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的感悟
隨著中國的崛起,人們生活的不斷提高,知識的更新換代,對我們當教師的沖擊很大,甚至使我迷茫和失去信心??墒俏蚁矚g讀勵志的書,不僅可以洗凈心中因現代的生活壓力和快節奏積淀下的灰塵包袱,輕松上路,更可以使心靈得到放松升華,從而更加熱愛生命,生活,更加堅強的面對生活中的坎坷和艱辛,更加真切用心地體味生命的真諦。生命只有一次,難道我們不該做最好的自己嗎?只有這樣,當我們回首走過的漫長人生道路,才會無所遺憾。
《做最好的自己》這本書極好之處便在于,它幫你更好的理清了這個目標、這個過程,好書的魅力便在此:醫治你心靈的創傷,解答你心頭的疑問,在你迷茫痛苦猶豫不前時,給你重新上路的勇氣和決心。
首先我們要有很好的人生態度和哲學,態度決定一切,決定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決定,自己的行動,自己的感受,從而也就決定著我們自己的人生。書中講到“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樂觀面對人生。有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襟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短短幾句話卻道出了快樂人生,做真實自己的真諦,話雖簡單,卻需要智慧和勇氣來執行。
其次是自我定位,自我認識非常重要,應該說是人生最重要的第一步。如果我們連自己都無法認清,還怎么去認識別人、認識世界、創造世界呢?如果感到迷惑了,感到痛苦了,那么很有可能把自己丟了,或是自己沒考慮到內心的需要,但是它還是深深的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它在呼喚著我們,渴望著我們的重視。有了很好的自我定位,就可以制定與之相適應的目標了。當年周瑜被諸葛亮氣死,就是沒有通達這個道理,沒有給自己一個很好的定位,不是既生瑜何生亮,而是上天生瑜有瑜存在的理由,而生亮又有亮存在的道理,人和人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任何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找到自己的位置,興趣和努力的方向,瑜豈不也樂哉?
書中闡述了幾個成功的要素:積極、同情心、自信、自省、勇氣、胸懷,包括所講的:只要是對別人有用有益的事就會感到快樂和幸福。這其實是一個人高尚品質和修為的表現。厚德載物,厚德才能載的起生命的重量,載的起快樂和成功。一個人只有具備替他人、替社會考慮的善心,才不會局限于自我狹隘的小世界里,才能對事情拿得起放得下,才能享受內心充實、平靜祥和。成功的定義不是一夜致富,不是獲得不義之財,不是暫時在某個方面占了所謂的優勢和便宜,那是狹隘的暫時的心理滿足而不是成功。成功是做最好的自己,做對他人有益的自己,從中收獲的喜悅、幸福是最美的體驗。
“最好”這兩個字代表今天和明天的自己比昨天的那個我更出色、更自信、更進步,也就是不斷攀爬屬于自己的成功之路的階梯,一步一步接近人生的成功高臺。
我本來覺得在這樣學校教,面對的學生都是雙差的學生,既出不了名,又沒有什么收入,認為自己在虛度人生??墒亲x了這本書,我明白了自己的作用,其實這些雙差學生,也是社會的一員,不可忽視,教好他們很重要,雖然他們不一定能考上大學,但是使他們變成有用之才很要緊,使這些雙差學生不走向社會的殘渣,至少成為合格的公民,將來為祖國做貢獻,就是件有意義的事?,F在我要靜下心來,甘為人梯,面對我自己的學生,要更加努力工作。
篇2:《親子閱讀感悟》
我與孩子共讀書心得體會
“親子共讀”就是以閱讀為紐帶,而閱讀又是一種很好的學習途徑。親子共讀有助父母子女間的雙向溝通,對幫助父母與孩子建立溫馨、和睦、積極向上的親子關系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家長的參與能激發孩子的興趣,使孩子從閱讀中得到樂趣,增加了知識。作為職業是教師的我,深知讀書的重要性,于是在孩子有認知意識起,我們的親子共讀之路就開始了。
一開始和孩子一起讀的只是一些認知的圖片,然后是童謠兒歌之類的,再接下來是兒童繪本、百科類圖書、少兒讀物等等。
兒童繪本顏色鮮艷、畫面可愛、文字簡短,是讓孩子能喜歡上閱讀的第一步。繪本能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性格養成,還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幼兒期的孩子會不嫌其煩的要求你反復的講同一本書、甚至是同一段文字。你覺得無聊透頂,但孩子卻樂在其中。也許是每一次畫面的聯想不同,也許是你的指讀讓他又多認識了一個字
說到這里又想到了讀書時必須堅持一字一指。同一個字在閱讀中可能會重復出現,前幾次指到這個字時孩子要借助拼音來讀,可后幾次再指到這一個字時,孩子就能讀出來了,對孩子識字有很大幫助。同時,指讀能讓孩子注意力很專注,培養孩子不跳行,不漏字的閱讀習慣?,F在一年級的兒子已經認識了很多字,能自己讀書,這都是閱讀的功勞。
好奇、好動、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點。因此,在孩子的早期閱讀過程中,他們往往不可能像大人那樣把一本書從頭至尾看完。他們喜歡的閱讀方式是,一會兒翻翻這本,一會兒翻翻那本。對此,家長不應急于對他發火或表示失望。只要孩子不是故意撕毀或亂扔圖書,家長就不必過多的去管他。通常在這一階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書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長就應該感到心滿意足了。因為,這類表現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閱讀心理,是孩子在閱讀求知的道路上邁開重要一步的標志。
在“親子共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貴在堅持。每天我都固定了一個時間和孩子一起閱讀,做孩子閱讀的榜樣,使之成為習慣。幼兒班時我們一般是在晚上睡覺前讀一些睡前故事?,F在一年級了我是利用晚飯后,家庭作業完成后的時間,每晚20分鐘至30分鐘,雙休日每天早晚共同閱讀一小時左右,就這樣經常去和孩子交流,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復述出來,把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講出來,然后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發表看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閱讀使孩子變得感性,當讀到太陽上的能源足夠燃燒40億~50億年時,他會擔憂的問我“媽媽,我不想讓太陽死去,我們有什么辦法幫助他補充能源嗎?”讀到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他會感動的說“他小小的年紀,就知道與敵人抗爭保衛祖國,真勇敢!”讀到好笑的故事他會不自覺的笑出聲……
通過“親子共讀”,孩子的閱讀興趣變得濃郁了,閱讀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了,讓我與孩子也有了更深的溝通和交流,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和情緒發展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一個“喂著”書籍長大的孩子是幸福的,一個在共讀之路上耕耘著的家長是默默的,關注孩子的閱讀興趣,跟著孩子的閱讀步伐,享受和孩子的共讀時光,見證孩子在閱讀中成長!
篇3:家長親子閱讀活動感悟:讀書的快樂
家長親子閱讀活動感悟:讀書的快樂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我看來,讀書還是人類的快樂之源!沒有去過長城,但能感觸于那一種雄偉;沒有去過大海,卻能體驗那一種洶涌。閱讀,是一種奇妙的旅行,能讓你感受到別樣的風景。書帶給了我們人類許多樂趣,也讓我們懂得了許多道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把書里無窮無盡的奧秘帶給孩子就成了我的任務。通過給孩子講故事、聽孩子讀書、陪孩子讀書,他有了很大的進步。
首先,孩子的閱讀能力和對詞語的運用能力明顯提高。在一年級的時候,識字比較少,每一本書基本上都是我讀她聽,上二年級后,認識的字多了,我就試著讓她自己讀,讀完后,我再詢問她讀書的內容,往往都是結結巴巴,但也能說出個意思大概來,后來經過細心的觀察,我發現,女兒的讀書速度很快,沒有一字一字的讀,而是一目十行,文章中的好詞好句,并沒有真正讀到。于是,我讓她讀書時摘抄一些認為很好的詞語,然后,我和她一起再讀一遍,查找一些漏下的好詞。對于孩子已經找到的好詞,我也會不失時機的表揚一下,女兒就會感到很自豪。
在讀下一篇文章時,兒更認真的去讀,去找好詞。雖然有一些句子在我們大人看來可能會感到很幼稚,很可笑,但那大概就是孩子最純真的心得吧?,F在孩子在說話時,偶爾還會用上一些新學的詞語,恰到好處的詞語從她嘴里說出來,讓我既高興又激動,從心里感覺到孩子已經在進步。
通過和孩子一起讀書,還增加了孩子讀書的興趣。從小到大,我給孩子買的書也不算少,故事性的、知識性的、科學性的等等,但更多的時候,是女兒讓我不厭其煩的一遍一遍的讀給他聽,而現在,她除了讀我給他新買的書,還不時的把以前的那些書給找出來,自己閱讀,再也不要求我讀給他聽,在讀的過程中,對于在讀書中不理解的一些內容、字詞等,她會查字典自己解決。實在不懂,才來問我。有些典故我還會和他一起查資料,幫助他挖掘出文章中的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使孩子對文章能更好的理解,培養她勤于思考的好習慣??吹脚畠航蚪蛴形兜刈x書,我深深體會到她已經逐漸學會了自己讀書,從書中不但吸取了豐富知識,而且還從書中獲得了無窮的樂趣。
在與孩子一起閱讀的這段時間里,也給我們大人創造了一個學習知識的機會,我們看完了《中外哲理故事》、《中華美德故事》、《三國演義》、《西游記》、《少兒百科全書》等知識性、哲理性的書籍,這些書同樣會開闊我們大人的眼界,懂得了許多知識和為人處事的道理,也給孩子創造了一個讀書學習的好環境、好氛圍。我相信,只要孩子把閱讀的習慣堅持下去,經過不斷積累,會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