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又是一年春色好,忙趁東風放紙鳶。為了讓孩子們走進自然、親近自然,感受春的氣息、春的魅力,在我校少隊部的安排下,4月6日下午我們四年級組近300名師生齊聚渭河生態公園,開展了本學期第一次社會實踐活動
——“擁抱春天,放飛夢想”放風箏比賽。
春風拂面,柳綠花紅,參與活動的每一個人都是無比的興奮。班主任和護導教師出發前在教室將家長分配到各個學習小組中,讓家長和孩子們提前認識、交流,同時就下午活動的紀律與環保等做以具體的要求,并給孩子們簡單介紹了一些放風箏的技巧。孩子們帶著自己心愛的風箏在校園整齊地列隊,五彩斑斕的風箏讓校園內瞬時繁花似錦。年級包抓領導王校長進行了動員講話,就活動中學生的安全與文明出行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并建議家長義工在參與中加強對所在小組學生的組織和管理,祝此次活動圓滿而有意義。
追逐風箏、擁抱春風、放飛夢想、享受時光。四月的天空一片湛藍,五彩繽紛的風箏將天空裝點得格外美麗。孩子們三五成群地放飛著自己的風箏,放飛了火熱的激情與青春的理想,盡情享受春日里暖暖的陽光和夢想放飛時的喜悅。“春風三月弄紙鳶”,許多風箏飛得很高,已經看不見繩子的蹤跡,也有個別風箏出現細節問題,忽起忽落,可是這并不影響大家的興致,執著的放飛風箏?,F場熱鬧的氣氛引來了眾多的駐足觀賞者,他們不時指點,與同學們共同分享放風箏的喜悅。
在此次活動中,家長義工們踴躍參與,既是孩子們的好朋友,又是老師們的好幫手。他們的身影活躍在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孩子身邊,時而幫他們解線,時而身授放飛技巧,時而用相機記憶著美麗的瞬間……歡聲笑語蕩漾在陽春三月的渭水河畔,使往日沉靜的生態公園生機盎然。
“擁抱春天,放飛夢想”,此次實踐活動使孩子們放飛了各自心中的夢想,暢享了春天的溫暖與情懷,既豐富了孩子們的校園生活,陶冶了他們的情操,又提高了孩子們的實踐能力,增強了他們的合作交往能力。在孩子們豐富多彩的小學生活中,又多添一份特別的記憶。
篇2:老師線上教學總結:師生的時空分離
20**老師線上教學總結:師生的“時空分離”
正如培訓中北師大陳麗教授所言:在線教育非常顯著的一個缺點,便是使得師生“時空分離”,一改原來熟悉的課堂模式和環境,自然無法迅速獲得教學效果。網授課能直接看出的問題有:課堂容量大,對一節課的重難點缺少有效的選擇;提問不精準,導致學生在回答時困難重重;教學語言不夠規范,有時會出現一些不干凈利索的表達。而這些在直播課中被無限放大的問題最終都指向了一個人專業成長的節奏,正如有人說,一個教師有什么才能看見什么,教師看見什么才能引導學生看見什么。這就要求教師擁有“可見”的專業智慧和“不可見”的人格魅力。
針對以上問題,我認為我應該在以下幾方面做努力:首先,繼續尋找推動自我成長的切口。比如,設計流暢、有內在邏輯的教學環節、使用規范的、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在準備錄播課時,我反復觀看自己的教學視頻,總結了自己課堂用語的幾種問題:思路不夠流暢,有時候會出現口頭語、病句等問題,有時候語速較快,沒有考慮學生是否接受。語言表達的背后是對文本的解讀和教學環節的思考,也是一個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的體現。通過規范的課堂用語、符合學情的提問來促進自己設計流暢的、有邏輯性的教學環節,應該成為我的努力方向。
其次,增加閱讀量和自主寫作任務。專業閱讀應該是專業成長的土壤,要想帶領學生走向更遠的彼岸,就要有發現美景的眼睛。因此,我可以進行定量的專業閱讀,并以公眾號為平臺堅持每天的寫作和記錄。點滴積累,不能讓每天的教學成為雁過無痕般的遺憾,不能讓自己在瑣細的工作中沒有收獲。最后,探索有效的落實方法。七年級在落實教學效果的過程中一直堅持普通的檢查背誦的方式,這讓我和學生都感到疲憊。這學期我會改進檢查方式,引導學生在掌握背誦知識的同時收獲愉悅,不把語文背誦看作負擔。
篇3:學院組織師生外出活動安全管理制度
學院組織師生外出活動安全管理制度
1、組織師生外出活動(社會實踐、社會調查、春游、秋游、參加公益活動、義務勞動、參觀訪問等)要制定周密的計劃和安全措施,活動方案必須經校領導審閱簽字同意后方可實施;組織到外地或較遠活動的需經財政局分管局長審批;
2、每次活動應有具體的責任人,注意人員年齡、身體狀況搭配;
3、活動的路線、地點,事前應進行實地勘查;
4、活動來往的交通工具應向專業運輸部門租用,遵守乘車安全要求,行前要求營運部門對車進行檢修;
5、每次活動都要有安全、保衛、意外事故的應急預案;
6、野炊、爬山、野餐要注意防火、防食物中毒、防摔傷事故發生;
7、活動地附近有河流、水庫的,沒有組織措施或不具備安全條件的,不能讓學生下水;
8、凡外出參加各種活動,學校領導及安全小組成員必須對活動全過程進行監控;
9、在活動中實行責任追究制,如遇安全事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