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目的:
徹底消除四害,避免四害對小區人身和財產的危害。
2.0范圍:
***豪園小區所屬范圍內。
3.0操作規程:
防疫、消殺班主要負責小區防蟲、滅害(白蟻、蚊蠅、蟑螂、老鼠的防治),減少傳染。
3.1白蟻防治:
3.1.1根據白蟻的生態特點,在每年春季4-6月份和秋季10-11月份白蟻的分飛期檢查蟻;
3.1.2根據白蟻的排積物、分飛孔、通氣孔查找隱蔽在家私、墻壁、地面或其他地方的白蟻;
3.1.3弄清白蟻的來龍去脈,視白蟻的多少和環境決定施殺白蟻的方法和范圍;
3.1.4如發現屋內有繁殖飛翔的白蟻,可用一盆水加幾滴煤油在水面,放在燈光下,把繁殖白蟻殺滅,減少白蟻在屋內的生存機會;
3.1.5每年4-6和10-11月份時每月用滅蟻靈對白蟻滋生地進行噴霧消殺;
3.1.6平時經常打掃,搞好衛生,清除白蟻滋生地。
3.2老鼠防治:
3.2.1檢查內外環境,發現鼠跡及時布放鼠藥;
3.2.2布放鼠藥后,第二天跟查,如藥物被老鼠吃掉,要馬上補充,發現死鼠及時處理,并隨即進行消毒凈化理;
3.2.3經常檢查鼠藥布放情況,并搞好周圍環境衛生,滅鼠完后把鼠藥清潔干凈;
3.2.4每月進行一次全面的大面積鼠藥布放。
3.3蟑螂防治:
3.3.1搞好環境衛生,消滅衛生死角,防止蟑螂孳生;
3.3.2深入各區各部門,了解蟑螂孳生情況,做好記錄;
3.3.3作好周期性噴藥,噴藥時做到有的放矢,一絲不茍;
3.3.4廚房滅蟑螂,除大面積噴殺外,應做好過細工作,在爐頭下面或其它不易噴藥的地方布放蟑螂毒餌;
3.3.5用超低霧的噴法殺滅化糞池內蟑螂;
3.3.6對于零散的蟑螂采用捉捕打法;
3.3.7殺滅成蟲,同時也殺滅蟑螂卵;
3.3.8每季度對化糞池、辦公室、公共大堂、宿舍等地用滅害靈噴殺一次。
3.4蒼蠅防治:
3.4.1及時處理好垃圾、腐爛污物,垃圾桶加蓋;
3.4.2定期噴灑藥物、選擇適當位置布放毒餌、裝滅蠅燈;
3.4.3每年夏、秋季用敵百蟲加敵敵畏半月一次進行大面積噴殺,冬、春季每月一次。
3.5蚊蟲防治:
3.5.1搞好清潔衛生,清理水池草叢邊雜物,防止蚊蟲孳生;
3.5.2定期用敵敵畏噴殺成蟲,夏季每半月一次,冬季每月一次。
4.0注意事項:
4.1每次消殺要做好記錄,跟蹤消殺效果;填寫《消殺服務過程與質量記錄》
4.2工作時佩戴衛生口罩,戴防毒手套(噴藥時);
4.3室外超低霧噴灑藥物時配戴防毒口罩,注意風向,切勿迎面噴藥;
4.4藥物不慎濺至皮膚或臉部時,及時用水沖洗,以免中毒或灼傷皮膚;
4.5凡接觸過殺蟲藥的手或手套,未洗干凈前,不能觸摸家私或食品用具;
4.6各種殺蟲藥物應貼上標記;
4.7使用藥物后,應放回原處,妥善保管。
5.0參考資料:
5.1 HJ-23-R01《消殺服務過程與質量記錄》
編寫: 審核: 批準: 日期:
篇2:動物防疫行政處罰案卷評查制度范例
動物防疫行政處罰案卷評查制度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關于“健全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制度”的要求,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強化行政執法監督,提高動物衛生監督依法行政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所稱行政執法案卷,是指市旗區具有行政處罰權的動物防疫監督所按照一般程序已辦結的動物衛生行政處罰案件案卷。
第三條 評查標準按照農業部辦公廳印發的《農業行政處罰案卷評查標準》(農辦政[20**]4 號)文件要求進行。
第四條 成立以單位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案卷評查組(3-5 人),負責本行政區域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案卷評查工作。
第五條 案卷評查工作采取抽查的辦法,對各旗區每年查辦的案件至少抽查一次。
抽查的方法為隨機抽查,主要采取聽取匯報、隨機抽取案卷、查閱有關文件資料、逐卷點評、反饋情況等進行。
第六條 案卷評查情況、應書面記錄在評查表內,并由評查人簽名,案卷評查應當一案一評。
第七條 評查結束后要認真研究總結、剖析典型案件,將評查中發現的好做法、好經驗予以推廣對優秀案卷和優秀辦案單位予以通報表彰,在肯定成績的基礎上,對存在的問題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予以糾正,并將評查結果及整改措施做出書面報告。
第八條 案卷經評查后,實行評分制,平均得分在 95 分以上的,單位應在年終對辦案人員進行表彰,平均得分在 70 分以下的,應當對辦案人員進行再培訓,對兩次評查得分均低于 70 分的辦案人員,不得繼續辦案。
篇3:某幼兒園衛生防疫制度
幼兒園衛生防疫制度
1、建立完善的食品衛生工作領導小組,加強食品衛生管理,責任到人,杜絕發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
2、幼兒園食堂要依照《食品衛生法》要求到市衛生防疫站申領《食品衛生許可證》,并每年年審一次。要保持內外環境整潔,有相應的防蠅、防鼠、防塵、清毒、更衣、盥洗、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施。
3、食堂從業人員應每年一次到市衛生防疫部門進行健康體檢,領取合格的《健康證》后方可上崗工作,平時應保持個人衛生,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銷售直接入口食品時,必須使用售貨工具。
4、建立幼兒園食堂、餐廳、小超市衛生責任制度、采購管理制度,食品儲藏管理制度、試嘗制度和菜品留樣制度。
5、嚴把食品采購、運輸、驗收入庫三個環節,堅持食品原料索證制原則。
6、所提供食品應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具有相應的色、味、美等感官性狀。嚴禁購入腐敗生蟲、過期變質、假冒偽劣或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師生健康有害的食品原料。
7、用水必須符合國家現定的城鄉生活飲用水的衛生標準。
8、幼兒園食品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應當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與直接入口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餐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必須清洗、消毒。
9、存放食品的倉庫應當干燥、通風,采取消除蒼蠅、老鼠、蟑螂和其它有害昆蟲及其孳生條件的措施,貯存食品的容器必須安全、無害,防止食品污染。
10、幼兒園把衛生防疫知識教育納入安全教育計劃,切實開展對師生的衛生防疫知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