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水利與環境學院教學工作量計算方法

7811

  水利與環境學院教學工作量計算方法

  一、本、??平虒W業務

  實際教學工作量=∑*i

  *i為校本部本科教學、科技學院本(專)科教學、成人教育學院本(專)科教學、雙學位班教學等的單項工作量,其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一)理論課教學

  1.全程負責課程教學[含輔導、答疑、批改作業、本課程考試出卷、批改試卷(含補課)]:

  *1=實際學時×k1×k2×k3

  其中:K1為人數調節系數

  K2為質量系數,取值范圍(0.9-1.3):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結果作為確定本科教學課時津貼質量系數的依據,評價為優秀者,質量系數為1.3;評價為良好者,質量系數為1.15,評價為中及合格者,質量系數為1;評價為不合格者,質量系數為0.9。

  K3為課程類型系數:全英文課為2.67,雙語課為1.5,其余為1.0

  Z為學生人數

  2.聘有助課教師時,其主講教師和助課教師的工作量劃分:

  主講:*1=5/6實際學時×k1×k2×k3

  助課:*1=1/6實際學時×k1×k2×k3

  (二)實驗課教學

  實驗課教學包括教學實驗設備管理、維護和實驗準備、備課、上課、實驗輔導答疑、批改實驗報告等工作。實驗教學任務由任課教師和實驗人員共同完成。具體計算辦法另行規定。

  (三)指導上機

  指導上機系指課程教學中上機。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中指導上機工作量已包含在相應的教學工作量中,不另外計算。其計算公式如下:

  *3= 實際上機時數 ×kj

  系數kj如下表:

  學生人數

  ≤50 50~100 >100

  kj 0.5 0.7 0.9

  注:*3為參與指導上機的教師的教學工作量。教師未到現場指導,不得計本工作量。

  (四)指導實習

  1.集中實習

  *4=實際外出實習天數×k4×8

  K4為人數調節系數:

  2.分散畢業實習、業務實習等(含布置課題、答辯、批閱成績)*4=Z×0.25

  (五)指導課程設計

  *5=周數×k4×12

  (六)指導畢業設計

  *6=計劃周數×k5, K5為人數

  說明:指導人數嚴格執行相關規定,無特殊原因未經批準的超規定人數不計工作量。

  (七)輔導重修:(含出試卷及批閱試卷)

  1.答疑輔導*8=原計劃學時×(

  2.重修開班:*9=原計劃學時×

  二、研究生教學業務

  實際教學工作量=∑Zi

  (一)課程教學工作量Z1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上課人數≤30,Z1=學時數*1;30<上課人數≤45,Z1=學時數*1.1;上課人數>45, Z1=學時數*1.2。

  博士研究生及來華博士研究生Z1=學時數*1.714。

  (二)全日制研究生指導教師工作量Z2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Z2=36×每年在學研究生人數;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來華留學碩士研究生:Z2=36×每年在學研究生人數*1.667;

  來華留學博士研究生:Z2=36×每年在學研究生人數*2.333。

  第二導師由第一導師從總工作量中劃分。此工作量僅作為年度考核工作量,業績津貼不重復發放。

  (三)其他教學環節教學工作量Z3

  專業英語按2.5學時/生計;

  碩士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環節:校內專家(含答辯秘書)按1.5學時/生/次計、校外專家按200元/生/次計;參加碩士學位論文各培養環節(論文開題、中期檢查、論文預答辯等)按3.0學時/生/次計,考核(答辯)小組一般由6人組成(組長1人、秘書1人、成員4人),其中,組長0.8學時/生/次、秘書0.6學時/生/次、成員0.4學時/生/次(碩士工作量分配原則,其他層次乘以相應的系數);成員不足4人時按實際參加人員計工作量,超出4人的按總量控制、均分;成員兼任秘書的,只計最高工作量。國內博士、來華留學博士學位論文各培養環節乘以1.5、2.0的系數。

  三、教學工作積分計算辦法

  1. 額定教學工作量為350標準學時工作量/每學年,完成額定工作量的積分為100分。

  2. 教學工作積分=100×實際教學工作量/額定教學工作量(350)。

篇2:z學院開放實驗室工作量計算與課酬支付辦法

  z學院開放實驗室工作量計算與課酬支付辦法

  開放實驗已納入實驗教學中心的學生實踐教學環節,為鼓勵和支持教師開展開放實驗工作,中心參與開放實驗室教學工作的教師及管理人員,其工作量計算辦法,參照學校的有關規定執行,具體條例如下:

  一、指導學生開放實驗的教師,其工作量計算,以學生開放實驗項目的審批內容為基礎。學生進行開放實驗的分組原則是,每組不超過10人。

  二、工作量計算辦法:

  1. 指導教師

  單組工作量=學時數×1.0; 重復組工作量=學時數×0.5×重復組數

  總工作量=單組工作量+重復組工作量

  2. 實驗輔導人員

  工作量=指導教師總工作量×0.5

  4、實驗室管理人員工作量

  實驗室管理人員實行坐班制,在正常的工作日內,享受固定工資待遇。節假日加班時,按學院的統一標準20元/天支付報酬。晚間加班時,按每8小時折算一天另外計算。

  5、課酬標準

  中級及高級職稱教師:20元/課時;初級職稱教師:16元/課時。

  三、對外服務人工酬勞

  開放實驗室承擔對外服務項目時,實驗室工作人員的酬勞,依服務項目的性質和勞務人員的工作任務而定。

  四、其它

  開放實驗項目獲獎后,對實驗指導教師的獎勵辦法,參照學校的有關規定執行。

篇3:z學院實驗教學人員工作量計算辦法

  z學院實驗教學人員工作量計算辦法

  為進一步提高我院的實驗教學質量,保障教學、科研任務的順利進行,充分調動廣大實驗教學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根據我院新出臺的人事分配制度實施方案和實際情況,特制定實驗教學人員崗位考核辦法如下。

  第一條 實驗教學崗位工作主要包括實驗教學、儀器設備管理、實驗室建設與管理,以及相應職稱等級的科研任務等。其中實驗教學工作、儀器設備管理工作和科研工作可進行量化計算,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為不可量化的事務性工作,需進行階段性質量評比考核。

  第二條 實驗教學工作量計算辦法

  根據學院的有關規定,專職實驗教學崗位人員,每年應完成200~300個課時的教學工作量?;谶@項規定,綜合考慮實驗教學人員的教學工作特點,制定如下教學工作量計算辦法。

  1. 實驗教學崗位人員主講理論課工作量

 ?、? 為了保證實驗管理本職工作,實驗技術崗位人員理論課每學年不應超過120學時。

 ?、? 工作量計算:同教師系列標準。

  2. 實驗崗位人員主講實驗課工作量

  任務: 備課、預做實驗、上課、課外輔導、批改全部實驗報告、測驗、考查等。

  工作量:

 ?、? 計劃學時×1.0

  重復班:計劃學時×0.5×(合班數-1)

 ?、? 分組實驗,從第二組起為:計劃學時×0.3×重復組數。

  分組實驗是指實驗設備不足,不能同時進行,需要分成小組分批進行時,才按分組實驗計算學時(每班2~3個小組)。

  3. 實驗崗位人員輔導實驗課工作量

  輔導教師每班定員1人。

  任務:要求作好實驗課的準備、輔導、課后的設備整理及室內衛生等。

  工作量:主講教師工作量×0.5。

  4. 實驗崗位人員指導課程設計工作量

  同教師系列標準,具體如下:

  任務:備課、輔導、評閱、考評、評定成績等。原則上每位教師指導不超過20人。每位教師指導課程設計工作量每周封頂為20學時。

  計劃周數×0.8×學生人數

  5. 指導實習工作量

  同教師系列標準,規定如下:

  任務:準備、指導、批改實習報告、評定成績等。

 ?、? 校內實習:計劃周數×5×1.1

 ?、? 校外實習:計劃天數×1.3

  校內實習指導教師每班2人;校外實習指導教師每班3人。兼任實習隊長的教師按上述系數×1.1計。專門聯系實習的教師按聯系實習的實際天數×1.1計。每位教師指導實習工作量每周封頂為20學時。

  6. 指導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量

 ?、? 指導教師

  同教師系列標準,規定如下:

  任務:準備、輔導、評閱、考評、答辯。

  理工類:計劃周數×1.1×學生人數(原則上每位教師指導不超過12人)

  非理工類:計劃周數×0.9×學生人數(原則上每位教師指導不超過15人)

  相同題目自第二人起為:計劃周數×0.8×學生人數

  每位教師指導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量每周封頂為20學時。

 ?、? 實驗輔助教師

  任務:準備實驗用品、指導實驗操作、負責學生實驗管理、負責實驗室安全及衛生。

  工作量:實際實驗周數×學生人數×1.1×0.3。

  每位實驗教師輔助實習實驗工作量每周封頂為5學時。

  7. 計算機房管理人員工作量

 ?、? 輔助上機課工作量:

  任務: 軟件安裝、設備維護、課后的設備整理及室內衛生等。

  工作量:計劃上機課時數×0.25×重復課批次×機房數×K

  機房內計算機臺數為40~70時,K=1.0;計算機臺數不足40時,K=實際臺數÷40

 ?、? 輔助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工作量

  任務:軟件安裝、設備維護、輔助指導、學生管理、課后的設備整理及室內衛生等。

  工作量: 機房設計周數×5學時×K

  管理1個機房時,K=1.0,同時管理兩個及兩個以上機房時,K=1.5。

  第三條 實驗室管理工作

  按照崗位職責要求,實驗教學人員除正常教學工作外,還應負責各自實驗室的衛生、安全、設備維護與維修、實驗室建設、改造等管理工作。該項工作雖不進行量化計算,但實驗中心要定期對實驗室的管理工作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將作為實驗教學人員年終考核、技術職稱評定等工作的一項參考依據。實驗教學人員每年應完成的科研工作量,按學院對相關技術職稱人員科研工作量要求規定執行。

  第四條 工作量統計及津貼發放辦法

  按照實驗中心管理辦法規定,實驗教學人員的各項工作量,由實驗中心在學期末依據實驗項目登記卡及其它登記證明,進行統計計算。

  按照學院津貼發放辦法,實驗教學人員完成實驗室管理及實驗教學工作量200~350課時范圍以內,同時完成相應技術職稱等級的科研工作量的,按標準計發崗位津貼和績效津貼,超過350課時部分計超工作量。超工作量部分,按學院相同職稱等級專職教師津貼標準的3/4計發津貼。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