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奧林匹克,英文簡稱OM。目前,在考察中學生智能方面,往往側重于考察他們掌握知識的多少和熟練程度,而對于中學生一些內在的能力,比如:思維敏捷,應變反應,機智靈活解決問題,獨立創造和集體配合等方面,還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缺少相應的措施和手段去培養,去考察。“OM”活動就是針對上述問題進行的一些嘗試,它利用一些有趣的活動對青少年的創造力進行培養、鍛煉和檢測。其特點是動腦、動口、動手三結合,題目的答案沒有唯一性.因此,為創造力的開發開辟了廣闊天地。此活動多年來深受世人喜愛,每年均有國際性比賽舉行。今年三月,在廣州又舉行了新一屆的“廣東省中小學生OM比賽”。比賽分長期題和即興題兩項。
(一)活動目的
通過比賽籌備和舉辦過程,要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條件下,充分發揮和施展自己的才能,互相配合,機智靈活地去完成任務,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的目的。
(二)人員安排
籌備工作由班干部負責,班主任擔當顧問;設評判3人(老師),記分員2人(學生),計時員1人(學生),工作人員2人(學生)?;顒又鞒秩?人(學生),一男一女。
(三)競賽內容
第一題:“水頂球”比賽(長期題)
第二題:語言題(即興題)
第三題:添畫(即興題)
(比賽規則、材料、計分等具體內容見附頁)
(四)籌備工作
1.召開籌備工作會議,研究確定比賽的日期、內容和舉辦程序。安排好比賽的各項工作,如評判老師的聯系,材料的準備,獎品的購買等;
2.比賽題目中的長期題需要一段時間準備和制作,因而要提前一周向各參賽小組布置;
3.比賽前應先向評判老師介紹比賽的規則,計分方法等內容;
4.為使比賽能順利進行,使同學明確比賽的目的和能夠積極參與,可利用平時班會課時間,向班上同學介紹比賽的各方面情況,特別是各參賽隊員。
(五)競賽組織辦法
1.按班上大組分成4個參賽組。各組由組長負責,選出4位參賽隊員,其他同學作輔助選手;
2.比賽按分數高低獎勵前2名(集體優勝獎);每個參賽組選出一名表現最好的隊員(個人優勝獎);
3.為增加會場的氣氛,可用錄音機在部分比賽和空閑時間中播放音樂;
4.發出請柬,邀請兄弟班級代表和有關領導、教師作為來賓。
(六)競賽程序
1.布置好會場,參賽組員在每組的前排就座;安排好來賓和工作人員的座位;黑板寫出比賽的標題;
2.主持人介紹比賽的籌備情況,介紹來賓、評判和工作人員;記分員向評判發評分表(見附頁);
3.主持人宣布比賽開始
每項比賽之前主持人應先宣布比賽的規則、時間限制、評分方法等內容(見附頁)。為公平起見,每項比賽均抽簽決定比賽順序和題目;先進行“水頂球”比賽,然后進行語言題,最后進行“添畫”比賽;
4.宣布比賽結束,請計分員統計分數,排列名次;評判討論后在每組中選出個人優勝者。此間,主持人可對參賽者和來賓進行個別采訪,讓他們談談體會;
5.主持人宣布集體和個人優勝名單,請來賓或教師發獎;
6.班主任就此次活動發表簡短的談話;
7.宣布競賽結束,歡送來賓。
(七)幾點說明
1.OM比賽的題目都是比較新穎和有趣的,相信此活動定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比賽氣氛也許會過于活躍,所以班主任在比賽舉行前應向學生介紹一下具體情況,要求學生遵守紀律,做到活而不亂
2.評判最好是請熟悉此項活動內容的老師;若評判不了解此項活動,在比賽前應向其詳細介紹比賽規則,評分方法等
3.比賽從籌備到舉行的全過程,班主任要隨時做學生的參謀,活動的成功與否取決于班主任的調動能力
4.比賽可以在班會課進行,也可以在全校舉行,如科技節.
5.比賽內容可以根據比賽時間的長短作相應的增減和更改。
附:競賽內容介紹
一.水頂球
這道比賽題是利用打氣筒向容器中打氣,容器中的水通過玻璃管向外噴出,形成水柱,把乒乓球放在水柱上,球會在水柱上打轉而不掉落。比賽以球在水柱上停留時間的長短計分。
[限制條件]
1.材料:塑料汽水瓶(2升裝)、自行車喉嘴、塞子、細玻璃管、打氣筒、乒乓球、雨衣(可不用);裝置如上圖所示。
2.比賽時只能由2人在場配合完成,一人負責打氣,另一人負責放球;
3.比賽過程中若球從水柱上掉落,需重新計時;比賽結束以瓶中的水沒有為標準。比賽結果取球在水柱上停留時間最長的一次作為成績。
[計分]
球在水柱上停留時間最長的參賽小組為第一名,得50分;其他參賽組根據與第一名的時間之差計分,相差1秒扣2分。
[說明]
這是一道長期題,需提前制作和試驗,以取得最佳效果;它主要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二.語言題
此題要求比賽隊員根據問題作出回答,主要考察隊員的獨立思考和聯想能力。
[規則]:
1.時間限制:1分鐘思考,2分鐘解答;
2.每個普通回答得2分,高度創造性或幽默的回答得5分。裁判的決定是最終決定;
3.要輪流作答,輪到誰都不準不答,也不能連答2次。整個隊只要有人答不出,比賽就算結束;
4.如果后面的答案同前面的答案很相似,只能算普通回答,裁判宣布以后任何其他相似的答案都為重復,重復的答案不予計分,并要求重新回答;
5.一旦計時開始,中途不能停止。如果裁判要你重述一遍,或加以說明,或作出更合適的回答,都要計入比賽時間。請回答得響亮清楚。
[問題]:
1.假如有5秒鐘時間,地球失去了重力,將會出現什么情景。
2.請說出鏡子盡可能多的用途。
3.現在你手中有一塊錢,請說出你將如何使用它。
4.你從蘋果落地想到了什么。
三.添畫
在小黑板上畫有一個圖形,要求隊員輪流上前給這張畫添加些東西,或在前面隊
員所畫的東西上添加,每次添加都要增加新的內容。此比賽考察隊員的聯想能力,集體合作和美術技巧。
[時間限制]
2分鐘準備,2分鐘添畫。
[提供材料]
紅、黃、藍、黑四種粉筆各1支,可選擇使用。
[規則]:
1.五名隊員輪流添畫,輪到誰都不能不畫。一個隊只要有人不畫或畫不出來,該隊的比賽就結束;
2.每次添畫都要增加新的內容。如果添加的不是新內容,裁判有權要求該隊員重新添加;
3.一旦開始計時,中途不能停下。如果裁判要求對畫解釋,也要計入比賽時間。
[計分]
1.普通添加一次得1分,添加的東西有創造性或幽默感,可得3分。裁判的決定是最終決定;
2.對所有參賽隊最后完成的畫進行評比,排出名次,加分如下:
第一名:加25分
第二名:加15分
第三名:加10分
第四名:加5分
[圖形]
A.橢圓B.平行四邊形C.三角形D.長方形
附:OM競賽評分表
●第一題:水頂球
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
時間
名次
時間差
得分
●第二題:語言題(用“正”符號計數)
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
回答類型普通創意普通創意普通創意普通創意
回答個數
得分
總得分
●第三題:添畫(用“正”符號計數)
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
添畫類型普通創意普通創意普通創意普通創意
添畫次數
得分
畫質排名
總得分
【評語】主題鮮明有深意,內容充實,題材形式新穎。知識趣味性強。利于培養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
篇2:某中學主題班會課規定
中學主題班會課規定
班會活動是根據素質教育方針和道德教育要求,集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情況、行為培養教育的主要形式,它是師生智慧才能的體現,因而,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老師的創造性,利用有限的教育環境,發揮無限的教育作用,特制定本規定。
一、新時期的班會活動,要引導學生以健康的心態,正確地面對自己、面對現實、面對未來,在活動中創造良好的教育機制,促進學生各個方面的和諧發展,要把社會、學校、家庭的特色和主要因素,辯證地納入活動之中,從社會公德、思想政治、行為習慣上為他們指點迷津,要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創造性形成自身的工作套路,把教師、班級、學生有機地結合起來,營造與人之“勢”,要科學地分析班級存在的問題和學生思想行為產生的內外原因,針對學生心理、生理、思想的特點,選擇學生易于接受的素材,挖掘教育因素,以情感人,活潑內因,在學生心靈深處有所觸動,引起學生內在的情感變化,使學生產生符合道德的認識和行為,達到教育大家、教育自我的目的。
二、班會活動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形式,包括教師講授形式、討論辯論、表演答辯等形式,獲得形式要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在實踐中創新,獲得過程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踴躍發言,讓學生成為班會活動的主角。
三、每一次班會活動,班主任要制定詳細的指導方案,政教處定期檢查班會課教案。
四、班會活動分為普通班會和主題班會,普通班會由班主任根據本班事跡情況針對性地開展,主題班會應當嚴格按照學校的統一布置開展,不得撇開、偏離制定的主題內容。
五、主題班會的題目擬定必須動員全班同學參與,可采用如下形式:
1、征題:結合每次教育活動的目的和內容,在同學中舉辦征題賽,要求每個同學擬題,并將請主題的意義和構思的過程;
2、選題:由班主任擬出幾個題目,要求同學討論,篩選和最后審定;
3、請人命題:為了鍛煉班委成員的工作能力和交際能力,也為了爭取各方面對教育活動的支持,可以要求班委們向學校、教師、家長和社會名人介紹教育活動的內容和目的,請他們為之命題;
六、班主任應當在班會活動中總結指導性發言,充分肯定正確的思想,糾正錯誤的認識,為學生指點正確的方向,使主題班會活動的教育目的最終落實到實處。
班會活動的準備過程和進行過程應當充分發揮班干部的核心作用,班會活動的組織實施應當由班干部帶領全班同學完成,班主任要及時指導,但不宜參與具體的班會活動。
篇3:學校預防踩踏安全事故主題班會記錄
學校預防踩踏安全事故主題班會記錄
班會目的:
1了解踩踏事件產生的原因。
2懂得怎樣預防踩踏事件的產生。
3遇到踩踏事件中的傷者怎么辦。
4認真面對學校踩踏事件。
議程:
一 踩踏事件悲劇回放
20**年10月25日 四川省通江縣廣納鎮中心小學,停電,因為一名學生說“見到鬼了”,上晚自習的學生在樓梯間互相擠壓、踩踏,導致8人死亡、27人受傷的慘劇。
20**年11月26日 江西九江發生5.7級地震,湖北陽新、洪湖、薪春三地學生在撤離過程中,發生了踩踏事件,共造成72人受傷,其中7人重傷。其中據震中心僅70公里的陽新縣浮屠鎮中學,有47名學生受傷,其中一人傷重,一人病危。
20**年11月20日 江西省都昌縣土塘中學初一年級學生在上完晚自習下樓時,因擁擠踩踏造成人員傷亡造成6人死亡,39名學生受傷。
20**年8月28日 云南曲靖市馬龍縣通泉小學發生踩踏事故,導致17名小學生不同程度受傷,2名學生傷勢嚴重。
20**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轄內的湘鄉市私立育才中學發生一起傷亡慘重的校園踩踏事件,目前已造成8人罹難、26人受傷
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學會避免踩踏事故的相關知識,來保護自己和他人。
討論:
1、踩踏事件產生的原因。
2、怎樣預防踩踏事件的產生?
3、遇到踩踏事件中的傷者怎么辦?
4、怎樣面對學校踩踏事件?
學生發言,同學指正補充。
二.預防對策大家談
主持人:同學們踴躍發言,反映大家有較強的安全意識和豐富的安全知識,這是我們預防擁擠踩踏事故的必備因素,希望大家不但要牢記心中,更要應用在實際行動中。同學們,與其為逝者嘆息,不如未生者祈禱;與其在事故發生后吸取教訓,不如在事故發生前做好預防。有道是:“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毕旅孢M入我們主題班會的第二階段:
預防對策大家談
校長是學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在這次主題班會的準備過程中,我們班的班長專門采訪了校長,了解了我校在這方面的做法,下面我們請班長把他的采訪結果向大家做以匯報。
班長發言:
我校從內部管理角度做到了以下幾點:
?。?) 制定預案:要制定《校園擁擠踩踏事故應急預案》,預案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據學校發展不斷完善。
?。?) 明確責任:學校要健全預防擁擠踩踏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層層分解,落實到人。
?。?) 落實措施:
第一:加強值班,建立教師在學生集中上下樓梯時的值班制度。在學生集中上下樓梯時,要有值班老師組織疏導。倡導錯開時間,分年級、分班級逐次下樓,強調安全第一,不強調整齊快速。
第二:強化學校對晚自習的管理。學生晚間自習,必須有教師值班、干部帶班;當停電或照明燈設施損壞時,要及時開啟應急照明設備,同時帶班干部和值班教師要立即到現場疏導。
第三:合理安排班級教室。學校要極可能將班額達、年齡小的學生班級安排在底樓或較低層教室。
主持人: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而安全工作歸屬政教處管理,下面我們有請采訪政教主任的副班長回報他的采訪結果。
副班長發言:
為配合學校安全管理工作,政教處做到以下幾點:
?。?)安全意識的教育:學校要通過慘痛的擁擠踩踏事故的案例,采用所中形式和途徑,對學生開展預防擁擠踩踏事故的專題教育,提高學生安全意識。讓學生充分認識發生擁擠踩踏事故的主要圓暈的嚴重后果,掌握防范措施。
(2)安全行為的培養:培養學生上下樓梯輕聲慢步并靠右行走的習慣,禁止追逐打鬧。發現學生行為具有危險形時,應當及時告誡、制止,與學生的監護人溝通。同時,學校要定期組織學生開展應對擁擠踩踏事故的訓練,提高學生防范能力。
主持人:校園擁擠踩踏事件的發生,往往與設施設備因素有關,而學校設施設備的建設是總務處的職責。下面我們有請采訪總務主任的財產管理委員回報他的采訪結果。
財產管理委員發言:
為了有效預防校園擁擠踩踏事件的發生,我??倓仗幾龅揭韵聨c:
?。?)定期檢查:學校要對樓梯通道、照明設施等,定期進行檢查,及時修理更換,消除安全隱患,對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校舍、設施設備,及時報告當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解決。
?。?)保持通暢:學校應在通道里安裝應急燈,及時清理樓道、樓梯間等通道的堆積物,確保樓道、樓梯通暢。
?。?)標志明顯:學校要在樓梯臺階上畫中間標識線及行進方向指示標志,在樓梯迎面墻壁上懸掛提醒學生上下樓梯注意安全的標志牌,樓道和樓梯的墻壁要有標明逃生方向的燈箱。
最后教師明確如下內容:
可能導致踩踏事故的原因
人群較為集中時,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沒有止步。人群受到驚嚇,產生恐慌,如聽到爆炸聲、槍聲,出現驚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無組織無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擁擠踩踏。
人群因過于激動(興奮、憤怒等)而出現騷亂,易發生踩踏。因好奇心驅使,專門找人多擁擠處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員集中而踩踏。
預防踩踏發生
要時刻保持冷靜,提高警惕,盡量不要受周圍環境影響。
要事前熟悉所管轄范圍內所有的安全出口,同時要保障安全出口處的暢通無阻。
當身不由己混入混亂人群中時,一定要雙腳站穩,抓住身邊一件牢固物體。
志愿者有權利和義務組織安排在場人員有序疏散。
志愿者在指揮過程中,應盡量及時聯系外援求助。
安全脫險
在行進中,發現慌亂人群向自己方向涌來,應快速躲到一旁,或蹲在附近的墻角下,等人群過去后再離開。在擁擠混亂的情況下,雙腳站穩,抓住身邊一件牢固物體(欄桿或柱子),但要遠離店鋪和柜臺的玻璃窗。在人群擁擠中前進時,要用一只手緊握另一手腕,手肘撐開,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彎腰,形成一定空間,以保持呼吸道通暢。當帶著孩子遭遇擁擠的人群時,最好把孩子抱起來,避免其在混亂中被踩傷。一旦被人擠倒在地,設法使身體蜷縮成球狀,雙手緊扣置于頸后,保護好頭、頸、胸、腹部。遭遇擁擠的人流時,一定不要采用體位前傾或者低重心的姿勢,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貿然彎腰提鞋或系鞋帶。
遇到傷者怎么辦?
1.擁擠踩踏事故發生后,一方面趕快報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醫務人員到達現場前,要抓緊時間用科學的方法開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傷者、老人、兒童及婦女的原則。判斷傷勢的依據有:神志不清、呼之不應者傷勢較重;脈搏急促而乏力者傷勢較重;血壓下降、瞳孔放大者傷勢較重;有明顯外傷,血流不止者傷勢較重。
3.當發現傷者呼吸、心跳停止時,要趕快做人工呼吸,輔之以胸外按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