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實踐活動“七彩夢”志愿者心得體會
仲夏的靜心湖畔,綠柳含情,紅荷飄香,七月七日如期而至,外國語學院“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正式開啟。此次活動得到校領導和老師同學們的大力支持,外國語學院呂海萍老師、李華華老師以及王娜老師共為孩子們捐贈138本圖書,其中僅呂海萍老師就捐助了94本圖書。
早晨8點,云興霞蔚,蟬鳴清脆婉轉。外國語學院院長趙林靜、黨總支書記孔令升、副書記陳瑞坤及輔導員老師們前來歡送即將出征的志愿者們。
約九點三十分,首批小分隊“七彩夢”隊在劉植浩老師的帶領下到達第一站點大安小學,受到在此等候多時的大安小學領導和老師們的熱烈歡迎。
經過短暫調整,志愿者們迅速進入工作狀態,積極與孩子們交流,了解孩子們的情況,孩子們也積極配合,表現的十分出色。期間,我發現一名因患小兒麻痹癥而腿部殘疾的孩子,在課堂互動環節他一直不敢舉手。我問其原因,他說害怕。我想,這或許是他由于疾病造成了心理陰影,于是在接下來的課堂過程中,我不斷用眼神和話語去鼓勵他。終于,孩子開始舉手回答問題,我立刻獎勵和稱贊了他,看得出他怯怯的表情中多了一絲開心,眼神里也有了幾分自信。課下,我又對這個孩子進行了更深入的了解,他是一名典型的留守兒童,每天由爺爺接送。家境貧寒,但他非常堅強,平日里學習認真刻苦,放學后他還會獨自在校園里努力地練習走路,是一個雖然話不多但很有想法的孩子??粗@樣的孩子在自己的鼓舞下表現得更加積極和勇敢,我心里頓生欣慰,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此行的意義。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天氣炎熱不是問題,住宿艱苦不是問題。我們都會積極面對,以堅定的信心解決困難,以嚴謹認真的教學態度為學生解疑答惑,以熱情飽滿的精神迎接接下來的每一天。
篇2:三下鄉實踐活動守望相助普法宣傳團志愿者心得體會
“三下鄉”實踐活動“守望相助普法宣傳團”志愿者心得體會
7月5日早上8點,我們守望相助普法宣傳小分隊的7名志愿者在武云鵬老師的帶領下在學校集合出發,前往我們的實踐地點:z市南皮縣寨子莊徐建小學。到達后,我們進行了一個簡短的見面會,將我們準備好的禮物送給了孩子們。
短短一天,但感觸頗深。令我們感到欣喜的是,近些年來鄉村教育現狀得到了明顯的改善?,F代化教學設施逐步普及,教育水平逐步提高,一排排整齊的教學樓拔地而起,寬敞明亮的教室擺放著嶄新的課桌,多媒體教室的建立,網絡教學的開通,都讓我們看到了國家為了發展教育而付出的努力,并且更清楚的意識到科教興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但是,農村的教育水平與城市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與該校領導和老師交流后,發現師資力量仍十分匱乏,400多人的小學里僅有17名教師,英語單科的科任老師僅有1名。而且,農村學生的認知和城市學生也有一定的差距。隨著義務教育發展,國家各項政策的實施已經較大程度的推進了農村教育的進步,但相比城市教育的快速發展,農村教育水平和質量仍然較為薄弱。
作為一名師范類高校的學生,除了在學校學習書本知識以外,更需要把知識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參加本次“三下鄉”活動,我覺得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既能夠讓我們在實踐中成長,又能讓我們也為農村小學教育事業盡一份微薄之力。希望我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一張張天真的臉龐綻放笑容,讓農村的小學教育多一絲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