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公司質量管理體系評審控制程序
1 目的
按計劃的時間間隔評審質量管理體系,以確保其持續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范圍
適用于對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的評審。
管理評審控制程序是由最高管理者就質量方針和目標,對質量體系的現狀和適應性進行的正式評價。
3 職責
3.1總經理主持管理評審會議。
3.2管理者代表負責向總經理報告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提出改進建議,編寫相應的管理評審報告。
3.3物業部部負責評審計劃的制定、收集并提供管理評審所需的資料,同時按策劃的計劃時間對各相關部門進行評審,負責對評審后的糾正、預防措施進行跟蹤和驗證。
3.4各相關部門負責準備、提供與本部門工作有關的評審所需資料,并負責實施管理評審中提出的相關的糾正、預防措施,并提前三個工作日將有關內容書面報物業部。
4 程序
4.1管理評審計劃
4.4.1每年組織一次管理評審,時間間隔不超過12個月,可結合內審后的結果進行,也可根據需要安排。
4.1.2物業部于每次管理評審前一個月編制《管理評審計劃》,報管理者代表審核,經總經理批準。計劃主要內容包括:
a)評審日期;
b)評審目的;
c)評審范圍及評審重點;
d)參加評審組成員;
e)評審依據;
f)評審內容;
g)評審工作文件;
h)評審綜述。
4.1.3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可增加管理評審頻次。
a)公司組織機構、運行機制、服務范圍、資源配置發生重大變化時;
b)發生重大質量事故或用戶關于質量有嚴重投訴或投訴連續發生時;
c)當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有變化時;
d)市場需求發生重大變化時;
e)即將進行第二、三方審核或法律、法規規定的審核時;
f)質量審核中發現嚴重不合格時。
4.2管理評審輸入
管理評審輸入應包括與以下方面有關的當前的業績和改進的機會:
a)審核結果,包括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質量管理體系審核、服務質量審核等的結果;
b)顧客的反饋,包括滿意程度的測量結果及與顧客溝通的結果;
c)過程的業績和服務的符合性,包括過程、服務測量和監控的結果與產品有關的要求;
d)改進、預防和糾正措施的狀況,包括對內部審核和日常發現的不合格項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及其有效性的監控結果;
e)以往管理評審跟蹤措施的實施及有效性;
f)可能影響質量管理體系的各種變化而引起的體系的變更,包括內外環境的變化,如法律法規的變化等。
g)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狀況,包括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適宜性和有效性。
h)由于各種原因而引起的有關組織的產品過程和體系改進的建議。
4.3評審準備
4.3.1預定評審前十天,物業部以書面形式向管理者代表匯報現階段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并提交本次評審計劃,由管理者代表審核,總經理批準。
4.3.2物業部負責根據評審輸入的要求,組織評審資料的收集,準備必要的文件,評審資料由管理者代表確認。
4.3.3物業部向參加評審的人員發放《管理評審通知單》,及本次評審計劃和有關資料。
4.4管理評審會議
a)總經理主持評審會議,各部門負責人和有關人員對評審輸入做出評價,對于存在或潛在的不合格項提出糾正和預防措施,確定責任人和整改時間;
b)總經理對所涉及的評審內容作出結論(包括進一步調查、驗證等)。
c)物業部對責任部門的整改項目進行跟蹤和再次驗證,并向總經理作匯報。
4.5管理評審輸出
4.5.1管理評審的輸出應包括以下方面有關的措施:
a)質量管理體系及其過程的改進,包括對質量方針、質量目標、組織結構、過程控制等方面的評價;
b)與顧客要求有關的服務的改進,對現有服務符合要求的評價,包括是否需要進行服務、過程審核等與評審內容相關的要求;
c)資源需求等;
d)對質量管理體系及其過程運行情況的說明。
4.5.2會議結束后,由物業部根據管理評審輸出的要求進行總結,編寫《管理評審報告》,經管理者代表審核,交總經理批準,并發至相應部門并監控執行。本次管理評審的輸出可以作為下次管理評審的輸入。
4.6改進、糾正、預防措施的實施和驗證 物業部根據《改進控制程序》的規定,對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效果進行跟蹤驗證。
4.7如果評審結果引起文件更改,應執行《文件控制程序》。
4.8管理評審產生的相關的質量記錄應由物業部按《質量記錄的控制程序》保管,包括管理評審計劃、評審前各部門準備的評審資料、評審會議記錄及管理評審報告等。
5 相關文件
5.1《內部審核程序》。
5.2《改進控制程序》。
5.3《文件控制程序》。
5.4《質量記錄控制程序》。
6 質量記錄
6.1《管理評審計劃》。
6.2《管理評審會議簽到》。
6.3《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表》。
6.4《管理評審報告》
6.5《文件發放登記表》
篇2:OHS管理體系管理評審
OHS管理體系管理評審
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應定期對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進行評審,以確保體系的持續適用性。管理評審過程中應確保收集到必須的信息資料,供管理者進行評價。評審工作應形成文件。
管理評審應根據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的結果、不斷變化的客觀環境和對持續改進的承諾,指出可能需要修改的方針、目標以及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其他要素。
1.理解要點
管理評審的依據是OHS管理體系內部審核的結果,目標、指標的實現程度,以及針對組織客觀條件變化來進行定期評審,目的是保持組織的OHS管理體系的適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從而實現組織對持續改進的承諾。
管理評審是由最高管理者主持進行的,一般是每年進行一次,通過年度計劃進行安排,通常是在內部審核之后或第三方審核之前進行。但當OHS體系發生重大變化或發生重大事故時,可以臨時組織管理評審。
管理評審的內容包括:(1)內部審核報告;(2)方針、目標、計劃(方案)及其實施情況;(3)事故調查、處理情況;(4)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落實情況;(5)相關方的投訴、建議及其要求;(6)實施管理體系的資源(人、財、物)是否適宜;(7)體系要素及相應文件是否要修訂;(8)對體系符合性、有效性的評價等。
管理評審的完成并不意味著體系運行的終結,而是下一個運行過程的開始。在管理評審中形成新的目標和指標,制定新的OHS管理方案,并對所確定的危險因素實施控制和管理,實現新的一輪持續改進。
2.審核要點
l)組織最高管理者是否定期進行管理評審。
2)評審結果是否形成文件,是否體現持續改進。
3)每次管理評審的內容和范圍是如何確定的。
4)新的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是否得到了各相關部門的承認。
篇3:物業公司質量體系管理評審程序
物業公司質量體系管理評審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規定了公司管理評審的要求,以保證評審有效運行。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的管理層,特別是管理者代表、總經理及部門經理對質量體系的評審。
3.職責
3.1總經理確定管理評審時間,主持管理評審會議,批準管理評審計劃和管理評審報告。
3.2ISO9000工作小組負責人負責制訂管理評審計劃及管理評審報告,ISO9000工作小組負責對管理評審糾正措施的跟蹤和驗證。
4.相關文件
4.1質量手冊4.1管理職責
4.2ISO9002標準4.1管理職責
5.工作程序
5.1評審時間安排
5.1.1管理層對質量體系的評審至少每年進行一次,安排在每年第一季度由總經理確定評審的具體日期。
5.1.2如果質量體系發生重大變化或出現重大情況,總經理可隨時召集管理層進行管理評審。
5.2評審內容:
A.公司的組織機構、人員和資源是否合適;
B.公司質量方針是否合適,質量目標是否明確、實際;
C.公司服務是否滿足質量要求;
D.客戶反饋的信息。
E.外部和內部質量體系審核結果;
F.糾正和預防措施的有效性。
5.3管理評審會議日程
管理評審以會議形式進行,由ISO9000工作小組負 責人制訂管理評審計劃,計劃至少包括5.2節中提及的
評審內容。管理評審計劃由總經理批準,并由ISO9000工作小組提前一周分發給會議參加人員,ISO9000工作小組負責評審資料的準備及評審過程的記錄。
5.4管理評審會議
5.4.1會議由總經理主持,參加人員包括管理者代表、ISO9000工作小組負責人、各部門經理,缺席者不得超過二人,但ISO9000工作小組負責人不得缺席。
5.4.2參加人員根據會議日程對評審內容逐項評審并作記錄,最終給出評審結果。
5.5管理評審報告
ISO9000工作小組負責人根據會議記錄編寫評審報告,由總經理審批,審批后的報告由ISO9000工作小組負責分發給會議參加人員,管理評審報告原件由ISO9000工作小組負責歸檔保管。
5.6管理評審后續工作
管理評審中需采取糾正措施的,按照糾正和預防措施(QP-9.1)程序文件執行。
6.支持文件
6.1管理評審記錄
6.2管理評審計劃表
管理評審記錄
評審編號:評審時間: 年 月 日
參
加
評
審
人
員
簽
字
總 經 理: 管理者代表:
物管部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