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禮儀學習心得體會
一.概述
“人生一世,必須交際。進行交際,需要規則。所謂禮儀,即人際交往的基本規則,是人際交往的行為秩序。”禮儀是人類文化的結晶,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它是人們進行交往的行為規范與準則,宛如步入社會的“通行證”,溝通人際關系的“立交橋”。
在現代社會,禮儀不僅僅是關系到我們的個人形象,更是一門非常有用的學問,也是一門高深的文化。說它有用,是因為通過合理的著裝以及禮儀,來促進貿易談判;說它高深,同樣是交談,為什么有人能談的很和諧,而有的人卻把人惹的大發雷霆,生意告吹。 那么,什么是商務禮儀?
商務禮儀是在商務活動中體現相互尊重的行為準則。商務禮儀的核心是一種行為的準則,用來約束我們日常商務活動的方方面面。商務禮儀的核心作用是為了體現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這樣我們學習商務禮儀就顯得更為重要。我們可以用一種簡單的方式來概括商務禮儀,它是商務活動中對人的儀容儀表和言談舉止的普遍要求。
商務禮儀是人們在商務活動中,用以維護企業形象或個人形象,對交往對象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為規范和慣例。簡單地說,就是人們在商務場合適用的禮儀規范和交往藝術。和一般的人際交往禮儀相比,商務禮儀有很強的規范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和商務組織的經濟效益密切相關。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說:商務禮儀是管理者在商務場合中的臉面,如果不注重禮儀,就會失去臉面。
二.商務禮儀的原則
(一)維護形象
在國際交往之中,人們普遍對交往對象的個人形象備加關注,并且都十分重視遵照規范的、得體的方式塑造、維護自己的個人形象。個人形象在國際交往中之所以深受人們的重視。 個人形象在構成上主要包括六個方面。它們亦稱個人形象六要素。
第一、是儀容。儀容,是指一個人個人形體的基本外觀。
第二、是表情。表情,通常主要是一個人的面部表情。
第三、是舉止。舉止,指的是人們的肢體動作。
第四、是服飾。服飾,是對人們穿著的服裝和佩戴的首飾的統稱。
第五、是談吐。談吐,即一個人的言談話語。
第六、是待人接物。所謂待人接物,具體是指與他人相處時的表現,亦即為人處世的態度。
(二)不卑不亢不卑不亢,是涉外禮儀的一項基本原則。它的主要要求是:每一個人在參與國際交往時,都必須意識到自己在外國人的眼里,是代表著自己的國家,代表著自己的民族,代表著自己的所在單位的。因此,其言行應當從容得體,堂堂正正。在外國人面前既不應該表現得畏懼自卑,低三下四,也不應該表現得自大狂傲,放肆囂張。
(三)求同存異
所謂“求同存異”是指在涉外交往中為了減少麻煩,避免誤會,最為可行的做法,是既對交往對象所在國的禮儀與習俗有所了解并予以尊重,更要對于國際上所通行的禮儀慣例認真地加以遵守。
(四)入鄉隨俗
是國為世界上的各個國家、各個地區、各個民族,在其歷史發展的具體進程中,形成各自的宗教、語言、文化、風俗和習慣,并且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這種“十里不同風,百里不俗”的局面,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也是世間任何人都難以強求統一的。
在涉外交往中注意尊重外國友人所特有的習俗,容易增進中外雙方之間的理解和溝通,有助于更好地、恰如其分地向外國友人表達我方的親善友好之意。
(五)不宜先為
“不宜先為”原則具有雙重的含意。一方面,它要求人們在難以確定如何行動才好時,應當盡可能地避免采取任何行動,免得出丑露怯。另外一方面,它又 要求人們在不知道到底怎么作才好,而又 必須采取行動時,最好先是觀察一些其他人的正確作法,然后加以模仿,或是同當時的絕大多數在場者在行動上保持一致。
(六)以右為尊
正式的國際交往中,依照國際慣例,將多人進行并排排列時,最基本的規則是右高左低,即以右為上,以左為下;以右為尊,以左為卑。 大到政治磋商、商務往來、文化交流,小到私人接觸、社交應酬,但凡有必要確定并排列時的具體位置的主次尊卑,“以右為尊”都是普遍適用的。
三.商務禮儀的作用
有人說,“長遠的目光、睿智的頭腦、機敏的談吐”是商場上的三大利器。但我想,作為人類交流感情、建立友誼和開展各種活動的橋梁和紐帶的商務禮儀,也同樣是必不可少的第四大利器,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還要較其他利器更為重要。
有人把商務禮儀看作是商務人員的敲門磚,有人稱商務禮儀是商務活動的通行證,更有人直言:商務禮儀將決定著商務活動的成敗。商務禮儀的作用,一言以蔽之: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因此,可以說,商務禮儀是從事商務活動的必備利器。具體說,商務禮儀有以下重要作用:
(一)商務禮儀有助于提高商務人員的個人素質
市場競爭最終是人員素質的競爭,對商務人員來說,商務人員的素質就是商務人員個人修養的表現。修養體現在細節上,細節展示素質。所謂個人素質,就是在商務交往中待人接物的基本表現,比如在商務交往中,首飾佩戴也要講究一定的原則:必須符合身份,以少為佳,一般不多于三種,每種不多于兩件,同時要注意與服裝搭配的和諧。
(二)商務禮儀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在商務交往中,人們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相互合作,如果不遵循一定的規范,雙方就缺乏協作的基礎。在眾多的商務規范中,禮儀規范可以使人明白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利于確定自我形象,尊重他人,贏得友誼。
(三)商務禮儀有助于維護商務人員和企業的形象
企業的形象是由該企業的一個個員工表現出來的,好的企業形象有助于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有利的地位。商務人員或企業員工的形象就是他的形體外觀和舉止言談在商務交往中在交往對象心目中形成的綜合化,系統化的印象,是影響交往能否融洽,交往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商務禮儀就是塑造形象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如在人際交往中,言談講究禮儀使人文明;舉止講究禮儀使人高雅;行為講究禮儀使人美好;穿著講究禮儀使人增強自信。運用商務禮儀,可以在公眾心目中塑造出良好的組織形象,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并產生出很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
舉世聞名的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據他在哈佛大學的同學史蒂夫回憶說:大學時期的比爾·蓋茨不善交際,缺乏社交熱情,后來為了創辦微軟公司他不得不出席各種聚會和演講會,漸漸地他開始熱衷于社交活動,對社會公益事業也表現出極大的熱誠,他開始認真傾聽周圍人對自己的評價,并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形象,使自己更具有親和力——當然,他做到
了,試想一下:如果比爾·蓋茨沒有努力改善形象,沒有吸引并籠絡到一大幫既聰明又有能力的合作者和追隨者,他怎么可能締造出稱雄世界的微軟帝國呢?
(四)商務禮儀能增進商務人員之間的感情
在商務活動中,隨著交往的深入,雙方可能都會產生一定的情緒體驗。它表現為兩種情感狀態:一是感情共鳴;另一種是情感排斥。禮儀容易使雙方相互吸引,增進感情,促使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發展。反之,如果不講禮儀,粗俗不堪,那么就容易產生感情排斥,造成人際關系緊張,給對方造成不好的印象。
(五)商務禮儀能提高商務活動的效益
曾經有人說:如果可口可樂遍及世界各地的工廠在一夜之間被大火燒光的話,那么第二天世界各大媒體的頭條新聞就是:各國銀行及金融巨頭爭先恐后地向可口可樂公司貸款。因為在這個紅色背景上的八個白色字母標記已經深入人心,可口可樂公司的企業形象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可。
眾所周知,企業形象的好壞,有兩個衡量指標:知名度和美譽度。知名度,通過大量的媒體廣告可以提高;美譽度,實質上由員工素質和先進的管理模式所決定。好形象源于好服務,禮儀服務就是優質服務的重要內容,它通過規范服務人員的儀容,儀表,服務用語,操作程序等,使服務質量具體化,標準化,制度化,使顧客得到一種尊重,信任和感情上的滿足,一但“回頭客”的比重大大增加,就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四.如何提高禮儀修養
(一)認識“秀外惠中”的人生道理
一個人如果沒有道德、情操、智慧、理想等內在美作為基礎,那么再好的先天條件,再精心的打扮也只能是一種膚淺的美。所以一個人在注重個人儀容、儀表修飾的同時,必須不斷加強自己內在素質的培養。首先,個人禮儀必須以個人修養為基礎。其次,個人禮儀必須以尊敬他人為原則。再次,個人禮儀必須以長遠為方針。(二)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
要不斷地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以提高禮儀修養。因為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的進步,各行各業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如果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就會被社會所淘汰,所以要不斷地學習。大學生在校期間要斤抓緊時間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多讀一些關于禮儀修養的書籍。在學習過程當中,要注意抓住重點,循序漸進,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廢。
(三)努力調控行為與情緒
在人的一生中,會面對形形色色的問題,處理多種多樣的矛盾。要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人際環境,使人生更為成功,就應遵循一定的個人禮儀規范。要做到對所有的人都采取禮遇的態度,對于別人的失誤或習慣、個性上的弱點應寬容對待,做到體諒、寬宏、尊重。應該避免以為已之所好人亦愛之,以為已所惡人亦厭之,有意無意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或行為,與人交往應遵循以誠相待的準則,應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不即不離、信守諾言、待人以誠、寬容大度。要善于與人溝通,不能只從自己單方面的動機出發,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怎么說就怎么說,而應遵從一定的禮儀規范,達到雙方交流信息、溝通心靈的效果。要牢記人際感情能否溝通,關鍵取決于人的言談舉止。適度的言談舉止,得體的禮貌和風度能使交往雙方感到輕松愉快,否則只會令人尷尬和反感。在培養一個有教養的人的過程中,訓練行為與情緒的控制能力,保持優美高雅的言談舉止,養成內外和諧的個體氣質是非常重要
(四)讓良好的修養為品質增色
人們在評價一個人是否具有具有良好的修養時,往往會從他的禮儀行為上去加以檢驗。個人禮儀要求人們待人文明,舉止有禮,與人為善,這些都是個人修養的主要內容。在社會生活中,一定要加強個人禮儀修養,讓良好的修養為品質增色。首先,要安分守己,不妨礙他人。其次,要行為有序,遵守共同規則。再次,要友善待人,促進相互溝通。
(五)積極參加社會實踐
篇2:現代禮儀學習心得:溝通與心態
現代禮儀學習心得:溝通與心態
在公司觀看了有關現代禮儀的碟片,得到了不少啟發。金教授幽默的言辭和專業的知識讓我對現代禮儀的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
禮儀的基本要求有五點:尊重、溝通、規范、互動及心態。尊重,永遠不失敬人之意,這是最根本的;其次是溝通,它是建立在彼此了解和的基礎上的,溝通是建立信任的橋梁;再是規范,規范促成了服務上的到位,又能給人尊敬感;然后是互動,能和客人互動,調動其積極性,使氣氛和諧;最后是心態問題,有句話說:“心態決定一切?!币庠谔嵝讶藗儫o論做什么都需要擁有良好的心態,與人溝通時如果忽視了這種心態因素,往往會出現“話難講,事難成”,最終使自己遭人厭棄。所以良好的溝通是一切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一切如空中樓閣。
只要是與人打交道的過程,溝通都是最為重要的工作。平時,我們所認為的溝通,往往停留在“把事情說清楚”的理性層面,卻忽視了構筑良好溝通的基本因素--心態。良好、有效的溝通,如果沒有建立在良好心態的基礎上,其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因為人類本身就是感性的動物,所以在對人對事的過程中,難免會摻入個人的一些感情色彩,這其中有尊重、有鄙視,有好感、有偏見,有理解、有抗拒,有信任、有懷疑......等等,而感性的東西往往卻是最具有影響力的。我們都知道,溝通可以決定一個人影響力,溝通可以決定一個人的領導力,溝通最終可以決定成敗功過。如何才能建立良好溝通呢?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溝通者的心態。什么樣的心態才能構筑良好的溝通呢?
首先就是同理心。
要學會換位思考問題,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了解對方基本需求和認同對方的立場,這是進入愉快溝通的第一步。由于我們分析問題的角度不同時就會產生不同的心態。多站在別人的立場看一看,或換個角度想一想,很多事就會不一樣,得到的會是另一種體會,也會了解得更多,可以有更大的包容與理解,在了解、包容與理解之后,也能得到別人相同的回報,隨之得到的就是彼此的尊重、支持與合作。這是一種良性的循環。
其次就是要擁有歸零的心態。
歸零的心態就是謙虛、從新開始的心態,不恃才傲物,不存有偏見。我們日常溝通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溝通雙方的地位、文化、素質、學識不在同一水平線上的情況,如果優越方不能把自己放低歸零,以一種平常心去聆聽、理解、與之共勉的話,溝通雙方就會在產生差距和誤解,這樣溝通下來得到的效果通常是不理想的。有的時候,我們可能還會某些事存在一些個人的偏見,就會在溝通過程中就會形成一種屏障。擁有一個歸零的心態,我們就擁有了謙虛的美德,謙虛能使人不斷進步,得到別人的尊重與接納。所以心態好,同事間才能更好的溝通,而一個輕松的工作環境能讓員工帶著愉悅的心情工作,必定能帶來高效率。
第三就是要有平常心做快樂事。
一個團隊是由不同家庭、社會、教育背景的成員組成,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價值觀存在很大的差異。而這種差異往往有不同的行為表現,有人看不慣,有人排斥,也有人認為正常(包括他本人在內),同時,每個人在團隊里的地位榮譽、個人業績、個人酬勞等也存在差異,如果我們不用“平常心”看待身邊的事物,身心就會失去平衡,失去了公平公正,沒了快樂,也沒了自我,這是團隊溝通最大的障礙。在一個團隊里,如果你總是埋怨別人比你好,總是想把自己的思想和做事方式強加于別人,總是看不慣別人,總是在不愉快的氛圍中度過,最后,你就會發現迷失了自我,脫離這個團隊。什么叫平常心呢?平常心就是一種透析世情,了悟人生的智能;能以平常心處世,自能“超然物外見真章”。失意事來,治之以忍;快心事來,處之以淡;榮寵事來,置之以讓;怨恨事來,安之以退。但是,本人覺得這種解說太過消極。平常心并不代表凡事忍讓,不計得失,而是用正確和科學的態度,看待得失、成敗、榮譽及各種超乎正常范圍的光怪陸離事物,不迷失自我,突出自我的優秀,創造自我價值,也為團隊創造更高的價值。
同理心,一種換位思考的方法,讓你快速與人達成良性溝通,得到團隊的認同價值。歸零心態,是世界最好的學習心態,三人同行,必有我師,讓你能在團隊身上吸收最好知識和經驗,與團隊共成長。平常心,平常事,平常待,才能整合團隊所有力量,才能共享共贏,才能突顯自我,創造自我價值。
一個團隊的目標,需要不同的人及不同的優秀技能去共同完成,我們要記住的是用其才非用其人。我認為抱著同理心、歸零心、平常心三心合一,就能整合團隊的力量,創造最大的價值。所以從現在起,讓我們的溝通從“心”開始!能擁有平常心做快樂事!共同創造和諧團隊!
篇3:《禮儀之道》學習心得:擺正心態,快樂服務
《禮儀之道》學習心得:擺正心態,快樂服務
最近公司組織我們一次看DVD的學習活動,內容是學習中華人民大學金正昆教授給大家傳授的禮儀之道。
金正昆教授的講課非常精彩,語言詼諧幽默,分析精辟透徹。大家都聽得都很投入。
在講禮儀的概論的時候,金教授講到了關于禮儀的幾個關鍵詞,“尊重”、“溝通”、“規范”、“互動”、“心態”。這幾個關鍵詞很頻繁地出現在金教授講話內容里,我想既然金教授經常提到這些詞,可見它們的重要性了。針對我們是服務型行業,從事的是物業管理的特點,我認為金教授講的“心態”對我們尤為重要。正如他所講的“心態決定一切”。
首先,“心態要健康”。不管是學習,生活或工作,健康的心態是必須的。我認為所謂“健康的心態”,就是講我們的心態應該是陽光的、積極向上的,就是要熱愛自己的職業,熱愛自己的工作單位,熱愛自己的同事,熱愛自己的崗位,熱愛我們廣大的業主。要有努力上進的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工作。做事情經常替別人著想,經常替業主們著想。試想一下,一個人如果心態都擺不正,他如何能替別人著想,更不會處處為業主著想。他就不會有一顆“服務”的心,更談不上“快樂服務”的宗旨了。由此可見快樂健康的心態是多重要,尤其是對我們服務行業。
然后,金教授講“要常想一二”。他解釋說,古人云“人生不如意十有*”,既然人生不如意的事都占了十之*,人生如此,何必耿耿于懷?干嗎老想著那十之*不如意的事情呢,多愁善感沒有用的,還不如“要常想一二”,多想想人生當中那些僅占十之一二但令人快樂的事情。多想想快樂些的事情,會讓我們的心態會更健康些的。
還有一點,金教授要我們“學會放棄”。我想“寧缺毋濫”就是這個道理,我們都是凡夫俗子,都不能擺脫各種各樣的欲望,我們想得到的東西很多,但不能得到所有我們想要的東西。當你的確無法得到,或者無法達到目標的時候,要學著放棄一些東西。給自己定的目標不必太多,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心智有限,太多的目標,只會加重我們的精神負擔,反而會影響我們人生中一些重要目標的實現。何必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呢?
我想做到了以上的三點,實際上等于完成了我們自身的一個修煉。我們就會擺正了自己的心態,有了積極的心態,我們才能“快樂服務,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