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教案:關愛生命 遠離毒品
第一課:關愛生命遠離毒品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們怎樣自覺防范,遠離,塑造美好人生。
教學過程:
一、出示題目。(遠離關愛生命)
二、什么是及的種類。
1.談話:同學們一定都聽說過,那什么是呢?都有那些呢?誰能說一說呢?(指名回答)
2.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57條規定:“是指*、*、()、*、、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品和精神藥品。常見和最主要的有:(讓學生看圖片)*、*、*、、、可卡因、止咳水、等。這些長期都會成癮,對人體產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過量,則可導致死亡。
3.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談話。)
三、介紹的危害。(結合圖片)
問:有那些危害呢?
1.毀人毀健康。
?。?)摧毀人的消化功能。
?。?)摧毀人的神經系統。
?。?)摧毀人的呼吸及循環系統。
?。?)傳染性病及“愛滋?。ˋIDS)”。
2.令家人傾家蕩產、家破人亡。
?。?)喪失工作能力。
?。?)傾家蕩產。
?。?)給家人帶來無盡的折磨。
3.吸毒導致墮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會,成為世界公害。
四、給學生讀有關吸毒者的故事,使學生受到教育。
五、討論,交流體會。
1.了解了有關的知識以及危害性,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
2.讓學生自由發言。
六、讓學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1.問:當有人向提供時,你會怎樣做?(學生發言。)
2.防毒有五種措施:
一是直接拒絕;二是找借口溜走;三是提出反意見或轉移話題;四是秘密報案(偷偷告訴你依賴的人或撥打報警電話號110);五是當毒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脅你時,要第一時間告訴你的師長。
七、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了解了有關的知識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對家庭、社會的危害。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一發現有人吸毒,以現有犯罪時,立即舉報;為了自己的健康,這了家人的幸福,為了社會的安定,請你遠離,珍愛生命。
篇2: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活動課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活動課教案
(中年級組 輔導教師 秦銳)
----學會合作
【活動設計】
心理學認為,合作是兩個以上的個體或群體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共同完成某項任務。“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已成為二十一世紀教育的主題,合作是未來工作、社會適應乃至國力競爭的基礎。在小學階段,合作和協調精神是學生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所必須的心理品質,也是教師塑造良好的學生班集體所必須加以培養和訓練的;是小學生團體發展性心理教育的重要內容。而目前城市小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在家庭、學校生活等多層面中表現出不合群,不善于與人合作的弱點。因此,培養小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非常必要。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本著充分發揮教師主動作用,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在合作中學會合作的原則,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了以下三個主要的教學環節:
【輔導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學會合作的重要性,增強合作意識。
2、了解合作一般應有的正確態度和方法。
【輔導重點】
1、了解合作一般應有的正確態度和方法,并嘗試合作。
2、在創設的情境中領悟互相信任、互相謙讓、互相配合、合理分等合作的行為基礎。
【輔導步驟】
一、在問題情境中了解合作
1、導入
問題情境1
想一想:世界上有沒有只靠一個人就能完成的事情?有沒有必須靠兩個人以上才能完成
的事情?那么,世界上有沒有一個人根本就完成不了的事情?試舉例。
學生簡答后教師歸納: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是要靠和別人共同協作才能完成的。(討論)
問題情境2
請同學們分析下列圖片出示的工作需要多少人才能完成。(圖片略)
?、俪霭嬉槐緯?
?、谥圃煲惠v汽車;
?、鄢慌_好戲;
?、苋龒{工程。
師生共議后歸納:完成每一項工作都需要眾人合作!小到日常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大到
國家的建設,都需要合作。只有大家共同合作,齊心合力,才能獲得更多的成功!就像我們這雙手,緊緊的握在一起,為了共同的目標,團結合作。
(板書:合作兩字)
2、引出“合作”
(1)要求學生結合問題情境分析合作的含義
(2)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合作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人或群體,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共同完成某項任務。
3、了解合作
(1)學生看表演并分析得出:共同的目標是合作的基礎。
課件:兩個同學放學結伴回家,到了院子,一全同學想去打球,一個想趕寫作業,兩個互不謙讓,最后只好各做各的事了。
同學們邊看邊思考“他們能在一起合作嗎?為什么?)
學生小議后分析:這兩位同學沒有共同的目標,是不能合作的,因此要合作就必須有“共同的目標”。
(2)學生辨析后明確:合作要堅持原則
(課件呈現問題)
?、儆型瑢W考試時不會做,叫你給他抄,并答應給好處,你能與他合作嗎?為什么?
?、谟型瑢W打碎了教室玻璃,就因為他是你的好朋友,你就隱瞞不報告。你認為這種“哥們義氣”的做法對嗎?
教師補充:對,我們與人合作還應當堅持原則,分清是非,并且還要遵紀守法。對別人、對自己、對社會有意義的事可以合作,否則就不能合作。
請同學們結合比賽談談認識,并找出有利于合作的行為。
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概括并板書。
互相友愛互相謙讓互相配合合理分工知識和能力
3、辨析判斷,深化理解
(1)請同學們看看、想想:哪種做法是有利于合作的?哪種做法是不利于合作的?
課件呈現有17種行為的不規則圖形。(紅色為有利的行為,蘭色為不利行為,學生選擇點擊后變色)
(2)在合作中怎樣使對方滿意你,接受你呢?以三道判斷題幫助大家理解。(分組判斷:每次請一個組的代表回答選擇的答案,要求其他組的同學傾聽并思考其分析的合理性。)
?、俸献骰锇榈南敕ú环献约旱南敕ㄔ趺崔k?
A、心里不痛快,不高興。
B、甩手不管,看笑話。
C、仔細想想他的話也可能有道理。
?、谧约旱淖龇ū缓献骰锇檎`解了怎么辦?
A、心中很委屈,但不作聲。
B、由此發生爭吵。
C、不爭吵,在背后發牢騷。
D、真誠地說理,想辦法消除誤解。
?、酆献髦袃蓚€人都需要某件東西,怎么辦?
A、搶在別人前邊先得到。
B、合理協商,共同使用。
C、為了成功,主動謙讓。
(3)結合上述分析,要求學生分析自己是否善于合作,并與好朋友互相合作交換心得,共同進步。
老師強調:發現了問題,可能有的同學會為自己的缺點而感到羞愧,可是老師相信大家找到問題后一定會克服它,從一個不善于合作的人轉變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善于合作的人。
三、在實踐活動中嘗試合作
老師小結:老師看到了同學們運動會上的成功的合作,這不僅表現團結一致,互相配合,更重要的是老師看到了沒有能上去參加比賽的同學并沒有感到不高興,而是在下面為他們大聲加油,老師看到了一個團結的合作的班集體,老師真為大家感到高興!秋季運動會我們班一定會取得勝利的,大家有沒有信心?好,愿每一個同學成為推動我們社會不斷前進的合作之星!
輔導教師:閆廷明
20**.11.20
篇3: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教育班會
八四班
班會目的: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心智健全的人.人一生的幸福并不取決于地位,財富,學歷等外在條件,而在于擁有健康積極的心態.大到人生價值取向的原則問題,小到日?,嵤碌呐袛鄾Q定,心態不同,選擇自然不同;而不同的選擇當然帶來不同的后果.快樂是人生的終極目標,卻不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它需要人們去學會快樂,培養快樂的能力.通過學習產生快樂的心理學原理,了解快樂的來源,讓學生了解快樂的境界有高低,引導學生追求高層次的快樂,逐漸擺脫低級趣味;了解學習的艱苦及人生其他一些痛苦的經歷是獲得真正的快樂的必經之路,從而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并培養積極進取的樂觀心態;引導學生發現生活細節之美,學會調節情緒,調整心態,創造出快樂的人生。
班會形式:討論法,情景法
班會過程:
一、首先請參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劉益佳和程麗同學談談他們的感受以及看法。
二.分享快樂
(1)孔子三樂
今天我們不從哲學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快樂這個話題.尼采是西方的哲學
家,他分析了快樂,那么我們東方的大哲學家大教育家----我們的老祖宗孔子有沒有教我們如何快樂呢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2)孟子之樂
另一位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孟子也有三樂.他說“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3)同學之樂
圣人有快樂,那么我們這些平凡的普通人又如何呢
下面同學們來談談你們的快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我們來一起分享同學們的快樂.請大家回憶你最快樂的事是什么
(學生準備一分鐘,然后發言.有十一位同學發言.各抒己見,學生的發言歸納為親情,友情,獲獎,解難題,幫助別人,被表揚等方面的快樂.)
三.快樂溯源
剛才我們講到自己的快樂,對比一下古代圣人的快樂會發現有許多相似之處,古今相差幾千年,快樂卻驚人地相似,這說明快樂是人性共同的一種追求與需要.心理學上說“快樂是當人們的需要得到滿足時內心產生的喜悅滿足幸福的感覺.“既然快樂是人性的基本需要,那么我們應當了解人究竟有哪些基本需要,從而了解快樂的根本來源.
第一層也是最基本的需要生理需要
人的吃喝,健康等均屬于這個層次的需要.
第二層:安全需要
目前還有不少國家處于戰爭中,這些國家的人民連這兩層最基本的需要都被剝奪了,這就是戰爭的罪惡.
第三層:歸屬和愛的需要
吃飽喝足了,就想到成家了,因為人需要愛與被愛,親情,友情,愛情都屬于這個范圍.
第四層:尊重的需要
這個需要包括自尊及尊重他人兩層意思.所謂自尊就是了解并相信自己,不因他人而隨意否定自己.尊重他人呢,就是首先了解人與人是不同的,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替他人著想,不急于將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人.舉個例子:(在桌子上寫一個“6“,問對面一個學生)這是幾,(學生會回答)
“9“,(老師問)誰對呢
?誰都對.這就是因為兩個人所處的角度不同,看問題得出的結論就不同.所以平時要注意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想為什么別人會跟我有不同的看法.這樣就容易理解別人了.這就是尊重他人.
第五層:認知的需要
認知在心理學上泛指一個人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的能力等.認知需要包括學習的需要和了解他人的需要.所以我們要背起書包來上學,來求知,就是因為我們與生俱來有求知欲,有認知的需要.
第六層:美的需要
我們追求真,善,美.其中美是最高境界.音樂,美術,舞蹈,攝影…都是反映美體現美的載體,所以大家要努力培養和提高這些藝術素質;而人的外表美,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是這些美好素質的具體體現.
第七層:也是人類最高層次的需要是自我實現的需要
指通過自身努力取得成就,或為他人付出實現自我價值.剛才很多同學提到最開心的事情是得獎,是幫助了別人,都是因為你通過努力取得了自我價值或者為別人付出使別人得到了幫助從而也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因此你會特別快樂.
一般來說,只有當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后,人們才會向更高層次的需求發起“進攻“.也有無法滿足低層次卻能堅守高層次的追求,就更加難得了.比如戰爭中不為利誘堅守氣節的人,比如家境貧寒的孩子刻苦求學的事跡,比如身患重病或絕癥還堅守崗位的人…我們無不為之感動就是因為他們的難能可貴.
綜上所述,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告訴了我們人性的幾個基本需要.并且告訴我們這些需要是有層次的高低之分的,因而當這些需要得到滿足后所產生的快樂也有境界的高低之分.當低層次的需要被滿足時產生的快樂是不會很長久的,只有當高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時,才能產生長久的快樂。
四、如何去尋找快樂
⒈
培養樂觀的心態----懂得事物的兩面性,要積極尋找光明面(展示漫畫“半瓶油”)第一個人開心地說;呀,還有半瓶!第二個人則愁眉不展:哎,只有半瓶了!同一個事實面前,前者樂觀,后者悲觀,完全因心態不同。樂觀者,能不斷發現生活的亮點,開開心心;悲觀者,總怨天尤人,庸人自擾。樂觀心態者,總能發現生活細處的美好,看到希望。能苦中作樂,生活漸入佳境。心態消極者總在吃爛蘋果,永遠無法品嘗生活的甘甜
。
2、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
心理學說希望就是人積極的自我暗示,它可以增強自信與自制力,從而激發人的潛力。而消極的自我暗示將導致自卑乃至絕望,危害相當大。保險公司的員工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聲喊出:我能,我行,我可以!用以鼓勵激發自己,那些成績落后的同學也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激勵自己。
3、樹立堅強信念,并努力奮斗
海倫·凱勒身殘志堅,不懈奮斗,終于成為偉大的教育家,文學家,她的人生充滿了光明。試想如果不是憑信念支撐,她的人生將毫無快樂可言??鞓肥且环N性格,一種思想,無論面對任何困難,它都會在你的心里發出一種聲音:扼住命運的喉嚨!催你進取,引你向上。
⒋
音樂療法
不同的音樂給你不同的心理暗示,并通過調節你的神經來緩解你相應的心理問題.
5.閱讀療法:
音樂和閱讀將引導你進入心靈的寧靜狀態
6.運動療法
在運動中可以極大地感受力量帶來的快感,產生精神愉悅,并通過大量流汗排解體內毒素,從而調節心理健康。
⒎
大自然療法
廣闊的大自然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大海教會你包容與寬容;高山教會你莊嚴與堅毅;遼闊的草原使你心胸寬廣,而森林的神秘與豐盛,或柔美或壯闊的江湖無不讓你心曠神怡.在大自然面前你會忘卻一己之憂,學會悅納自己,學會拋開私見,從而得到心靈的洗滌與無窮的啟發,得到健康積極的心態.所以多去旅游或者閑暇時出去踏青郊游都對調節心理健康很有幫助.
⒏
傾訴療法
外國人經常去教堂向神父禱告,懺悔,中國人也有自己的“神父”----心理醫生。另外,通過與朋友聊天,寫日記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⒐
食物療法
深海魚,香蕉,菠菜等。通過調節生理機能改善心態
⒑
興趣療法
高雅的興趣愛好往往可以使你的生活充滿情趣.不至于在情緒低落時鉆牛角尖,可以在高雅的興趣愛好中獲得平衡與調節,從而得到快樂.
五、感悟
快樂其實有很多種,簡單地說,餓了,吃飽,困了,睡覺,就快樂;聽個笑話哈哈一笑,快樂,一些令我們感動和流淚的例子中,快樂無一不伴隨著巨大的痛楚,也正是這些“痛”,令這些“快樂”變得如此珍貴,這些“痛”是人性最美好的東西在閃閃發光!這些快樂是最高層次的快樂??鞓泛屯纯嗟谋孀C關系告訴我們在學習中只有不怕苦怕累,艱苦努力才能收獲成功的快樂?!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都是說的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