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打假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切實保護農民利益,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根據四川省農業廳《四川省20**年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和目標
(一)工作思路
以***為指導,緊緊圍繞“兩個千方百計、兩個努力確保“的工作目標,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堅持“標本兼治,打防結合、屬地管理“原則,深入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推動打擊假劣促生產,嚴查違禁保安全,監督抽查提質量,案件查處懲違法,信用體系建長效,全力推進全市農資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
(二)工作目標
通過各級農業部門的共同努力,確保20**年全市不發生因假劣農資和禁限用農業投入品引發的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和農業生產損失,力爭全年農資投訴案件繼續下降,重大案件執法查處率達到100%,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進一步提高,嚴厲查處高毒禁用農藥銷售使用,積極擴大放心農資下鄉進村覆蓋面,推進農資監管長效機制建立和完善,實現農資市場秩序好轉,農民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二、整治重點和任務
(一)抓重點產品
種子:大春要突出水稻、玉米和蔬菜等種子,小春要突出小麥、油菜等種子的監管,嚴厲查處生產經營假劣種子、無證生產經營、未審先推、包裝標簽不規范等違法行為。
農藥:嚴厲查處非法添加高毒農藥等未登記成分以及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等假劣農藥,依法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和使用甲胺磷等禁用高毒農藥,無證生產、一證多用、套用或冒用登記證等違法行為。
肥料:重點查處復混肥料、有機肥料、有機無機復混肥料、水溶肥料及秸稈腐熟劑等產品中有效成分不足、未經登記、一證多用、假冒偽造登記證、肥料產品標稱具有農藥功能等違法行為。
(二)抓重點單位和區域
要把農資批發市場、專業市場和集散地,群眾投訴多,有多次違法行為記錄的經營戶,以及流動商販、非法制售假劣農資的小作坊、黑窩點等作為重點整治單位。加強對農資生產、銷售和使用地區,農資問題突出和案件多發區,“三品一標“生產基地、現代農業產業基地,以及蔬菜、水果、茶葉等經濟作物優勢種植區的重點監管。
(三)抓重點季節
大春備耕和小春播栽期間是種子、農藥、肥料等農資購銷旺季,也是假冒偽劣農資混入市場的高峰時期。各地農業部門在加強日常監管的同時,要把打假的重點放在農資購銷旺季,認真組織、精心策劃,集中時間、人力、物力,切實抓好春季、秋季農資打假專項整治。
(四)加強質量抽檢
要把農資市場質量抽檢作為打假的重要技術支撐,結合本地實際,科學合理地制定種子、農藥、肥料等農資產品質量抽檢計劃,擴大監督抽查范圍和數量,尤其要加強對問題突出區域、市場、產品和企業的農資質量抽檢,農業綜合執法機構要參與組織實施監督抽查工作,并及時對違法生產、經營不合格農資產品的查處,推動檢打聯活動開展。
(五)嚴肅查處違法案件
各地要高度重視案件線索排查、梳理工作,特別要加強對投訴和舉報案件的核查,對涉及面廣、造成重大農業生產事故、群眾反映強烈的制售假劣農資案件,要及時成立專案組限期查辦。涉及其他部門的案件和線索要及時通報、移送,涉嫌構成犯罪的案件,應商請公安機關提前介入或按有關規定及時移送。要加大典型農資案件的曝光力度,震懾違法犯罪分子。
篇2:農資打假工作總結
20**年農資打假工作總結
根據20**年2月28日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云南省農業廳《關于印發20**年云南省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州農資打假領導組及時研究部署,制定了《**州20**年農業執法工作意見》和《**州20**年農資打假工作方案》,以州農字〔20**〕4號文下發各縣(市)農業局、畜牧局和州級各相關部門。各縣市結合當地實際,相應制定了各縣市《20**年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方案》。有領導分管,職能部門具體抓落實。領導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按照各自職能和上級部門的部署開展了積極有效的工作。各縣市加大了市場監管,加強了對農資經營單位的宣傳教育,依法建立起了依法經營、誠信經營的責任制。經過全州各級各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農資市場秩序持續好轉。通過開展集中專項整治,取得較好成效。20**年全州共出動執法人員11824人次,印發宣傳資料37.218萬份,挽回經濟損失277.95萬元,查獲產品數量166601公斤、2516臺件,貨值68.448萬元,檢查企業5808個,整頓市場2453個/次,受理舉報(投訴)案件8件,立案查處95件,查處結案75件。
一、認真組織開展了“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根據省農業廳《轉發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年“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文件的通知》(云農辦市〔20**〕7號)精神,**州農業局及時研究,轉發了省廳文件,要求各縣(市)農業局、畜牧局認真組織好“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做好農資的監管工作,全州農業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在當地新聞媒體的積極配合下,以“放心農資下鄉,維護農民權益”為主題,于3月23—29日認真組織開展了20**年**州“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在“宣傳周”活動中,全州共出動執法和科技人員2184人次,發放宣傳資料26.2萬份,舉辦現場咨詢培訓418場次,接待咨詢群眾27.25萬人次,受理投拆舉報4人次,案件回訪5件,收看“3.15”電視專題人數178.25萬人次,展銷農資產品數量達8.37萬公斤,245臺件,價值376.94萬元。
二、結合農業生產時節,對農資市場進行了重點檢查。
結合農業生產時節,州農資打假協調領導組辦公室于
20**年5月13日和20**年10月24日兩次組織成員單位(農業局、工商局、質監局、公安局、供銷社、發改委)及州農業局局屬有關單位68人次分兩個組,對賓川、祥云、巍山縣、彌渡縣四縣農資監管和打假工作進行抽查,在聽取了四個縣的農資打假情況匯報后,檢查組分別對祥云縣祥城鎮,賓川縣金牛鎮、州城鎮,巍山縣南詔鎮,彌渡縣彌城鎮和寅街鎮農資市場進行現場檢查。
檢查種子生產經營戶16戶,抽查玉米品種28個,其中1戶經營的2個玉米品種未建立經營檔案,也未開據銷售票據,這對維護經營者、消費者權益存在很大缺陷。所有經營門市部委托代銷證書、證照、銷售人員培訓合格證書等齊全,并能亮證照經營,符合規定要求,但是個別門市粘貼有未經審定品種的宣傳資料。
檢查農藥批發、零售經營單位21戶,初查1370多個農藥品種,抽查12個品種,其中,1個品種標簽不合格(10公斤),現場進行了處理,3個品種生產登記證號、生產許可證號不符,即威海韓孚生化農藥有限公司的蘭博80%,18包,山東漢克農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早疫晚疫44包,山東松岡3%阿維菌素68包,100g/包。存在的問題是同一農藥有很多商品名稱,如有效成份為阿維菌素的農藥,名稱有害極滅、蟲滿光、阿維蟲清等;在彌渡縣寅街鎮供銷社景泉農資經營部有安徽省安慶農化工公司生產的10%草甘磷銨鹽標識不清,農藥的生產日期沒有標注在藥瓶上,藥瓶的下面沒有綠色環線的除草劑標志。檢查中沒有發現過期農藥、甲胺磷等高劇毒農藥。
肥料主要對祥云、賓川、彌渡、巍山四縣較大的農資批發市場進行檢查,共涉及洋豐、歡樂谷、三寧、施豐源、海德曼、云葉、騰升、金沙江、古驛、彩云龍、沃夫特、大地、年勝、硝酸鉀肥、艷陽天、金沂蒙、路先鋒、黃金元素、龍虎、云豐、好又快、菜多收、大富、元豐、多利民、三葉環、施豐源、山花等40個品種,數量近4000噸,所查肥料外觀完好,標識清楚,生產許可證、肥料登記證、產品執行標準齊全,生產企業、名稱、廠址、電話等信息齊全,包裝重量標識清楚,符合要求。僅發現極少量肥料有輕微結塊現象。
農機檢查了3戶經營戶,經營品種119種,大件為:常州常發柴油發動機、新天力微耕機、重慶聯龍水泵,小件為:運輸型拖拉機配件、下田作業型拖拉機配件、農副產品加工機械配件。經營戶有正規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屬合法經營,經營品種在登記范圍內,大件農機產品均有合格證,小件農機產品均****于正規廠家,對大件農機產品的經營建立了銷售臺帳,能對大小件農機產品的三包服務進行兌現。
檢查了37家獸藥、飼料經營店,29家獸藥、飼料均有經營,8家只經營飼料。檢查獸藥品種308個505批次,查出過期獸藥230袋,已作處理。檢查26個飼料廠家的濃縮飼料、預混合飼料和全價配合飼料100多噸,主要有通威、駱駝、唐人神、正大、億信、西南、黃龍山等品牌,另外還檢查了豆粕、魚粉、酵母、磷脂、磷酸氫鈣、調和油粉等6種飼料原料,約100噸。檢查中發現有的經營戶將飼料原料魚粉與有一定毒性的玉米包衣種混合存放經營,已經口頭責令改正;有的經營戶經營的飼料存在更改生產日期的情況,發現3包5kg規格的飼料存在標簽缺損的現象,當場對經營者進行了批評教育。巍山縣在一飼料經營戶中查出未作處理的過期預混料7袋,已由巍山縣獸醫衛生監督所處理。
篇3:農資打假工作方案
農資打假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切實保護農民利益,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根據四川省農業廳《四川省20**年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和目標
(一)工作思路
以***為指導,緊緊圍繞“兩個千方百計、兩個努力確保“的工作目標,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堅持“標本兼治,打防結合、屬地管理“原則,深入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推動打擊假劣促生產,嚴查違禁保安全,監督抽查提質量,案件查處懲違法,信用體系建長效,全力推進全市農資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
(二)工作目標
通過各級農業部門的共同努力,確保20**年全市不發生因假劣農資和禁限用農業投入品引發的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和農業生產損失,力爭全年農資投訴案件繼續下降,重大案件執法查處率達到100%,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進一步提高,嚴厲查處高毒禁用農藥銷售使用,積極擴大放心農資下鄉進村覆蓋面,推進農資監管長效機制建立和完善,實現農資市場秩序好轉,農民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二、整治重點和任務
(一)抓重點產品
種子:大春要突出水稻、玉米和蔬菜等種子,小春要突出小麥、油菜等種子的監管,嚴厲查處生產經營假劣種子、無證生產經營、未審先推、包裝標簽不規范等違法行為。
農藥:嚴厲查處非法添加高毒農藥等未登記成分以及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等假劣農藥,依法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和使用甲胺磷等禁用高毒農藥,無證生產、一證多用、套用或冒用登記證等違法行為。
肥料:重點查處復混肥料、有機肥料、有機無機復混肥料、水溶肥料及秸稈腐熟劑等產品中有效成分不足、未經登記、一證多用、假冒偽造登記證、肥料產品標稱具有農藥功能等違法行為。
(二)抓重點單位和區域
要把農資批發市場、專業市場和集散地,群眾投訴多,有多次違法行為記錄的經營戶,以及流動商販、非法制售假劣農資的小作坊、黑窩點等作為重點整治單位。加強對農資生產、銷售和使用地區,農資問題突出和案件多發區,“三品一標“生產基地、現代農業產業基地,以及蔬菜、水果、茶葉等經濟作物優勢種植區的重點監管。
(三)抓重點季節
大春備耕和小春播栽期間是種子、農藥、肥料等農資購銷旺季,也是假冒偽劣農資混入市場的高峰時期。各地農業部門在加強日常監管的同時,要把打假的重點放在農資購銷旺季,認真組織、精心策劃,集中時間、人力、物力,切實抓好春季、秋季農資打假專項整治。
(四)加強質量抽檢
要把農資市場質量抽檢作為打假的重要技術支撐,結合本地實際,科學合理地制定種子、農藥、肥料等農資產品質量抽檢計劃,擴大監督抽查范圍和數量,尤其要加強對問題突出區域、市場、產品和企業的農資質量抽檢,農業綜合執法機構要參與組織實施監督抽查工作,并及時對違法生產、經營不合格農資產品的查處,推動檢打聯活動開展。
(五)嚴肅查處違法案件
各地要高度重視案件線索排查、梳理工作,特別要加強對投訴和舉報案件的核查,對涉及面廣、造成重大農業生產事故、群眾反映強烈的制售假劣農資案件,要及時成立專案組限期查辦。涉及其他部門的案件和線索要及時通報、移送,涉嫌構成犯罪的案件,應商請公安機關提前介入或按有關規定及時移送。要加大典型農資案件的曝光力度,震懾違法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