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冀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5

2064

  冀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5

  一、教材分析

 ?。ㄒ唬┙滩奶攸c分析

  1、在內容選取上,突出現實性、趣味性和挑戰性。

  2、在內容的組織上,突出了對知識的重新組合。

  3、在教科書的基本著眼點上,把“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放在本位。

 ?。ǘ┍緦W期教學內容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共計五章,知識的前后聯系,教材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分析如下:

  第十三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本章內容包括:不等式的有關概念和性質;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簡單應用。

  第十四章 分式

  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約分與通分,分式的加、減、乘、除運算,整數指數冪的概念及運算性質,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第十五章 軸對稱立足于生活經驗和數學活動經歷,從觀察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開始,從整體的角度直觀認識并概括出軸對稱的特征;通過逐步分析角、線段、等腰三角形等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六章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是一種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許多重要的性質,如兩個銳角互余,30度角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質,而且是一條非常重要的性質,本章分為兩節,第一節介紹勾股定理及其應用,第二節介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七章 實數

  本節主要內容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及其求法,實數的概念及其性質,簡單的二次根式的應用。

  第十八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

  本章主要有幾方面:確定平面上物體的位置的方法;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建立及如何在坐標系中確定點的位置;圖形變換與坐標的變化;初步感受利用指教坐標系解二元二次方程組。這四方面內容在結構上是連續的,層次上是遞進的。

  第十九章確定事件和隨機事件

  本章內容包括認識確定時間和隨機事件,定性和定量描述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初步認識頻率的穩定性以及頻率和概率de關系。本章內容是在落實第二學段課程目標基礎上的延伸,也是進一步學習統計與概率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是初中學習過程中的關鍵時期,學生基礎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將來是否能升學。兩班比較,8(1)班優生多一些,但后進面卻較大,學生非?;钴S,有少數學生不上進,思維不緊跟老師。8(2)班學生大多數比較單純,但大部分同學基礎特差,問題較嚴重。要在本期獲得理想成績,老師和學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補缺,充分發揮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的主體作用,注重方法,培養能力。

  三、指導思想:

  以《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為依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四、教學措施:

  1、重視改進教學方法,堅持啟發式,反對注入式。

  2、改革作業結構減輕學生負擔。將學生按學習能力分成幾個層次,分別布置難、中、淺三個層次作業,使每類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提高。

  3、課后輔導實行流動分層。

  五、教學進度:(略)

篇2:八年級數學學科下冊期中試卷分析報告

  八年級數學學科下冊期中試卷分析報告

  一總體成績情況:

  參考人數 優秀人數 及格人數 平均分 優秀率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73 2 9 31.2 3% 12% 88 25

  二、 試題總體評價:

 ?。ㄒ唬?、試題基本情況:

  1、試卷命題整體思路解析:

  試卷在總體上體現了《課程標準》的評價理念。重視了對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與技能的結果和過程的評價,也關注了對學生在數學思考能力、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發展狀況的評價。突出了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與應用;注重了數學與現實的聯系;關注了對獲取數學信息能力以及“用數學、做數學”的意識的考查。

  2、題量分析:

  全卷共28個小題,考試時間為90分鐘,從學生的答卷上看90%的同學時間不夠用,題量較大。

  3、試題結構分析:

  本套試卷共四道大題其中一題為選擇題1---10共10小題,二題為填空題11---20共10小題,三題為作圖題,四題為解答題22---27共6小題,五題附加題28共1小題。試題結構接近中考試卷,具有較好的導向作用。

  4、考查知識點及試題難度分析:

 ?。?)、試題重視基礎,知識覆蓋面廣,突出重點知識考查

  整張試卷考查雙基意圖明顯,選擇題第1-10題,

  填空題第11-20題,三題21題作圖題,四題解答題22、23、24、25題等,屬基礎題,占總分的69%左右。試題對基礎知識的考查既注意全面性,又突出重點,對支撐數學學科的知識體系的主干知識,又是本年度的重點內容考查時保證較高的比例以及必要的深度,在試卷中,對實數的運算、不等式、概率、平面直角坐標系等主干知識進行了側重考查。

 ?。?)、試題重視動手實踐

  試卷重視考查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實踐探究能力,試卷第22、27、28題,培養了學生動手實踐和探究創新能力。

 ?。?)、試題設計促進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試卷第8題,15題,25題,27題,28題有利于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ǘ┰囶}評價:

  1、優點:

  (1)、試題情景設計貼近時代、貼近現實生活,采用文字、圖形、圖表等多種方式呈現試題條件。尤其第22題、27題、28題以動手操作,實踐探索為基點,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2)、試題設計具有靈活性,科學性,有一定難度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2、不足:本卷唯一的不足之處是題量較大,大部分同學不能完成答卷。

 ?。ㄈ┲凭砬闆r:本試卷制定合理,是一份人性化較強的試卷。

 ?。ㄋ模┐鸢盖闆r:答案說明清晰明了,評分標準合理。

  三、逐題分析:(根據試卷結構進行分析,下面給出樣表)

  題號 題型 賦分 最高分 最低分 考查內容 出錯原因分析

  1-10 選擇 20 20 0 不等式、實數、平移旋轉、三角形等基本知識點?!A掌握不牢、審題出錯。

  四、教師問題分析:

  1、教學過程中“三基”落實不到位,導致學生基礎知識部分大量失分。

  2、對于中下等生關注不到位。

  3、講究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學生興趣

  五、學生問題分析:

  1、學習不認真,知識掌握上存在漏洞。

  2、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學習的主動性。

  六、教學改進措施及命題建議:

  1、依綱靠本,注重基礎。學業考試試題,包括最后的綜合題,都注重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切實抓好基本概念及其性質、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學,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并形成合理的網絡結構。

  2、加強數學思想方法(函數與方程、數形結合、轉化化歸、分類討論、探索開放)的教學。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所反映出來的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知識的精髓,在課堂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應滲透在教學全過程中,使學生不僅學好概念、定理、法則等內容,而且能領悟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并通過不斷積累,逐漸內化為自己的經驗,形成解決問題的自覺意識。

  3、轉變觀念,培養能力。學業考試試題對“雙基”的考查,是將數學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多方位的全面考查,要求學生能夠靈活、準確地運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所以能力培養應落實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另外,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驗”和“猜想”能力,因為數學不僅是思維科學,也是實驗科學。數學推理不僅包括演繹推理,還包括合情推理。

  4、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進,堅持“啟發式”和“討論式”,以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多設計、提出適合學生發展水平的具有一定探究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面對適度的困難,開展嘗試和探究,讓學生經歷“再發現”和“再創造”的過程。

  5、強化過程意識,注意數學概念、公式、定理、法則的提出過程,重視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解題思路的探索過程,解題方法和規律的概括過程,使學生在學習期間不是簡單地背下一些公式、定理,而要展開思維,弄清楚其背景和來源,真正理解所學知識,同時學習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且發展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因此,教學中要加強過程教學,真正做到結論和過程并重。

篇3:外國語中學八年級上數學期末復習計劃

  外國語中學八年級上數學期末復習計劃

  本學期內容多,導致本次復習時間較短,只有兩個周的復習時間。為了迎接期末統一檢測,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以取得較好的成績,結合所教學班級學生的情況,對期末復習作以下安排:

  一、復習目標

  落實知識點,提高學習效率,在復習中做到突出重點,把知識串成線,結成一張張小網,努力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要,努力做到扎實有效,避免做無用功。

  1.通過單元區塊專題訓練,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其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通過綜合訓練使學生進一步探索知識間的關系,明確內在的聯系,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計算能力。

  二、復習方式

  1.總體思想:先分單元專題復習,再綜合練習;

  2.單元專題復習方法:先做單元試卷,然后教師根據試卷反饋講解,再布置作業查漏補缺;

  3.綜合練習:教師及時認真批改,講評時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輔導,并且給以鞏固訓練。

  三、方法和措施:

  第一階段:知識梳理形成知識網絡:

  期末復習從27號開始,根據歷年期末調研試卷命題的特點,精心選擇一些新穎的、有代表性的題型編寫到復習講學稿中,前面三章花3天的時間復習結束,最后兩章雖然是剛學的內容準備加強復習.主要把復習的重點放在第1章、第2章、第6章。

  1月2日復習第一章全等三角形

  1月3日復習第二章軸對稱

  1月6日復習第三章勾股定理

  1月7日復習第四章實數

  1月8日復習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標系

  1月9日復習第六章一次函數

  實際操作:一節課復習,一節課檢測。一課時講解。

  第二階段:綜合訓練(模擬練習)

  這一階段,重點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訓練學生的解題策略,加強解題指導,提高應試能力。做法是:從市調研試卷、其他縣市調研試卷、自編模擬試卷中精選幾份進行訓練,每份的練習要求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及時批改,重點講評。(本階段從10~16號,約5天左右)

  四.在復習階段要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系

 ?。?)課內與課外,講與練的關系。在課堂上要注意知識的全面性、系統性,面向全體學生,注意突出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引導學生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切忌以講代學,以練代學,顧高不顧低。課外練習要精心設計、精心造題,以有理于消化所學的知識、方法,要留有思考的余地,讓學生練習中提高對知識和方法的領會和掌握。練習量要兼顧減輕學生的負擔,量要適中。

 ?。?)階段復習與總體提高的關系。復習分二階段完成,但每一階段不是孤立的,而是總體的一個環節。在第一階段復習中,對重要的知識點,在課堂教學與練習中要盡量體現知識間的聯系,學科間的滲透、知識的應用性和時代性,有利于減輕學生復習的壓力,也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通過過程中量的積累達到質的轉變的突破,以提高總體成績。

  總之,在數學期末復習中,我力求做到精選精練,指導方法,雙基訓練與能力提高并重。爭取讓學生取得較好的成績。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