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揚民辦中學德育工作常規
德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和靈魂。為全面加強德育工作的管理,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進一步實現我校德育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特重新修訂頒布本常規:
一、德育工作隊伍
(一)成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
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為校長,成員由德育處,教導處、共青團,少先隊、家長委員會的有關負責人及思想政治學科教師、心理健康輔導教師和班主任代表組成。以德育處為主要職能部門。
主要職責:
1、領導小組每學期至少在開學、期中,期末召開三次德育工作會議;
2、結合學校實際,按照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布置的德育工作任務,制定每學期的德育工作計劃;
3、領導小組成員要責任明確,分工落實,真正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核心骨干力量。
(二)三條主要工作線:
1、行政一條線。由德育處主任、年級組長,班主任共同組成,具體負責德育工作的貫徹落實和日常管理;
2、黨、團一條線。黨支部負責人,團委書記、大隊輔導員是這條線的主要成員,負責學校德育工作導向、協調與監督;
3、教學一條線。由教導主任、教研組長、備課組長、任課老師等組成,負責實施德育課程和課堂教學德育滲透。
(三)由德育處和團委、少先隊大隊部具體組織實施日常的德育工作:
1、提出學期德育工作計劃和工作進程表;
2、協調年級組、班主任、團隊組織分工完成任務;
3、記錄學校日常紀律、衛生檢查情況;
4、組織全校性的重要課外、校外活動,指導和檢查各班的德育工作;
5、調查和研究學校德育現狀與發展趨勢;
6、檢查德育工作計劃執行情況,期末完成德育總結及表彰獎勵工作等。
(四)年級組長德育工作職責
年級組長為年級教育教學工作第一責任人,其德育工作的主要職責為:
1、組織本年級組教師學習教育方針政策,貫徹執行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管理制度;
2、制定實施本年級組學期工作計劃,督促并指導班主任制定出班主任工作計劃,并檢查班主任工作計劃的實施情況;
3、協調好本年級班主任和課任教師的關系,認真執行教師工作考核制度;
4、指導、協助班主任抓好班級的各項常規工作;
5、主持召開本年級班主任會議和全體教師會議,研究本年級教育中出現的問題及相應措施,負責向學校推薦先進班主任和先進教師人選;
6、組織好本年級的各類課外活動和校內外集體活動。
(五)班主任德育工作職責
班主任為班級教育教學工作第一責任人,其德育工作主要職責為:
1、制定班級常規,進行班級的日常管理,指導班委會和本班的團、隊工作,培養學生干部,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建立文明、民主、和諧的班集體;
2、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組織紀律等方面教育,組織學生參加校會及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上好班會課;
3、負責聯系和協調科任教師商討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況,指導學生參加各種課外活動,減輕課業負擔;
4、做好本班學生思想品德評定和有關獎懲的工作;
5、開好家長座談會,聯系本班學生家長,爭取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配合,共同做好學生教育工作。
(六)科任教師的德育職責
1、積極挖掘教材的德育內涵,在自己所任的學科中滲透德育內容。在教案中寫明德育滲透點,根據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2、協助班主任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根據年級組、班主任要求積極參加班隊會、家長會等活動;
3、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熱愛學生,經常與學生談心,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4、認真做好學生社團指導工作,培養學生特長。
二、德育常規內容:
以《中學德育大綱》《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德育常規教育內容,以規范學生的校園行為、社會行為、家庭行為為工作抓手。
學生校園行為規范
(一)進校:
1、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有病有事及時請假。
2、學生每天到校必須穿校服,少先隊員戴紅領巾,少先隊隊長應佩戴隊長標志,團員應佩帶團徽。
3、學生必須穿戴整潔、樸素大方。不佩帶首飾、不穿高跟鞋、不燙發,不染發、不化妝。
4、見到教職工主動問候。騎車到校者,在校門口一律下車將自行車推行到停車處,校內不準騎車。
5、學生進教室后,應主動上交回家作業,課代表在第一節課前將作業交給任課老師,并寫明缺交人員名單及原因。
6、學生個人的體育用品不得帶入學校,嚴禁攜帶私球。未經允許,不得帶外人入校。
(二)升旗做操:
7、升旗儀式要莊重嚴肅,要立正脫帽,行隊禮或注目禮。遲到的同學,應就地立正,待升旗完畢,再歸隊,聽升旗儀式講話要認真。
8、降旗時,在操場上的同學要立正行注目禮,不隨便走動。
9、早操入場要做到隊伍整齊、步伐有力,不無故缺席。做操(含室內操、眼保操)要認真用心,動作規范準確,做室內操、眼保操時要保持教室安靜。
10、因病不能參加早操的同學,必須有校衛生室的證明或醫院開具的病假單;未經班主任同意,不得借故滯留教室,隨意缺席。
( 三)課堂學習:
11、兩分鐘預備鈴,應迅速回到教室就座,學生應準備好學習用品,在教室靜候老師上課。如遇老師未到,可由班長到教導處詢問。
12、上課鈴響后,教師進教室,班長要喊“起立”,同學們向老師行禮動作迅速、整齊,待老師回禮后輕輕坐下,坐姿端正;老師宣布“下課”,班長喊“起立”,師生互道“再見”。 下課時,請老師先行。
13、遲到者應在教室門口立正喊“報告”,經老師示意后,方能進教室。
14、上課必須服從老師的教育和管理,尊重老師有禮貌。如對老師有意見,一律在下課后與老師交換意見,不得影響課堂紀律和教學的正常進行。
15、課堂坐姿要端正,專心聽講,勤于思考,做好筆記。發言要先舉手,回答問題姿態要端正,聲音洪亮清晰。
16、上課時不隨便談笑,不隨意插話。不能看課外書或其它學科的書籍,不做與課堂學習無關的事。自習要專心,不做和學習無關的事,不影響他人。
17、上課時未經同意不得隨意調動座位或離開教室。
18、室外體育課時,不能隨意進入教學樓或教室,不得去買飲料和零食等。進公共教室或實驗室上課,要按位入座,遵守規定,保持整潔。
19、不抄襲作業,測驗考試嚴禁作弊。
( 四)課間休息:
20、學生課間應文明休息,做到輕聲、慢步、靠右走。
21、不得在教室、樓道內、走廊上喧嘩、追逐、奔跑、打鬧,不在大樓內進行踢毽子、跳繩等體育活動。
(五)文明用餐:
22、學生應在指定地點文明用餐。
23、愛惜糧食不浪費,剩飯剩菜倒入指定地點。餐后餐具規范放置。
24、用餐結束要保持教室及走廊環境衛生。
25、不外買午餐或其他食品。
(六)勞動衛生:
26、認真做好值日生,做到課桌椅排放整齊,地面清潔,無垃圾和積灰,前后門無污跡,黑板及黑板槽擦凈,講臺整潔。
27、值周班級要認真做好包干區的衛生工作,勞動工具洗干凈,放整齊。
28、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紙巾、果皮、飲料瓶(盒)、食品包裝袋等應扔到指定的垃圾箱里,提倡見垃圾就撿,不從樓上往樓下吐痰、倒水、扔雜物,保持教室和校園環境整潔優美。
(七)在校禮儀
29、遇到師長和來賓要問好,與老師、同學交談,態度和藹、謙恭禮讓,使用“請”、“你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再見”等禮貌用語?;卮饚熼L、來賓的問話要起立,謙遜、大方、有禮貌。走路禮讓師長先行,對師長的批評教育,要虛心聽取,如批評與事實有出入,可用適當方式給以解釋。
30、不隨便進別班教室,進入教師辦公室應先輕輕敲門或說“報告”,征得老師同意才可進入。
31、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男女同學交往要莊重得體、大方自然;同學之間發生矛盾時冷靜對待,要嚴于律已,寬以待人,各自多做自我批評。不打架、不說臟話、不欺侮小同學,不叫侮辱性的綽號;同學之間有困難,要互相幫助。
32、在各類講座、報告開始及結束時,要鼓掌表示對主講人的感謝;來賓到來、離開,要起立鼓掌。
(八)愛護公物:
33、愛護學校設施設備,遵守實驗室、圖書館、音樂室、勞技室、電腦房等各項規章制度。
34、節約水電。隨手關燈、關水,不浪費飲用水。教室里無人時,務必將門和靠走廊的窗戶鎖掉,以免不必要的財產損失。
35、借用公物或學生個人財物,要按時歸還,損壞者照價賠償。
36、不在墻壁、黑板、課桌、布告欄等處亂涂亂畫。嚴禁重力敲擊和用腳踢門。
37、愛護花木,保護綠化,不搖拽樹枝,不攀折花朵果實,不踩踏花草,不隨意翻越隔離護欄。
(九)放學離校:
38、學生進校后不得隨意離校,因故離校必須持德育處出門條方可離校。
39、放學后要按時離?;丶?,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騎車不違章,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
40、不在回家途中進游戲機房、網吧等玩耍,不無故在校外游蕩。
學生家庭、社會行為規范
41、上學、放學要主動與家人打招呼,對長輩要問候。
42、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提倡艱苦樸素,養成節約習慣,不擺闊氣,不攀比,不向家長提過分要求。
43、來了客人要主動打招呼,熱情招待。
44、不說臟話,粗話;不吸煙、不酗酒、不賭博;不看不健康的書刊、視頻;提倡文明上網。
45、要主動幫助鄰里,積極參加社區活動,維護公共場所的衛生,堅持經常做好事。
46、未經他人同意,不動用他人的東西,借物要按時歸還,損壞要賠償,撿到東西要交公。
47、誠實,守信。承諾了而不能做到,要向對方道歉和解釋,取得諒解。
48、看見老人、小孩、盲人過馬路,應主動前往幫助;遇見問路,應熱情回答并指引; 在公共場合,應遵守秩序并照顧老、幼、病、殘、孕,對長輩及領導應禮讓。
49、與人發生摩擦時應謙恭禮讓,以理服人,不罵人,更不出手傷人,必要時可請民警幫助,或設法通知學校。
50、 不輕易與不相識的人交朋友,不接受陌生人饋贈,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參加任何非法的幫派組織,不聚眾斗毆;對違***公德行為要勸阻或報警。
三、德育常規工作:
(一)每日德育工作:
l、每日升降國旗。
2、每日兩操(廣播操、眼保健操)及紀律檢查評比。
3、每日環境衛生打掃并檢查。
4、每日學生儀表、著裝、佩帶團隊標志檢查。
5、每日校園廣播。
(二)每周德育工作:
l、每周星期一舉行升國旗儀式。
2、每周一次校班會。
3、每周“兩操、清潔衛生、行為規范”情況公布評比。
4、每周一次晨會教育。
5、每周進行值周工作總結。
(三)每月德育工作:
1、每月一次班主任工作例會;
2、每月一次主題教育活動,以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行為規范教育為重點,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進行:
一月份:結合寒假工作安排,進行安全教育,網絡文明教育;
二月份:文明禮儀教育、勞動觀教育和動手能力的培養;
三月份:結合《守則》、《規范》的學習,進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結合“學雷鋒”活動,開展做好事獻愛心教育,結合紀念“三·八”婦女節,開展“生命教育”及孝敬父母的感恩教育;
四月份:結合清明節祭掃活動,進行民族精神教育,舉行成人儀式;
五月份:慶祝“五·一”勞動節和紀念“五·四”青年節,開展勞動教育、五四精神教育;
六月份:慶祝“六·一”兒童節,開展豐富多彩活動,結合“禁毒日”開展“遠離毒品,熱愛美好人生”教育,針對畢業班學生進行理想前途教育;結合期末工作,進行考試紀律教育;
七月份:慶祝“七·一”,開展熱愛中國共產黨教育;
八月份:暑假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開展“走進社區”社會調查活動,進行社會實踐教育,新生入學教育,軍訓;
九月份:行為規范強化教育,尊師重教教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十月份:“愛閘北、愛上海、愛祖國”教育,“八榮八恥”宣傳教育;
十一月份:遵紀守法教育;
十二月份:學風和紀律教育;同學交流,和諧相處教育。
3、每月至少一次衛生大掃除。
4、每月檢查一次《班主任手冊》填寫情況。
(四)每學期德育工作:
1、每學期有學校(德育處)、班級德育工作計劃和總結并有工作例會。
2、每學期團隊有教育活動安排。
3、每學期學校有至少一次學校、家庭、社區教育聯席會。
4、每學期學生思想品德初評、學年總評。
5、每學期有行為規范教育與訓練重點。
6、每學期舉辦一次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
7、每學期舉辦一次學生團校培訓。
8、每學期至少兩次德育工作聯席會(年級組或班主任、組織科任教師研究班級工作)。
(五)每學年德育工作
1、每學年進行一次班主任工作培訓。
2、每學年進行一次德育論文評選。
3、每學年評選一次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先進班集體并召開表彰會。
4、每學年評比表彰一次優秀班主任和優秀德育工作者。
5、每學年對新生進行一次軍事訓練。
6、每學年組織高二學生參加學農活動。
7、每學年舉辦校園文化節(如藝術節、體育節等)。
四、德育常規制度:
1、德育崗位責任制度
德育處負責制定德育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明確教導員、年級組長、班主任的工作職責,對年級、班級工作的各項指標予以量化,一日一檢查,每周一講評,一月一總結,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并列入考評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價考核工作成績的重要依據。
2、升旗儀式制度
結合國際、國內形勢;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和大型集體活動;結合學校主題教育內容,進行國旗下講話,并且要有相關記錄材料。
3、重大節日、紀念日開展教育活動制度
根據節日和紀念日確定教育內容、活動形式,體現思想性、趣味性,教育性,并且要有相關記錄材料。
4、主題班會制度
根據學校主題教育安排,確定主題班會的內容。要做到有計劃,有教案,有總結。校班會間周輪換一次,德育處要有檢查,有記錄,作為考核班主任工作的依據。沒有學校同意班會課不得挪作他用。
5、家校聯系制度
要把指導、協調家庭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通過建立家長委員會,改革家長會形式,設立家長接待日,開展家庭教育咨詢,建立班主任聯系家長微信平臺等,密切家校聯系,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6、學生參與管理制度
建立各種讓學生參與管理與自我管理的制度。如:文明行為示范崗、值日班長制、值日生制度等,讓學生參與學校有關活動的組織、設計、實施,參與學校有關活動的評價管理。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7、量化考核制度
對學生日常行為、道德品質表現進行量化考核評定。德育處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考核辦法,通過學生自評,小組互評,任課教師、家長參評,班主任評定等多種方式進行。
8、表彰獎勵制度
建立健全德育評價激勵機制,完善德育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獎勵制度。學校每學年都要評選表彰德育先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共青團員、優秀少先隊員等,形成激勵機制。
9、校園文化建設制度
(1)保持校容校貌整潔美觀,實現校園環境的美化、綠化、凈化、教育化,形成濃郁的育人氛圍;
(2)學習揚波中學校訓,學唱揚波中學校歌,出好揚波中學校報;
(3)在教學樓、實驗室、閱覽室、辦公室、教室等處張貼懸掛《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名人、偉人畫像、名言警句等;
(4)建立固定的教育陣地,如設立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陳列室、學校榮譽室、團隊活動辦公室,心理健康咨詢室等;
(5)建立固定的宣傳陣地,如黑板報、壁報、櫥窗、宣傳欄、廣播站、學校網站等,由專人管理,有計劃地利用這些固定陣地開展教育活動。
10、學習培訓制度
(1)建立健全學習培訓制度,學校每學期負責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一次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政策法規的學習;
(2)德育處每學期組織年級組長、班主任、教導員,任課教師進行兩到三次有關德育工作的理論學習或研究探討;
11、社會實踐活動制度
建立落實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相關制度,制定嚴格的檢查方案,保證社會實踐活動的時間,要將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表現作為評價學生的一項重要內容,除特殊情況外,未完成規定的社會實踐活動的學生不允許畢業。
12、共青團、少先隊“三會一課”制度
主要內容:學習隊章(團章),組織學生干部培訓:按團隊章規定和上級團委工作部署,安排工作。根據學校實際,適時確定“三會一課”(學習會、工作會、組織生活會,團課)的內容。。
13、德育研討會制度
對學校德育工作要經常進行調研,分析學生道德品質現狀,交流德育經驗、做法和體會,研究問題,制定整改措施。
14、檔案管理制度
德育處負責德育檔案的及時歸檔,保管,借閱等。存檔內容:
(1)德育工作計劃、總結;
(2)市、區上級機關各類通知、文件和規定;
(3)本校各種教育活動分項檔案;
(4)量化考核檔案;
(5)學生獎勵 處分材料;
(6)班主任經驗論文、主題班會教案;
(7)校領導參加主題班團會記錄。
篇2:(中學)德育工作常規
中學(學校)德育工作常規
第一部分 德育目標設計
總目標:
1、具有良好的品德,做到真誠、樸實、公正、仁愛、堅毅、積極、勤儉。
2、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適應性較強的體質。
3、具有良好的個性品質,促使個性與共性健康和諧的發展。
年級目標:
高一年級:學會關心 關心自己,關心他人,關心集體,關心國家
高二年級:學會負責 為自己負責,為他人負責,為集體負責,為國家負責
高三年級:學會做人 做品德高尚的人,做身體健康的人,做知識淵博的人
第二部分 德育工作實施途徑
1、把創建優秀集體作為德育工作的基點,充分發揮班級社會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個性與共性和諧發展。
2、開設心理咨詢機構,構建年級心理站。
3、成立家長委員會。
第三部分 德育體系設計
高一年級德育體系設計
第一階段(開學--期中)
1、為搞好新生的入學教育,開學初,安排一周的軍訓活動,培養學生自己的健康意識以及堅強的意志品質。
2、開展“走近下中”教育周活動,使新生熱愛下中、關心下中。
3、慶祝教師節開展“尊師重教”活動,以“給老師的一封信”的形式增強師生的相互了解,相互溝通。
4、慶祝國慶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如:
1)“歌唱祖國”演唱比賽
2)“祖國在我心中”演講比賽
5、專題講座“學法指導”
第二階段(期中--期末)
1、分析期中考試情況,鼓勵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組織、指導學生自查班級常規執行情況,進一步完善班級制度。
3、開展禮儀教育。
4、注重培養學生干部,召開《假如我是班長》,《班級與我》的主題班會。
5、注重對團員的思想品質教育,健全團的組織生活,提高團支部的戰斗力,由團支部組織召開《我心中的班集體》主題班會。
6、安排元旦聯歡活動。
7、期末對每個學生做好品德評定考核(寫出能反映學生個性的評語)。
8、做好寒假工作。
第三階段(寒假--期中)
1、交流寒假期間所見所聞,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對班級提出奮斗目標(創建優秀班集體)。
3、開展“學會關心”主題系列教育。
1)“雷鋒在我們行列中”走向社會義務勞動。
2)“我為母校添春色”建校勞動。
3)“在我成長的路上”主題班會。
4、專題講座:《高中生心理知識》
5、注重對團員的思想品質教育,健全團的組織生活,提高團支部的戰斗力。由班團支部組織一次《讓理想在高中生活中升華》主題班會。
第四階段(期中--期末)
1、結合期中考試質量分析,幫助學生自查、自悟,爭取更好的成績。
2、專題講座《花季少女成才觀》。
3、結合班級常規建設情況,加強行為規范教育。由班委組織《時間就是生命》主題班會。
4、召開主題班會《我的追求》以進一步加強師生間的相互了解、相互溝通,圓滿結束一年級的學習生活。
5、圍繞高一年級教育主題,做好學生品德考核及“三好學生”的評選工作。
6、做好暑假安排。
高二年級德育體系設計
第一階段(開學--期中)
1、調整團干部,注重培養學生干部的素質。
2、對班級提出奮斗目標。安排好學生的學習、生活、體育、娛樂等活動。
3、教師節前后開展《向老師獻愛心》教育活動。形式本著簡樸、真誠的原則??梢允牵?)一封信 2)一束鮮花3)一張賀卡4)一期板報5)用歌聲表達。
4、結合國慶節,校團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1)“祖國在我心中”演講比賽
2)“歌唱祖國”演唱賽
3)“把一切獻給祖國”主題班會
5、結合班級常規建設情況,進一步提高行為規范訓練的要求。并確定十一月為“行為規范教育月”。
第二階段(期中--期末)
1、對期中考試進行質量分析,發現和研究學習效果最佳的學生。召開“學習經驗交流”主題班會。
2、注重對團員的思想品質教育,鼓勵優秀團員參加黨課學習,提高對黨的認識,由各班團支部組織一次《班級制度中法與情的探索》主題班會。
3、專題講座:《心理健康的標準及怎樣進行心理自我調節》
4、開展禮儀教育。
5、安排“元旦聯歡”、越野賽活動。
6、期末考試前,各辦組織召開一次“學習方法研討會”。
7、做好寒假工作。
第三階段(寒假--期中)
1、交流寒假期間獲得的各種社會信息,幫助學生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關特點與規律。
2、(3月)開展“學會負責”主題系列教育。
1)學習雷鋒精神,開展“怎樣做合格中學生”主題班會。
2)實施生態德育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環境、熱愛社會,開展“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主題班會。
3)開展“我們在愛中成長”、“獻給母親的歌”主題班會。
3、(4月)清明節由學校團委組織開展“祭掃烈士墓”活動。
4、專題講座:《gg開放中的人才競爭與素質教育》
5、各班舉行“新時代的人才素質”討論會,幫助學生樹立新型人才觀。
6、向團委推薦優秀學生,作為培養對象。
第四階段(期中--期末)
1、結合期中考試質量分析,開展學生心理咨詢,幫助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樹信心、鼓勇氣,爭取在會考中取得好成績。
2、“十八歲成人”教育。
1)開展“十八年歷程”征文活動(出墻報、專集或廣播)
2)舉行“十八歲成人儀式”活動
3)舉辦“十八歲意味著什么”討論活動
4)舉辦“十八歲的歡樂與思考”主題班會
3、專題講座《學習與情商》。引導學生著重于毅力與意志的培養。
4、抓好考前的復習迎考工作。
5、圍繞高二年級教育重點,做好學生品德考核及特優生、三好生、優干、學習標兵的評選工作。
6、組織指導好高中最后一個暑假。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家訪,了解學生各方面的情況,指導學生加強自學和補習。
高三年級德育體系設計
第一階段(開學--期中)
1、對班級提出奮斗目標。班主任老師和全體同學齊心協力,頑強作戰,打好高三升學這一仗。
2、慶祝教師節,開展“老師,您的心愿我明白”。
3、重視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和提高。
4、鞏固章程學習小組,加強對優秀團員的考察培養,指導班團支部向校團委和黨支部推薦預備黨員。
5、慶祝國慶節,深化愛國主義教育,舉行把“一切獻給祖國”主題班會。
6、專題講座:《理想.專業.人生》
第二階段(期中--期末)
1、進行認真細致的考試質量分析,精心準備并召開復習動員主題班會,表揚品學兼優的學生。運用個人談話的形式,指導不同類型學生的復課工作。
2、做好不同層次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對盲目自滿的要求其更上一層樓,對自備的要鼓勵引導,使其跳一跳,上等級。
3、圍繞升學就業,組織一些有吸引力的活動,豐富高三學習生活。如:1)“難忘母校清,永銘師長恩”茶話會;2)“在我記憶深處”征文評選;3)“光榮屬于母?!睂W習成果展覽;4)元旦聯歡。
第三階段(寒假--期中)
1、利用寒假,開展中學生與大學生對話,請大學生談理想,談當年高中畢業時的生活感受及如何站好最后一班崗。
2、專題講座:《談談考試心理》。
3、開展“留給母校一份情”的植樹活動。
4、寫好學生畢業鑒定,填好社會實踐表格,指導學生完善檔案。
5、針對學生畢業前產生的各種思想問題及時開展心理輔導,個別談心提高學生心理承受能力。
6、“十八歲成人儀式”宣誓。
第四階段(期中--期末)
1、分析總結統考情況,舉行“三年學習心得”座談會,進行高考復習指導。
2、開展高考前的心理教育、心理咨詢,對個別逆反心理的學生,做好教育,防止破壞公物,打群架等惡性違紀事件的發生。
3、進行“怎樣評價自身價值”的價值觀教育。
4、專題講座:《考試方略與心理調節》。
5、召開“我們走向美好明天”畢業典禮。
6、高考后的工作:
1)師生配合準確估分。
2)指導填報志愿,進行“祖國和社會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教育。動員學生報考國家最需要的專業。
3)對高考產生失誤的學生做好安撫工作。
篇3:九年制學校德育處工作一日常規
九年制學校德育處工作一日常規
1、8:30到辦公室簽到;
2、8:40-9:00帶領學生檢查寢室、教室、清潔區衛生,對存在的問題及時落實解決;
3、8:30-9:00抽查班級學生儀表儀容;
4、9:00-9:20清查學生到校情況;
5、9:20-9:50排查校園內的安全隱患,做好好檢查記錄;
6、10:00-10:20在辦公室匯總檢查情況,公布檢查結果。 并分析討論學生現狀,對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辦法;
7、10:30值班老師放廣播做兩操、檢查教師到位情況;
8、10:30-11:00組織學生檢查課間操,操做完后及時小結,指出存在的問題;
9、12:20-13:00檢查學生午餐情況;
10、13:00-13:50巡視學生活動情況;
11、13:50-14:00檢查在校園內未進教室的學生,落實到班、到人,檢查各班教室紀律,檢查各班衛生區打掃情況;
12、14:00-16:00在辦公室分析討論學生現狀,對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辦法。
13、16:10巡視1-6年級校區,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4、16:00-16:30校門檢查1-6年級學生放學情況。
15、16:30-17:00校門檢查7-9年級學生放學情況。
16、17:00巡視7-9年級校區,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7、完成有關臨時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