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鑄就“中國夢”--《平凡的世界》讀書感觸
閑暇之余,有機會讀到《平凡的世界》,結合個人教學生涯,感觸頗深。
記得文中有這樣一句“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斗;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P>
我喜歡上教師職業,來源于我的父親,因為他就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好教師。雖然他已經去世很久了,但那些同事和教過的學生們提起他,依然充滿感激和懷念。他身上那種無私奉獻、甘做人梯的好品德讓我繼續去做他沒有完成的事業,把我的愛傳遞給我的學生們。
在我看來愛是一種無私的奉獻。當我從事教育的第一天起,我就暗暗發誓,用高尚的師德嚴格要求自己,用無私的愛去教育和關愛學生,就像父親當年做的一樣。
為了我教的孩子們,我很多時候不能回去照顧年幼的女兒,心里很慚愧。有次女兒打電話給我:“媽媽,你只顧得自己的學生,不要你的女兒了嗎?”我聽了心如刀絞,卻又不能丟下那一個個可愛的學生,只有愧對女兒,愧對家庭。
命運總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難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受中給人帶來的并不都是歡樂。
通過閱讀《平凡的世界》,我深知愛也是一種敢于擔當的責任?!吧碚秊閹?,學高為范”,這句話果然不假,學生們很多時候都在模仿老師的言行。記得有一年,我教的有個學生叫孫國強,他非常調皮,經常惹他的女同桌哭。我通過調查知道,他母親離家出走多年,和父親相依為命。他父親成天忙生計,哪有時間照顧他呢,結果造成了他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放學后,我決定親自去他家一趟。他很不情愿地帶著我,快走到他家的時候,他突然大跑開,玩起了失蹤。我沒有怪他,依然到了他家。家徒四壁,大門都要散架了,院落里一片狼藉,我說不出的心酸。一不做二不休,把他家收拾好。我在他家掃地洗刷半個多小時的時候,突然看到一雙含淚的小眼睛在門口偷看我,原來是孫國強。我把他拉進院子,他紅著臉低著頭說:“老師你真像我的媽媽,我不惹你生氣了?!甭牭竭@話,我所有的辛苦都被拋到九霄云外了。后來,孫國強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學習積極性提高了,也開始團結同學,處處替他人著想。很快由一個后進生變成了優秀生。他現在已經上初三了,成績非常棒。去年教師節他送我一張卡片,說長大了想做我這樣的老師。我不由得笑了。有的人笑我,這樣對學生值得嗎?他們長大后早把你忘到九霄云外了。我微微一笑,因為他們不明白,老師肩膀上擔起的不是一個學生的今天,而是擔著很多學生的未來,這種責任之重重于泰山!
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斗!只有選定了目標并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
同時,愛還是一種堅守,無怨無悔。
“愛”源于高尚的師德,“愛”意味著無私的奉獻。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出自個人的感情,而是出自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要。我從教轉眼十多年了,很多不在教育戰線的同學都腰纏萬貫,而我依然清貧固守在三尺講臺。再瞧瞧身邊那些在教育戰線嘔心瀝血幾十年的老教師,退休時青絲已變成白發,帶走的除了滿箱的教案,剩下的卻只有兩袖清風。每當這樣的時候,我彷徨,我疑惑,也曾動搖:曾令我魂牽夢繞的選擇是否正確?我是否真的會無怨無悔走完這一生呢?當我看了那么多優秀教師的感人事跡,讀了那么多教師的愛與人生,特別是大地震中教師的感人場面,讓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息,是什么力量讓他們這樣做,是什么精神支撐著他們,我想這就是教師的愛與責任吧。孩子們都是一個個希望,無論他們將來成功與否,我捫心自問,無愧于心。
現在我依然和孩子們一起奔跑在追夢的路上,用愛為孩子們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和他們一起為偉大的“中國夢”而奮力拼搏!
篇2:路遙《平凡世界》讀后感(十四)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十四)
早在二十年前就看過路遙的這部《平凡的世界》,這部長篇巨著是英年早逝的路遙先生的瀝血之作。小說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讀后令人掩卷沉思,心情激蕩久久不能平靜。
小說以孫少平兄弟為主線,他們在平凡的生活中,勇于超越自身的局限,為獲得生活上的成功,不斷努力拼搏,遭遇挫折和痛苦,用一幕幕催人淚下的苦難展現人物的頑強堅韌的信念??梢云椒驳豢善接?,這是我對書中主人公的理解。孫少平有思想有追求,他沒有把自己像大多數和他差不多經歷的青年一樣虛度光陰。在讀高中時雖然家里貧窮,每天吃著最低等的飯菜,卻能夠克服艱苦,學習各種知識,參加各項活動。高中畢業后苦于家境貧寒,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毅然外出闖蕩,在做著最底層的工作,結束每天繁重的體力勞動之后,仍然堅持讀書看報,用精神食糧來充實自己。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在那些苦難的日子里,總保持著一顆寧靜,上進的心。作為一個煤礦工人,最讓我有認同感有代入感的,就是孫少平在煤礦工作的那部分章節。路遙先生為寫這部分情節,曾經親下煤礦體驗生活,所以讀來特別親切特別真實。孫少平即使在煤礦井下艱苦的勞作之后,也不忘學習讀書,在井下勞動間隙,給工友講述自己的看書心得,并沒有因為自己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就放棄追求。在小說這一段描寫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就是孫少平的師傅在井下因為保護工友而英勇犧牲。在這里我看到了煤礦工人同事之間無私的工友情義,也不禁想到自己,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做好安全,無論怎樣生命對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最重要的 。
《平凡的世界》集中體現了四個詞:苦難和奮斗,平凡和偉大。而貫穿其中的是親情,友情和愛情。在我們平凡的世界里,平凡是生活的本色,充滿酸甜苦辣的生活才是真實的生活。世界每天都發生著不幸,誰也不敢保證厄運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但是人生又充滿著意想不到的歡樂和驚喜,也是充滿著希望的,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希望,不要害怕面對困難,哪怕再平凡的人都要為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奮斗,如果我們對命運妥協,輕言放棄,那就只能淪為真正的“平凡”人了。
用書中的一句話共勉:“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斗,只有選定目標并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
篇3:用愛鑄就中國夢:《平凡世界》讀書感觸
用愛鑄就“中國夢”--《平凡的世界》讀書感觸
閑暇之余,有機會讀到《平凡的世界》,結合個人教學生涯,感觸頗深。
記得文中有這樣一句“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斗;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P>
我喜歡上教師職業,來源于我的父親,因為他就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好教師。雖然他已經去世很久了,但那些同事和教過的學生們提起他,依然充滿感激和懷念。他身上那種無私奉獻、甘做人梯的好品德讓我繼續去做他沒有完成的事業,把我的愛傳遞給我的學生們。
在我看來愛是一種無私的奉獻。當我從事教育的第一天起,我就暗暗發誓,用高尚的師德嚴格要求自己,用無私的愛去教育和關愛學生,就像父親當年做的一樣。
為了我教的孩子們,我很多時候不能回去照顧年幼的女兒,心里很慚愧。有次女兒打電話給我:“媽媽,你只顧得自己的學生,不要你的女兒了嗎?”我聽了心如刀絞,卻又不能丟下那一個個可愛的學生,只有愧對女兒,愧對家庭。
命運總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難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受中給人帶來的并不都是歡樂。
通過閱讀《平凡的世界》,我深知愛也是一種敢于擔當的責任?!吧碚秊閹?,學高為范”,這句話果然不假,學生們很多時候都在模仿老師的言行。記得有一年,我教的有個學生叫孫國強,他非常調皮,經常惹他的女同桌哭。我通過調查知道,他母親離家出走多年,和父親相依為命。他父親成天忙生計,哪有時間照顧他呢,結果造成了他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放學后,我決定親自去他家一趟。他很不情愿地帶著我,快走到他家的時候,他突然大跑開,玩起了失蹤。我沒有怪他,依然到了他家。家徒四壁,大門都要散架了,院落里一片狼藉,我說不出的心酸。一不做二不休,把他家收拾好。我在他家掃地洗刷半個多小時的時候,突然看到一雙含淚的小眼睛在門口偷看我,原來是孫國強。我把他拉進院子,他紅著臉低著頭說:“老師你真像我的媽媽,我不惹你生氣了?!甭牭竭@話,我所有的辛苦都被拋到九霄云外了。后來,孫國強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學習積極性提高了,也開始團結同學,處處替他人著想。很快由一個后進生變成了優秀生。他現在已經上初三了,成績非常棒。去年教師節他送我一張卡片,說長大了想做我這樣的老師。我不由得笑了。有的人笑我,這樣對學生值得嗎?他們長大后早把你忘到九霄云外了。我微微一笑,因為他們不明白,老師肩膀上擔起的不是一個學生的今天,而是擔著很多學生的未來,這種責任之重重于泰山!
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斗!只有選定了目標并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
同時,愛還是一種堅守,無怨無悔。
“愛”源于高尚的師德,“愛”意味著無私的奉獻。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出自個人的感情,而是出自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要。我從教轉眼十多年了,很多不在教育戰線的同學都腰纏萬貫,而我依然清貧固守在三尺講臺。再瞧瞧身邊那些在教育戰線嘔心瀝血幾十年的老教師,退休時青絲已變成白發,帶走的除了滿箱的教案,剩下的卻只有兩袖清風。每當這樣的時候,我彷徨,我疑惑,也曾動搖:曾令我魂牽夢繞的選擇是否正確?我是否真的會無怨無悔走完這一生呢?當我看了那么多優秀教師的感人事跡,讀了那么多教師的愛與人生,特別是大地震中教師的感人場面,讓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息,是什么力量讓他們這樣做,是什么精神支撐著他們,我想這就是教師的愛與責任吧。孩子們都是一個個希望,無論他們將來成功與否,我捫心自問,無愧于心。
現在我依然和孩子們一起奔跑在追夢的路上,用愛為孩子們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和他們一起為偉大的“中國夢”而奮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