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社會調查報告1篇
隨著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和民營經濟的迅猛發展,中小企業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年海安國稅新增納稅人1842戶,比上年同期增長47%。而在*****年,縣政府下達民營企業發展目標要求新發展個體私營企業9250戶。不斷增加的中小企業一方面增加了稅源,另_方面也對基層稅收管理帶來很大的挑戰。最近,在進行納稅評估、一般納稅人復檢等工作時事,對中小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抽樣調查,其結果不盡如意,提高中小企業財務核算水平、加強財務管理已刻不容緩。
中小企業財務狀況
(一)調查的內容
我們將企業的財務人員設置、帳冊設置、核算狀況等作為主要調查內容,具體包括1、財務人員設置情況,包括:
1、崗位設置狀況,是否設有總賬、出納、保管.
2、人員素質情況,包括是否有專業證書、是否專職等。
3、賬冊設置情況,包括設置是否齊全,記載是否及時,賬賬、賬證、賬實是否相符。
4、成本核算是否準確、真實。
5、抽查主要原材料、產成品、現金是否與賬面相一致。
(二)調查的結果
在調查年銷售額300萬元以下的50戶中小企業中,
1、崗位設置不全,或不規范的40戶,占調查戶數的80%
2、賬冊設置齊全32戶,占調查戶數的64%;記載及時,或基本及時的20戶,占調查戶的40%;帳實相符5戶,占調查戶數的10%
3、成本核算準確、真實的15戶,占調查戶數的30%
4、盤存主要原材料、成產品、現金與賬面相不一致45戶,占調查戶數的90%.通過這次調查,發現有90%以上的中小企業納稅人在財務上存在問題。
二、調查結果的分析
調查的結果是令人吃驚的,是什么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的?
一是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投資主體呈現多元化態勢。部分納稅人產生了重生產經營管理,輕財務核算;重營銷隊伍建設,輕財務人員培訓。少數納稅人文化層次和現代經營管理理念欠佳,不能按照《征管法》和稅務機關的要求建賬,主觀隨意性太大,收支無發票,收入隨意報,記賬的業務只是非開票不可的業務,有的記賬只是形式主義,為了應付稅務機關。
二是財務人員、辦稅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由于新辦企業不斷增加財務人員緊缺,老會計有一定水平,但一人代幾個單位的帳,時間上不能保證;新會計不是缺理論知識,就是少實踐經驗;更主要的原因是企業是老板,工資由老板發,不聽老板的就被炒魷魚,所以會計只能根據老板提供的票據“做賬”、“圓賬”。
三是稅務部門管理不到位。稅務部門特別是管理部門由于工作的千頭萬緒,疏于對納稅人的財務管理,不能按照征管法的要求加強稅收征管,部分稅務人員工作責任心不強,遇到問題不是很好地對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加以整改,而是回避矛盾,將納稅人存在的問題私自消化。在系統內部,對稅務人員的執法責任追究重于書面與形式,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稅務人員思想上產生麻痹,得過且過的觀點左右了少數人的執法行為。
四是現行法律法規對納稅人未按規定建賬的處罰較輕。對納稅人未按規定建賬的處罰,征管法第六十條第二項規定,納稅人未按規定設置賬簿、保管賬簿或者保管記賬憑證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如納稅人偷稅數額較大,而故意銷毀或隱慝賬簿憑證的,稅務機關最多也只能給予納稅人罰款一萬元。
五是現行財稅法規對財務不健全缺少切實的、有效的、統一的界定方法。有的條文只是把“賬證不全”、“不能準確的核算銷項稅金、進項稅金、應納稅金”籠統的稱作財務不健全,但具體的什么叫做“賬證不全”、
什么叫“不能準確的核算銷項稅金、進項稅金、應納稅金”沒有完整的、清楚的、統一的,操作性強的量化的標準,計算的規范尺度,“不全”、“不能準確”應達到的程度是什么,讓人感到模糊不清,財務狀況是否健全難以界定且費時費力,稅務管理人員無法把握財務不健全的“度”,客觀上造成稅務人員疏于對這類問題的管理。
三、加強管理的思考
切實加強中小企業納稅人會計核算與賬冊管理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已迫在眉睫,經過思考,筆者認為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稅法宣傳。堅持日常宣傳與宣傳月宣傳相結合,進一步提高全體公民的稅法意識,使廣大公民牢固樹立依法納稅、誠信納稅和偷稅漏稅違法的觀念,讓納稅人心中有“稅”,明白“誠信納稅”與“誠信做人”一樣重要,明白“誠信納稅”與“商譽”一樣的有價值。在日常工作中,有針對性地進行稅法宣傳,通過會計例會、業余稅校等陣地進行經常性稅法宣傳,通過納稅評估、涉稅事項調查等進行專項輔導,促進涉稅專業人員專業知識提高。通過稅法宣傳教育,使中小企業業主明白從“誠信做帳”開始“依法誠信納稅”。
二是強化辦稅人員的培訓管理。辦稅人員是聯系稅務機關與納稅人的橋梁,是稅法宣傳聲音的傳播者,是決定征管質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應以辦稅人員管理為突破口,實現誠信做賬意識的增強。
1、建立辦稅人員檔案,成立辦稅人員協會,明確分片辦稅負責人,通過自律組織,交流工作體會,提高業務。
2、加大管理力度,堅持辦稅人員例會制和考核制,定期進行活動,宣傳稅收政策法規和稅收征管工作要求。建立《辦稅人員考核登記簿》,重點考核財務核算水平、日常工作能力、工作業績,通過日常征管、納稅評估、涉稅調查來綜合評價。
三是嚴把認定關。稅務認定中涉及到對賬冊、憑證管理的有一般納稅人預認定、正式認定、年檢和所得稅征收方式鑒定等,在各種認定、年檢、鑒定中,要嚴格把關,不能遷就,嚴格執行有關規定,不符合規定不能讓其過關。
四是減少責任區人員“不務正業”的時間。稅務部門的絕大部分工作都會落實到基層管理分局,責任區的管理人員更千頭萬緒,經常要應付各種學習、考試、檢查,不斷要寫小結、寫心得、寫信息、報報表,不但要管理、評估更要搞創建,每月到責任區巡查的時間一般不超過5個工作日。因此上級部門必須保證基層管理人員到責任區的時間,每月最好不少于12個工作日。
五是加大評稅、稽查力度。納稅評估是管理的重要方面,在評估中發現賬外經營、做假賬一定要移交稽查部門處理;在稽查中發現做假賬故意偷稅的建議處于二倍以上罰款。
總之,切實加強中小企業納稅人會計核算與賬冊管理已迫在眉睫,但誰也不能指望一夜之間有個多大的變化,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全”,就是要求納稅人設置全總賬、出納、保管崗位,設置全相應賬冊;
第二步是“實”,就是要求納稅人如實、全面記賬;
第三是“規范”,就是要求納稅人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記賬。在做好以上五項工作,經過這三個步驟后,中小企業納稅人財務狀況一定會有質的變化。
篇2:鄉鎮會計代理制的運行與核算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春會計???/p>
實踐課題:鄉鎮會計代理制的運行與核算
調查目的:通過社會實踐調查了解鄉鎮會計核算中心的運行情況與核算形式,發現會計代理制的優點與存在問題,運用所學會計知識提出改進措施。調查時間:20**年10月10至20**年11月10日。調查對象:武平縣桃溪鎮會計核算中心。調查方式:實踐參與。
武平縣各鄉鎮從20**年至20**年相繼成立了鄉(鎮)會計核算中心。會計核算中心的運行原理是實行會計代理制。會計核算中心的成立動因:1、財政部門為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監管,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使用效率。2、鄉鎮行政事業單位人員越來越少,一個單位無法單獨設主管、會計、出納這樣的財務機構,需要一個代理財務管理的機構。
鄉鎮會計核算中心成立至今已有6-7年的時間了,運行情況又是如何呢?筆者根據實踐調查的情況,以桃溪鎮會計核算中心為例,列舉說明鄉鎮會計核算中心的運行情況與核算形式。
一、組織機構與運行情況。會計核算中心設主任、會計、出納崗位。核算單位設一名報賬員,不再設會計和出納。核算單位為鄉鎮政事業單位以及為開展重點工作所需設立的臨時性機構,目前桃溪鎮會計核算中心有17個核算單位。核算單位的財務收支集中在會計核算中心統一核算,取消各單位的銀行賬戶,銀行存款在會計核算中心的賬戶上統一核算,下設各單位明細賬,各單位的資金所有權與使用權保持不變。核算單位現金管理實行備用金制度,由報賬員負責備用金的申領和報賬。
從核算中心運行情況來看,效果還是比較明顯:一是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強化了會計監督職能。嚴格了各項支出管理,各單位的每一項開支都必須經過核算中心會計人員的嚴格審核,不合理的開支不能報銷,不合格的票據不能入賬,有效杜絕了亂支濫用的現象,遏制了違法亂紀行為的發生。二是從源頭加強控制,強化了財務資金的統一管理和調度。從源頭上控制了預算內資金亂支濫用、預算外收入體外循環和“小金庫”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部分單位及其領導使用國家資金的隨意性,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益,增強了政府宏觀調控能力。三是精減了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促進了會計工作的規范,提高了工作效率。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相對企業會計核算比較簡單,由會計核算中心集中核算,不僅減少了會計工作人員,而且提高了會計核算水平,保證會計信息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及時性。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會計集中核算形式是一種新的會計管理方式,是加強財務、財政資金管理的一項新舉措,對強化資金監管,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遏制違紀違法行為等都有積極作用。但在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財務問題或現象。
1、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存在弱化現象。會計核算中心代理核算單位管理會計憑證、會計賬務,核算中心按照行政事業會計準則和單位的具體情況,登記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明細帳,行政事業單位則保管、使用以及處置單位的資產,相對形成明細賬和實物賬的分離?,F實中行政事業單位普遍存在著重購輕管、重錢輕物的現象,造成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賬實不符的現象,賬外資產比比皆是。
2、由于單位的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業務相對分離,會計核算中心對于各行政事業單位的具體業務和資金性質、來源不可能全面了解,特別是單位的專項資金和往來款項。因此制約了會計核算的準確性,造成了會計信息相對失真。
3、會計集中核算后,單位自身不再設會計崗位,只要求設1名人員作為單位的報賬員辦理日常收支,向中心報送單據。報賬員實際上就履行了會計與出納雙重職責。雖然會計核算中心在代理核算中,也履行了會計牽制與監督的作用,但對于單位的具體業務不可能全面正確的了解,這種牽制與監督也不可能真正及時到位。
4、票據使用與管理上不規范。單位內部票據領購繳銷責任不清,存在著誰收費誰領取、核銷發票,坐收坐支現象,沒有按票據領銷與票據使用崗位相分離原則,收入沒有按時解繳。
5、核算單位報賬人員素質不高,業務不精。在核算中心成立后,核算單位內部只配備1報賬員,財務人員素質普遍較低,目前桃溪鎮各核算單位的報賬員普遍不具備會計從業資格,并且報賬員兼職多,崗位變動頻繁,缺乏必要的會計專業技能和財務管理知識,。
三、改進措施
1、充分利用會計核算中心工作平臺,向國庫集中支付轉軌。提高單位加強財務管理的自覺性。會計核算中心對單位的財政資金收支進行審核,加強對單位購置資產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督,確保單位國有資產的安全,同時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2、建立規范的票據管理體系。嚴格執行財政“收支兩條線”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財政票據印制、供應、保管、核銷和銷毀工作程序。票據的領取使用,必須有專門的票據專管員購領,對匯繳財政國庫或專戶的繳款憑證與實際用票收入進行核對,防止坐支收費。建立單位票據專管員制度,票據專管員與使用票據的人員必須相分離。
3、健全單位預算管理,嚴格遵守財經法規,規范單位收支行為。完善部門預算制度。首先是要進一步擴大部門預算的范圍,
要力爭將單位各部門的全部財務收支事項均納入部門預算的實施范圍,并嚴格預算的調整和追加程序;其次是將部門預算與單位內部的責任預算有機結合,并嚴格責任預算的考核機制。嚴格控制財務支出,確保重點業務的工作經費。加強對現金的管理,從嚴控制現金存量,從嚴控制個人借用公款。加強對公用經費管理。從嚴控制招待費、車輛費、會議費支出,防止與減少在招待費、車輛費、會議費中的浪費和腐敗。招待費應控制在適度范圍內。加強對專項資金管理,確保??顚S?。
4、加強會計隊伍建設,提高財務人員的科學管理水平??茖W、高效的管理,要求有高素質的管理人員。首先要選配具有財務會計專業技能的人員從事財務管理,不然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單位資產的安全管理就無從談起。其次應強化財務人員的繼續教育,包括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論和方法,提高學歷以提升理論水平,參加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等專項培訓。鼓勵核算單位報賬人員參加會計職稱資格考試以提高專業技能。
(注:以上內容謹代表個人觀點,不具法律效果)
二0**年十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