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縣衛生局五一節前食品安全檢查總結
為保證我縣節日期間食品衛生安全,保障城鄉人民群眾和游客身體健康,度過一個祥和、健康的假日,預防食物中毒等突發事件的發生,根據××縣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文件《××縣**年“五一”期間食品安全檢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食安委辦[**]×號)具體部署,在“五一”黃金周到來之前,我局會同縣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有關成員單位組成聯合檢查組,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一次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檢查活動?,F將檢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全面貫徹落實縣食品安全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執政為民,加強監督檢查,確保我縣人民的食品消費安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
二、領導重視
由于食品安全協調工作及時到位,參加本次檢查的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有關成員單位領導對這次檢查工作非常重視,都將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同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結合自身實際,都按要求派出分管領導或業務骨干參加檢查。各有關部門能夠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服從領導,認真開展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
三、檢查時間及檢查成員組成
具體檢查時間為4月27日至28日;由衛生局、教育局、環保局、經貿局和畜牧水產局分別派出人員組成檢查組。
四、檢查重點
本組檢查重點為旅游景區、主要聚餐場所的食品衛生安全,其中主要負責餐飲業和食堂等消費環節的檢查。各成員單位實行分工負責,其中衛生局主要針對食品原料的采購索證,證照及從業人員健康檢查情況,加工過程衛生要求落實情況及餐飲具的清潔消毒設施運行情況等進行檢查;教育局主要針對被檢查學校領導的協調;環保局針對被檢查單位的排污情況;經貿局針對餐飲單位大批量購進酒類消費品時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畜牧水產局針對餐飲單位的禽畜肉類檢疫證明。
五、檢查結果
據統計,本次聯合專項檢查共出動車輛2臺,檢查人員40人次,檢查了大中型餐飲單位18間、旅業景區1個、學生食堂2所。檢查組對被檢查單位共下達限期整改意見書20份。檢查情況表明,我縣餐飲單位的食品衛生總體秩序良好,但仍存在不少問題。
大部分受檢單位均能建立健全衛生組織機構和衛生制度。所有的配料標簽齊全,符合食品衛生要求;食品倉庫內物品能分類、離墻、離地存放;未發現過期變質食品;倉庫內無存放有毒、有害食品;食物冷藏設施數量足夠,運轉正常,能做到生熟食品分開存放。
餐飲經營場所內外整潔,保持良好環境衛生,布局和功能分區合理,初加工分有蔬菜、肉類、水產品等區域或間;加工流程分初加工、精加工、烹飪,做到生熟分區。餐具清洗、消毒、保潔設施齊全,落實到位。
六、存在問題
檢查人員通過對相關單位進行深入細致的檢查,發現主要存在問題表現如下:
1、功能間不足。如××山莊和××賓館都缺少粗加工間;龍巖風景區飲食店為敞開式經營,缺少必要的專用功能間。
2、衛生設施不完善。如××中食堂的紗門、紗窗已破損,配餐間為敞開式,未達到有效的“三防”目的。
3、管理不到位。如××山莊白案間內工作人員把自己用的食具放在烤箱內,烤箱內有蟑螂,地板有污垢,工作服與原料放在一起,白案間內放置作廢的原料,工作間的紗門敞開;××中學食堂對食品原料采購索證不全,各餐飲單位對采購的禽畜肉類原料未索取檢疫證明。
對檢查中發現的存在問題,監督員都立即指出,已向被檢查單位反饋,要求限期整改。
七、工作意見
由于食品安全直接關系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通過本次檢查,增強了各類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衛生管理意識,及時發現和消除了衛生安全隱患,為五一期間的各項活動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后,要多組織類似的聯合檢查,多部門聯動,時常給違法從事食品經營者提個醒,甚至重重打擊。同時要加強宣傳,大力宣傳執法人員的行動結果,及時曝光違法者危害人民的各種行徑,使食品安全檢查工作深入人心。努力營造一個人人參與維護食品安全,讓違法經營者成為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局面,不斷提高我縣的食品衛生水平,讓廣大市民群眾對食品消費質量放心。
篇2:湖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簡本)
湖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簡本)
1總則
1.1工作目的
建立健全我省應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規范和指導應急處理工作,有效預防、積極應對、及時控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組織應急處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和《省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等法律法規和文件,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預案。
1.3事故分級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質、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圍,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分為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級)、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級)、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級)四級。
1.4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湖北省轄區內,在初級農產品生產、食品生產加工、食品流通和餐飲業、食堂等消費各環節中發生食源性疾患,造成社會公眾病亡或者可能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5工作原則
按照國家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機制,貫徹以人為本、依法規范、政府領導、部門聯動、分級負責、協調配合、信息公開、群防群控、依靠科學、果斷組織的工作原則。
2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2.1應急指揮機構
2.1.1Ⅱ級以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省政府根據事故處理的需要成立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省應急指揮部),負責領導、組織、協調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省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設在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省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根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質和應急處理工作的需要確定。
2.1.2地方各級應急指揮機構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事故級別相應成立由各有關部門組成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在上級應急指揮部的指導和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組織本地區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的具體工作。
2.2日常管理機構
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全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日常監管工作。
地方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履行本行政區域內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日常管理的職責。
2.3咨詢專家庫
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組織建立和管理當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咨詢專家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從咨詢專家庫中確定相關專家組成專家咨詢組,對應急處理工作進行技術指導,提出咨詢和建議。
3事故預防與報告
3.1事故監測
衛生、工商、質監、農業、商務、教育、環保、糧食、林業、出入境檢驗檢疫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加強對重點品種、重點環節、重點場所、重點地區,尤其是對高風險食品的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環節的日常監管。建立暢通的信息監測和通報網絡系統,形成統一、科學的食品安全信息評估和預警指標管理系統,及時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勢,對食品安全問題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整治、早解決。
3.2事故預警
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根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監測系統提供的信息,按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發展規律和特點,及時分析其對公眾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發展趨勢在本區域內作出預警。
3.3通報制度
3.3.1通報范圍
?、艑娊】翟斐苫蛘呖赡茉斐蓢乐負p害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粕婕拜^多人數群體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現死亡病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3.3.2通報方式
?、沤拥街卮笫称钒踩鹿蕡蟾婧?,應在2小時內向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
?、聘鶕卮笫称钒踩鹿饰kU源監控信息,對可能引發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險情,要及時通報有關市(州)人民政府和部門,加強監測和預警工作。
3.4舉報制度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舉報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隱患,以及相關責任部門、單位、人員不履行或不按規定履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監管職責的行為。
有關部門接到舉報后,應及時組織或通報有關部門,對舉報事項進行調查處理。
3.5應急準備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接到可能導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信息后,應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并按預案做好應急準備和預防工作。
3.6報告制度
各級食品藥品監管局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系統。
3.6.1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發現)單位報告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發現)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當地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或有關部門報告,也可以直接向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報告。
3.6.2報告范圍
(1)對公眾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損害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2)群體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現死亡病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3.6.3下級向上級報告
縣(市、區)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及有關部門接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按事故級別向市(州)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及有關部門報告。市(州)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及有關部門在接到Ⅲ級以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后,應當在2小時內分別報省人民政府、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及有關部門。省人民政府、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及有關部門在接到Ⅱ級以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后,應當在2小時內分別向國務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及有關部門報告。
3.6.4報告責任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不得阻礙他人報告。
3.6.5報告時限要求
事故發生地人民政府或有關部門應在知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后1小時內做出初次報告;根據事故處理的進程或者上級要求隨時做出動態報告;在事故處理結束后10日內作出終結報告。
3.6.6報告內容
(1)初次報告
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危害程度、傷亡人數、事故報告單位及報告時間、聯系人員及聯系方式、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等。
(2)動態報告
既要報告新發生的情況,也要對初次報告的情況進行補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發展與變化、處置進程、事故原因等。
(3)終結報告
包括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鑒定結論、對事故處理工作進行總結,分析事故原因和影響因素,提出今后對類似事故的防范和處置建議。
4應急響應
4.1分級響應
4.1.1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Ⅰ級)
?、窦墤表憫獔笳垏覒敝笓]部或辦公室組織實施。當組織實施Ⅰ級應急響應行為時,事發地人民政府應按照國家應急響應指揮部的部署以及相應的預案全力以赴地組織救援。省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及時向國務院和有關部門報告基本情況、事態發展和應急進展等情況。
?、艈邮≈卮笫称钒踩鹿蕬鳖A案,并成立省應急指揮部,省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開始工作,組織應急處理。
?、崎_通與事故發生地的應急指揮部的通信聯系,隨時掌握事故發展動態,指導當地應急處理工作。
?、潜3峙c國家應急指揮部的聯系,接受其統一指揮,及時報告有關應急處理情況。
?、瘸闪⑾嚓P應急處理工作小組,趕赴現場參加、指導現場應急處理工作。
4.1.2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Ⅱ級)
?、蚣墤表憫袆拥慕M織實施由省人民政府決定。
?、攀∪嗣裾畱表憫?/p>
省人民政府根據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建議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的需要,決定啟動《湖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成立省應急指揮部,確定參與應急響應的成員單位。
?、剖∈称匪幤繁O督管理局應急響應
在省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按照本預案規定的程序,啟動省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工作,提出應急處理工作措施;及時向有關部門、毗鄰或可能涉及的省(區、市)相關部門通報情況;指導、部署市(州)應急指揮部開展應急處理工作。
?、鞘敝笓]部成員單位應急響應
接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通報后,依據其職責加強對事發地相關部門的督導,保持與省應急指揮部的聯系,根據省應急指揮部的決定積極開展工作。
?、仁?州)、縣(市、區)人民政府應急響應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地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在省人民政府或省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按照要求認真履行職責,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落實有關工作。
4.1.3較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Ⅲ級)
?、蠹墤表憫袆拥慕M織實施由市(州)人民政府決定。
?、攀?州)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統一領導和指揮,啟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剖?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當地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啟動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工作,組織實施各項應急處理工作;指導、部署縣(市、區)應急指揮部開展應急處理工作。
?、鞘?州)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當按規定之職責,服從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和安排,履行各自職責,及時組織實施相關應急處理措施,并隨時將應急處理情況報告給市(州)應急指揮部。市(州)應急指揮部應當將有關事故以及處理情況及時報送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市(州)人民政府。
?、仁∈称钒踩O管部門應加強對市(州)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急處理工作的指導、監督,并協助解決應急處理工作中的困難。
4.1.4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Ⅳ級)
?、艏墤表憫袆拥慕M織實施由縣(市、區)人民政府決定。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組織有關部門開展應急處理工作??h(市、區)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組織調查、確認和評估,及時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或食品安全監管相關部門按規定向同級人民政府報告,并提出是否啟動應急預案的建議,有關事故情況應當立即向上一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食品安全監管相關部門報告。
市(州)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部門應當對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給予指導、監督和支持。
4.1.5響應的升級與降級
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隨時間發展進一步加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危害特別嚴重,并有蔓延擴大的趨勢,情況復雜難以控制時,應當及時提升響應級別,依法采取緊急處置措施;對事故主要危害已迅速消除,并不會進一步擴散的,相應降低響應級別。
4.2緊急處置
現場處置主要依靠行政區域內的應急處置能力。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發生事故的單位和當地人民政府按照應急預案迅速采取措施。
事態出現急劇惡化的情況時,現場應急處理指揮部在充分考慮專家和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及時制定緊急處置方案,依法采取緊急處置措施。
4.3響應終結
按分級響應權限,由同級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提出終止應急響應的建議,報應急指揮部批準宣布應急響應結束,應急小組撤離現場,預案工作程序隨之終止。應急指揮部及辦公室隨之撤銷。
5后期處理
5.1善后處置
事故發生地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組織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處置工作,包括人員安置、補償,征用物資補償,污染物收集、清理與處理等事項。盡快消除事故影響,妥善安置和慰問受害和受影響人員,盡快恢復正常秩序,保證社會穩定。
5.2責任追究
按分級響應權限,分別由事故發生環節的具體監管職能部門依法對造成事故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給予懲處;對處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中有瞞報、漏報、遲報行為及有失職、瀆職行為的單位和個人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責任。
5.3總結報告
接到終結報告后,事發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應認真總結分析應急處理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應急處理工作的建議,10日內完成應急處理總結報告并及時上報級。
6應急保障
6.1醫療保障
建立醫療救治、衛生監督和疾病預防控制的資源動態數據庫,明確醫療救治機構、衛生監督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急醫療急救隊的分布、救治能力以及專業特長等基本情況,并根據應急處理工作需要,制定醫療衛生設備、物資調度方案。
6.2人員保障
組建專業應急隊伍,并根據應急處理工作需要,提高裝備水平,增強隊伍實戰能力。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組織食品安全監察專員和相關部門及專家參加事故處理。
6.3技術保障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技術鑒定必須由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承擔,必要時由應急指揮部統一安排。
6.4物資和資金保障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保障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所需設施、設備和物資,保障應急物資儲備,所需經費列入同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
7宣教培訓和演習演練
7.1食品安全知識宣教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有組織、有計劃地向廣大消費者進行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消費者的自我保護和防御風險的意識。
7.2演習演練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積極組織開展突發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演習演練,以檢驗和強化應急準備、協調和應急響應能力,并對演習演練結果進行總結和評估,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
8附則
8.1解釋機構
本預案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負責解釋。
8.2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篇3:風景區夏季高溫食品安全預警通知
風景區夏季高溫食品安全預警通知
隨著夏季高溫酷暑天氣的到來,各種細菌生長繁殖迅速,是各種細菌生長繁殖迅速期,食物容易腐敗變質,是食物中毒的高發、頻發時段。針對夏季高溫食品安全特點,風景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風景區市場監管局發布夏季高溫食品安全預警,提醒廣大游客和居民,除了注意防暑降溫外,還要注意飲食安全,謹防病從口入。
一、外出就餐時注意事項
外出就餐時應選擇持有有效《食品經營許可證》、食品安全監督量化等級較高、環境衛生整潔、信譽度高的正規餐飲服務單位就餐,不去衛生狀況差、無證經營的餐飲單位及路邊露天飲食小攤點就餐。燒烤食品原料儲存條件不當容易腐敗且燒烤加工中可形成苯并芘等有害物質,建議慎食,特別是不要貪吃無證攤販燒烤。夏季瓜果品種較多,選購新鮮、完好無損的瓜果,用流水洗凈、盡量削皮后食用,不吃不凈、局部變質的瓜果。不食用野生蘑菇、化兒草、黃花菜、發芽土豆、未熟透四季豆等。少食冷飲、飲料食品,過量容易導致腹瀉、腹疼等癥狀;餐后應索要發票或收據。
二、網上訂食外賣食品注意事項
網上訂餐外賣食品應選擇證件齊全、信譽度高的外賣餐飲服務單位,食用前要注意檢查食物感官性狀是否異常、是否燒熟煮透、餐具是否潔凈,并向送餐者索要訂餐食品憑證。
三、居家飲食注意事項
在家就餐也要講究安全衛生,合理膳食,提倡“現買、現做、現吃”,熟食品盡量不食或少食于下頓。食物制作前確認食材新鮮,沒有變質。食材要用流動的潔凈水多次清洗,去除農藥殘留。刀具、案板和餐具做到生熟分開。加熱烹制過程要做到燒熟煮透。四季豆、豆漿因分別含有紅細胞凝集素、皂甙,要徹底加熱煮熟。涼菜要現吃現做,可適量加入生蒜或醋殺菌,不吃或少吃生食海產品。
四、購買食品注意事項
選購食品或食品原料應選擇具備相應資質、食品貯存條件較好的正規商場、超市和市場,購買時要查看標簽標識,觀察是否新鮮,是否在保質期內,包裝是否完整無損、有無鼓包(漲袋、胖聽) 、有無顏色變化、有無出現異味等現象。特別是需要冷藏或冷凍的食品要看是否符合相應的條件(一般冷藏溫度為0-4℃、冷凍溫度為-18℃以下)。不要貪圖便宜購買低質次的食品,不要購買不認識的野菜和野生蘑菇。
五、貯存食品注意事項
夏季要特別注意食物保藏。需要冷藏或冷凍的食品,購買后盡快放入冰箱保存,避免在室溫暴露過長導致腐敗變質。冰箱內存放食品不宜過滿,要定期除霜。蔬菜、水果類食品宜冷藏保鮮,與生肉、生魚等要分開保存。聽裝、瓶裝、罐裝、利樂紙盒、真空包裝等包裝食品,即開即用,開啟后應及時冷藏且不宜久存。烹調好的食物室溫存放時間不要超過2小時;剩菜、剩飯等要及時冷藏,冷藏時最好用保鮮膜包好,冷藏時間不宜超過24小時,再次食用前要徹底加熱,并確認無變質后方可食用。食用油應在避光陰涼條件下貯存。
六、特殊群體飲食注意事項
夏季微生物易于繁殖,老人、兒童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尤其應注意飲食衛生,注意科學飲食,切忌暴飲暴食,盡量少食或不食冷飲,防止病從口入,尤其家長要督導把關兒童正確飲食,防止濫用食品。學生要注重營養搭配,多食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的新鮮蔬菜、水果等清淡健康食品,少食用油膩和生、冷食品,不喝生水和散裝冷飲,養成健康飲食習慣。
居民和游客就餐后如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懷疑是食用了受污染的食物導致食物中毒時,應及時到就近醫療機構就診,并妥善保存消費憑證、就診記錄、剩余食品、嘔吐物等相關證據,及時撥打12315等舉報電話投訴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