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理學院督導制度
為切實加強教學日常管理,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強化教書育人意識,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和教學工作的順利完成,特制定理學院督導制度。
一、督導的組織領導
理學院成立教學質量監控督導小組,督導小組成員一般包括院長、書記、教研室(實驗中心)主任、課程組負責人及部分資深教師。由督導小組組織實施學院的教學質量監控工作,主要內容包括聽評課及教學文件的檢查工作、教學指導、教學滿意度調研等工作。
督導組設教學科研辦公室。
二、聽評課
(一)聽課方式
1、督導巡課聽課:
院長、書記和教研室(實驗中心)主任、課程組負責人進行經常性巡課,并開展隨堂式聽課,隨堂式聽課能較好地了解課堂教學的真實情況。隨堂聽課不得少于4次。
2、同行聽課
同一教研室(課程組)、相同學科或不同學科的教師圍繞某一課題或者教學方法進行研討、相互聽課、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3、青年教師導師互聽
根據我校青年教師指導制度,青年教師上課前要系統聽完導師的一門以上課程,通過聽課將指導教師好的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思路用于自己的教學實踐;指導教師聽培養對象不少于5學時的課堂教學,做好聽課記錄,指導青年教師教學。
4、公開課、示范課
教研室(課程組)每學期要組織1-2次公開課、示范課,從教學基礎扎實、教學效果好的教師的教學中學習經驗,對教學經驗欠缺和教學效果欠佳的教師進行指導和幫助。
(二)聽課內容
1、教學態度:授課情況、備課準備、教案書寫。
2、教學內容:透析重點難點問題的精辟性;對所講問題深度和廣度的延展性;語言表達的準確性與生動性;思維邏輯條理的層次性和清晰性;知識應運的自如性和豐富性;板書的整潔性。
3、教學方法: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的能力;使用教學媒體的能力。
4、教學效果: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評課原則。
1、客觀、公正、公開原則
評課人要根據聽課情況客觀如實地對授課人的教學情況作出公正合理的評價,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2、聽評結合,以評促學,以學促教的原則
聽課是評課的前提,評課是聽課的總結,二者的目的都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
(四)評課結果
根據聽課的內容和評課的標準,對教師教學進行評價和分析,并填寫相應的課程聽課評價表,做好聽評課記錄。
三、教學文件檢查
督導小組對期初、期中和期末的教學工作進行組織、檢查和監督,對于不符合要求的教學文件提出整改意見。
四、結果運用
(一)督導小組的結果作為教師崗位聘任、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績效考核以及選拔學科專業帶頭人、教學名師、骨干教師、教學能手等的重要依據。
(二)申報高一級教師職務的教師,督導小組考核等級必須合格;申報教授、副教授教師職務的教師,督導小組考核等級必須達到良好標準;破格晉升教授、副教授職稱者督導小組考核必須達到優秀等級;在職稱申報過程中,當其它條件相當時,督導小組考核成績作為主要參考依據。凡督導小組考核不合格者,在職務晉升、評優評先、職稱評定中實行一票否決制。
(三)教師督導小組考核的結果,是參評各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的重要依據和條件。推薦參評省級及以上的教學名師、優秀教師、教學能手等教學獎勵項目的教師,近三年的督導小組考核必須連續為優秀。
(四)對督導小組結果不合格的教師應予以告誡,暫停教學工作一年,安排其學習或業務進修,告誡期滿前一個月向本部門提出上課申請,經組織考核認為具備上課條件后方可安排授課任務。重新上崗后年度考核仍不合格的,申請調離教學崗位。
(五)每學年對教師的考核結論和本人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由督導小組組長轉達教師本人,并聽取教師本人的意見。教師對考核結論不服的,可在考核結果轉告本人后的7個工作日內向學院提出書面申訴(寫明申訴事由,并附相關證明材料),督導小組在接到申訴后會同督導小組成員進行調查核實,若考核結論與事實無出入,則直接告之本人,并做好思想工作;若事實有明顯出入,則由督導小組重新研究給出新的考核結論。
五、附則
1、本督導制度由理學院教學質量監控督導小組負責解釋。
理學院
2021年8月31日
篇2:學校師德督導制度
學校師德督導制度
一、督導內容:
1、對《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落實進行督導檢查;
2、對師德承諾的情況進行全程督導;
3、對投訴的師德問題進行查辦。
二、師德督導組織
1、學校內部督導機構:
組長:z
成員:z
2、校外師德督導員(家長委員會成員):
三、工作職責:
1、校內督導組成員要加強對學校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有關師德方面的情況進行全程巡訪督導,及時處理師德違規現象。
2、校外師德督導員定期到校進行師德巡訪督導。
3、每周行政例會通報師德督導情況,對嚴重違背師德規范要求的行為由校內外督導組進行嚴肅處理。
篇3:酒店培訓督導制度
酒店培訓督導制度
1.在培訓活動結束后,培訓師深入部門,對受訓學員在實際工作中培訓內容的應用情況做跟蹤督導。
2.培訓師在督導過程中做好記錄,積累案例,分析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探求解決辦法,為深入培訓做好準備。
3.培訓師在自己觀察尋找問題的同時,還應注意從部門搜尋反饋信息,認真分析部門對培訓效果的意見,做好書面記錄。
4.培訓師在做好督導工作的過程中,應注意方式方法,注意與部門有關負責人及時溝通協調,積極爭取部門的有效配合,以求培訓內容得到徹底實施,培訓工作達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