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小學校長掛職培訓總結
6月19日—30日,我參加了市教育局組織的掛職校長
培訓。培訓期間,掛職校長全面參與學校的各項管理活動,內容涉及辦學思路的形成與學校定位,學校管理創新與學校發展,教師隊伍建設與校本教研,學校德育工作和德育隊伍建設,學校特色教育,學生活動的開發與組織等。通過在**小學的培訓,確實使我們農村小學的
校長開闊了視野,更加端正了辦學思想,增強了改革意識,開闊了辦學思路,提高了校長全面抓好素質教育和執行教育政策法規的自覺性,提高了教育教學指導能力,下面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小學的辦學思路非常清晰。打造省會一流名校是他們不懈的追求。學校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確立了“以育人為靈魂,以科研為先導,以提高師生素質為重點,以創造八個一流為目標(一流的創新管理,一流的教育教學質量,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辦學條件,一流的生活待遇,一流的社會聲譽,一流的校園風氣,一流的工作業績),以教學改革為突破口,以培養創新人才為根本”的辦學理念,逐步形成了“進取、果敢、求實、創新”的校風,“嚴謹、敬業、愛生、爭先”的教風和“博學、善思、樂群、守紀”的學風。**
小學的校園綠樹掩映,四季常青,鮮花盛開,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學校建有科技樓、活動樓、辦公樓、教學樓、公寓樓等,開辟了語音室、微機室、監控室、播音室、報告廳、體育廳、舞蹈廳等48
個專用功能教室,實現了高標準的電視直播系統、電子管理系統、教學監控系統、微機網絡系統、校園文化傳播系統、多媒體教學系統六大系統,學校辦學條件全部實現了現代化、信息化和數字化。教學樓內文化氛圍布置獨具匠心,處處體現出育人的本質,對我感觸最深的是學校的閱覽室,整個閱覽室分為四個版塊:教師閱覽區、低年級閱覽區、中年級閱覽區、高年級閱覽區。每個版塊有適合各類人群閱讀的書籍和適合各年齡段高低不同的桌凳,桌子上擺放著學生們參加讀書活動的作品,并裝訂成冊。從這些作品的水平看,與我們農村的學生是無法相比的,以后我們要想方設法改善辦學條件,并且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學習最后一天的上午,我們還參觀了*外國語學校,從校園風貌、教學設施、教育教學、音體美教學、國際交流五個方面來看,外國語學校的站位更高,給我們的觸動更大。
二、通過參加周一上午的校長辦公會和周一下午的全體教師例會,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小學的管理極具科學性。學校內部分工很細,每項舉措都有具體人抓,不用領導督促,教師們都自己給自己加壓。上午9
點,我們準時在校長室列席了班子例會,首先袁校長對上周工作進行了總結,對本周工作進行了布置,在總結中注意從具體工作中找差距,指明了努力地方向。接下來分別由主管教學和教育的副
校長也分別對上周所分管的工作進行總結,對本周的工作進行安排。最后由各主任分別匯報,會議結束時形成周安排,下午例會時發給每個教研組,整個會議內容充實,大家充分發表個人意見,氣氛激烈又不失融洽。下午5時30分,我們又列席了全體教師例會,會議由主管教育的馬校長主持。首先馬校長對在學校鼓樂隊和扇子舞活動中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幾位老師進行了表揚,說到激動處馬校長的聲音有些哽咽,教師的敬業精神感染了全體教師,也深深地感染了我們幾位掛職
校長,因為我們親眼目睹了音樂教師劉冬梅每天早晨7點準時到校組織學生訓練四百人的扇子舞和鼓號隊,下午一直訓練到7點以后。教師的在校時間達到了12個小時,這是一種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其他也有很多不知名的教師都加班到天黑,尤其是幾位班主任經常走得很晚,非常值得我們學習,馬校長還為教師頒了獎。接下來主管教學的李校長布置了教學方面的幾項工作,每項工作都提出了嚴格要求。第三項由劉燦老師為大家講座。她講授了《走進現代,感受經典》,利用文字和圖片聲情并茂地講解了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特點,要多讀、多磨、多寫,在教學實踐上下功夫,讀懂學生也就是學生需要什么樣的教學,教師就進行什么樣的教學,沒有個性,一刀切的教學是不會成功的,馬思洪教授總結了十七條成功定律,對教師的教學具有很大地啟發性,最后她總結出教師要啟迪智慧,感化生命,教育是以理想為目標的希望之旅,這是**小學“走出去,帶回來”的成果。講座結束后教師們都談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另外學校每位領導分包一個年級的做法,極大地調動了每位領導的積極性,他們時常深入到所需班級與他們共成長。學校的各種制度非常齊全,對教師的約束力較大。
篇2:中學校長赴浙江掛職鍛煉體會報告
中學校長赴浙江掛職鍛煉體會報告
以人為本促發展創新理念向未來
根據湖北省教育干部管理中心安排,××年月日至月日,我們一行十名中學校長赴浙江省寧波市掛職鍛煉,在二個月的時間時里,我們參觀了寧波大學城——寧波市高教園區,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效實中學、寧波中學、鎮海中學、慈溪中學、余姚中學、華茂外國語學校(私立)及部分職業學校,并以效實中學校長助理的身份參加了學校的教學與管理,對寧波的教育有了一個基本了解。
感受寧波教育
寧波市是我國首批被國務院列為沿海十四個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國家計劃單列市,擁有一定的地方立法權限,也是我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是長江三角洲南翼區域中心城市,著名的服裝之都。全市面積平方公里,人口萬人,財政收入多億。從年到××年全市以平均每年的速度增長,從而躋身于中國千億元城市,中國城市綜合實力強和投資環境優之列?!痢聊瓿擎偩用衲耆司芍涫杖脒_元,位居個副省級城市第三位。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經濟實力的增強,寧波市把教育、科技的優先發展作為推動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年月市委、市政府召開了“科教興市”大會,提出了“科教興市,教育現代化”的“一號工程”。市委書記黃興國作出了“一號工程一路綠燈,特事特辦,合法合規”的批示。寧波的教育從此走上了快車道。它的發展目標是:到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努力使教育整體水平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至××年基本構建起終身教育體系,創新教育體系和產教結合體系,初步實現教育現代化,重點使寧波教育實現“五大跨越”:——實現從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到普及高中段教育的跨越。
——實現從高等教育精英化向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跨越。
——實現從學齡教育向終身教育的跨越。
——實現從傳承教育向創新教育的跨越。
——實現從封閉型教育向開放型教育的跨越。
經過幾年的實踐,特別是年以來,是寧波教育改革力度最大的、發展速度最快,教育成績最顯著的五年,這五年寧波教育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教育亮點得到凸現。
亮點之一:高中段教育基本普及,位居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前列。
高中段教育是衡量一個地方教育水平的重要標志,寧波市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為,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個百分點。其中市三區(江北區、江東區、海曙區)一直保待在以上,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一直保持健康協調發展,普職招生比例為:左右。
亮點之二:高等教育實現從精英化向大眾化的跨越,全省高教副中心城市初步形成。
隨著市科教興市“一號工程”的提出,寧波的高等教育得到了突破性的發展,高等院校由原來的所增加到所。有個高校碩士點,全市高校共擁有重點學科省級個,市級個,縱橫向的科研經費顯著增長,科研成果的轉化率和高校對地方經濟的貢獻程度逐年提高,產教結合的“中間體”已開始發揮作用。
亮點之三:學校布局優化計劃,提高辦學效益,架起教育均衡發展的平臺。
投資億,占地平方公里,以“三性三化”(功能多重性,資源共享性,主體開放性,信息網絡化,后勤社會化、管理法制化)為主要特征的高教園區只經過二年多的規劃,興建基本完成,共落戶所院校,擁有在校生萬多人。
亮點之四:民辦教育異軍突起,撐起寧波教育的半壁江山。
寧波市社會力量辦學機構共有所,撐起了寧波教育的半壁江山,其中全日制民辦教育機構從所增加到所,涌現了像華茂外國語學校、萬里國際學校、東方外國語學校等一批辦學起點高,教育質量好,社會聲譽佳的民辦學校。
亮點之五:素質教育扎實推進,面上開花點上結果。
寧波市強化學校德育、積極構建學校、家庭與社會三結合的德育網絡。強化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和學生法制教育、心理健康和法制副校長聘任工作,成立了寧波市教育學會心理教育分會和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中心。各縣(市、區)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揮中心,并逐步配備了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
推進招生考試制度和課程改革,小學升初中實行相對就近校校對口;中考實行畢業考試和升學考試“兩考”合一,試行了自然學科實驗操作、音樂、美術、英語口語和計算機等選加試。體育考試嘗試了“選”的新模式。中等職業學校逐步試行春季招生,注冊錄取等形式,放寬入學限制;落實了新教學計劃和國家教育部普通高中的新的課程計劃,積極探索實踐高中研究性學習課程;落實了小學、初中信息技術課實施計劃;全面啟動了城區小學英語教學從五年級提前到三年級的計劃,加快小學和初中英語教學的相互銜接。
加快教學創新。規范辦學行為,努力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深入開展理科教學創新活動,在效實中學和鎮海中學,舉辦了省、市創新教育理科實驗班,積極推進小班化教育試點和研究工作。組織編寫了《創新教育百例,創新教育百忌》和《點擊教學創新》系列從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