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所半年工作總結
上半年,德源鎮勞保所在縣勞保局和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強化農村勞動力培訓,優化農村勞動力資源配置,進一步拓寬農村勞動力轉移市場,切實增強農村勞動力的擇業競爭力,加大農村勞動力向非農業產業的轉移就業力度,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鎮勞保所今年上半年1—6月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新轉移勞動力目標任務數500人,已轉移450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5%。
2、引導性培訓1200人,已培訓12期。內容有:外出前準備外出務工的主要途徑,城市生活常識,綜合社會保險等知識,人數達1300余人,全面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3、職業技能培訓457人,共七期,內容:家政、美容、美發、電工、焊工、計算機應用、園林綠化等,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87%;全年目標任務600人。
4、勞務輸出轉移規模1900人,實現勞務收入500萬元。
5、消除零就業家庭,失地農民就業率達95%。
6、做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工作,做到應保盡保。家喻戶皆,不漏保一人的原則。
7、做好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失地農民、農村富余勞動力、求職登記證的辦理工作,今年1—6月已為517人辦理了登記證,大大方便了我鎮農民進城務工。
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機構
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充分就業工作,多次召開專題工作會,并于年初成立了促進城鄉充分就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長由鎮長裴洋同志兼任,副組長由鎮黨務副書記、副鎮長等人兼任,成員是各村村主任和鎮機關部門負責人。20nn年上半年制定和完善了《德源鎮20nn年促進城鄉充分就業實施意見》,鎮政府與各村(部門)簽訂了20nn年度勞動力培訓和轉移目標責任書。規范了《勞動保障所工作職責》、《勞動保障所工作人員職責》及其相關制度,做到事事有人負責,件件有人辦理。
二、分工協作,切實做好各項基礎性工作
加強農民就業引導性培訓和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建立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機制,對未就業農村剩余勞動力,按照年齡、文化程度及個人意愿,根據市場用工需求,制定詳細培訓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引導性培訓。同時認真做好剩余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按縣目督辦的要求,進行層層分解將目標任務下達到各村、居委會,納入年度目標考核,截止目前全鎮共轉移勞動力450人,分別到勃克啤酒廠、西南衡器廠、新斯頓制藥廠、成都瑞來仕家具廠、成都望風紙業等企業務工人員達300余人,到成都建筑公司等企業務工人員達70余人,去成都、郫縣、上海等地從事家政服務人員50余人,外派到卡塔爾、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務工的30多人。半年不定期積極開展就業前引導性培訓,培訓人數達1200余人,職業技能培訓7期,共450余人,現正在辦理職業技能培訓合格證200人。
三、建立健全工業港范圍內的農村勞動力信息庫
1、認真貫徹全鎮勞動保障工作切實為工業港建設服務的宗旨,鎮勞保所首先對成都現代工業港南港片范圍內的失地農民較多的青馬村、王橋村、新華村、花石村、清江18—50歲男女勞動力1492人建立農村勞動力信息數據庫,分村、分社分別進行求職登記,逐步實現鎮、村、社勞動力資源和用工信息網對接運行。
2、充分發揮勞保所職能,在工業港和縣勞保局的支持下,定期不定期發布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信息共計350條。最近我鎮勞保所了解到工業港內企業興成電力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科技公司等企業需招一批女工,勞保所及時與企業聯系,現已送30多名女剩余勞動力到該企業務工,通過鎮村社多級聯動的方式,改變了過去農民到處“碰”信息為主動送信息,送崗位進村、進社、進戶。
3、建立聯系會議制度。加強鎮勞保所與鎮經委、婦聯、農經辦、拆遷辦等職能部門的聯系,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共同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培訓工作。
Id=
篇2:勞保工作總結及工作安排
20**年勞保工作總結及20**年工作安排
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勞動保障部門的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以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為重點,圍繞“著力民生,著力民心”,不斷加大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力度,積極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做好勞動關系調整工作,扎實做好農民工工作,努力提高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努力營造良好的用工環境,推動勞動保障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為我區促進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F將20**年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并提出20**年工作計劃:
一、今年工作情況
(一)就業再就業工作進一步加強
1.為民辦實事項目較好落實。今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4562人,完成市下達指標4400人的103.68%,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17人,完成市下達指標300人的105.67
%,組織開展“訂單式”培訓等多種形式的培訓,實現就業。組織農民工技能培訓**人,開展“陽光工程”培訓1407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285人,完成省下達的指標人3000人的109.5%,在“兩節”期間,開展送溫暖活動,慰問特困職工40戶,困難戶150戶,發放慰問金5萬元。
2.就業再就業政策有效落實。落實稅費減免、小額貸款等優惠政策,推動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今年,新辦理《優惠證》82本,辦理《失業證》341本,“4050”人員再就業57人,完成市下達指標30人的190
%,城鎮登記失業率1.9%,低于市下達控制2.4%以內的目標控制線0.5個百分點,完成小額擔保貸款上報審批手續26名130萬元,市農行正在辦理貸款發放手續,年底完成120萬元的任務。對吸收7名下崗失業人員從事公益性并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單位,進行社會保險補貼10723元。加大“4050”下崗失業人員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力度,今年為1120位靈活就業的“4050”下崗失業人員辦理社保補貼49.74萬元,其中養老保險補貼42.39萬元、醫療保險補貼7.35萬元。
3.公共就業服務職能得到強化。開展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組織開展了“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等專項活動和打擊非法職業中介、規范人力資源市場秩序等專項行動,積極推動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設,6個鎮(街)勞動保障事務所、12個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基層平臺建設得到鞏固,尤其在兩個工業園區創辦員工服務中心,較好地發揮了免費提供“用工信息發布、職業介紹、技能培訓、權益維護、政策咨詢”一站式服務。共發放《就業促進法》、《勞動合同法》、《勞動者維權手冊》等宣傳材料2572份。9月下旬在莆田工藝美術城對全區勞動保障平臺的工作人員,包括6個勞動保障事務所、15社區勞動保障工作、115個村勞動保障協理員進行相關知識培訓,提高了他們的業務素質。
4、加大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力度。今年我區對有資質的培訓機構進行重新認定,確定海峽職業學校、職工業余學校、衛生職業學校等5家為有資質的培訓機構,并要求報送培訓時間,培訓計劃等,我們隨時進行抽查,促進培訓有質有量地開展,全年共培訓農村勞動力**人,完成市下達的任務,有力支持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的開展,全年共轉移農村勞動力3285人。
5、招工取得階段性成效。我們通過政府間互動、選派干部外出掛職、聯合赴外參加招聘會,并充分發揮駐外黨支部、商會的作用,為勞務工作牽線搭橋,與云南風慶、南華、魯甸、貴州六盤水、四川宜賓、重慶彭水縣等建立新勞務合作關系,開拓新的勞務協作基地,同時,借助勞務中介運作,委托勞務經紀人招工,廠校掛鉤,定期輸送畢業生,“以工帶工、以工引工”,吸引更多的外來勞動力來我區務工就業,招工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今年,通過雙方勞務機構引進外來勞動力4510人,其中掛職干部引進2212人,通過“以工引工”、勞務經紀人招收工人6836人,共計招工11346人,逐漸解決企業用工不足問題,促進企業達產見效,努力服務我區經濟建設。
(二)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
1.機關事業養老保險鞏固發展。今年新增黃石鎮、鎮海街道參保單位,北高鎮、新度鎮業務進入參保對象的審查和工資基數測算階段,共涉及141人金額529萬元,有望年底基金到位。截止12月份,全區參保單位122家,比去年底增加5個,參保人數2716人,比去年底增加164人,全年征收養老保險基金1621萬元,當期結余304萬元,結余率達23%,歷年來的結余達3507.52萬元,入存財政專戶3035萬元,銀行存款361.29萬元,其他111萬元,人均滾存積累1萬元。
今年共支付72個參保單位613名離退休人員養老金1170萬元;一保兩制參保人員達468人,比去年底增加68人,占參??倲档?8%,支付退休人員5人,占總支付人數的0.8%,收保費106萬元,支付養老金4.6萬元,人均養老金達769元,人均繳費工資963元。出臺了《莆田市**區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中心關于機關事業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業務辦理程序規定》,成立待遇支付科,將辦理退休手續與在職征收業務分開,業務臺賬由財務股專人經辦登記,完善業務臺賬管理制度。把52個單位310位離退休人員做為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社會化發放試點,比去年底增加12個單位共125人,社會化發放人數達51%,社會化發放單位達72%。
篇3:最新鄉鎮勞保所工作總結范本(1)
三水鎮勞動保障所工作總結
三水鎮勞動保障所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和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中央、省、市有關勞動保障文件精神,半年來,三水勞動保障所以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為工作重點,不斷加強政策引導,積極宣傳,推進各項勞動保障事業協調發展,為我鎮改革、發展、穩定服好務?,F將半年來所做工作總結
一、再就業工作
1、逐步完善就業、再就業臺帳,并實行計算機微機化管理。
摸清全鎮外出農民工、返鄉農民工人數;對全鎮農村勞動力、個體工商戶、各大中小型企業、事業就業、失業人員每月進行摸底登記,登記各類就業失業人員1571人。按崗位數量、人員困難程度和就業愿望,分別進行了填表造冊、審核、匯總,分門別類建立基礎臺帳,完善了工作平臺,為提高辦事效率打下基礎。建立了返鄉農民工、失地農民、高校畢業生、低收入家庭臺帳,下崗失業人員花名冊;返鄉農民工就業、下崗失業人員就業花名冊;“4050”人員就業花名冊;“4050”人員失業花名冊;求職人員臺帳等。
2、努力為下崗失業人員及農村剩余勞動力開發就業崗位。
定期張貼招聘信息,組織有就愿望的各類人員參加廣漢市各類大型現場招聘會。引導性組織培訓農村農民工615人,勞動技能培訓35人,創業培訓12人,農村勞務輸出1716人,其中省外1453人,城鎮新增就業13人。
3、認真做好農村勞動力、下崗失業人員、失地農民《就業失業登記證》的發放和管理工作,截止到6月底,辦理各種證卡674本。
4、在全鎮范圍內進行了整治非法用工打擊違法犯罪專項活動摸底調查,全鎮無非法用工現象發生。
5、接受群眾政策咨詢450余人次,接受并處理勞動維權32人次,辦理申報小額貸款1人次。
6、按照市勞動局的要求,每月準確及時上報所有的統計報表和資料,上報社保信息5條,并做到工作有記錄。
二、社保工作。
1、認真做好光明村、石觀村、高店村、寶蓮村、高店二居委征地農轉非人員社會養老保險工作,辦理征地農專非人員就業困難對象認證786人。
2準確及時掌握退休人員的基本情況,建立了全鎮退休人員
“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臺帳”,及時向市社保局反饋本轄區退休人員的增減情況;認真做好退休人員養老金領取資格確認工作,做好生存狀況調查,并記錄在冊,**年6月底全鎮共辦理各類退體人員資格認證1345人。
3、做好征地農轉非人員參保征收、核算工作,各類臺帳的登記記錄,對相關資料進行歸檔。
3為了豐富退休人員的文化生活,依托鎮老年協會積極組織廣大退休人員進行健康有益的活動,建立離退體人員健康檔案,組織離退體人員外出參見學習,讓廣大退休老人真正體會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依。
三、醫保工作。
1、認真做好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登記摸底。
2、辦理征地農轉非人員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清理登記。
3、代辦優撫對象居民醫療保險退款4人。
勞保所工作總結和下年工作計劃
一年來,勞保所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勞動保障部門的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大精神和***,以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為重點,圍繞“著力民生,著力民心”,不斷加大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力度,積極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做好勞動關系調整工作,扎實做好農民工工作,努力提高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努力營造良好的用工環境,推動勞動保障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為我鎮促進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F將**年工作情況總結如下,并提出**年工作計劃:
一、**年工作概況
(一)日常事務完成情況。
上半年以來,勞務輸出人次,其中,女性人,幫帶輸出140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其中女性人);共辦理失業證本,農民工服務手本;組織農民工勞動技能培訓共場,人次。共辦理農村養老保險6人,合計發放養老保險金元。
(二)社會保險辦理情況。
全年共簽定勞動合同22份,并為之辦理工傷保險和養老保險,工傷保險繳費合計元,養老保險繳費合計71280元;事業單位失業保險繳費合計3975元;駕駛員養老保險2人,繳費合計4379.2元;村干部養老保險31人,合計繳費100440元;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共人參保,繳費合計2500元(其中人不需繳費);并為3位靈活就業的“4050”下崗失業人員辦理社保補貼。
(三)提高應急能力,處置突發事件。
勞資糾紛涉及面廣、敏感度高、政策性強、難度大,健全和完善突發勞資糾紛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十分重要,一旦發生因欠薪問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有關部門能夠迅速介入,及時啟動應急處理預案,各司其職,各負責、相互配合,共同努力,防止事態擴大,盡快平息沖突,解決矛盾,穩定局面。一年來有效解決糾紛10余起。
二、存在的困難。
(一)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再就業工作困難。
城鎮就業壓力與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壓力并存,新增勞動力就業與失業人員再就業問題同時存在,難于及時掌握農村勞動力流動就業動態,也難于對農村剩余勞動力培訓意愿的調查,降低了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效果,勞動保障“三基”建設水平有待提高,開展農村一戶一就業的就業服務工作水平有待提高。
(二)農民工維權工作存在困難。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外來務工人員不斷增加,企業產業結構、產權結構、投資主體日益多元化,勞動者的“就業難”與企業的“招工難”相互交織,勞動關系變得更加多樣化和復雜化?!秳趧雍贤ā肥┬泻?,打破了勞資雙方的利益格局,一些用人單位片面認為兌現職工待遇會增加企業成本,導致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或者采用短期合同的形式規避法律責任。企業管理不夠規范,勞動合同的簽訂履行不理想,勞動關系的確立不夠規范,員工辭職難,克扣工資現象時有發生。
(三)培訓經費投入不足.
我鎮農村勞動力資源約1.6萬人,培訓基數大,人力資本存量低。且近年來,##的知名度不斷加大,到此觀光旅游的人越來越多,因此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一個人的素質不僅與個人生活幸福與否有關,也與職場競爭力相關,因此無論從職業發展和升遷的角度,還是從人力資源“軟”建設來看,技能培訓顯得十分重要。但因培訓經費不足,沒有穩定的投入渠道,與實際需求差距甚大,使一些地方難以開展大規模的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工作
三、**年工作計劃
**年,我們將立足勞動保障工作實際,解放思想,創新工作思路,轉變工作作風,“擴就業,抓重點,保穩定,破難題,促發展”,不斷強化服務保障意識,為企業改革發展出主意、解難題,最大限度地爭取政策支持,辦實事,辦好事,維護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樹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的良好形象。
(一)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就業和再就業
加強學習各項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加大宣傳,處理好日常事務,確保**年勞務輸出目標全額完成。
(二)強化社保擴面征繳,著力提高社會保障能力。
以推進全覆蓋,提高待遇水平,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為目標;繼續擴大各類社會保險覆蓋范圍,重點推進農民工、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就業人員、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統一部署和要求,做好調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待遇水平工作,確?;攫B老金100%按時足額發放;繼續落實做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以建立完善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長效機制為主線,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三)認真做好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工作,提高文化素質。
在前期培訓的基礎上,根據反饋意見,加大力度培訓,讓群眾學到想學的技能,提高全民文化素質,真正達到培訓的目的。
(四)依法行政,促進勞動關系更加和諧穩定
以建立和諧勞動關系,提高職工收入水平,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為目標;切實做好《勞動合同法》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的相關工作,加大宣傳工作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以建筑業、住宿和餐飲業及非公企業為重點,提高勞動合同的簽訂率,全面推行勞動用工備案制度;加強勞動用工管理.
##勞動保障所
**年4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