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中心學校教學點教導工作計劃

771

  中心學校教學點教導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在中心學校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生本”理念,全面實施生本教育,提高師生的整體素質;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構建“生本課堂”;深化“有效教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師生全面、和諧、可持續以展。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規范行為,加強教學管理。

  認真落實教學常規管理,努力把生本教育理念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常規管理之中,積極推動全校生本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嚴格按照上級規定設置課程,開齊、開足,上好。合理安排學生的作息時間,組織好學生的課內外活動。堅決落實“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和“陽光體育鍛煉一小時”,執行各科作業量的規定,并認真檢查落實情況,把好作業質量關。認真做好學籍管理工作。

  2.繼續加強化對教師日常教學行為的要求,完善教學常規的檢查制度。本學期將繼續實行月查和考核制度。

 ?、艂湔n:繼續實行手寫備課。備課的重心應放在如何體現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學上。檢查時,將突出備課與上課的符合度。

 ?、粕险n:一方面要著力于生本的構建,另一方面是結合“生本課堂觀摩”,全面提升生本課堂教學水平。本學期將安排10次聽評課活動,實行分層要求,分層指導。

  (3)作業:作業要做到“少而精”,倡導“當堂練”。

  即每節課要留有練習、反饋的時間,教師要精心設計前置性作業,做到分層要求,作業本與備課本相符。

  (4)組織活動: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學科競賽活動,各學科和年級組可組織適當的競賽活動,要注重學生的參與面。通過組織興趣小組等形式,組織學生參加中心學校安排的各項競賽,成績計入教師年度考核。

  (5)檢測:嚴格月考或單元檢測考試制度,每學期至少組織八次平時檢測考試。教師要認真編制質量檢測卷,做到難易適度、目標明確,并做好質量分析和反思。

  3.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監控,提倡輕負擔、高質量,不斷提高教學效率。本學期,各年級各學科教師要繼續致力于科學特點的把握,進一步優化生本課堂,以反思推進生本課堂的實效。

  (二)立足實效,優化教學過程

  堅決執行課堂教學規定,強化教學的效能意識,認真開展課堂教學、訓練反饋、學業檢測等方面的研究。

  1.樹立“目標意識”。認真學習、研究教科書和課程標準,明確教學內容的目標和要求。同時認真研究學生,了解不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感受,從而確定課堂教學的基準點,設立因人而異的教學目標和要求。

  2.強化“效能意識”。教師要深入研究生本課堂,追求每堂課的高效率。要研究最有效的、學生最感興趣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提倡“當堂訓練、當堂反饋”,打造生動活潑、自主學習、彰顯個性的“有效”生本課堂。杜絕死記硬背、題海戰術,更不得占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學生休息時間。

  3.營造“和諧氛圍”。做好學生的德育、心理健康教育,開展有益、健康的課內外活動,和諧師生關系的同時,將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有機結合,營造良好、向上的學習氛圍,為每一個學生提供發展空間。

  4.反對“盲目主義”。教師要認真、精細地設計作業,作業設計“少而精”,作業批改“嚴而細”,合理、科學的安排訓練,反對

  “盲目練習”,更不得有懲罰性的作業行為。

  5.提倡“科學評價”。要做好學生階段性學習質量的監測,對測試結果要客觀、科學的分析,以便集思廣益、改進教學。要花大力研究學習困難生的學習情況,關注每個細節,科學評價,對每個學生負責。

  (三)“科研先導”,深化生本教研。著手構建“生本課堂”。組織教師開展立足生本課堂,面向學生、服務學生自主學習的生本模式研討。

  1.繼續學習郭思樂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論,要求教師做好業務學習筆記(至少1萬5千字)。每位教師至少寫2篇學習心得,2篇生本論文。

  2.認真組織周四教研活動和單周集體備課組活動。積極開展好以生本課堂聽評課為主體的研討活動,開展真正意義上的集體備課、集體研課,鼓勵教師以輕負擔高質量為追求目標,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生本教法。開展至少4次以年級為單位的集體磨課活動,立足共同進步,促進個人成長;著手研究以“導學案”為形式的集體備課,深化教師對教材的研讀,提倡個性化的生本教學設計,有效發揮團隊效應。

  3.致力于“生本課堂”的研究和打造。各科任教師力爭短期內構建有自己特色的“生本課堂”模式。“生本課堂”是個嶄新的概念,對老師們來說是個挑戰,也是契機。本學期,首先要結合生本理論的學習和自我生本課堂診斷,努力尋找自己課堂的不成功因素,并反思解決策略;二要開展對各位老師大有助益的“生本課堂”的教學研討,積極開展“生本課堂”的專題學習活動,及時總結經驗,初步形成個任課教師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本課堂”框架結構。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向中心學校骨干教師的引領、外出取經、聽專家講座等途徑,完善各教師的“生本課堂”的操作、評價體系,全面推行“生本課堂”。

  4.結合“磨課”活動,提高生本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成效。以往的聽課活動后的評議流于形式,主題不夠集中,對教師的提高、成長效果不明顯。本學期開始,要借助

  “磨課”活動,有層次地剖析教師生本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讓教師的業務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四)鍛造隊伍,提升教師能力

  努力推動青年骨干教師的成長,以點帶面促進良好教風的形成。加強骨干教師、青年教師隊伍建設與管理。力爭推出一個我校的生本教育骨干或能手,成為我校生本教育的核心推動力量。

  1.重抓課堂教學,扎實提高教師教學業務水平。本學期,要做到一看、二聽、三查的管理策略。一看教師的課前準備,課堂紀律和組織學生情況;二聽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否有效;三查教師的備課、作業布置和批改情況。同時要擴大生本骨干教師的引導力和影響力。

  2.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業務競賽。本學期要認真組織教師參加中心學校的各項生本研討活動。營造一個奮發向上的環境,促使青年教師盡快成長。

  (五)重視評價,提高教學質量

  本學期,我們著重在生本課程的落實、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和師生評價制度的改革等方面進行探索。繼續加強“培優、提中、輔差”力度。我校教師只注重了培優和輔差的力度,忽視了對中等生的提高,使得優秀率停滯不前,因此本學期要將“提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要加強對各年級各學科的中等生的提升工作,查找中等生止步不前的原因,制定解決措施,確保中等生更上一層樓,以提升優秀率。各年級各學科教學質量要有明顯提升,教學質量力爭達標或超標。

  (六)組織活動,豐富校園生活

  配合“經典誦讀”社團活動,開展各類讀書活動,繼續開展“閱讀之星”評比活動,積淀校園文化,打造學校品牌。

  認真組織大課間活動,確保每生陽光體育鍛煉一小時;加強藝術教育,開展好舞蹈、書法、繪畫等社團活動。

  三、具體安排。

  第一周:開學典禮,提出新學期要求,做好新學期各項計劃。

  第二周:抓好學生常規,早日進入正常秩序。進行習慣養成教育,形成良好行為習慣。整理學籍。生本教研(聽評課)活動。

  第三周:班容班貌布置,選舉班干部。集體備課。低年級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第四周: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生本教研(聽評課)活動。月考及質量分析。

  第五周: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教育。集體備課。生本觀摩課活動。漢字聽寫大賽。

  第六周:召開班干部及不同層次學生會議,深入了解學生情況,提升班干部管理能力。生本教研(聽評課)活動。

  第七周:檢查生本教研工作,形成階段成果。集體備課。

  第八周:檢查教學進度。生本教研(聽評課)活動。

  第九周:教學常規大檢查。生本教研(聽評課)活動。

  第十周:

  期中考試,其中階段總結。

  第十一周:期中教學質量分析及反饋。家長會。生本教研(聽評課)活動。

  第十二周:數學競賽。

  生本教研(聽評課)活動。

  第十三周:慶六一。集體備課。

  第十四周:召開中等生提升專題會議。生本教研(聽評課)活動。

  第十五周:英語單詞聽寫大賽。集體備課。

  第十六周:階段檢查。生本教研(聽評課)活動。社團成果展。

  第十七周:生本教研(聽評課)活動。跳繩比賽。

  第十八周:加強安全教育,做好放假前的準備工作。慶七一活動。

  第十九周:學生評價考核。

  第二十周:期末總結,教師考核。

篇2:中心學校教學點教導工作計劃

  中心學校教學點教導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在中心學校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生本”理念,全面實施生本教育,提高師生的整體素質;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構建“生本課堂”;深化“有效教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師生全面、和諧、可持續以展。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規范行為,加強教學管理。

  認真落實教學常規管理,努力把生本教育理念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常規管理之中,積極推動全校生本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嚴格按照上級規定設置課程,開齊、開足,上好。合理安排學生的作息時間,組織好學生的課內外活動。堅決落實“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和“陽光體育鍛煉一小時”,執行各科作業量的規定,并認真檢查落實情況,把好作業質量關。認真做好學籍管理工作。

  2.繼續加強化對教師日常教學行為的要求,完善教學常規的檢查制度。本學期將繼續實行月查和考核制度。

 ?、艂湔n:繼續實行手寫備課。備課的重心應放在如何體現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學上。檢查時,將突出備課與上課的符合度。

 ?、粕险n:一方面要著力于生本的構建,另一方面是結合“生本課堂觀摩”,全面提升生本課堂教學水平。本學期將安排10次聽評課活動,實行分層要求,分層指導。

  (3)作業:作業要做到“少而精”,倡導“當堂練”。

  即每節課要留有練習、反饋的時間,教師要精心設計前置性作業,做到分層要求,作業本與備課本相符。

  (4)組織活動: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學科競賽活動,各學科和年級組可組織適當的競賽活動,要注重學生的參與面。通過組織興趣小組等形式,組織學生參加中心學校安排的各項競賽,成績計入教師年度考核。

  (5)檢測:嚴格月考或單元檢測考試制度,每學期至少組織八次平時檢測考試。教師要認真編制質量檢測卷,做到難易適度、目標明確,并做好質量分析和反思。

  3.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監控,提倡輕負擔、高質量,不斷提高教學效率。本學期,各年級各學科教師要繼續致力于科學特點的把握,進一步優化生本課堂,以反思推進生本課堂的實效。

  (二)立足實效,優化教學過程

  堅決執行課堂教學規定,強化教學的效能意識,認真開展課堂教學、訓練反饋、學業檢測等方面的研究。

  1.樹立“目標意識”。認真學習、研究教科書和課程標準,明確教學內容的目標和要求。同時認真研究學生,了解不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感受,從而確定課堂教學的基準點,設立因人而異的教學目標和要求。

  2.強化“效能意識”。教師要深入研究生本課堂,追求每堂課的高效率。要研究最有效的、學生最感興趣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提倡“當堂訓練、當堂反饋”,打造生動活潑、自主學習、彰顯個性的“有效”生本課堂。杜絕死記硬背、題海戰術,更不得占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學生休息時間。

  3.營造“和諧氛圍”。做好學生的德育、心理健康教育,開展有益、健康的課內外活動,和諧師生關系的同時,將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有機結合,營造良好、向上的學習氛圍,為每一個學生提供發展空間。

  4.反對“盲目主義”。教師要認真、精細地設計作業,作業設計“少而精”,作業批改“嚴而細”,合理、科學的安排訓練,反對

  “盲目練習”,更不得有懲罰性的作業行為。

  5.提倡“科學評價”。要做好學生階段性學習質量的監測,對測試結果要客觀、科學的分析,以便集思廣益、改進教學。要花大力研究學習困難生的學習情況,關注每個細節,科學評價,對每個學生負責。

  (三)“科研先導”,深化生本教研。著手構建“生本課堂”。組織教師開展立足生本課堂,面向學生、服務學生自主學習的生本模式研討。

  1.繼續學習郭思樂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論,要求教師做好業務學習筆記(至少1萬5千字)。每位教師至少寫2篇學習心得,2篇生本論文。

  2.認真組織周四教研活動和單周集體備課組活動。積極開展好以生本課堂聽評課為主體的研討活動,開展真正意義上的集體備課、集體研課,鼓勵教師以輕負擔高質量為追求目標,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生本教法。開展至少4次以年級為單位的集體磨課活動,立足共同進步,促進個人成長;著手研究以“導學案”為形式的集體備課,深化教師對教材的研讀,提倡個性化的生本教學設計,有效發揮團隊效應。

  3.致力于“生本課堂”的研究和打造。各科任教師力爭短期內構建有自己特色的“生本課堂”模式。“生本課堂”是個嶄新的概念,對老師們來說是個挑戰,也是契機。本學期,首先要結合生本理論的學習和自我生本課堂診斷,努力尋找自己課堂的不成功因素,并反思解決策略;二要開展對各位老師大有助益的“生本課堂”的教學研討,積極開展“生本課堂”的專題學習活動,及時總結經驗,初步形成個任課教師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本課堂”框架結構。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向中心學校骨干教師的引領、外出取經、聽專家講座等途徑,完善各教師的“生本課堂”的操作、評價體系,全面推行“生本課堂”。

  4.結合“磨課”活動,提高生本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成效。以往的聽課活動后的評議流于形式,主題不夠集中,對教師的提高、成長效果不明顯。本學期開始,要借助

  “磨課”活動,有層次地剖析教師生本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讓教師的業務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四)鍛造隊伍,提升教師能力

  努力推動青年骨干教師的成長,以點帶面促進良好教風的形成。加強骨干教師、青年教師隊伍建設與管理。力爭推出一個我校的生本教育骨干或能手,成為我校生本教育的核心推動力量。

  1.重抓課堂教學,扎實提高教師教學業務水平。本學期,要做到一看、二聽、三查的管理策略。一看教師的課前準備,課堂紀律和組織學生情況;二聽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否有效;三查教師的備課、作業布置和批改情況。同時要擴大生本骨干教師的引導力和影響力。

  2.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業務競賽。本學期要認真組織教師參加中心學校的各項生本研討活動。營造一個奮發向上的環境,促使青年教師盡快成長。

  (五)重視評價,提高教學質量

  本學期,我們著重在生本課程的落實、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和師生評價制度的改革等方面進行探索。繼續加強“培優、提中、輔差”力度。我校教師只注重了培優和輔差的力度,忽視了對中等生的提高,使得優秀率停滯不前,因此本學期要將“提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要加強對各年級各學科的中等生的提升工作,查找中等生止步不前的原因,制定解決措施,確保中等生更上一層樓,以提升優秀率。各年級各學科教學質量要有明顯提升,教學質量力爭達標或超標。

  (六)組織活動,豐富校園生活

  配合“經典誦讀”社團活動,開展各類讀書活動,繼續開展“閱讀之星”評比活動,積淀校園文化,打造學校品牌。

  認真組織大課間活動,確保每生陽光體育鍛煉一小時;加強藝術教育,開展好舞蹈、書法、繪畫等社團活動。

  三、具體安排。

  第一周:開學典禮,提出新學期要求,做好新學期各項計劃。

  第二周:抓好學生常規,早日進入正常秩序。進行習慣養成教育,形成良好行為習慣。整理學籍。生本教研(聽評課)活動。

  第三周:班容班貌布置,選舉班干部。集體備課。低年級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第四周: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生本教研(聽評課)活動。月考及質量分析。

  第五周: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教育。集體備課。生本觀摩課活動。漢字聽寫大賽。

  第六周:召開班干部及不同層次學生會議,深入了解學生情況,提升班干部管理能力。生本教研(聽評課)活動。

  第七周:檢查生本教研工作,形成階段成果。集體備課。

  第八周:檢查教學進度。生本教研(聽評課)活動。

  第九周:教學常規大檢查。生本教研(聽評課)活動。

  第十周:

  期中考試,其中階段總結。

  第十一周:期中教學質量分析及反饋。家長會。生本教研(聽評課)活動。

  第十二周:數學競賽。

  生本教研(聽評課)活動。

  第十三周:慶六一。集體備課。

  第十四周:召開中等生提升專題會議。生本教研(聽評課)活動。

  第十五周:英語單詞聽寫大賽。集體備課。

  第十六周:階段檢查。生本教研(聽評課)活動。社團成果展。

  第十七周:生本教研(聽評課)活動。跳繩比賽。

  第十八周:加強安全教育,做好放假前的準備工作。慶七一活動。

  第十九周:學生評價考核。

  第二十周:期末總結,教師考核。

篇3:X中學教導處學期工作計劃

  X中學教導處學期工作計劃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全縣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穩步推進素質教育,積極實施新課程改革,給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使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特別制訂本學期工作計劃如下;

  一、進一步完善常規管理制度

  教導處每周一發放值周日志和教學日志。值周人員由學校領導及學生會成員組成。對一周來學生的出勤、早操、課間操、紀律、學風、衛生等方面做詳細的量化評比,下一周星期一總結公布,并把此結果作為評選先進班集體及優秀班主任的依據。教室日志由各班班長填寫,主要統計教師的上課輔導情況,把教師的上課及輔導分為好、較好、較差、未上四種情況,最后班主任簽字,下周一交教導處,并把此結果作為教師評優選先的一個依據。

  二、抓教研、促教改、加強教學常規管理

  教研工作是教學工作的生命線。學校始終堅持“教研興校,教改立校”的原則。教研組長由業務能力強并且在教學上有豐富經驗的學科帶頭人擔任。其中夏志霞擔任文科組組長,謝世祥擔任理科組組長,張娟任英語組組長。蘭曉東任技能組組長。各教研組組長除平時協助教導處檢查教案、作業外,還組織教師聽課、說課、評課。學校規定每周星期五的課外時間各教研組輪流觀看學習教改實驗錄像(光盤),全面實行課堂改革,將討論探究等開放式的教學方法帶入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同時要組織教師積極參加教研教改實踐,走出去,學習外面的先進的教學經驗。學校規定各教師每學期必須寫兩篇以上的教學論文,并對此方面有突出成績的教師給予獎勵。

  三、加強信息技術教育

  為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為學生的長足發展創造條件,

  七、八、九三個年級每周開設一節信息技術課,由學校專任教師講授計算機初步知識。掌握簡單的打字、制表、動畫、課件制作等方面的知識。

  四、加強畢業班的教學

  本年度九年級畢業班繼續開設下午自習,九年級蹲級領導、班主任、任課教師共同負責,對學生的各門課程進行輔導。

  五、加強學籍管理

  加強學籍管理,杜絕虛假學籍;采取得力措施,嚴控輟學率,采取減、免、助等方法,防止學生流失,鞏固普九成果。

  六、對班主任工作實行等級評價

  根據學校值周檢查評比的結果及班級養成教育、學?;顒?、體育達標率、思想品德、勞動諸方面的量化考核結合班級的鞏固率及在統考中的合格率、優秀率對班主任工作實行量化考核。根據考核結果把全校的11位班主任分為優、良、中三類,再依類別發放班主任津貼的校補部分,并把成績排在前三名的班主任確定為學校優秀班主任。

  七、進一步完善考試制度

  除九年級升學會考及縣、學區組織的測試外,學校組織的測試一律采用異級插班、教師輪流監考,教研組統一閱卷登分,教導處統一匯總成績的辦法。監考教師要做到“按時收發試卷,考場內不談話,手中不拿任何與考卷無關的東西??荚嚻陂g不竄監,不無故離開考場”。閱卷要做到“細、實、公”。在試卷袋未拆封之前,試卷不得與所任科目的教師見面。對監考不嚴、閱卷不認真,在成績上弄虛作假的教師學校要做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可處于100—200元的罰款。

  八、實行量化指標管理

  學校指定了《量化指標管理及獎懲條例》、《教師教學工作評價指標細則》該《條例》把全縣或學區統考的平均及格率及平均分作為課程的指標。根據教師完成工作的程度并結合試題的難易程度對教師實行獎懲。

  該《條例》和《細則》的有關規定作為教師平時工作考核的主要依據。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