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農林水利局科教興農工作自查報告

6328

  農林水利局科教興農工作自查報告

  根據**區委、區府《關于貫徹〈***市委關于加快實施科教興渝戰略的決定〉的實施意見》(江區委發〔**〕27號)文件精神,兩年來,**區農林水利局始終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認真貫徹國務院《農業科技發展綱要》,大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充分發揮科技在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中的支撐作用,不斷提高農業的產品品質、產業素質和綜合效益,加快我區農業科技進步和都市農業建設步伐,在適用技術推廣、新品種引進、基地建設、產業化發展、調結構、促增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為**區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狠抓實用技術推廣普及,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圍繞產業結構戰略調整,努力增加農民收入的總體思路,以市場為導向,先進適用技術推廣為重點,實現農業科技與農村經濟發展的結合,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進程。

  **年,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37.96億元,年均增長26%;農業經濟總收入達2.13億元,年均增長2.52%;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3151元,年均增長4.28%。

  1、加大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力度,提升傳統種養(殖)業科技水平

  兩年來,全區共引進推廣各類新品種10余個,推廣新技術10余項。兩年累計推廣“渝糯7號”等優質糯玉米5000多畝,基本替代了原有糯玉米栽培品種,并實施由春季栽培到秋季栽培,加速了品種結構調整,增加了農民收入。

  推廣無公害蔬菜規范化生產技術累計5600畝,對10多個蔬菜品種102個樣品進行了檢測,合格率達到100%,為市民提供了一定數量的“放心菜”。注冊了“鐵山牌”商標,為我區果蔬產品上檔次、進超市創造了條件。

  引進推廣良種奶牛凍精3050支,實施篁竹草等優質牧草種植示范,加快了奶牛業的健康發展,全區奶牛存欄數量由**年底的1773頭發展到**年底的3054頭,凈增1281頭,增長72%。

  推廣良種肉雞配套技術,兩年累計出欄44.8萬只,增加凈收入129萬元,達到了富裕農民、服務城市的目的??梢娙怆u養殖業是一項投資小、見效快、效益高的致富產業。

  推廣稻田養螺技術1500畝,新增經濟效益300萬元,是種植水稻的8倍。既加快了水產養殖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又提高了水產養殖業的經濟效益。

  經過全區上下和全局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糧經比例由**年的55:45調整為**年的46:54,都市農業的建設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

  2、實施農民增收項目計劃,推進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

  兩年共計實施農民增收計劃項目20個,實現經濟收入1347萬元,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通過項目的實施,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上段地區4000畝精細菜、珍稀蔬菜和下段地區50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的建設,使主城區蔬菜產業化方向更加明確,提供的產品滿足了城市多元化、多層次的消費需求,生產的青花菜、大西芹開始進入大型酒店及超市,產品得到了升值。

  唐家沱奶?;亟ㄔO,促進了周邊地區奶牛業的快速發展,魚復五地區奶牛從無到有,發展迅速。魚嘴奶牛小區的建成,將成為我區奶牛業發展的又一新亮點,全區奶牛業正朝著優質化、規?;?、產業化、市場化方向穩步發展。

  以五寶鎮為主的優質土雞基地,帶來了我區小家禽發展的春天,野雞、珍禽、烏皮優質土雞品種俱全,市場競爭能力進一步增強。僅五寶鎮兩年累計出欄優質土雞已超過20萬只,僅此一項獲產值400余萬元。

  以寸灘為中心的3500畝花卉苗木基地,結合休閑觀光,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產業,達到了產業開發與經濟發展的有效統一,是我區農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農業產業化企業由**年底的6家發展到**年底的21家,農業產業化經營穩步推進,都市農業發展進一步加快。

  二、大力開展農民科技教育,努力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

  兩年來,我們不斷加大農業科普宣傳力度,通過農業科技三下鄉,農業科技推廣月,科技活動周等活動,圍繞農民增收項目、基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的實施,組織科技干部深入街鎮、村社及院壩,以專題講座、科技示范、舉辦培訓班、發信息簡報、專欄、標語等多種形式,向農民朋友傳播信息和技術,營造科教興農氛圍,在全區范圍內掀起學科學、用科學熱潮,提高了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增收致富的能力。

  兩年中組織開展科技趕場11場(次),參加農民總人數13000人次??萍既藛T自編自印各種技術資料30多種,1萬余份,組織銷售、贈送各種實用技術叢書300多冊,開展技術咨詢300多人次,發各種科技資料2萬多份。開展適用技術培訓87期(次),培訓農民及基層農業服務體系人員、村社干部共計3475人(次),使大批農村基層干部、專業戶、示范戶、農民骨干接受了農業科學知識的宣傳和教育。

  實施綠色證書培訓工程,以提高專業化程度和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為重點,加強對骨干農民的系統培訓,培養一大批具有現代科技意識,有較高的種植(養殖)水平、善經營、會管理、能從事專業化和產業化經營的新型農民。兩年中,與區教委合作,在魚復五三鎮中學中開展綠證培訓639人。

  農村基層干部是黨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是農村經濟發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帶領廣大農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帶頭人。我們狠抓農村基層干部學歷教育,為加快都市農業進程和實施農業現代化工程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兩年中,分別有“鄉村管理”和“企業管理”兩個專業共計73人的村社干部中專畢業,獲得了《農村基層干部崗位培訓合格證書》和《成人中專畢業證書》,有效地提高了農村基層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增強了帶領農民群眾強村富民奔小康的能力。

  農業和農村各類人才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加強農民人才隊伍建設是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的重要舉措。努力抓好農民技術職稱評定工作,**年評定農民技術職稱8人,現全區共有各類技術職稱農民238人,其中高級技師2人,技師45人,助理技師93人,農民技術員100人。

  三、加強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全區農業信息網絡化

  為了進一步引導農民走向市場,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推進農業科技革命和農業現代化,用現代手段改造傳統農業,發展都市農業,全面提高農業的整體質量和綜合效益,加強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已成為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區農林水利局在**年建立的“重慶江北農村信息網”已在國際互聯網上開通,并與“中國農業信息網”、“重慶農業信息網”、“一站通農村供求信息全國聯播”、“重慶農技110”以及**市各區縣農業部門的網站實現了鏈接;農業科技、市場供求、市場價格、農業和農村政策等信息的采集和發布工作已經展開;局機關內部局域網實現了辦公的自動化,至此我區已基本構筑起了農村信息服務平臺。

  下一步農業信息網絡將延伸到街鎮,建立街鎮農業信息服務站,同時抓好農業信息隊伍的建設和開展好信息服務工作,通過有線廣播、黑板報、工作簡報、張貼信息等多種方式,把農產品供求、農產品市場價格、農業科技和農村政策法規等信息傳播到農民手中,擴大農業和農村信息的覆蓋面,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推動全區農村經濟更快發展。

  四、以“***”重要思想為指導,加強農林水干部隊伍自身建設

  兩年來,農林水利局黨組組織全局職工深入開展“***”的學習活動,狠抓機關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爭創一流”為精神動力,大力轉變機關工作作風,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內抓管理,外樹形象,機關事務管理實施規范化、制度化。對外樹立農業、林業、水利行業的良好部門形象。強化農林水干部隊伍素質教育,鼓勵踏實工作,弘揚敬業精神,在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的偉大事業中,造就一支默默奉獻、奮力開拓、忠于職守、清正廉潔、依法行政的高素質的干部隊伍。

  實施“農業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多形式,多途徑,有計劃,有步驟地對現有科技干部進行知識更新。采取請進來、派出去的辦法,提高農業科技干部和管理干部的整體素質。一是邀請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研究所、博士生導師蔣和平教授作“用現代農業改造傳統農業,發展都市農業”

  的專題報告;二是聆聽**市農業科技中心楊堯主任“關于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理念”的報告,使全體機關干部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三是先后選派了相關領導和專業技術人員共5人,參加市農業局舉辦的干部研修、種植、畜牧、水產、師資等系統培訓,提高了科技干部的理論水平、管理能力和業務技能,為發展都市農業奠定了人才基礎。

  五、加強科教工作的領導,努力增加農業科技投入

  農林水利局高度重視科教興農工作,把推進農業科技進步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一項基本內容和重要工作,納入議事日程,每季度1次局長辦公會專題研究科教興農工作,并由一名副局長分管科教。同時,科教興農工作自始至終得到了區委、區府的高度重視及市農委農辦、市農業局、林業局、農機水利局和區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農民科技教育經費都得到了較好的落實。兩年來,市區共投入科技教育培訓經費8.5萬元,投入農業科技推廣項目經費40多萬元,有力地推進了農業適用技術的推廣及普及,加速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動了第一生產力的發展,有效地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篇2:農林水利局科教興農工作自查報告

  農林水利局科教興農工作自查報告

  根據**區委、區府《關于貫徹〈***市委關于加快實施科教興渝戰略的決定〉的實施意見》(江區委發〔**〕27號)文件精神,兩年來,**區農林水利局始終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認真貫徹國務院《農業科技發展綱要》,大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充分發揮科技在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中的支撐作用,不斷提高農業的產品品質、產業素質和綜合效益,加快我區農業科技進步和都市農業建設步伐,在適用技術推廣、新品種引進、基地建設、產業化發展、調結構、促增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為**區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狠抓實用技術推廣普及,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圍繞產業結構戰略調整,努力增加農民收入的總體思路,以市場為導向,先進適用技術推廣為重點,實現農業科技與農村經濟發展的結合,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進程。

  **年,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37.96億元,年均增長26%;農業經濟總收入達2.13億元,年均增長2.52%;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3151元,年均增長4.28%。

  1、加大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力度,提升傳統種養(殖)業科技水平

  兩年來,全區共引進推廣各類新品種10余個,推廣新技術10余項。兩年累計推廣“渝糯7號”等優質糯玉米5000多畝,基本替代了原有糯玉米栽培品種,并實施由春季栽培到秋季栽培,加速了品種結構調整,增加了農民收入。

  推廣無公害蔬菜規范化生產技術累計5600畝,對10多個蔬菜品種102個樣品進行了檢測,合格率達到100%,為市民提供了一定數量的“放心菜”。注冊了“鐵山牌”商標,為我區果蔬產品上檔次、進超市創造了條件。

  引進推廣良種奶牛凍精3050支,實施篁竹草等優質牧草種植示范,加快了奶牛業的健康發展,全區奶牛存欄數量由**年底的1773頭發展到**年底的3054頭,凈增1281頭,增長72%。

  推廣良種肉雞配套技術,兩年累計出欄44.8萬只,增加凈收入129萬元,達到了富裕農民、服務城市的目的??梢娙怆u養殖業是一項投資小、見效快、效益高的致富產業。

  推廣稻田養螺技術1500畝,新增經濟效益300萬元,是種植水稻的8倍。既加快了水產養殖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又提高了水產養殖業的經濟效益。

  經過全區上下和全局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糧經比例由**年的55:45調整為**年的46:54,都市農業的建設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

  2、實施農民增收項目計劃,推進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

  兩年共計實施農民增收計劃項目20個,實現經濟收入1347萬元,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通過項目的實施,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上段地區4000畝精細菜、珍稀蔬菜和下段地區50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的建設,使主城區蔬菜產業化方向更加明確,提供的產品滿足了城市多元化、多層次的消費需求,生產的青花菜、大西芹開始進入大型酒店及超市,產品得到了升值。

  唐家沱奶?;亟ㄔO,促進了周邊地區奶牛業的快速發展,魚復五地區奶牛從無到有,發展迅速。魚嘴奶牛小區的建成,將成為我區奶牛業發展的又一新亮點,全區奶牛業正朝著優質化、規?;?、產業化、市場化方向穩步發展。

  以五寶鎮為主的優質土雞基地,帶來了我區小家禽發展的春天,野雞、珍禽、烏皮優質土雞品種俱全,市場競爭能力進一步增強。僅五寶鎮兩年累計出欄優質土雞已超過20萬只,僅此一項獲產值400余萬元。

  以寸灘為中心的3500畝花卉苗木基地,結合休閑觀光,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產業,達到了產業開發與經濟發展的有效統一,是我區農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農業產業化企業由**年底的6家發展到**年底的21家,農業產業化經營穩步推進,都市農業發展進一步加快。

  二、大力開展農民科技教育,努力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

  兩年來,我們不斷加大農業科普宣傳力度,通過農業科技三下鄉,農業科技推廣月,科技活動周等活動,圍繞農民增收項目、基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的實施,組織科技干部深入街鎮、村社及院壩,以專題講座、科技示范、舉辦培訓班、發信息簡報、專欄、標語等多種形式,向農民朋友傳播信息和技術,營造科教興農氛圍,在全區范圍內掀起學科學、用科學熱潮,提高了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增收致富的能力。

  兩年中組織開展科技趕場11場(次),參加農民總人數13000人次??萍既藛T自編自印各種技術資料30多種,1萬余份,組織銷售、贈送各種實用技術叢書300多冊,開展技術咨詢300多人次,發各種科技資料2萬多份。開展適用技術培訓87期(次),培訓農民及基層農業服務體系人員、村社干部共計3475人(次),使大批農村基層干部、專業戶、示范戶、農民骨干接受了農業科學知識的宣傳和教育。

  實施綠色證書培訓工程,以提高專業化程度和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為重點,加強對骨干農民的系統培訓,培養一大批具有現代科技意識,有較高的種植(養殖)水平、善經營、會管理、能從事專業化和產業化經營的新型農民。兩年中,與區教委合作,在魚復五三鎮中學中開展綠證培訓639人。

  農村基層干部是黨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是農村經濟發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帶領廣大農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帶頭人。我們狠抓農村基層干部學歷教育,為加快都市農業進程和實施農業現代化工程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兩年中,分別有“鄉村管理”和“企業管理”兩個專業共計73人的村社干部中專畢業,獲得了《農村基層干部崗位培訓合格證書》和《成人中專畢業證書》,有效地提高了農村基層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增強了帶領農民群眾強村富民奔小康的能力。

  農業和農村各類人才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加強農民人才隊伍建設是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的重要舉措。努力抓好農民技術職稱評定工作,**年評定農民技術職稱8人,現全區共有各類技術職稱農民238人,其中高級技師2人,技師45人,助理技師93人,農民技術員100人。

  三、加強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全區農業信息網絡化

  為了進一步引導農民走向市場,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推進農業科技革命和農業現代化,用現代手段改造傳統農業,發展都市農業,全面提高農業的整體質量和綜合效益,加強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已成為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區農林水利局在**年建立的“重慶江北農村信息網”已在國際互聯網上開通,并與“中國農業信息網”、“重慶農業信息網”、“一站通農村供求信息全國聯播”、“重慶農技110”以及**市各區縣農業部門的網站實現了鏈接;農業科技、市場供求、市場價格、農業和農村政策等信息的采集和發布工作已經展開;局機關內部局域網實現了辦公的自動化,至此我區已基本構筑起了農村信息服務平臺。

  下一步農業信息網絡將延伸到街鎮,建立街鎮農業信息服務站,同時抓好農業信息隊伍的建設和開展好信息服務工作,通過有線廣播、黑板報、工作簡報、張貼信息等多種方式,把農產品供求、農產品市場價格、農業科技和農村政策法規等信息傳播到農民手中,擴大農業和農村信息的覆蓋面,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推動全區農村經濟更快發展。

  四、以“***”重要思想為指導,加強農林水干部隊伍自身建設

  兩年來,農林水利局黨組組織全局職工深入開展“***”的學習活動,狠抓機關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爭創一流”為精神動力,大力轉變機關工作作風,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內抓管理,外樹形象,機關事務管理實施規范化、制度化。對外樹立農業、林業、水利行業的良好部門形象。強化農林水干部隊伍素質教育,鼓勵踏實工作,弘揚敬業精神,在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的偉大事業中,造就一支默默奉獻、奮力開拓、忠于職守、清正廉潔、依法行政的高素質的干部隊伍。

  實施“農業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多形式,多途徑,有計劃,有步驟地對現有科技干部進行知識更新。采取請進來、派出去的辦法,提高農業科技干部和管理干部的整體素質。一是邀請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研究所、博士生導師蔣和平教授作“用現代農業改造傳統農業,發展都市農業”

  的專題報告;二是聆聽**市農業科技中心楊堯主任“關于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理念”的報告,使全體機關干部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三是先后選派了相關領導和專業技術人員共5人,參加市農業局舉辦的干部研修、種植、畜牧、水產、師資等系統培訓,提高了科技干部的理論水平、管理能力和業務技能,為發展都市農業奠定了人才基礎。

  五、加強科教工作的領導,努力增加農業科技投入

  農林水利局高度重視科教興農工作,把推進農業科技進步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一項基本內容和重要工作,納入議事日程,每季度1次局長辦公會專題研究科教興農工作,并由一名副局長分管科教。同時,科教興農工作自始至終得到了區委、區府的高度重視及市農委農辦、市農業局、林業局、農機水利局和區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農民科技教育經費都得到了較好的落實。兩年來,市區共投入科技教育培訓經費8.5萬元,投入農業科技推廣項目經費40多萬元,有力地推進了農業適用技術的推廣及普及,加速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動了第一生產力的發展,有效地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篇3:X鄉兩基工作自查報告

  X鄉兩基工作自查報告

  根據中江縣人民政府、中江縣教育局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我鄉組織了黨委、政府及學校有關領導對元興鄉中學、鄉中心小學及各村小學的初等義務教育階段和初級中等義務教育階段的入學率、在校學生年輟學率、畢業率、完成率、殘疾人口入學率及成人教育等進行了自查。通過自查,各學校做到了數據準確,家底清楚,證據齊全,裝訂規范。各項指標、軟件資料、設備設施均符合上級要求?,F將自查結果匯報如下,敬請各位領導核實評估并提出寶貴意見。

  一、基本情況

  元興鄉位于中江縣最南端,距縣城82公里,轄1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135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28平方公里,全鄉共有居民5202戶,人口17420人,其中農業人口16610人。

  全鄉共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4所(其中村3所)。全鄉有中學教學班8個,在校生419人;小學教學班17個,在校生723人。中學有教職工32人,其中專任教師29人;小學有教職工40人,其中專任教師37人。

  二、九年義務教育自查情況

  (一)普及程度

  1、初等義務教育階段

 ?、?—12周歲正常兒童1296人,已入學1296人,入學率100%;

 ?、谏蠈W年初在校學生912人,輟學0人,輟學率為0%;

 ?、凵蠈W年初小學畢業生182人,實際畢業182人,畢業率100%;

 ?、?5周歲少年219人,小學畢業219人,依法免入學0人,完成率100%;

 ?、?—15周歲殘疾人口2人,依法免入學0人,已入學2人,入學率100%;

  2、初級中等義務教育階段

 ?、?3—15周歲正常人口664人,已入學664人,入學率100%;現有在校學生419人,初中階段入學率119.43%;

 ?、谏蠈W年初在校學生417人,沒有輟學,輟學率0%;

 ?、凵蠈W年初畢業生417人,實際畢業120人,畢業率100%;

 ?、?7周歲青年208人,初中畢業203人,完成率100%。

  (二)師資水平

  小學專任教師37人,學歷合格37人,合格率100%;初中專任教師29人,學歷合格29人,合格率100%。

  (三)辦學條件

  元興鄉中小學校園總面積29405平方米,校舍總面積9636平方米,教師宿舍1887平方米,學生宿舍700平方米。

  (四)教育經費

  教師工資由縣財政統一按時劃在個人工資卡上。上級劃撥的公用經費全用于學校維修、改造及改善辦學條件。

  (五)教育質量

  德育:統一思想認識,樹立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觀念;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推動各學段德育與學科教育的有機結合;推進學校文化建設,增強教育的感染力;創建新型學校社區協作機制,逐步開展家長教師協會試點;大力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整體提高教師德育素養;建設中小學德育信息化平臺,發揮校園網絡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鼓勵德育創新,大力培育和推廣先進典型經驗、優秀研究成果;建立德育研究發展體系,建設新的德育工作領導體制;充分發揮首都資源優勢,廣泛爭取社會支持。

  智育:智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育隨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隨著教育的發展和普及,在智育理論問題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教育水平,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現代化科學基礎知識和技能,大力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水平并培養科學態度,為學生奠定比較完全的知識基礎;積極發展學生的智力,尤其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培育勇于探索的精神,發展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和才能。

  體育:元興鄉黨委、政府以提高全鄉中小學生身體健康水平為宗旨,開展了豐富多采的體育活動,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不斷加強體育教師隊建設,提高了中小學體育課堂教育質量,推動了我鄉學校體育工作的新發展。一是抓好隊伍建設,體育教師素質得到提高;二是加強體育課常規管理,教科研質量明顯提高;三是深入開展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培養學生良好體育鍛煉習慣,學生體質健

  康水平得到了提高;四是組織體育競賽活動,推動了學校體育競技水平,每年春、冬兩季學校組織開展運動會,開展田徑、乒乓球、藍球等比賽,擴大學生參與面,有效促進了全鄉學生身體素質。****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