地創業職工的后顧之憂。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面對企業和人生的低谷,如果我們聽之任之、任其發展,必然死路一條,若能保持一顆堅強不屈的心,與逆境抗衡,也許會迎來事業的轉機。
篇2:《在絕望中尋找希望》讀書有感:心中有夢不覺遠
心中有夢不覺遠
《讀書.創業.追夢》主題讀書征文
--《在絕望中尋找希望》讀書有感
在集團公司開展的“職工讀書月”活動中,本人選讀了新東方俞敏洪老師寫的書《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收獲很多,獲益匪淺。
讀后認為俞敏洪道出了當下眾多人的心聲。這是一個壓力超過過往任何一個時代的時代,我們遇到困難,有時候容易妥協和放棄。俞老師在書中說人要有一點理想光輝,年輕人要“定目標、沉住氣、悄悄干”;不要做“被喂飽的熊”,學會在變化的世界里改變自己,而不是要渴望任何人的幫助,因為天助者自助。書中有一章講了一個故事,在荒涼的沙漠里,有6個人(分別是屠夫、將軍、作家、公務員、工程師和律師)碰到了一起。他們都是在沙漠中迷了路,都想走出漫無邊際的沙漠,于是他們就結伴而行;這是一場生死未卜的死亡旅程。6個人中,除了屠夫,其他人都各有才華和地位,在這艱險而漫長的沙漠旅行中,看似才華橫溢的人都一個個長眠于沙漠之中,最后只有屠夫一個人沖出了沙漠,獲得了重生、也取得了成功。
生活就如沙漠,每個人都會不小心深陷其中。在無邊無際的沙漠里,看不到希望,也看不到未來。冷酷的沙漠步步為營,唯有靠堅強的意志,一定的目標,一定的生活熱忱,一個積極的心態,那么一切都會迎刃而解;最后也就不會“葬身沙漠。生活需要積極的態度,人生需要高度的熱忱,工作需要認真的對待;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只要不放棄,成功不是個傳說。
由此我也想到了,在當前集團公司經營形勢異常嚴峻,我們要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與集團公司保持一致,齊心共度難關,心中有夢,希望并不遙遠,只要堅定信念,瞄準目標,刻苦努力,就一定會實現夢想。我是1988年8月,高中畢業,在風華正茂的青春季節,懷揣對新生活的夢想,來到煤礦的,剛剛走出校門的我發誓要在礦上干出個樣子,然而迎面而來的卻是擊碎我美好夢想的殘酷現實,艱苦的工作環境,繁重的體力勞動,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暗地里哭過不止一次,甚至產生過跑回家不干的念頭,可是在母親給我的回信中,字字句句充滿期望叮囑和把我當成家中頂梁柱的懇切話語,讓我一下又鼓起了勇氣,增添了干勁,充滿了信心,燃燒起了拼搏的激情,人活著要有一種信念,要有一種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支撐我重新回到了火熱的掘進迎頭,更加勤奮的工作,臟活、累活搶著干,打眼放炮扶棚釘道,風錘電絞扒裝機,我樣樣拿得起放得下,另外,我還積極參加礦上組織的各種文體活動,演講、唱歌、寫作,可以說今天能夠面對眾人演講、主持、滔滔不絕,就是那時鍛煉出來的,由于領導的培養,工友的幫助,逐漸由一名儒雅學子變成了真正的礦工,年年被評為先進生產者,優秀團干,被留轉為全民合同工,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如今組織上又把我培養成了一名科級干部,我在銘記領導和工友對我關心、厚愛的同時,我也深深的感到心中有夢不覺遠。作為徐礦人,堅信徐礦集團走過嚴冬就是春,在徐礦人團結拼搏,負重奮進下,我們新徐礦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
篇3:《在絕望中尋找希望》讀書有感(七)
不論世界如何對你,都不要看輕自己
--《在絕望中尋找希望》讀書有感(七)
當我在工會通知“徐州職工讀書月”活動30本推薦書目中看到這個書名《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時,我非常激動,感覺和我當下的處境是一樣的。下班后,迫不及待的就去工會圖書館借閱。光是目錄,就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在這個充斥著不安感的浮躁社會,我們青年人就需要這樣一本書,給我們以堅定的力量,讓我們思考應該如何更積極地度過人生。
一、明確要走的路,給自己足夠的自信,善于從過去提取經驗,要懂得取舍,專注于眼前之事,不要在任何一天里留下遺憾。
20**年大專畢業后我在市里一家私營的汽車裝潢店工作。公司在四院對面,每天早上我一個人七點多從下淀騎著自行車,經地下道,有時候走文化宮-百惠家美時-婦幼保健院-六中-四院,有時候走朝陽-淮海西路-開明市場-戲馬臺-六中-四院,也有時候走一些不知名的小路,我騎得飛快,匆匆又忙忙,三年中連著名的馬市街饣它(sha)湯都沒有來及喝過。每天到店里就開始忙,晚上都等到最后一個客戶的車裝潢完才回家。城市里的夜晚因為有路燈和商鋪都燈火通明,但是我卻特別孤獨。我是全公司學歷最高的,但卻是工資最低的。這里不看學歷只注重能力。工人大多數都是初中生,甚至也有小學沒畢業的。但是他們從輟學就當學徒工,現在都熟練掌握了汽車裝潢中的某一項或者是某幾項技能,按照計件工資,在04年的時候每月最高都能拿到2000元的工資,是我的工資的四倍,并且他們在接人待物上非常老練,能說會道,對汽車裝潢的流程熟練于心,跟客戶能侃侃而談,為公司促成一筆筆大生意。而我剛下學校門,青澀、稚嫩、害羞、膽怯,都不知道該怎么跟客戶溝通,每每看到老板搖頭,我就有點懷疑自己的能力,變得不自信,為什么我要學這么一個就業不好的專業?如果一開始我也學一門技能,現在不就能養家了嗎?!我開始感到很茫然,不停地否定自己,甚至有段時間一度認為:真是百無一用是書生。但是一件事改變了我的想法。因為公司要正規化管理,所有商品要輸入電腦,全公司也只有我會用電腦,于是我專業得到發揮,06年公司和太平洋保險公司合作,代辦車險。那時候車險多是手算,全公司就我一人算出的保費與出單保費幾乎相同。我讓企業老板另眼相待,一些重要的事情都交我去打理。我不停地成長,和客戶洽談儼然像個久經沙場的老手,從一個前臺小小收銀員,變成了店長,不僅負責員工招聘,公司的進貨、出貨,結算等等,我都負責,成了老板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我也養成了大事可以想,小事必須做,將有限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急事慢做,不浪費一個好好學習的機會,要一心一意做一件事的好習慣,主動成長,不做被喂飽的熊。當我全面掌握了這些業務后,因為是女性,上升不是很容易,恰逢利國鐵礦招工,于是我選擇了離開,開啟了我第二段不平凡的職業生涯。
二、明確自己真正的需要,做出正確的選擇,絕不允許自己消沉,選擇了就要竭盡全力,絕不浪費生命,戰勝惰性,積極爭取,要善于發現生活帶來的好處。
07年6月,我們一批女生24個人,年齡在87年到83年之間,一起進入利國鐵礦集團選礦廠,并且都進入選廠一期破碎車間工作。撿礦石我不怕累,看皮帶我不怕臟,要命的噪音和三班倒啊,每天上班我們都用耳塞子塞住耳朵,說話都喊破喉嚨,對方才能勉強聽見。到了該上夜班的時候,白天睡不醒,晚上起不來,看著不停走動的皮帶廊,我頭都暈了。我開始又一次質疑自己,為什么要放棄在市里工作的機會,跑到環境這么差的利國來工作?我常常在想,到底要不要“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后來,一些同事陸陸續續都調離了這個崗位,或者在管理或者技術崗位上發揮著自己的專長,我的想法更強烈了。但我靜下心來,捋了捋自己的初衷,對比了一下。原來的公司是私企,沒有五險一金,休息不固定,離家遠?,F在的公司,離家近,每天住在家里,每天都能見到父母,而且有五險一金,到老有保障。好了,OK了。俗話說,不為模糊不清的未來擔憂,只為清清楚楚的現在努力。于是,我安心下來,慢慢適應了工人的生活。每天我的工作時間是固定的8小時,不像以前,買個衣服都沒時間?,F在下班后,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時間,看自己喜歡的電視劇等等,很規律,而且還交到一幫工友朋友,工段領導也很重視我,經常找我寫工作總結,先進事跡,以及工段板報等,我都積極對待,全力以赴。不僅主動參加礦上、廠里舉行的演講比賽,寫作比賽,11年還加入礦歌唱團,和我們廣大的愛音樂的礦友一起到市里參加比賽,奪得第二名的好成績。既然父輩們可以在這片土地上揮灑汗水,我為什么不能堅持呢。想通之后,思想上就沒有包袱了,工作不分貴賤,誰規定了大專生就必須做辦公室呀是吧,是金子到哪都發光。通過情緒調整,我把自己從絕望中拉出來,向前看,風景還在前方。就這樣在選廠工作了七年,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又考取了會計證,駕駛證,本科證。直到14年待崗。我進入了職業生涯的瓶頸階段。
三、堅持原則,把目標重復幾遍,朋友很重要,要順時而變,不斷進取,永遠保持一份好心態,不間斷熱忱,只要不放棄,就有成功的可能。
20**年末,全礦開始實行定員定崗,我競崗不成功,下崗了。雖然每月也有最低生后保障,五險一金單位繼續給交。但是不滿十年的員工,合同期滿自動解除合同。我才工作7年呀,關鍵我才30歲啊。古語說,三十而立,上有老,下有小??晌遗畠翰湃龤q多,正好到了上學花錢的時候,我半年的最低工資剛夠女兒一學期的學費加生活費,難道我們就不吃不喝了嗎?!為什么是我?我一度陷入焦慮之中,委屈、難過、傷心、不公平道憤怒的情緒交織著插入我的心底,痛苦又再次茫然。我把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獻給了這個企業,得到的卻是這樣的結果,失望透頂,我覺得我的人生跌入谷底。那段時間,我天天在家上網,看電視,幾乎不和外界接觸,自己都被電腦控制了。特別感謝廠里的朋友,給我打電話鼓勁,安慰我,勸解我,使我重新審視自己,在逆境面前學會自省。在待崗期間,我考取了保險證,參加了保險公司的培訓,送完孩子,讓自己走出家門,和其他的保險業務員出去,找客戶,跑市場,我學歷高,學東西快,區域經理也很器重我,新產品的推銷也都詢問我的意見,漸漸地,我笑容也多了,自信又回來了。每月都能達成上萬保費的保險單。意外收入讓我驚喜不已,我用能力創造了財富。真是理解了書中“人生沒有經過深刻自卑的自信是虛假的自信”。人的一生總需要有點理想光輝,15年3月份,礦機械公司招聘,我主動報名,并且成功競聘上工會干事一職。感謝那些曾經“逼”過我的人。呵呵!我現在可以開心的笑。因為我愿望實現了,我又回到了我熱愛的企業,利國鐵礦,我終于從事了適合自己并且自己還很喜歡的崗位,保險可以當做兼職,發揮業余愛心。
坐在嶄新的辦公室,拿著手中的《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我環視著辦公室里,新配的一應俱全的設施,電腦、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我心里百感交集。我雖然沒有作者俞洪敏那樣偉大,但是我像他一樣,擁有“永不言敗”的品德。允許自己停下來,才能重新上路。在難熬的日子里要學會詩意地生活,為自己留下一些令人感動的畫面。我不知道我人生的路能走多遠,但是我會找到我生命中的北極星,設計一張完美的人生地圖,向著要追趕的目標不斷前進。
好書如摯友般讓人心安!我會多讀書,讓它成為我的無形資產,為自己積累比錢更重要的人生資本,跑得快不如跑得久!
加油!劉麗!不論世界如何對你,都不要看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