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物業培訓:海嘯自然災害防護常識

3594

  物業培訓:海嘯自然災害防護常識

  海嘯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災難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以及火山爆發也可能引起海嘯。海嘯在外海時由于水深,波浪起伏較小,不易引起注意,但到達岸邊淺水區時,巨大的能量使波浪驟然升高,形成內含極大能量,高達十幾米甚至數十米的“水墻”,沖上陸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對生命和財產的嚴重摧殘。

  1.海嘯發生時:

  ●接到海嘯警報應立即切斷電源。

  ●關閉燃氣。

  ●停在港灣的船舶和航行的海上船只立即駛向深海區,不要停留在港口、回港或靠岸。

  ●不要因顧及財產損失而喪失逃生時間。

  ●不幸落水時:

  (1)盡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避免與其他硬物碰撞。

  (2)不要舉手,不要亂掙扎,盡量不要游泳,能浮在水面即可。

  (3)海水溫度偏低時,不要脫衣服。

  (4)不要喝海水。

  (5)盡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攏,積極互助、相互鼓勵,盡力使自己易于被救援者發現。

  2.海嘯過后

  搶救落水者

  ●進溫水里恢復體溫,或披上被、毯、大衣等保溫;不要局部加溫或按摩。

  ●給落水者適當喝些糖水,但不要讓落水者飲酒。

  ●如果受傷,立即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重傷員要及時送往醫院。

  ●及時清除溺水者鼻腔、口腔和腹內的吸入物:將溺水者的肚子放在施救者的大腿上,從其后背按壓,將海水等吸入物倒出。

  ●如果溺水者心跳、呼吸停止,須立即交替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

  海嘯前兆

  ◆地面強烈震動

  可能由海洋地震引起,不久可能發生海嘯。因為地震波先于海嘯到達近海岸,人們有時間及時避險。

  ◆潮汐突然反常漲落

  海平面顯著下降或有巨浪襲來時,必須以最快速度撤離岸邊。海水異常退去時往往把魚蝦等許多海生動物留在淺灘。此時千萬不能去撿魚或看熱鬧,必須迅速離開海岸,轉移到內陸高處。

篇2:物業培訓:海嘯自然災害防護常識

  物業培訓:海嘯自然災害防護常識

  海嘯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災難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以及火山爆發也可能引起海嘯。海嘯在外海時由于水深,波浪起伏較小,不易引起注意,但到達岸邊淺水區時,巨大的能量使波浪驟然升高,形成內含極大能量,高達十幾米甚至數十米的“水墻”,沖上陸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對生命和財產的嚴重摧殘。

  1.海嘯發生時:

  ●接到海嘯警報應立即切斷電源。

  ●關閉燃氣。

  ●停在港灣的船舶和航行的海上船只立即駛向深海區,不要停留在港口、回港或靠岸。

  ●不要因顧及財產損失而喪失逃生時間。

  ●不幸落水時:

  (1)盡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避免與其他硬物碰撞。

  (2)不要舉手,不要亂掙扎,盡量不要游泳,能浮在水面即可。

  (3)海水溫度偏低時,不要脫衣服。

  (4)不要喝海水。

  (5)盡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攏,積極互助、相互鼓勵,盡力使自己易于被救援者發現。

  2.海嘯過后

  搶救落水者

  ●進溫水里恢復體溫,或披上被、毯、大衣等保溫;不要局部加溫或按摩。

  ●給落水者適當喝些糖水,但不要讓落水者飲酒。

  ●如果受傷,立即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重傷員要及時送往醫院。

  ●及時清除溺水者鼻腔、口腔和腹內的吸入物:將溺水者的肚子放在施救者的大腿上,從其后背按壓,將海水等吸入物倒出。

  ●如果溺水者心跳、呼吸停止,須立即交替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

  海嘯前兆

  ◆地面強烈震動

  可能由海洋地震引起,不久可能發生海嘯。因為地震波先于海嘯到達近海岸,人們有時間及時避險。

  ◆潮汐突然反常漲落

  海平面顯著下降或有巨浪襲來時,必須以最快速度撤離岸邊。海水異常退去時往往把魚蝦等許多海生動物留在淺灘。此時千萬不能去撿魚或看熱鬧,必須迅速離開海岸,轉移到內陸高處。

篇3:學院特定人群個人防護指南

  XX中醫藥大學**學院特定人群個人防護指南

  本指南用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隔離病區及醫學觀察場所工作人員,及參與病例和感染者轉運、環境清潔消毒等專業人員。

  一、個人防護裝備及使用

  接觸或可能接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污染物(血液、體液、分泌物、嘔吐物和排泄物等)及其污染的物品或環境表面的所有人員均應使用個人防護裝備,具體包括:

  (一)手套。

  進入污染區域或進行診療操作時,根據工作內容,佩戴一次性使用橡膠或丁腈手套,在接觸不同患者或手套破損時及時消毒,更換手套并進行手衛生。

  (二)醫用防護口罩。

  進入污染區域操作時,應佩戴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每次佩戴前應做佩戴氣密性檢查,穿戴多個防護用品時,務必確保醫用防護口罩最后摘除。

  (三)防護面屏或護目鏡。

  進入污染區域或進行診療操作,眼睛、眼結膜及面部有被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氣溶膠等污染的風險時,應佩戴防護面屏或護目鏡,重復使用的護目鏡每次使用后,及時進行消毒干燥,備用。

  (四)防護服。

  進入污染區域或進行診療操作時,應更換個人衣物并穿工作服(外科刷手服或一次性衣物等),外加防護服。

  二、手衛生

  參與現場工作的所有人員均應加強手衛生措施,可選用含醇速干手消毒劑或醇類復配速干手消毒劑,或直接用 75%乙醇進行擦拭消毒;醇類過敏者,可選擇季銨鹽類等有效的非醇類手消毒劑;特殊條件下,也可使用 3%過氧化氫消毒劑、0.5%碘伏或 0.05%含氯消毒劑等擦拭或浸泡雙手,并適當延長消毒作用時間。有肉眼可見污染物時應先使用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然后按上述方法消毒。

  在日常工作中應嚴格采取手衛生措施,尤其是戴手套和穿個人防護裝備前,對患者進行無菌操作前,有可能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及其污染物品或污染環境表面之后,脫去個人防護裝備過程中,需特別注意執行手衛生措施。

  三、特定人群個人防護

  (一)流行病學調查人員。

  對密切接觸者調查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醫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與被調查對象保持 1 米以上距離。

  對疑似、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調查時,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護服、KN95/N95 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

  (二)隔離病區及醫學觀察場所工作人員。

  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

  (三)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轉運人員。

  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

  (四)環境清潔消毒人員。

  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長袖加厚橡膠手套、防護服、KN95/N95 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防水圍裙或防水隔離衣,使用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時,根據消毒劑種類選配塵毒組合的濾毒盒或濾毒罐,做好消毒劑等化學品的防護。

  四、防護裝備脫卸的注意事項

  (一)脫卸時盡量少接觸污染面。

  (二)脫下的防護眼罩、長筒膠鞋等非一次性使用的物品應直接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內浸泡;其余一次性使用的物品應放入黃色醫療廢物收集袋中作為醫療廢物集中處置。

  (三)脫卸防護裝備的每一步均應進行手消毒,所有防護裝備全部脫完后再次洗手、手消毒。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