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師范學院普通高等教育公共選修課管理辦法

2940

  師范學院普通高等教育公共選修課管理辦法

  為配合學分制教學計劃的實施,進一步加強公共選修課的管理,提高公共選修課的教學質量和規范化水平,促進我院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一、目的要求

  公共選修課是我院為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行學分制,培養面向21世紀的寬口徑、高素質人才而設置的適應全院學生選修的公共性課程。設置公共選修課,旨在拓展學生興趣、愛好和知識面,有利于實行文理交叉,學科滲透,幫助學生發展良好個性與特長,全面提升學生的科學、人文素養和文化品位,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促進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的養成和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提高,以適應未來工作的需要和自我發展的需要。

  公共選修課面向全院不同專業的學生,力爭做到教學內容科學精要,教學資料齊備完全,教學手段先進實用,教學管理規范,教學效果顯著。

  二、開課條件與申報程序

  1、講師以上職稱教師或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均可申請開課。其他人員開設公選課由系(部)主任推薦,院教務處研究批準。

  2、課程的選題必須面向全院學生,著眼于學生綜合文化素質的全面提高。內容的安排要適應學生跨類選修的需要和普遍接受程序,避免過分專業化。

  3、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選擇適宜的教材或編寫相應的講義與授課提綱。

  4、所開設的新課程原則上要在本系或全院舉辦過同類專題講座或不同形式的課程且教學效果良好。

  5、每門公選課的講授時數原則應不超過36學時,學分計算方法為:

  專業理論教學課程:18學時計1學分。

  實踐性教學課程:

 ?、侏毩㈤_設的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如實驗課、體育課(包括棋、牌類課程)、藝術課等,36學時計1個學分。

 ?、诟黝惙稚⑦M行的實踐教學環節,每20學時計1個學分。

  6、擬申報開課的教師領取并填寫《開設公共選修課程申報表》,由系(部)研究同意后向學院推薦,經院教務處審定并確認開課資格后納入公選課教學計劃。

  三、選課要求

  1、公共選修課分為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教育類、文體藝術類四大類課程,各類別分別開設若干課程。

  2、本科類專業學生選課要求:本科學生須選修15個學分,其中3個學分為指選課,其余12個學分的任選課的選課要求為:理科本科專業學生應獲得人文社會科學類課程4學分,文科本科專業學生應獲得自然科學類課程4學分,師范類本科專業學生應獲得教育技能類課程4學分,每個本科生須選修藝術與體育類課程2學分;

  3、??祁悓I學生選課要求:??茖W生須修滿10個學分。其中,理科專業學生應獲得人文社會科學類課程4學分,文科專業學生應獲得自然科學類課程4學分,師范類專業學生應獲得教育技能類課程4學分,每個??粕氝x修藝術與體育類課程2學分。

  4、另外,學生不得選修與本專業所有必修課內容重復的課程,否則所選課程將視為無效。

  四、選課安排

  各年級學生選課門數原則上一個學期選修一門。本科各年級從第二學期至第七學期修完公選課,??聘髂昙墢牡诙W期至第五學期修完公選課。

  五、選課、開課程序

  1、每學期第10周左右由教務處公布下學期開設的全院公選課的課程名稱、學分數、任課教師姓名、課程簡介和上課形式。

  2、選課手續一般安排在每學期的第11周辦理,凡選修學生均需辦理選修手續。

  3、選課工作在指導教師指導下進行,學生填寫選課單,并以班級為單位匯總,經班主任簽署意見后報系。

  4、在教務處組織下,由各系教務員根據學生公選課志愿情況按年級集中電腦選課。

  5、第15-16周教務處將各系選課名單統計匯總。并由教務處排出公選課課表以及學生名單和班次,一式三份,一份留教務處,一份送任課教師,一份送各系。同時各系將開課通知單通知學生本人。

  6、一門課程的選修人數原則上應不少于30人,因選修人數達不到開班要求而停開的課程,由教務處會同各系及時通知學生改選其它課程。

  7、若學生因選課不當或課程變動等原因要退選、補選者,必須辦理手續,最遲不超過開學第二周。沒有特殊原因原則上不辦退、改選手續。選課名單有變動,各系應及時通知任課教師。

  8、所有的公選課可排在周四下午或晚上、雙休日開課。

  六、教學管理

  (一)教學要求

  1、公選課課程任課教師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上好每一節課,注意寓德于教,寓教于樂。

  2、教師因特殊情況需調課或請假者,要提前一周通知教務處,教師本人不得隨意更改上課地點與時間,更不得擅自停課。

  3、所有開出的公選課都要和必修課一樣,布置平時作業,進行平時測驗以取得平時成績。期末按教學計劃進行考查。

  (二)學籍管理

  1、成立公選課課程班委會,選出班長進行常規管理(負責上傳下達,組織教室清掃,協助老師做好考勤工作)。

  2、各班級按系科專業將學生分編為組,選舉組長以協助班長開展工作。

  3、嚴格考勤制度,任課老師要堅持雙考勤制度,雙考勤要有明確記錄。

  4、無故曠課2節以內者,考查成績作降級處理。

  5、曠課3節以上者則取消聽課資格,名單通知系科,不予改選,必須重修。

  (三)值班要求

  1、教室所屬單位要安排人員按時開關、巡查教室。

  2、提供所需的教學設備和教學設施。

  3、及時處理突發事故,保證教學的正常進行。

  (四)成績考核

  1、公選課考核方式為考查??疾榈姆绞揭话阋怨P試(開卷或閉卷)、口試、書面作業、綜合設計或實驗操作等方式進行。

  2、成績的評定為五級分制(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不及格者不得補考,必須重修。成績記入學籍檔案。

  3、考查時間按學院周歷安排表進行,原則上與必修課程的考查時間同步。

  在課程考查結束后一周內,任課教師應將考查成績登記表交各系教務員,各系教學秘書根據成績表登錄學生成績。

  (五)教學質量評估

  教學質量評估的主要內容包括:

  1、本課程的計劃、大綱、教材、講義或學習指導綱要等資料是否完備、規范;

  2、教師的教學態度、授課水平、教學方法和效果;

  3、學生對教師教學的評價;

  4、教學管理情況等。

  對公選課進行教學質量評估原則上每學期進行一次。評估工作采取資料展示、隨機聽課、學生座談、問卷測評等方式進行。

  七、工作量計算

  教師承擔公共選修課教學任務,由教務處根據教師實際授課時數和學生人數核定其教學工作量,教師可將此工作計入自己的業務檔案,作為年度考核、職稱晉升等依據。計算方法參照《教師教學工作量計算暫行辦法》執行。

篇2:大學信息系統公共數據管理辦法

  大學信息系統公共數據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快學校數字校園建設的步伐,推動和規范公共數據的采集、管理、共享和維護,建立公共數據管理的長效機制,更好地為學校人才培養、科研研究、服務社會和文化傳承創新提供服務,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管理辦法所稱的公共數據是指學校在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過程中,通過計算機信息系統采集、加工而產生的或計算機周邊設備和外部系統輸入的有價值的數字化信息,主要包括學校信息、教工信息、學生信息、教務信息、財務信息、資產信息、圖書信息、招生信息、就業信息、業務工作信息等。

  第三條 本管理辦法所稱的數據管理是指統籌、協調、部署、實施和檢查監督學校信息系統的數據采集、數據傳輸、數據存儲、數據的備份和恢復、數據維護、數據安全管理、數據的加工和使用等工作內容。

  第四條 本管理辦法適用于全校信息系統公共數據的采集、管理、共享和維護。

  第二章 信息系統公共數據管理機構

  第五條 公共數據屬于學校的公共資源,各單位既是公共數據的建設者,也是使用者。各單位應按照學校的信息管理標準,對各自工作范圍內的信息資源進行采集、管理和維護,并負有向其他具有共享權限的單位提供相關信息的責任。各單位可向其他單位申請獲取所需信息,并對所獲取的信息負有安全保密責任。

  第六條 根據部門職責,各信息系統歸口到相應職能部門進行管理。各職能部門對各自采集、管理和維護的系統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負完全責任,并根據學校公共數據平臺的需要提供權威數據來源。

  第七條 學?,F階段各信息系統的權屬單位及其主要管理職責如下:

  (一)學校公共數據平臺由xx大學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領導,信息網絡中心負責牽頭實施,各相關部門共同建設完成。

  (二)信息網絡中心負責制定學校信息標準、數據接口標準及信息安全規程,負責建設和管理學校公共數據共享基礎設施和信息門戶,負責公共數據管理工作中各單位的組織與協調,以及相應的管理維護和技術保障。

  (三)校辦負責采集、管理和維護學院文書管理、流程管理、檔案管理數據,通過協同辦公系統(OA系統)接口向公共數據平臺提供共享數據,并負責對各學院、各部門維護和使用協同辦公系統的情況進行指導和檢查、監督。

  (四)人事處負責采集、管理和維護人事數據,通過接口向公共數據平臺提供共享數據,并負責對各學院、各部門維護和使用系統的情況進行指導和檢查、監督。

  (五)教務處負責采集、管理和維護學校招生、新生入學以及教學工作中的其它各項數據,通過教務管理系統、網絡教學平臺等接口向公共數據平臺提供共享數據,并負責對各學院、各部門維護和使用系統的情況進行指導和檢查、監督。

  (六)學生處負責采集、管理和維護學生工作以及畢業生離校的相關數據,通過學生工作管理系統接口向公共數據平臺提供共享數據,并負責對各學院、各部門維護和使用系統的情況進行指導和檢查、監督。

  (七)財務處負責采集、管理和維護學校收費,通過收費系統接口向公共數據平臺提供共享數據,并負責對各學院、各部門維護和使用系統的情況進行指導和檢查、監督。

  (八) 信息網絡中心負責采集、管理和維護學生校內消費的各項數據,通過一卡通系統接口向公共數據平臺提供共享數據,并負責對各學院、各部門維護和使用情況進行指導和檢查、監督。

  (九)國資處負責采集、管理和維護學校資產的各項數據,通過接口向公共數據平臺提供共享數據,并負責對各學院、各部門維護和使用系統的情況進行指導和檢查、監督。

  (十)科技處負責采集、管理和維護學??蒲泄芾淼母黜棓祿?,通過接口向公共數據平臺提供共享數據,并負責對各學院、各部門維護和使用系統的情況進行指導和檢查、監督。

  (十一)圖書館負責采集、管理和維護學校圖書管理的各項數據,通過圖書管理系統接口向公共數據平臺提供共享數據,并負責對用戶使用系統的情況進行指導和檢查、監督。

  (十二)宣傳部負責采集、管理和維護學校對外宣傳、新聞信息等的相關數據,通過接口向公共數據平臺提供共享數據,并負責對各學校、各部門維護和使用系統的情況進行指導和檢查、監督。

  (十三)信息網絡中心負責管理和維護學校公共服務器及公共網絡應用系統數據,并通過接口向信息門戶提供共享數據,并負責對用戶使用系統的情況進行指導和檢查、監督。

  第三章 信息系統公共數據采集

  第八條 xx大學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按照統籌規劃、統一組織的原則,明確各單位的信息采集職責,以保證數據源頭的唯一性,避免重復采集、多頭采集。

  第九條 信息系統數據采集環節承擔著數據的收集、錄入工作,是保證數據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的基礎,也是產生數據質量問題的主要源頭。各級業務部門根據工作需要,提出擬采集的系統數據指標體系、具體內容和質量標準。各級系統管理員根據業務部門業務系統需要制訂數據采集的格式、方法和步驟等,并定期向業務部門通報所采集數據的指標內容變化情況,以便業務部門根據采集指標提出數據加工需求。系統數據采集人員應強化數據質量意識, 熟練掌握正確的采集和審核方法,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規范采集各類數據。各信息系統主管部門負責對數據質量及完整性進行檢查,檢查合格后方可入庫。

  第十條 系統數據采集工作主要集中在各業務系統的操作環節,為保證數據質量和采集及時性,各業務系統的數據錄入應遵循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的原則,嚴格以原始資料為依據,做到數據真實無誤,并且邏輯相符。

  第十一條 系統數據采集應制訂切實可行的核對制度,操作人員應及時將錄入的數據與原始資料進行核對,對錯誤數據及時處理,確保數據質量。各業務系統的主管部門需制定相應數據采集規程,明確數據采集的及時期限與操作規程。

  第四章 信息系統數據傳輸

  第十二條 信息系統數據傳輸應當使用學校內部計算機網絡完成,未經批準不得借助其它公共計算機網絡平臺進行數據傳輸。

  第十三條 數據傳輸原則上由公共數據平臺從各信息系統自動抽取,如因系統故障未能及時自動抽取的數據,經業務部門向信息網絡中心提出書面申請后,可以通過移動介質進行數據傳輸。數據的發送方和接收方須履行嚴格的交接手續,以確保數據流轉的嚴肅性。

  第五章 信息系統數據的存儲、備份和恢復

  第十四條 各信息系統數據原則上由系統主管部門進行存儲。

  第十五條 各信息系統主管部門應加強對系統數據存儲和備份的管理,定期對存儲和備份的數據進行優化,以保障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提高系統運行和數據處理的效率,并保存完整的歷史數據。

  第十六條 各信息系統主管部門應根據不同類型數據的更新頻率、數據量、重要程度、保存時間,制定相應備份、恢復策略和操作規范。

  第十七條 數據備份文件必須存儲在非本機磁盤的其它介質中,并建立登記制度,由專人保管。備份介質必須保存在符合條件的環境中,重要數據應異地存放。數據備份文件應定期進行恢復測試,以確保所備份的數據能夠及時、準確、完整地恢復。

  第十八條 普通數據與保密數據要分開存放(保密數據只在保密室中存放,設專用電腦、移動硬盤和專柜存放),涉密電腦應單機使用,不得與互聯網連接,不得安裝無線網卡。存儲保密數據的介質(如U盤、光盤、磁盤等)須在顯眼位置標示密級標識(標明編號、密級、建立日期、保存期限、備份數等),建立案卷清單,并按有關規定進行管理。存放過保密數據的計算機媒體不能降低密級使用。

  第六章 信息系統數據維護

  第十九條 信息系統數據維護包括對系統數據中錯誤數據的修正、不完整數據的補充、垃圾數據的清理及歷史數據的遷移、銷毀等。

  第二十條 各信息系統主管部門應結合各信息系統制定詳細的數據維護工作制度,明確數據維護的權限、職責,嚴格按照工作制度進行數據維護。

  第二十一條 實施數據維護之前應對數據做好相應備份工作,能夠通過系統管理員處理的,由系統管理員按照操作規范進行維護;需要網絡信息化職責部門協助處理的,由責任單位或責任人提出書面申請,按照相關運維規程進行處理。各部門應根據信息系統管理職責適時做好歷史數據的遷移和歸檔工作,以提高信息系統的運行效率,確保歷史信息的完整有效。

  第二十一條 信息系統數據維護工作應嚴格備案,對每項數據維護的內容、時間、維護原因、責任人等進行詳細記錄,涉及的書面材料必須登記存檔。

  第二十二條 已經進入學校公共數據平臺的數據,未經批準不得擅自修改、刪除。確需修改、刪除時,由數據權屬單位提出書面申請(說明修改理由、依據和內容,并附修改方案),報業務系統主管校領導批準后以文件形式通知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修改和刪除。

  第二十三條 對已過期確無保存價值的數據需銷毀時,由數據管理人員提出數據銷毀申請(并附銷毀數據目錄清單),經數據權屬單位審核、主管領導審批和網絡信息化職責部門核對確認后方可銷毀。涉密數據銷毀時,應依據保密法相關條例實施銷毀。數據銷毀時,必須填寫“數據銷毀目錄”,并有兩人以上在場和簽名。數據銷毀后,數據管理人員應及時整理銷毀過程有關資料歸檔。

  第七章 信息系統數據安全管理

  第二十四條 數據安全管理的內容包括數據訪問的身份驗證、權限管理及數據的加密、保密、日志管理、網絡安全等。

  第二十五條 各業務系統的使用必須實行用戶身份驗證,各用戶應注意對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進行管理,并定期或不定期修改登錄密碼。因用戶名和密碼管理不善導致學校信息泄密或造成其他損失的將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行正責任和法律責任。

  第二十六條 對數據庫的管理實行數據庫管理員制度,關鍵數據庫管理崗位應設兩人或兩人以上。

  第二十七條 對涉密數據的流轉、存儲,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加密處理。

  第二十八條 對各類數據應嚴格執行保密制度,不得泄露。

  第二十九條 對數據的各項操作實行日志管理,嚴格監控操作過程,對發現的數據安全問題,要及時處理和上報。

  第三十條 應切實加強網絡安全管理,采取嚴格措施,做好計算機病毒的預防、檢測、清除工作,防止針對基礎網絡和信息系統的各類攻擊,保證數據傳輸和存儲安全。

  第八章 信息系統數據加工和使用

  第三十一條 數據加工是指根據工作需要,用科學的方法對數據進行抽取、統計、挖掘,獲得知識和規律,為學??茖W管理和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

  第三十二條 數據加工包括:數據的抽取、集中、歸類、比對、統計,并以報表、圖形、文字等形式展現數據處理結果。

  第三十三條 數據加工由網絡信息化職責部門提供技術支持,業務部門有特殊需求時也可由網絡信息化職責部門提供數據并由業務部門自行加工。業務部門提出的數據加工需求,由網絡信息化職責部門就需求的可行性和規范性進行研究,根據具體情況提出修改和完善的意見,經主管領導及協調部門同意后,由網絡信息化職責部門會同業務部門進行數據加工。

  第三十四條 加強數據使用授權管理。網絡信息化職責部門提供已集中的數據列表,各業務部門提出使用數據的意見,報分管校領導審批。網絡信息化職責部門根據校領導批準的數據使用授權,進行數據使用權限配置。

  第三十五條 數據使用單位和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授權使用數據,負責管理本單位、本人口令,不得越權使用數據;不得采取任何方法破壞數據;對所使用的涉密數據負有保密責任;對外公布數據必須經數據權屬部門和網絡信息化職責部門共同審核,并報網絡信息化職責部門分管校領導審批,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對外公布數據。

  第三十六條 各信息系統主管部門和網絡信息化職責部門應充分利用數據集中的優勢,加強數據利用,不斷提高學校管理和決策水平,并減輕基層單位統計和上報報表數據的工作負擔。

  第九章 考核和責任追究

  第三十七條 信息系統數據管理是教育信息化和管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各信息系統主管部門應根據本辦法所涉及的內容制定具體的數據管理考核辦法。

  第三十八條 數據權屬單位在數據生產、修改和更新過程中,不認真履行職責,造成數據失實的,追究有關人員責任;造成保密數據泄密的,追究有關人員法律責任。

  第三十九條 數據管理人員在數據管理維護過程中,不認真履行職責,造成數據管理混亂,追究有關人員責任;造成保密數據泄密的,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第十章 附則

  第四十條 本辦法的條款修訂由xx大學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修改建議,交由領導小組審定后交校長辦公公審定后實施。

  第四十一條 本辦法由xx大學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四十二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3:學院公共計算機實驗室使用管理制度

  學院公共計算機實驗室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XX學院公共計算機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是高校師生進行計算機教學、課程實踐的重要場所,也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實驗室資源,規范實驗室的使用,提高實驗室的效率,保障實驗室的安全,維護實驗室的正常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 實驗室使用管理

  第二條 實驗室開放時間

  實驗室的開放時間由教務處統籌安排,管理員根據正方教務系統課表及教務處下達的任務開放相應的實驗室。

  第三條 使用對象和范圍

  實驗室的使用對象是全校師生,同時經教務處批準也可以面向外部人員開放。實驗室的使用范圍限定在與教學、科研、考試等相關的活動,禁止用于非法活動或者商業用途。

  第四條 預約流程

  為了保證實驗室資源的合理利用,教師在授課計劃以外需使用實驗室,須提前一天在正方教務系統上申請借用。

  第五條 實驗人員守則

  1、上機人員入室后,聽從授課老師及管理人員指揮,不得隨意亂動室內一切設備,嚴格遵守安全制度。

  2、嚴禁室內吸煙、隨地吐痰、吃零食、亂扔果皮紙銷。

  3、上機人員必須按規定的機號上機操作,未經允許不得隨意更換機號或開關機器。若發現機器設備不能正常運行或者有設備損壞、丟失現象,應即時向指導教師或本室管理人員反映。

  4、上機人員要正確操作機器,不要頻繁開關機器;不要私自拔插電源插頭、鼠標、鍵盤等,未經許可不準搬動機器及擅自打開機箱。在實驗期間應對自己使用的機器負責,若課后發現設備因人為原因不能正常運行或者損壞、丟失,將直接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5、學生上機實驗期間按授課老師的要求完成實驗任務,不準玩游戲、上網聊天,不準對機器設置開機口令。

  6、上機實驗完后,應正常關機、清理桌面,椅子(或凳子)放好方可離室。

  7、對違反上機人員守則或違章操作者,管理體人員有權向其提出警告,甚至令其退出機房取消其上機資格。

  8、凡損壞實驗設備者,按學校有關賠償規定執行。

  第六條 實驗室管理人員職責

  1、盡力學習計算相關知識,盡快熟悉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2、堅持為教學服務,認真安排好學生上機,保證系統正常運行,不能影響學生上機學習。

  3、教育上機學生嚴格遵守“實驗室使用管理制度”,對違者及時提出批評警告,遇偶發事件或重大事件,及時向領導匯報,并督促上機指導教師履行職責。

  4、提前做好下一次實驗(包括有特殊要求的實驗課的硬件、軟件準備工作),隨時進行設備的保養和維護,機器出現故障時要盡力即時排除,并做好相關記錄。

  5、實驗室開放時間,管理人員不得擅離崗位。不準在實驗室玩游戲、網上聊天、看影視節目等。并謝絕除指導教師、上機學生之外的其他人員進入實驗室。

  6、完成當天任務后,要求進行設備清點,關好門窗、水電和空調,組織學生對實驗室進行衛生清潔工作。

  7、注意實驗室用電及消防安全,嚴格執行《XX學院實驗室工作規程》。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