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壩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第二次過關檢測方案
一、測試時間: 20**年12月19日中午
二、檢測人員:
z負責測試z( 一1班)
z負責z(一2班)
z負責z(一3班)
三、測試內容:
1.聲母、韻母的朗讀(共20個,每個1分);
2.整體認讀音節、帶聲調音節及雙音節詞語的朗讀(共40個,每個音節1分);
3.句子的朗讀(共40,每個音節1分);
滿分為100分。檢測時要特別關注學生是否發音準確,如:前后鼻音、平翹舌音及輕聲讀得是否標準;句子要求通順,不讀破句。檢測時,每錯一個扣一分。
星級評定標準:
五星級:能讀正確每個拼音,句子朗讀流利,不讀破句,聲音響亮。
四星級:拼音錯誤率在5個以內,句子朗讀流利,不讀破句,聲音響亮。
三星級:拼音錯誤率在6個到15個以內,正確讀好句子。
二星級:拼音錯誤率在16個到25個以內,正確讀好句子。
一星級:拼音錯誤率在25個以上。
篇2:語音學與小學漢語拼音教學心得體會
語音學與小學漢語拼音教學心得體會
張獻粉
漢語拼音是小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它是識字的基礎,是閱讀、習作的前提,也是學好語文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一年級的孩子不僅要學漢語拼音,而且一定要掌握和應用好??擅鎸?個月的拼音學習、面對枯燥乏味的拼音字母,有些孩子得心應手,有些孩子卻愁眉苦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覺得,我們應該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來學習,讓孩子主動、快樂地學習拼音。
一、挖掘教材,因材施教。
一年級的小學生調皮、好動,注意力還不穩定、不集中,容易受不相干的事物吸引而分散注意。如果課堂仍舊是死氣沉沉的,難免會讓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一方面,教師應該充分備課,去挖掘文本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教師應飽含激情、利用每個文本的特點和一些教學設備,來調動上課的氣氛。
每課拼音,它都有以下特點:1有形象逼真的插圖。2有活潑歡快的歌謠。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引發孩子學習的欲望。
二、設計方法,快樂學習。
拼音字母,看似簡單,但學習的方法甚多。教師只有找到對應的學習方法,學生學起來才不感覺到乏味。
1.多觀察,編兒歌。為了便于區分,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先觀察,然后編一些兒歌和口訣來記住它們。如幫助記憶字形的:像個9字
qqq,半個8字sss,右下半圓bbb等
2.多動手,玩游戲。給學生一張圖,讓他們找找這些字母藏在什么地方,看誰找得多,找得準。
(1)找字母。剛學拼音時,孩子對于字母的形狀印象不深刻,不管在學習開始,還是結束,找字母可以幫助鞏固。
(2)找朋友。找朋友的游戲有很多種玩法??梢阅贸鲆粡垐D發給學生韻母去找聲母。也可以直接把音節貼在相應的圖上。
(3)猜謎語。猜謎語的游戲一向受到孩子的歡迎。我一般都采取這些辦法讓孩子們猜。一種是我說口訣,他們說字母。一種是“啞巴“猜謎。我使勁張大嘴巴,他們就知道是a,我牙齒對齊微笑,他們就猜出是i等等。
3.多鼓勵,少批評。在學習拼音時,我們也不能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多鼓勵,少批評,讓學生愛上學習。
三、鞏固學習,由為重要。
實踐是檢驗學習效果的最好辦法。語文學習與一個人的日常生活聯系更緊密。學完拼音后,我又鼓勵學生做了一些事。一是在自己的本子上用拼音寫出名字,然后不定期的叫些小朋友發全班同學的本子。二是在教室的窗戶、講臺、黑板、大門、飲水機、電視機等貼上拼音詞卡。三是回家找找家里的電器、家具,寫一寫他們的名字,在班會上交流等。不知不覺,在生活的點滴中,學生所學的知識在興趣盎然中鞏固提高了。
總之,小學拼音教學中,只有老師拿出熱忱,不斷創新去尋求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樂趣,才能讓學生學好拼音,才能讓他們快樂學習!
篇3:牽手信息技術相約拼音教學
牽手信息技術相約拼音教學
深圳市寶安中學附屬小學
萬代紅
一年級剛入學的孩子,對一切充滿了好奇,然而對在幼兒園提前接觸過的漢語拼音,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加上漢語拼音又是一種抽象的表音符號,學生學起來也覺得枯燥乏味。而課程標準要求,要讓他們在一個月內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是相當困難的。因此,針對兒童心理特點,牽手多媒體信息技術,給學生創造學習漢語拼音的愉快情境極為必要。在游戲中調動學生學習拼音的積極性,讓學生能興趣盎然、滿懷信心地學好拼音。
新課標人教版第一冊的漢語拼音教材內容豐富,除了常規的拼音字母、音節和兒歌外,每一課還增加了意境優美的情境圖。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有效地整合這些課程資源,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熱情,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兒童的語言,為漢語拼音教學插翅添翼,我在教學中,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播放圖片,激發學習興趣。
圖片直觀形象、貼近生活、富有情趣。在教學中,根據編者的意圖,利用多媒體投影與課文內容緊密相連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跟字母音形的內在聯系。例如:在教聲母p時,先出示圖片:一個可愛的小男孩手舉一面小紅旗,正在山坡上奮力攀登。同學們一看都高興地叫起來:“小朋友在爬山坡耶!”這樣,隨著畫面的出現,課堂氣氛也一下子活躍起來。老師因勢利導,你發現了什么?(生:小朋友手上的那面小紅旗很像聲母“p”。)教師利用課件抽象出字母“p”的字形,同學們又是一片歡呼。這樣結合看圖學拼音,啟發學生想象,不僅增加了兒童情趣,而且能幫助學生記憶字母的音和形。
二、創設情境,激活學習熱情。
情境教學具有“形真”、“情切”、“意遠”、“理念寓于其中”的特點。教師用語言、媒體演示、表情等手段把學生帶入情境,從而使學生在一個愉悅、寬松的環境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方法。比如我在教單韻母u的四聲時,運用媒體演示,在形象的圖片演示的同時,插入事先錄制好的聲音,邊演示邊模擬汽車開動的聲音,發u的四聲,學生們看到后感到很有趣,也跟著我做手握方向盤的姿勢,并且邊開車邊發音。隨后,我就向學生總結規律:“一聲道路平又直,二聲就像爬山坡,三聲下坡又上坡,四聲就像下山坡。”這樣讓學生的腦、眼、手、口多種感官協調活動,化難為易,學生學得特別輕松愉快。又如,在教學復韻母“ie”時,出示課件,伴隨著歡快的音樂,在電子白板大屏幕上出現了一望無際的大海,海邊是一片金色的沙灘,沙灘的盡頭是一片亭亭的椰子樹,樹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椰子,一陣清風拂過,椰子“咕咚”掉進了水里。孩子們興奮地叫起來“椰子!椰子!”畫面的出現,牢牢地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這時,我便抓住時機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喜歡喝的椰子汁就是這些椰子樹送給我們的禮物呀!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名字怎么寫呀?”順勢出示音節詞:yēzizhī,順學而導進入“ie”的學習。這樣,孩子們在圖畫的引領下,通過生活中熟悉的詞語(椰子汁)到整體認讀音節ye,再到復韻母ie的學習,輕輕松松,一氣呵成而興趣盎然。
三、參與游戲,提高學習效率。
愛玩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游戲學習是指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參與游戲活動,在游戲中獲取知識,發展思維,培養能力,達到寓教于樂。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成果表明,兒童的思維是從活動開始的,在活動中,孩子的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狀態。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采用游戲學習法,請學生上來操作電腦游戲,來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如:在教學完聲母之后,我設計了送“迷路的小花鴨”回家的游戲。通過課件出示:伴著《迷路的小花鴨》的兒歌旋律,在池塘邊的一棵柳樹下,一只只小鴨身上穿著花外衣,上面寫有e、n、o、yi、ü、w、i、b、wu等拼音牌號,在池塘的另一邊有三個小房子,分別寫有單韻母、聲母、整體認讀音節的門牌號。請同學們幫忙把小鴨送回家。在復習認讀、鞏固識字時經常玩玩“摘果子”、“戴帽子”“郵遞員送信”等游戲,讓孩子們在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思考、學習,寓學于樂,事半功倍。
四、自編兒歌,鞏固認讀成果。
一年級兒童的感知覺還沒有發展到位,只記形狀,不記方位,具有模糊性,對音形相近的字母容易混淆,如果采用編兒歌、口訣的方式,并在課堂上用媒體播放,學生一定會印象深刻。例如:ü上兩點的省寫規則可以通過課件演示后編成:
“小魚見到j、q、*,脫掉帽子敬個禮”;“小魚見到聲母y,擦掉眼淚笑嘻嘻”;或者“小魚真驕傲,兩眼往上翹,j、q、*,來幫助,摘掉了驕傲帽”。
再如:聽廣播bbb,爬山坡ppp,兩個門洞mmm,一個門洞nnn,鯉魚跳舞ttt,像把椅子hhh”等。這些兒歌突出了字母讀音或字形特點,形象生動,便于記憶。
實踐證明,當學習成為一種樂趣時,學習才更為有效。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如果為思想感情、創造、美和游戲的璀璨所照,就能成為孩子妙趣橫生和心醉神迷的樂事。”基于這種認識,針對兒童形象思維發達的特點,在教學中牽手多媒體,創設各種情境,寓拼音教學于兒歌朗讀、故事表演、音樂律動、游戲表演之中,讓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獲取知識、培養能力,讓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