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記者團章程
第一章 總綱
第一條 z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記者團是在校黨委宣傳部直接領導下,由政治思想過硬、作風正派、紀律性強,熱愛新聞宣傳事業,并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和相應特長的在校大學生組成的學生組織。
第二條 記者團宗旨: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宣傳思想工作重要方針;與黨中央和學校黨委保持高度一致,致力于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學校各項事業改革發展的舉措與成就;時刻銘記“建設者”的媒體角色,把握時代主流,弘揚社會和校園“正能量”;貼近校園生活,繁榮校園文化;提高自身新聞素養,發展完善自我;始終保持先進性,充分發揮媒體工作者的先鋒模范作用,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
第三條 記者團主要任務:在z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老師的指導和記者團學生干部的具體安排下,開展新聞采寫、新聞攝影、視頻制作與編輯、新聞策劃、播音主持、論壇管理、理論宣傳等工作和記者團相關活動。
第四條 本章程系z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記者團的行動指南,具體管理細則詳見記者團各部門規章制度。
第五條 記者團章程是記者團全體成員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是保質保量完成記者團任務的保證。全體成員必須嚴格執行和維護記者團的章程,必須接受記者團章程的約束,必須遵守本章程和團內其它紀律;若有違反,視其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分。
第六條 記者團各部門指導老師對該部門成員有教育和管理的權力和責任。
第二章 組織
第七條 記者團由黨委宣傳部下屬的新聞網、校報、學子網、英文網、南湖思政網、民大論壇、廣播臺、電視臺、《微眾》電子雜志等媒體學生記者組建而成,下設綜合部、外宣部、新聞網、采寫部、攝影部、廣播臺、電視臺、學子網、英文網、南湖思政網、微眾、論壇、焦點網絡等部門。設團長1名、副團長4名、各部門負責人1-3名。
第八條 記者團團長及各部門負責人選定原則:根據民主集中制原則,在部門推薦、民主測評、綜合考核的基礎上,報黨委宣傳部審批產生團長、副團長及各部門負責人等干部人選;記者團實行黨委宣傳部領導下的團長負責制。
第三章 招新
第九條 凡政治思想過硬,紀律性強,承認本章程,熱愛新聞宣傳工作,有志于新聞傳播事業的我校在校大學生均可報名。
第十條 招收新成員是記者團發展壯大、保持青春活力的關鍵環節。每次招新前由團長、副團長及各部門負責人集體討論招新的條件與需要人數,報黨委宣傳部審批。
第十一條 記者團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開展招新工作,每年在新生入學后招收新成員;經黨委宣傳部審批后,也可根據實際情況破格錄用新成員。
第十二條 記者團招新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1、組織報名并要求報名者認真填寫記者團報名表。
2、經初步審核后,組織初試。
3、初試通過者進入面試。
4、面試通過者,由所在部門報記者團團委會審核,并報黨委宣傳部批準;確定為各部門的見習記者,見習期為3-6個月。
5、見習期滿后,由團長、副團長及各部門負責人對見習記者的工作紀律、工作態度、工作成績等進行綜合考核,由各部門指導老師審核,并報黨委宣傳部批準,確定正式學生記者名單。
第四章 職責
第十三條 記者團成員必須忠實踐行記者團宗旨,愛國守法,遵規守紀;加強思想修養,規范言行舉止,自覺維護黨委宣傳部和學生記者團的聲譽。
第十四條 記者團成員必須有較高的政治思想覺悟,堅持社會主義宣傳思想工作方針;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努力工作,樹立記者團的良好形象。
第十五條 恪守新聞工作者的“建設者”責任,熱愛新聞事業,遵守宣傳紀律,嚴于律己,勤奮嚴謹,樂于奉獻,具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第十六條 黨委宣傳部安排采寫、拍攝、制作、收集、整理的各種文字、錄音、錄像、照片及U盤、光盤等數據載體由宣傳部專人負責管理,未經宣傳部部長允許,任何人不得私自外傳、外泄。
第五章 權利
第十七條 記者團全體成員一律平等。記者團全體成員均可按程序對團內工作和活動提出意見和建議,對團內學生干部進行監督。
第十八條 記者團成員憑記者證并按程序參與校內有關新聞事件的采訪與報道;采寫或拍攝的作品,在校級媒體優先發表。
第十九條 記者團成員可參加記者團組織的相關學習、培訓、交流等活動。
第六章 義務
第二十條 積極采寫、拍攝、投稿;精心編輯、主持、策劃;認真監控和引導輿情;按時保質完成黨委宣傳部領導、老師和記者團學生干部交辦的各項任務。
第二十一條 按要求參加記者團以及團內相應部門組織的會議、培訓、專題講座等集體活動;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記者團的建設與發展。
第七章 獎懲
第二十二條 獎勵:
1、根據記者團成員的平時表現和工作成績,每學年對表現積極、成績顯著的記者團成員,授予“優秀學生記者”等相關榮譽稱號,并頒發榮譽證書和適當物質獎勵。
2、每學年擇優推薦2-4名記者團成員參加學校優秀學生干部的評選、表彰活動;推薦部分優秀作品參加湖北省高校新聞協會和中國高校新聞協會“好新聞”評比。
3、每年擇優推薦若干名記者團成員參加黨校學習(詳見學校黨委組織部的相關規定);對表現突出的入黨積極分子向其所在學院黨組織提供相關工作表現證明。
第二十三條 處罰:
1、對未能及時完成任務、無故遲到或缺席記者團會議及活動者,在團內提出批評,情節嚴重者,取消其“優秀學生記者”的評選資格。
2、對違反本章程或記者團相關管理規定的,尤其是犯有政治原則、宣傳紀律方面的錯誤者,視其情節輕重,分別給予團內通報批評、取消其記者資格、書面通報其所在單位黨委等處罰。
第八章 附則
第二十四條 本章程解釋權和修訂權歸z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所有。
第二十五條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2: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記者團章程
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記者團章程
第一章 總綱
第一條 z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記者團是在校黨委宣傳部直接領導下,由政治思想過硬、作風正派、紀律性強,熱愛新聞宣傳事業,并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和相應特長的在校大學生組成的學生組織。
第二條 記者團宗旨: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宣傳思想工作重要方針;與黨中央和學校黨委保持高度一致,致力于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學校各項事業改革發展的舉措與成就;時刻銘記“建設者”的媒體角色,把握時代主流,弘揚社會和校園“正能量”;貼近校園生活,繁榮校園文化;提高自身新聞素養,發展完善自我;始終保持先進性,充分發揮媒體工作者的先鋒模范作用,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
第三條 記者團主要任務:在z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老師的指導和記者團學生干部的具體安排下,開展新聞采寫、新聞攝影、視頻制作與編輯、新聞策劃、播音主持、論壇管理、理論宣傳等工作和記者團相關活動。
第四條 本章程系z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記者團的行動指南,具體管理細則詳見記者團各部門規章制度。
第五條 記者團章程是記者團全體成員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是保質保量完成記者團任務的保證。全體成員必須嚴格執行和維護記者團的章程,必須接受記者團章程的約束,必須遵守本章程和團內其它紀律;若有違反,視其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分。
第六條 記者團各部門指導老師對該部門成員有教育和管理的權力和責任。
第二章 組織
第七條 記者團由黨委宣傳部下屬的新聞網、校報、學子網、英文網、南湖思政網、民大論壇、廣播臺、電視臺、《微眾》電子雜志等媒體學生記者組建而成,下設綜合部、外宣部、新聞網、采寫部、攝影部、廣播臺、電視臺、學子網、英文網、南湖思政網、微眾、論壇、焦點網絡等部門。設團長1名、副團長4名、各部門負責人1-3名。
第八條 記者團團長及各部門負責人選定原則:根據民主集中制原則,在部門推薦、民主測評、綜合考核的基礎上,報黨委宣傳部審批產生團長、副團長及各部門負責人等干部人選;記者團實行黨委宣傳部領導下的團長負責制。
第三章 招新
第九條 凡政治思想過硬,紀律性強,承認本章程,熱愛新聞宣傳工作,有志于新聞傳播事業的我校在校大學生均可報名。
第十條 招收新成員是記者團發展壯大、保持青春活力的關鍵環節。每次招新前由團長、副團長及各部門負責人集體討論招新的條件與需要人數,報黨委宣傳部審批。
第十一條 記者團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開展招新工作,每年在新生入學后招收新成員;經黨委宣傳部審批后,也可根據實際情況破格錄用新成員。
第十二條 記者團招新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1、組織報名并要求報名者認真填寫記者團報名表。
2、經初步審核后,組織初試。
3、初試通過者進入面試。
4、面試通過者,由所在部門報記者團團委會審核,并報黨委宣傳部批準;確定為各部門的見習記者,見習期為3-6個月。
5、見習期滿后,由團長、副團長及各部門負責人對見習記者的工作紀律、工作態度、工作成績等進行綜合考核,由各部門指導老師審核,并報黨委宣傳部批準,確定正式學生記者名單。
第四章 職責
第十三條 記者團成員必須忠實踐行記者團宗旨,愛國守法,遵規守紀;加強思想修養,規范言行舉止,自覺維護黨委宣傳部和學生記者團的聲譽。
第十四條 記者團成員必須有較高的政治思想覺悟,堅持社會主義宣傳思想工作方針;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努力工作,樹立記者團的良好形象。
第十五條 恪守新聞工作者的“建設者”責任,熱愛新聞事業,遵守宣傳紀律,嚴于律己,勤奮嚴謹,樂于奉獻,具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第十六條 黨委宣傳部安排采寫、拍攝、制作、收集、整理的各種文字、錄音、錄像、照片及U盤、光盤等數據載體由宣傳部專人負責管理,未經宣傳部部長允許,任何人不得私自外傳、外泄。
第五章 權利
第十七條 記者團全體成員一律平等。記者團全體成員均可按程序對團內工作和活動提出意見和建議,對團內學生干部進行監督。
第十八條 記者團成員憑記者證并按程序參與校內有關新聞事件的采訪與報道;采寫或拍攝的作品,在校級媒體優先發表。
第十九條 記者團成員可參加記者團組織的相關學習、培訓、交流等活動。
第六章 義務
第二十條 積極采寫、拍攝、投稿;精心編輯、主持、策劃;認真監控和引導輿情;按時保質完成黨委宣傳部領導、老師和記者團學生干部交辦的各項任務。
第二十一條 按要求參加記者團以及團內相應部門組織的會議、培訓、專題講座等集體活動;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記者團的建設與發展。
第七章 獎懲
第二十二條 獎勵:
1、根據記者團成員的平時表現和工作成績,每學年對表現積極、成績顯著的記者團成員,授予“優秀學生記者”等相關榮譽稱號,并頒發榮譽證書和適當物質獎勵。
2、每學年擇優推薦2-4名記者團成員參加學校優秀學生干部的評選、表彰活動;推薦部分優秀作品參加湖北省高校新聞協會和中國高校新聞協會“好新聞”評比。
3、每年擇優推薦若干名記者團成員參加黨校學習(詳見學校黨委組織部的相關規定);對表現突出的入黨積極分子向其所在學院黨組織提供相關工作表現證明。
第二十三條 處罰:
1、對未能及時完成任務、無故遲到或缺席記者團會議及活動者,在團內提出批評,情節嚴重者,取消其“優秀學生記者”的評選資格。
2、對違反本章程或記者團相關管理規定的,尤其是犯有政治原則、宣傳紀律方面的錯誤者,視其情節輕重,分別給予團內通報批評、取消其記者資格、書面通報其所在單位黨委等處罰。
第八章 附則
第二十四條 本章程解釋權和修訂權歸z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所有。
第二十五條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3:學校共青團組織章程
學校共青團組織章程
第一部分 總則
一、學校共青團工作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共青團組織是團結教育團員青年學生的核心,在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擔負著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二、學校共青團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馬列主義、*思想和***理論為指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切實加強團的建設。不斷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信念教育,加強團員青年學生文明衛生習慣的養成教育、公民意識教育、法制紀律教育和馬列主義、*思想和***理論的常識教育。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四有”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
三、學校共青團工作的總任務與目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校長的領導下,高度重視受教育者素質的提高,充分發揮團組織的特有優勢,把改善和加強團工作與教育改革緊密結合起來;注重團組織的規范化建設,發展壯大隊伍,教育培養團員,切實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良好的學習和人文環境。
第二部分 工作原則
學校共青團工作必須堅持三個原則:以服務校工作中心為根本點的原則;以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為立足點的原則;以活躍各班團支部為出發點的原則。使團的工作真正做到“面向最廣大的學生,服務最根本的需要,活躍最基層的組織。”
第三部分 工作途徑
一、切實保證,充分利用,精心組織每周一次的團活動,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按學校、年段或支部集中或分散進行,每學年應有20次左右的團隊活動。
二、組織團員學習,使團員青年學生的積極分子接受黨團知識教育,使團員中的優秀成員接受更進一步的教育。
第四部分 常規工作
一、要根據團章要求,發展壯大團的隊伍,盡可能多地使符合條件的青年學生加入團組織中,加強團組織的自身建設。加強團籍注冊,團費收繳的管理監督。
二、認真開展團員意識教育,定期評選優秀團員,優秀團干部和先進團支部,積極配合學校定期開展“三好”學生、“優秀學生會干部”和“先進班集體”的評選。
三、組織團員青年積極開展科技文化活動。大力宣傳“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精神,努力營造以科學文化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每年舉辦一次“文化節”等。
四、要根據團章規定,加強對校學生會組織的工作指導,認真指導學生會組織圍繞學校工作中心努力開展工作,充分發揮學生會組織在學生中的領頭雁作用。
五、加強校團支部的組織建設,積極指導團支部開展工作,團支部要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團員充分發揮青年的特點與團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第五部分 分階段主要工作
一、第一階段共青團工作要點:
1、通過主題團會促進團員相互了解、增進友誼、熟悉環境。
2、組織召開支部大會組建團支部。
3、重視團干部的培養,利用業余時間組織團干部培訓。明確責任分工,指導工作方法,交流工作經驗,提高工作能力。
4、開展合格團員教育。組織團員重溫入團志愿書,再宣誓,參加團章知識競賽增強團員意識。
5、開展“讓團徽在胸前閃光”等“爭先創優”活動,自覺塑團員形象,發揮團員先鋒模范作用。
6、以團支部為單位,組織青年志愿服務隊,開展定人員、定時間、定地點、定服務對象、定服務內容等“五定”服務活動。每月或每兩月活動義次。
7、利用節假日、雙休日和寒假開展“家鄉新貌”、“我的家與改革”、“我與革命老前輩”等社會調查(每學期安排一次)。
8、組織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等法律、法規的基本常識,聘請法律工作者及司法人員到校作法制報告或組織觀看法制錄像等法制教育活動。
二、第二階段共青團工作要點:
1、以班級團支部為單位經常性開展“成人預備期志愿服務活動”拓展服務項目,加強制度建設,注重活動質量。以培養和增強團員青年社會責任感。
2、結合社會熱點問題,舉辦時事政策報告會、研討會、辯論會、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加強形勢教育,引導學生關心時事,了解社會,認識國情。
3、加強以理想、信念。人生觀為主要內容的成人意識教育。
第六部分 附則
一、本規程適用于我校各年級團支部,各班團支部,請各有關單位參照執行。
二、本規程自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