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委會主任的尷尬是制度本身的尷尬
【3月31日《新京報》】近日,朝陽區百子灣家園業委會主任陳鳳山被圍毆、潑糞、放骨灰盒之事見諸媒體后,新京報選取了92個小區的業委會主任作為樣本進行電話訪問,其中有效樣本50個。調查顯示,92%的主任無任何收入,個別業委會主任甚至自墊20萬元為小區維權;56%的業委會主任面臨業主意見難統一的難題;48%的主任曾受威脅。而耐人尋味的是,當業委會的成員受到威脅甚至攻擊的時候,只有6%的業委會主任表示政府部門、派出所會積極介入處理,多數遭遇“警力不足”困境。
與其說北京業委會主任的整體尷尬和困境,不如說其實是北京乃至全國業委會的尷尬和困境。城市社區業主委員會在法律地位上被定位為和農村村民委員會一樣的自治組織,但若把城市社區業主委員會和農村村民委員會乃至和人大代表的組織結構做一比較,會發現其中最“弱勢”的就是城市社區的業主委員會。
村民委員會雖然也是非專職機構,但是它有專人、有編制、有辦公室、人員有工資和補貼,甚至,由于村民委員會掌握著村民的土地、宅基地分配,權力極其巨大,甚至很多時候顯得過于強大。
人大代表雖然也是非專職職務,但好歹還有個人大常委會可以維護代表利益,同時有一年一度的人代會,集體行使權力。
最尷尬的就是這業委會及其主任等成員。它一沒經費,二沒辦公地點,三來人員都非專職,四來法律上規定很多社區公共事務必須獲得多數業主的同意,事實上相當于多數業委會的重大公共決策都必須經過一次“全員海選”,工作的難度可想而知。而同時,他們需要面對的是一個個在我國剛剛起步不久、素質還偏低、甚至時不時使出下三濫黑道手段的物業公司,他們面臨的艱難甚至危險都可想而知。
一旦業委會成員想要更好地維護社區業主利益,與物業公司的矛盾和沖突就不可避免,相比于高度組織化、專職化的物業公司,一盤散沙、靠業余時間和精力工作的業委會成員顯然處于絕對弱勢的地位。其結果,是業委會和物業公司之間雇傭和被雇傭的地位被顛倒,管家很多時候騎在了主人頭上,甚至用黑道手段引狼入室傷害主人。而基層警方、基層政府機構工作人員與物業工作人員常常處于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社區共建”合作伙伴關系,加上很多黑道手段調查取證難,所以遇到業委會與物業公司的糾紛,他們更愿意選擇當縮頭烏龜。
要改變業委會主任和業委會的尷尬地位,竊以為不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有沒有可能和必要讓業委會專職起來。配備專門的人員,發給相應的工資,工資額度由全體業委會表決決定。辦公和工資經費的來源,并不如想像的難。一是小區公共停車位的停車費,二是小區樓面和電梯間廣告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等?,F在多數社區的公共停車位停車費由物業“代管”,并沒有一個正常的回饋業主的通道,日積月累是個天文數字,需要有關部門重視。
二是可以通過合約等形式,將現有的物業公司“拆散”成幾個部分,比如保安部分、保潔部分、工程維修、園林維護等各部分都可以拆開,由業主委員會獨立向各相應公司聘用,并由業委會協調其中的分工與合作關系。
這樣一“強”一“弱”,強化業委會的組織性和職能,弱化物業公司的大一統性,從而使業委會和物業公司的地位更加平等,抑制物業公司的“黑化”傾向。
篇2:由AA擔任嘉園業委會主任通知
關于由AA擔任嘉園業委會主任的通知
各位業主:
業委會主任zz因本職工作繁忙無法兼顧小區事務,提出辭去主任一職,1月11日,經業委會會議討論,決定由AA擔任國信嘉園業委會主任,**擔任副主任。
**業委會
20**年1月12日
篇3:花園業主委員會公告(業委會主任請辭)
花園業主委員會公告(業委會主任請辭)
尊敬的業主們:
因原業委會主任z2申請辭去業委會主任和委員職務,為保持業委會工作的延續性,20**年10月11日業委會召開全體委員(10人)會議,秘書組(3人)列席會議。
經業委會研究,同意z2辭去業委會主任及委員職務,并現場重新選舉業委會主任。
經10位委員無記名投票,z3獲得8票當選為業委會主任,并向z街道物管辦報備。
特此公告
z花園業主委員會
20**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