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毛概空巢老人調查報告
隨著社會的發展,城鎮化建設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壯年農民進城務工。據人社部最新
統計數據顯示,**年城市流動人口達2.67億人,導致越來越多的農村老人獨守空巢,絕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極少數老人跟隨子女進城生活??粘怖先藛栴}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關心越發嚴重的社會問題,如何解決
打工子女外出掙錢與陪在父母身邊成了一個深思之待解決的問題。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分別選取以大化瑤族自治縣都陽鎮都陽村留守老人作為本次調查的個案。
2.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主要是采取走訪及入戶典型調查的方法,調查涉及農村空巢老人生活狀況、生活需求、醫療及社保及“老有所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等。在入戶典型調查中,從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狀況、醫療保障、養老現狀和精神文化生活四個方面采用結構式訪談的方法,入戶典型訪問了20戶老人。
二、基本情況
大化瑤族自治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偏西北的紅水河中游。全縣幅員面積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2萬公頃,全縣總人口45.87萬人,瑤族占21.95%,全縣轄13鄉3鎮。都陽鎮位于大化瑤族自治縣中部,距縣城50公里,地處丘陵。鎮人民政府駐地在都陽村都陽街。東接七百弄鄉,北連北景鄉,西鄰巖灘鎮、江南鄉,南接百馬鄉、古河鄉。**年全鎮總面積189平方千米,總人口24244人。轄都陽、尚武、武城、中武、加城、滿江、雙福等7個村。都陽鎮耕地面積883公頃,其中水田443公頃,旱地440公頃,主要農產品有水稻、玉米等,農產品加工主要有木材加工。
空巢老人(這里說的老年人指的是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老年人)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據不完全統計,
全縣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老年人共57670人,其中留守老人達40369人,占全縣60周歲老年人的70%,其中男性人數為17244人,女性人數為23125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情況,其中文盲的占老年總人數的61.7%,受到小學教育
的占33%,受到初中教育
的占4.6%,受到高中教育
的僅占不到0.7%;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日常生活能自理且能從事較輕農活的老年人占老人總人數的78%,半喪失勞動能力的占老人總人數得15%,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占老人總人數得7%;經濟****情況,靠子女供養的占81.9%,自己供養的占9.7%,社會扶助的占8.1%。
三、空巢老人生活現狀與問題分析
(一)大部門留守老人仍需要體力勞動
子女外出務工使家庭經濟條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們的相對收入也不高,且他們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家庭,還要供子女上學,所以大部分老人還要靠自身勞動來維持平時生計。據調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還從事體力勞動,仍然要承擔農業生產的重擔。一方面,從事農業生產可以增加家庭經濟****,基本解決柴米油鹽的日常開支,減輕子女的負擔。另外一方面,絕大多數老人不想給自己的田地丟荒,所以堅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由于子女不在身邊,許多重農活要雇人,成本比較高,老人們只進行日常的田間管理。
(二)家庭氛圍缺失、精神慰藉單調
隨著大量子女外出務工,家庭養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親情的慰藉和生活照料。據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各種身體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趨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顧。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由于子女常年在外,除了春節或清明節能回來幾天外,基本上不能回家與老人團聚,有的甚至好幾年沒有回家,老人們難免有孤寂之感。通過對空巢老人的調查的分析,有80%以上的外出務工子女經常給父母打電話,電話成了老人與子女的交流溝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時甚至連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沒有。尤其是老人生病時,需要子女陪同上醫院治療時,子女不在身邊,只有靠老兩口互相扶持,更顯得孤獨無助。而如果老人喪偶,日子就過得更加艱難。
(三)留守老人的醫療衛生狀況仍不容樂觀
留守老人最擔心的就是生病,生病幾乎可以導致一切困難:經濟拮據,缺少照料,心理負擔加重等等。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狀況整體較差,很多老人處于亞健康狀態,其中患慢性病的比例較高。農村老人也基本不進行體檢,只有覺得不舒服的時候才去看病。如今,有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醫療制度,極大改善了農村人口的醫療保障,但是由于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以及基層實施環節中人為因素的影響,使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還未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由于合作醫療按比例報銷和封頂制度的制約,使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對患大病的老年人的實質幫助非常有限。由于經濟收入不高,有病不醫的情況不在少數,由于支出習慣和現實經濟能力的考慮,“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數老人的選擇。他們在生病時往往就這么拖著,只有少部分會去看醫生。有一些子女因為工作忙或是路途遠而沒有回來,只是打來電話詢問。農村偏遠山區曾發生老人病死在家而無人知曉的悲劇。
四、解決留守老人問題的建議
(一)政策方面
政府在制定政策是應該堅持落實***,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考慮到農村的實際情況,統籌城鄉發展,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出臺相應的政策,加大政策的執行力度,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的工資待遇,敦促各企事業單位必須按時按量發放外來務工人員的工資,保證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利益。只有這樣,農民工才更有能力去贍養老人,盡量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
(二)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政府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建立健全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慈善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加大農村社會救助和農村社會福利投入,保證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把符合條件的農村留守老人納入低保范圍,從經濟上保證留守老年人達到基本生活水平。政府制定政策定期向社會大眾宣傳尊老愛老,例如:每年評選出尊老愛老模范家庭,給予該家庭經濟上幫助,給予該家庭子女就業就學上的優先選擇權利等等。
(三)經濟供養
1.增加農業創收,提高農村家庭收入
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發展當地的特色農業,可由當地的農業致富能手或專門的技術人員真正的“下地”“下鄉”為農民講解有關農業作物的種植方法和作指導。這樣就可以減少農村勞動力的外流,為農民發家致富創造條件,提高農民收入,為養老奠定經濟基礎。
2.增強子女支付養老費用的能力
“贍養老人”是每個子女應盡的義務,目前子女供養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證,所以如果子女不在身邊,就應該增加對老人的供養的費用,尤其對于那種身體狀況不佳,要照看子孫,幫子女料理紅白事的老人。這當然在大的方面需要國家的良好政策,加快和諧社會的進程。
(四)生活照顧
老人的生活很重要,而其存在的問題也很突出。如何在生活上對老人進行照顧,是值得我們進行思考并提出可行解決方案
的。而這就要充分考慮老人的生活特點,結合社會、家庭和個人共同的力量,給老人創建美好的生活。由于打工子女家庭收入的增加,有些子女更愿意將花部分錢保證老人的生活。政府可對此進行引導,建立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等,讓那些孤寡老人有地方可以去,讓他們不再擔心生活無依,生活上得到照料,精神上得到安慰,讓老年人歡歡樂樂安度晚年。
(五)精神慰藉
經我們走訪服務的20家留守老人情況的分析,老人精神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而這一點恰恰是政府部門和外出務工子女忽視的,建議采取以下措施豐富老人們的精神生活,減少他們的孤獨與失落感。
1.當地政府可以以鄉鎮為單位設立心理咨詢機構專門為留守老人服務,定期下鄉主動了解老人的內心世界,發現問題就及時解決。鄉鎮政府領導和村委會成員可以經常下鄉慰問留守老人。受訪者中覃克陽老人,生育1男1女,女兒已出嫁,兒子已外出務工近5年,母親已是94歲高齡,生活已不能自理,他就希望政府搞好野馬河兩岸河堤,方便老年人散步。還有黃玉林老人,平時酷愛跳廣場舞,但是場地有限,希望政府幫她們硬化場地等等。因此,政府應因地適宜加大農村健身活動場所投入,讓喜歡運動在老年人有地方去鍛煉身體。多組織娛樂活動,比如組織舉辦晚會,開展適合老年人在文體活動等,豐富老人們的精神生活,減少他們的孤獨與失落感。作為子女,應該多抽些時間?;丶铱纯答B育你的父母,即使再忙也常給家人打個電話,報個平安。
2.還應加強孝道宣傳。一是大力宣傳《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增強老年人的法律意識,依法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提高子女們的思想
素質,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使他們真正明白關心老人,尊敬老人,贍養老人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提高社會輿論監督的作用,實事求是地揭露一些虐待老人,不贍養老人等丑惡行經。政府以及村委也要對于這些行為進行調解,必要時還應求助于法律手段來解決。二是弘揚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加強農村家庭美德教育,積極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表彰敬老養老典型,讓村民真正樹立起尊重、關心、幫助老人的良好社會風尚。更要加強宣傳鄰里之間要互相幫助的力度。教育外出務工人員尊重父母,時時與父母保持聯系;按時給老人寄錢送物;讓老人無后顧之憂。
(六)安全知識
留守老人們很多都不懂得用火、用電安全的常識,因此政府要定期派工作人員走村串戶,了解農村用電情況,向老人們講解安全用電常識和當前電價執行標準,使老人們真正用上“明白電”、“放心電”。同時,工作人員還要深入到一些留守老人家里,查看線路,發現異常,就地解決,消除安全隱患。同時鄰里之間要相互幫助,發現有安全隱患存在要及時消除。
結束語:
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一直都在倡導要建設一個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留守老人是我們當前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他們很多都經歷了新中國成立前后的心酸歷史,他們是歷史的見證者,gg開放以來,我們的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社會發展繁榮的今天,我們更不能忘了那些留守在農村的老人們,讓他們也能享受到社會發展的成果。全社會都應一起努力,幫助、關心他們,設身處地為他們的晚年生活著想,讓他們衣食無憂,有病得到及時治療,臨終得到關懷,使他們能幸福、快樂、健康地度過晚年,真真切切感到社會、家庭、兒女給予他們的親情和溫暖。
篇2:案例:遛狗不牽繩,老人受驚嚇摔倒
遛狗不牽繩,老人受驚嚇,摔倒致9級傷殘,狗主人被判賠20萬!
如今
養狗的人越來越多
每天必做的事
就是帶上自家的小可愛出去遛遛
這本來是件開心放松的事兒
但若不牽繩就出門溜達
就可能會變成悲傷的事兒了
......
近日,廣東省江門市的高某就因為遛狗不牽繩賠了20萬。事情發生在20**年的8月13日,當天19時20分,60多歲的歐某在丈夫陪同下走過某步行街。一條趴在臺階上休息的棕色泰迪犬見兩夫婦靠近,站起來朝他們走了兩步。
歐某見小狗沒拴繩,有點害怕,下意識向旁邊閃躲,一下沒站穩摔倒在地。歐某隨后被送往醫院,住院治療13天。后經司法鑒定中心鑒定,綜合評定為9級傷殘。
泰迪犬的主人高某認為她的狗并沒有主動襲擊歐某,也沒有吠叫,只是走近了半米,歐某是自己受到驚嚇導致摔傷的,所以她不愿賠償。
歐某卻認為,自己是被泰迪犬嚇到了才摔成9級傷殘的,并不認可高某的說法。
所以最終因雙方未能達成協議,歐某以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受到侵害為由,將高某訴至法院。
一審法院審理認為,高某因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讓其寵物狗在公共場所活動,并在靠近歐某的時候令歐某受驚嚇倒地,高某作為動物飼養人及管理人應承擔相應責任。
但該泰迪犬在沒有吠叫、沒有攻擊歐某、僅向歐某移動半米并與歐某仍相距約3米的前提下,歐某過度驚慌,采取避讓措施摔倒致自已受傷,其本身存在重大過失。故判決高某承擔30%的責任。
對于這樣的判決,歐某表示不服,她認為是高某未盡到看管寵物的責任導致自己摔傷,她就應該承擔全部責任;而高某也表示不服,她認為是是歐某自己不小心摔傷的,和自己的寵物狗沒有關系,所以自己不應承擔責任。
對此,江門中院進行了二審。法院認為,雙方爭議焦點主要集中在高某對歐某是否構成侵權。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八條: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有證據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的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無過錯責任。
而高某的泰迪犬不僅未取得《犬類準養證》,出門溜達時還沒給狗拴繩,并且還是在晚上7點后人流高峰期,未盡到注意義務。泰迪犬雖未出現“追趕、撲倒、撕咬、吠叫”等情形,但因它突然起立及走近的動作,導致歐某心理恐懼誘發摔倒,所產生的損害應屬于“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范疇。因此高某對歐某構成侵權,應負全部賠償責任。
近日,廣東省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以高某未盡到看管義務,依法判決其賠償歐某醫療費、后續治療費、傷殘賠償金等共計209775.03元。
遛狗確實應該牽繩
因為遛狗不牽繩導致的悲劇
已經不止一兩次了
20**年5月
上海一老奶奶被狗撞骨折
5月29日傍晚,上海寶山區泗塘二村內,一老人正與鄰居在小區內散步,突然從附近路段沖出三只未系牽引繩的大型犬,其中一只直接撞倒老奶奶,致其腰椎與胸椎多處骨折。
20**年5月
3歲小男孩被哈士奇咬得面目全非
20**年5月,一個3歲小男孩獨自在家門口玩的時候,被一只沒有牽引的哈士奇咬傷面部,滿臉鮮血,送醫后竟縫合200多針!
20**年12月
7個月嬰兒被大狗撞成十級傷殘
20**年12月29日,許某抱著7個月大的女兒廖某某,在三亞市金雞嶺社區東一巷路口附近散步。不料,身后突然跑出一只未牽狗繩的大狗,從許某胯下沖過,將許某絆倒,致孩子摔倒在地,造成孩子頭部、臉部和腿部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且大狗還咬傷了孩子的左腳。
經醫生診斷,廖某某左腿股骨骨折,骨骺損傷,可能留下后遺癥,即使經過手術治療,孩子的情況仍不容樂觀。
此外
也有不少因為沒牽繩導致狗狗身亡的
20**年7月17日,上海市棲林路425弄,居民在地下車庫遛狗,沒拴狗繩,一輛啟動的轎車因視線盲點,意外撞死了小狗。
另外,法官介紹,關于狗傷人責任劃分和賠償大概有五種情況:
第一種:自家狗傷人致對方損傷的,動物飼養人承擔責任。
第二種:因受害人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損傷的,可以減輕甚至免除飼養人責任。
第三種:若動物襲擊因第三人原因造成損傷,第三人和飼養人都要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種:被遺棄或因管理不善逃離的狗傷人,原來的飼養人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種:如果是國家禁止性的烈性動物,如藏獒等傷人,不管任何原因,飼養人承擔全部責任。
為了他人和自家愛犬的生命安全
請各位鏟屎官帶毛孩子們出門時拴好繩
牢牢牽在手中,否則一旦釀成悲劇
于你、于他人、于狗
都不好!!!
篇3:物業經理照顧空巢老人 陪聊天送醫院啥活都干
物業經理照顧空巢老人 陪聊天送醫院啥活都干
上饒晚報/20**0321
在(江西)上饒市信州區西市街道馬家弄社區濱江豪庭小區,只要提及該小區物業經理沈必清,小區居民都不約而同伸出大拇指,紛紛為其點贊。
近年來,沈必清用真情服務溫暖著小區內的居民業主,用親人般的關懷照顧著小區內的空巢老人,稱得上是為空巢老人盡心盡孝的“好兒子”。小區里住有幾戶空巢老人,由于生活與工作的緣故,這些老人的子女未能經常陪伴在父母身邊。沈必清工作之余,每天都會抽出時間前往老人家中,陪老人聊聊天、說說話。有時候實在走不開,他就通過電話噓寒問暖。
20**年8月下旬,一位阿姨神色匆忙地快跑到小區物業處求救。她照顧的老人戴工哮喘病發作,插了氧氣管都不能順暢呼吸,阿姨見狀慌了神,便手足無措地前來求助。面對這樣緊急的情況,沈必清馬上趕到老人家中查看,并在第一時間將老人送往醫院,并把情況告知其家人。醫院告知沈必清老人病情緊急需要住院,沈必清馬不停蹄地開單子、辦手續,盡心體貼地照顧了老人一宿,直到第二天老人的兒子趕到醫院,他才放心地回到小區。
在老人住院的日子里,他也堅持每天抽空去看望老人。沈必清的體貼照顧讓戴工十分感動,他說:“沈經理是個心地善良的大好人,平常在小區里看到誰有困難都樂于幫助,還一點兒都不計較,貼錢為我們做事情。對我來說,他就是我的大恩人?!?/p>
沈必清以他的時刻為人著想的善良之心,體貼待人,關懷小區空巢老人,為小區居民提供最為真誠的服務。在服務小區業主時,他從不馬虎了事,盡可能站在業主的角度上著想;在小區物業維修方面上,他本著絕不讓業主多花一分錢的原則辦事,一些費用他也選擇自己承擔,不讓業主操心;在物業費的繳納方面,他盡量照顧到每位業主的情況,以最妥當的方式來完成這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