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踐行弟子規匯報課--春風化雨

1121

  踐行《弟子規》匯報課

  春風化雨——踐行《弟子規》促進師生和諧

  河南省濮陽市油田第四小學

  周慧美

一、自然情況

  禾,男,11歲,上五年級

二、問題及表現情況

  他不合群,沒有人喜歡跟他玩,一次上體育課,我見他使勁地拉著別人,原來,沒人和他玩,他就硬拽著別人和他玩。他愛打人罵人,尤其愛欺負弱小,而對明顯比他厲害的人,他則不敢動,典型的欺軟怕硬。他學習不好,紀律不好,還喜歡拿別人的東西,總之,你找不到他的優點,哪個老師都煩他。你一批評他,輕則梗著脖子翻白眼,不服氣;重則叫來家長對你拍桌子、瞪眼睛、臟話隨口出,吵鬧不休;即使不吵鬧,也要告到領導那兒去,讓你心氣不順。這一項項舉動,讓人煩不勝煩。

三、有關資料的調查

  聽說,孩子的媽媽很“厲害”!禾未上學時,媽媽就是遠近聞名的“惡人”,哪家孩子跟禾打架了,別看只有幾歲,定會遭到他母親的責罵,有時甚至一巴掌扇上去,和孩子一起痛揍那位小孩,揚言這是為自己的兒子報仇。因為有此名聲在外,所以很多家長嚴禁孩子和禾在一起玩。沒人和他玩,這可能也就造成了他不會與人正常交往。

  上學后,告他狀的非常多,次數多了處理不過來了,我就說:“他老打你,你不會不跟他玩?離他遠點兒!”漸漸地,誰也不喜歡和他玩了。

  放學站隊,他經常搗亂,要么繞著隊伍后面轉圈,要么搗亂、說話,一次,體育委員讓他站5分鐘,沒有5分鐘呢,家長領著孩子闖進辦公室,破口大罵:“*****,給我說一說,憑什么讓我兒子站?我兒子又沒犯錯!”我耐著性子給她解釋:“體育委員可以作證,你的孩子是在說話搗亂!”又是一串臟話:“******,誰敢作證,我他媽的剁了他,敢說我兒子!”你瞅瞅,就這種素質。

  課堂上,他不聽,還搗亂別人,使他座位一圈的人都聽不成課,大家很煩,集體來找我,要求換座位,往哪換,哪兒就一群人來找,不換,家長就會前來說情,沒辦法,只好讓他坐在講臺旁邊。禾的家長就找校長來了,我給他安排同桌了,不久,又一群人來找,唉,我沒辦法,又把他放在前頭了。其母憤怒地來找,說:“憑什么讓我兒子坐在前面,這不公平!你這樣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趕快給我們換座位!”我說:“不行,放哪里都影響別人!”其母大怒,拍著桌子耍賴:“你今天必須給我換,讓他和***坐在一起!”瞧瞧這素質,簡直不可理喻。有什么樣的家長就有什么樣的孩子,的確不錯,像這樣的家長和孩子,哪位老師愿意惹麻煩呢,就睜只眼閉只眼吧!于是,給他找了一個比較厲害的同桌,班里的打架能手,委以重任:聽著,他不動你,你不動他,他若動你,影響你聽課,收拾他!別說,以惡治惡還真管用,老實了!雖然依舊招人煩,但總算是解決了座位問題,累呀!以后,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紀律上,盡量不去招惹他,只要不出安全事故,一概裝沒看見。你不讓管,咱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四、診斷及措施:

  從孩子和家長的表現看,家長的溺愛以及管理教養的方向偏差,家長不懂得尊敬老師,孩子也不懂得尊敬老師,根源在家長身上,在育人環境上,也在于我沒有教育好孩子和家長,與家長的溝通不夠。要在原來,我才不選這樣的孩子做個案呢!費力不討好??墒亲詮膶W習傳統文化,踐行《弟子規》以后,我改變了想法。

  采取的措施:

  1、改變對待孩子的態度,讓孩子感受到愛。轉變觀念,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才有可能做好孩子的轉化工作。

  2、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不斷地認識到正確的做法,并愿意圍繞《弟子規》說的去踐行。

  3、在班里創造和諧的氛圍,改變不良的做法,學會“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遇事情先找自己的不足,改變育人環境。

五、實施過程:

  按照《弟子規》上講的,先背誦,背完后再踐行,一句句去踐行。切實做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父母叫很快答應,父母讓干的事情快速去干,父母教育你的時候,要恭恭敬敬地聽,順從地做。只有這樣反復實踐,才能養成習慣,將孝做到實處。真的在實踐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的榜樣作用很重要,老師也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去做,孩子們才會做得更好。在學習活動中,經常提醒孩子們“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在孩子們犯錯的時候,講一講“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過能改歸于無倘掩飾增一辜”的道理;當孩子打罵別人的時候,告訴他“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踐行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能著急,王琦老師說:“急不得,急,就不得。”我牢記住這句話,剛開始,每星期只踐行半句,也就是“父母呼

  應勿緩”。我發現班內很多孩子就像沒長耳朵一樣,老師叫了,還在凳子上坐著,懵懵懂懂的,不知道該干什么。像這樣的孩子,在家里肯定是十聲八聲喊不應,習慣了,在教室里也這樣。第一個星期周一,就宣布踐行“父母呼,應勿緩”,于是,整整一個星期,就告訴孩子,每天父母一叫你,趕緊答應,養成習慣。星期三,早讀時讓孩子說一說自己做得怎樣,周末,家長評價孩子的表現。為了不使教育顯得枯燥,我利用班隊會和思品課時間給學生播放孝親的故事,講解弟子規中句子的意思,有時還播放《母親》、《父親》等歌曲,讓學生在多種形式中感受父母親的不易,學會用行動回報。

  關注學習生活中的細節,不放棄教育的機會。眼保健操和廣播操前,我通常都要念“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并帶頭認真做操;學生有了過錯找借口時,我則念“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他立刻會意,反省自己的過錯。

  孩子們在光盤上和我這里聽到的最多的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發現問題時、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先問自己,找自己的過錯,這樣就不會生氣或者發牢騷了。這樣的強調,讓很多孩子改變了埋怨他人、推卸責任的做法。在這種氛圍中,禾,也發生了變化。

  家長不好,孩子也不好,這是我原來的想法,現在我轉變想法,孩子不好,是我這四年來沒教好,不會跟家長溝通,這是我的錯。所以,改變觀念以后,對這個孩子從說話的語氣上以及面對的心態上就有了變化。記得踐行《弟子規》第一周,他站隊搗亂,體育委員讓他站出來,他不出來。他見我來了,就憤憤地出來了,直拿眼睛翻我,一副不服氣的樣子,還掉下來淚。我走近他,不帶任何火氣地說:“快別哭了,天這么冷,凍著了。”還伸手溫柔地拭去他的淚水,“別哭,男子漢,有錯就改,否則你父母又該擔心你。”我這么一說,他的表情立刻變了,很溫順。我說:“知道錯了吧,快歸隊吧,怪冷的,走吧!”以后再站隊,看他站好了,我就沖他笑笑,他也自豪地報以微笑,他再也沒有違反站隊的紀律了。

  第二周,教數學的張老師告訴我:“這個禾真討厭,我放在教室講桌上的手套,他給我拿走啦!”禾頂嘴:“是我撿的。”張老師不悅:“我放在講桌上,夾在教案本里,你在哪兒撿的?”我背對著張老師,低聲說:“禾,你說實話,你做得對不對?”他看我沒有生氣,很平靜,就說:“不對。”我追問:“錯在哪了?”“我不該拿張老師的手套。”“該怎么辦?”“我弄丟了,我給張老師再賠一副?”由于拿不準孩子能做到什么程度,我沒有緊緊追逼,就說:“好,態度很好,照你說得去做吧!”第二天,張老師說:“還是你說話管用,禾給我把手套拿來了。”我找來禾,表揚他:“不錯,是男子漢,說話算數,記住‘借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他點點頭。

  元旦過后,一天下午放學時,學生來告訴我,禾把一個女生踢哭了。我說:“禾,你去辦公室,對照一下《弟子規》,看看哪兒錯了?”不一會兒,那個女生來了,說:“老師,你別批評禾了,是我錯了,我不小心先碰著他了,他才踢我的。”我感到自己的心柔柔地動了一下,說:“很好,你能這樣說,我很高興,我不批評他,只是讓他找找自己哪兒有錯。”女生這才朝我深深鞠了一躬,放心地走了。禾又掉眼淚了,對著《弟子規》找到了“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

  “為什么知道這有錯?““因為我在制造斗鬧場,所以不對。”

  “還有嗎?”

  他木呆呆的,看樣子困難,我說:“我們一起找。你瞧‘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你明白了什么?”

  他說:“我做了錯事,讓父母蒙羞了。”

  我補充:“是呀,現在是放學的時候,你該回家了,媽媽見你還沒有回去,肯定擔心了,讓媽媽擔心,就是不對。”

  就這樣,我找一句,他對照一句,找到了“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凡是人皆需愛天同覆地同載”、“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他邊說邊流淚,找完之后,我說:“知錯了,如何改呢?”

  “道歉。”

  “道歉還不行,還要做到‘過能改歸于無倘掩飾增一辜’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犯了,才叫真正地改錯。”

  他答應了,并恭敬地鞠躬后才輕輕地離開。

  整個批評過程中,沒有翻白眼,沒有怒火攻心,沒有厲聲呵斥,他恭敬地接受了批評,自己也感覺平和。要在往常,肯定是我火冒三丈,他一百個不服氣了。

  做到這一步,他的事情還不算處理完,第二天早上,還要講述這個事情的經過,點評那位女生的做法,寬容大度,遇事情先找自己的不足,令禾感動地流下淚水,為下一步的改正錯誤,增加了催化劑;禾能夠帶著恭敬心聽取老師的教導,對照《弟子規》找自己沒有做好的地方,明白了道理,改正了錯誤。這兩個孩子都是好學生,因為“過能改,歸于無”都值得表揚。在全班熱烈的掌聲中,他們鞠躬還禮。至此,這件事情才算圓滿解決,既強化了他倆正確的做法,又為今后的糾紛樹立了正確解決的榜樣。

  從第三周開始,我們的值日班長開始學著王琦老師的班,早上向每一位進入教室的學生老師鞠躬問好,而且一直堅持著。剛開始,大家笑嘻嘻的跟開玩笑一樣,有的怪聲怪氣,有的回禮,有的不回禮,后來見我也恭敬地給值日班長回禮,大家才嚴肅恭敬起來。這樣做的好處是使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彬彬有禮,互相感覺來自對方的尊重,沒做的時候不知道,做了之后才知道其中的好處。恰恰也把學校的明禮教育做到了實處。

  春風化雨,春風在哪里?就在《弟子規》中,在自己的心里,在一步一步踐行的過程中。

  踐行《弟子規》的這幾個星期,不只是禾,孩子們都有了很大的轉變。進入元旦后,繼續下來的踐行使復習也變得比原來踏實了許多,從“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以及“字不凈心先病”的滲透,學生的讀更專心了,字也有了一定的改觀,即使有了問題,也能在互相找不是的過程下和解。

  從老師這一方面來說,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變得融洽了,因為知道要看更多的陽光。原來只是盯著缺點,不停地指責、批評,越批評越生氣,孩子們也呆著個臉,一副不悅的情景?,F在進來教室,先表揚值日班長,早上來那么早,很恭敬地鞠躬問好,接著表揚值日生,衛生區打掃干凈,其次表揚前一天觀察到的好事,看到的很多默默為集體奉獻的事情……自己越說越高興,孩子們的笑顏綻放,小眼睛亮晶晶地盯著我,大家都開心??傊?,早上就提起孩子們的恭敬心,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真誠贊揚、關注,一天的勁就提起來了。老師少了很多說教、指責,只有提醒,遇到不順的時候,先自我檢討,讓學生少了很多對立的情緒,課堂上心平氣和的交流多了。原因很簡單,“春風拂面,春風化雨”,踐行《弟子規》的春風,改變了我的心態。因為心態的變化,我不再為學生的不會而火冒三丈了;因為心態的變化,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變化;因為心態的變化,我的身體也發生了變化。這學期的前三個月,我經常頭暈,身體不適,這兩個月,我快樂輕松了很多,這才發覺,很多煩人的事情來自于自己的心,這真是“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呀。

篇2:東興小學《弟子規》教學計劃

  東興小學《弟子規》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范。后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兜茏右帯肥且槐窘涛覀冏鋈说囊恍┗A規范,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于《三字經》。全書共360句(1080字)

  二、弟子規教學的涵義:

  兒童天真未泯之時,最容易教導,也最需要教導,利用這一段黃金時期,藉由先哲的風范,熏習我們的子弟,利用圣賢的智慧,教導秉性淳良的兒童,日積月累,必將奠定他一生為人處世、成家立業、幸福成功的基礎。是以教導小朋友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習慣和待人處世的準則。是道德教育的規范,用來養成良好的習慣讓道德意識做深層的內化。

  三、教學目的:

  1、教育學生孝敬父母、體諒父母。

  2、培養學生的愛心,愛長輩,愛老師,愛同學,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3、讓孩子知道為人處事的一些正確態度,學會一些做事的方法。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

  4、幫助學生立下志向,做個人格好、有擔當的好人。教育學生誠實、守信。

  5、熟讀并背誦《弟子規》,逐步落實到生活中。指導學生的生活習慣,行為規范。

  四、具體落實要求:

 ?。ㄒ唬θ?、對事、對物應有的正確態度

 ?。ǎ保θ耍好靼孜鍌惖年P系,知道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尊敬師長、關懷體貼他人;教導互助合群的理念、培養寬厚待人的心性;曉喻見賢思齊、知恩報恩的道理。

 ?。ǎ玻κ拢簭娬{“事雖小,勿擅為”的重要;要求“事勿忙,忙多錯”的做事方法;注重禮儀、講求信用,建立威儀與守信的觀念;教育“承擔責任、知過必改”是善良的品行;培養“面對困難,能冷靜學習如何解決問題”的態度;教導是非判斷的能力,并培養好學的精神。

 ?。ǎ常ξ铮汗噍斎粘I畋仨殹肮澯脨畚铩?,還要曉喻物資來源的艱辛,感恩大自然的賜予。例如:長養慈愛心,愛護小動物和植物;物有定位,對物品也要有恭敬愛惜之心,這樣才能用得久遠,常保如新,而且使用方便。

 ?。ǘ┙虒W生落實經典的教誨

  1.要求學生必須做到:

 ?。?)四正:心正、身正、椅正、書正要求上課專注、座椅平正、姿態挺正、課本擺正。在家里也應如此,因為精神散漫就容易意志不集中,學習效果降低

 ?。?)精神抖擻,讀誦要求吐字清楚、抑揚頓挫,聲調不可太高

  精神抖擻是提高學習效果、增強學習興致的有效方法。要掌握課堂的氣氛。

  “凡道字,重且舒”,讀誦要求字正腔圓,首先自己要做到。與孩子對話時,也要觀察孩子的吐字是否清晰、語速是否過快,如果能從小注意音聲的高低控制、速度快慢的調節,則孩子將來的言談也會溫文儒雅,氣度翩翩。

 ?。?)落實每天讀誦誠如《論語》所言:“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背誦的遍數也是越多越好,因為“讀書百遍,其意自見”。

  2.講解做人的道理──與生活相結合

  許多學生雖然書讀得不錯,但與人相處的能力非常差,難以面對挫折,膽小懦弱,心胸狹隘,因此,主動引導學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弟子規》。例如:對長輩禮敬的應對、與同學友愛的相處、公共場合的行儀,個人優秀品格的培養,這些在課堂上都要詳細地教育。利用豐富的美德故事資源,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八德故事,歷代傳頌的圣賢、偉人的事跡,結合孩子經文學習的進度、他們自身的狀況,講解給他們聽,讓他們在善的人文熏陶中養正自我。

  3.游戲中學,引導孩子,發揮孩子想象力、創造力

 ?。ㄈ┘訌娕c家長的聯系與溝通

  俗話講得好:教兒教女,先教自己。教育不是孤立的,如果家長與老師在理念上能達成共識,在教育上緊密配合,就非常有利于孩子向既定的目標發展,能起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老師一種要求,家長又另行一套,孩子會不知所從,教育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另外,親師經常地溝通,也有助于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雙管齊下,對孩子加強督導,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敖桃舱?,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特別要重視的是,把握學生犯錯的“第一次”,是老師和家長教育他的關鍵時期。為人師長、家長者,此刻尤要相互密切配合,謹慎地教育引導,糾其偏差,補救不足,扶正心性,以奠定孩子初始根基。

 ?。ㄋ模椭⒆恿⑾轮鞠?/p>

  “志不立,無以成事”,凡有成就的人,必有志向。欲其年少之時,就能立下遠大的人生目標,需要老師的引導和栽培。讀書的目的是什么?是找份工作掙錢嗎?一個大學生接受過多少人的栽培,得到過社會多少的供給?所以讀書要志在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以此回饋社會。向孩子介紹古今中外圣賢之人,以他們奮斗的事跡和不畏艱難的感人歷程,來激勵學生勤奮、好學的精神;啟發他們無盡的潛能。

篇3:家長讀弟子規心得

讀弟子規心得

——培養良好生活習慣

陪孩子讀了《弟子規》,得知這本書是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會編成的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孝敬父母,關愛兄弟姐妹,如何為人,如何出事的基本規范。通過閱讀著本書是孩子也得到了不少啟迪,同時,使我們父母也對本人的所作所為,以及教育孩子成長時的種種教育方法有了新的認識。

下面列舉其中印象較深的部分。

“謹而信”,即生活中的言語行為,需要不斷地學習修養,不能順其自然。我們感覺,應當從小開始對孩子的言行舉止,規定嚴格的規范,使其從小開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道德準則和價值觀的重要性。不能聽任孩子的任性而為,應盡早矯正不正確的言行。

“入則孝”篇講述在家對父母孝順的重要性和如何變成孝順的之人的方法及心態的養成。進而是孩子在對父母盡孝的過程中,培養會感恩的心態,會體諒他人的心態,進而會得到家人及他人的信任的方法。

另外,我們做父母的也得到了一些啟發。比如,我們認為孩子還小,在和長輩或他人在相處時往往不嚴格要求他們,如吃的好玩的獻給孩子享用,以至于他們認為這些是理所當然的,不知道禮讓長輩及他人,養成了壞的習慣。而《弟子規》指導我們“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后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還有,對于樹立學習與生活的事先計劃和提前完成任務的良好習慣,“事勿忙

忙多錯”這句經文繪出了精準的解釋?,F在的孩子們經常忘帶東西或上學遲到,常常是前一天晚上不準備第二天上學的用品,缺少事先計劃和準備,以至到時匆匆忙忙,身心慌亂,錯誤百出。通過熟讀、理解這些經文,使孩子們更直觀地認識到“事勿忙

忙多錯”

的道理,使之少犯很多不必要的錯誤。對學習和生活提高很多效率。

總之,《弟子規》這部經文,不但是孩子們應該學習、理解的好教材,而且還是父母們應該學習、理解,用于孩子們的教育,同時也用于父母自身修養的提高的好教材。

六(3)班

×××家長×××

《弟子規》教育活動有感

近年來,全國中小學生掀起了一場“弟子規”的教育強風。想想我們這一代人似乎不曾學習過,對于《論語》、《詩歌》等也僅僅是略知一二。今天,全國的孩子們都在學習、誦讀《弟子規》,可見我們國人仍未忘記咱們老祖宗的“根”──那就是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家忠孝思想為綱的《弟子規》!

《弟子規》從“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七個方面,全面概括并講述了如何做人處世,如何對待父母、長輩及親屬。如何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等習慣;如何修養品德、講究誠實仁愛;如何承擔責任等等。這一切在提倡: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當今社會,看來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現在的孩子,90后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自私、自利的性格太凸顯,不知道該如何的對待家長、老師、,不知道如何的為人處世。很多時候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會去考慮別人的感受?,F在讓他們開始學習《弟子規》,或許開始他們還無法讀懂其中的含義,但是我想在以后的社會生活中,他們會慢慢的讀懂,會漸漸的領悟到其中的真諦。是可以讓他們終生受益的東西,也是給我們這些家長在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們的時候給了一盞指路的明燈。在跟孩子一起誦讀的時候,家長也會有所收獲,可以更好的與孩子溝通,與外人相處,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

《弟子規》的學習要持之以恒,真正的做到結合實際、因人而異、因勢利導。為孩子今后的人生、事業,以及社會的和諧奠定良好、堅實的基礎。

六(3)班

×××家長×××

觀看《弟子規》講座有感

首先得感謝嘉匯學校給我和女兒創造了一個共同傾聽《弟子規》的機會。起初是因為學校布置下來的寒假任務,我和女兒都抱著完成作業的心態去傾聽的,本以為夫子理論必定呆板木訥,枯燥無味,可是細聽下來卻又戀戀不舍。那些看似教條的言論被蔡老師一番講解變得既生動有趣又深有共鳴,其間包涵著由淺至深的人生哲理!

《弟子規》三字一句,兩句一韻。既方便記憶,讀起來又朗朗上口,它分為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幾個部分?!兜茏右帯返囊幨且幏兜览?,是做人應盡的規范、道理,它的每一句話都與我們日常行為舉止息息相關的。例如:《弟子規》入則孝中“父母呼,應勿緩”是說父母呼叫我們的時候,要做到聽到立即回應,不要有所怠慢?!案改该?,行勿懶”是指父母有事吩咐我們去做時,我們要趕緊行動,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懶得去做?!案改附?,須敬聽”是指父母要我們學好而教導我們時,我們要恭敬真正的把話聽到心中.“父母責,須順承”是指我們做錯了事時父母責罵我們時,我們應當順從并且勇于承擔錯誤。這些道理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曾講給自己的孩子而每個孩子都聽過無數遍,但真正能用心體會并且做到的又有幾個人?常常是做父母的傷心,做子女的煩悶。我自己有何嘗不是呢?聽了講座反思一下自己,真是一切的根源在自己呀!自己年少時沒有對父母做到盡孝盡責,年長時沒有為孩子做到完全表率,卻深深期望孩子能夠做到順承自己的心意,自己沒有做到身體力行又怎么能實現心中期盼呢?這次和女兒同看講座后互相溝通了一下,女兒深有感觸說:我一定要盡最大的能力孝順您們,而我說我一定盡最大的力愛她和我的雙重父母,說完后我們母女會心一笑。我知道我們理解了對方,并感受到了對方真誠的愛

蔡老師的講的另一則故事也帶給我很多觸動。有一個小天使帶著一個人來到地獄,地獄要開飯了,長長的一排桌子,桌子兩側坐著兩排人,每個人拿著一公尺長的筷子,開飯了,每個人都心急的往自己的嘴里夾食物由于筷子太長彼此之間發生碰撞而有的人又怕別人先吃到食物,去阻擋別人,結果滿地是食物,滿心是怨恨,誰也吃不到,這個人看了心里很害怕。小天使又帶他來到到天堂,結果還是同樣的桌子,同樣的坐著兩排人,還是一公尺長的筷子,開飯了每個人熱情地把筷子里的食物送到對方的嘴里,有的人緣好的同時能吃到好幾個人送的食物,還要連連說我吃不過來了。這個人看了感覺很快樂。小天使對那個人說:“地獄和天堂就在你的一念之間”看了這段話后,我女兒說:“媽媽,要先給予別人愛,我們才能得到愛”,聽到這樣的話我感到很欣慰,感覺到她正確的人生觀正在慢慢形成。

學習不僅僅是指學習文化知識,更重要的學習做人。否則即使上了北大只會增添北川地震中“范跑跑”?!兜茏右帯肪褪菍φ瘴覀冄孕械膶氳b,,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用心體會,參悟,醒身,律己!那么不僅對于提高我們自身的道德修養是有很大益處的,對于提高整個民族的綜合素質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六(3)班

×××家長×××

讀《弟子規》有感

這本書憑心而論我是第一次讀,也是硬著頭皮在老師和孩子的“脅迫”下完成這一“課外作業”的。

隨手翻開這本書,起初我還感覺它是枯燥呆板,晦澀難懂,并沒有想去逐字逐句推敲,但是在不知不覺中被書中描述的為人之道和大愛無疆所吸引,更為如何做人,做一個有價值的,有倫理的人,做一個干凈,純粹的人的深奧哲理所折服。它詮釋了同學之間,子女和父母之間,師生之間的愛……它闡明了做人之本,做人之道,如何擁有一顆平常而包容的愛心,如何規范自己的言行….

“入則孝,出則悌”“謹篇”,“信篇”句句樸實,語語叩心,如春風沐浴,如圣賢慈祥耳語……我感嘆著進入了一種會意忘文的閱讀境界。

《弟子規》我真的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對其的贊美,這是一本從古至今都讓人受益匪淺的書,也是一本洗心凈腦的書。吸引我的,似乎并非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于那言簡意賅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大愛,濃情,和諧,平實……所以,我已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光知道是不夠的,還要學會做。怎樣才能做呢?學知識怎么學呢?我們可以學別人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全對。因此,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請大家自己去體會思考,去身體力行吧!

六(3)班

×××家長×××

讀弟子規心得

——培養良好生活習慣

陪孩子讀了《弟子規》,得知這本書是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會編成的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孝敬父母,關愛兄弟姐妹,如何為人,如何出事的基本規范。通過閱讀著本書是孩子也得到了不少啟迪,同時,使我們父母也對本人的所作所為,以及教育孩子成長時的種種教育方法有了新的認識。

下面列舉其中印象較深的部分。

“謹而信”,即生活中的言語行為,需要不斷地學習修養,不能順其自然。我們感覺,應當從小開始對孩子的言行舉止,規定嚴格的規范,使其從小開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道德準則和價值觀的重要性。不能聽任孩子的任性而為,應盡早矯正不正確的言行。

“入則孝”篇講述在家對父母孝順的重要性和如何變成孝順的之人的方法及心態的養成。進而是孩子在對父母盡孝的過程中,培養會感恩的心態,會體諒他人的心態,進而會得到家人及他人的信任的方法。

另外,我們做父母的也得到了一些啟發。比如,我們認為孩子還小,在和長輩或他人在相處時往往不嚴格要求他們,如吃的好玩的獻給孩子享用,以至于他們認為這些是理所當然的,不知道禮讓長輩及他人,養成了壞的習慣。而《弟子規》指導我們“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后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還有,對于樹立學習與生活的事先計劃和提前完成任務的良好習慣,“事勿忙

忙多錯”這句經文繪出了精準的解釋?,F在的孩子們經常忘帶東西或上學遲到,常常是前一天晚上不準備第二天上學的用品,缺少事先計劃和準備,以至到時匆匆忙忙,身心慌亂,錯誤百出。通過熟讀、理解這些經文,使孩子們更直觀地認識到“事勿忙

忙多錯”的道理,使之少犯很多不必要的錯誤。對學習和生活提高很多效率。

總之,《弟子規》這部經文,不但是孩子們應該學習、理解的好教材,而且還是父母們應該學習、理解,用于孩子們的教育,同時也用于父母自身修養的提高的好教材。

六(3)班

×××家長×××

觀《弟

規》的感受

我上學的時候沒學習《弟子規》,平常也不去關心它,一直以為是孩子們該學的。這次在學校的倡導下我也有機會學習一次,受益匪淺。

人生的幸福生活似乎與《弟子規》無關,但是看完之后感觸很深,里面講的每一件事都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多學習多感受一下,我感覺不僅對孩子的學習有幫助,孩子的生活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弟子規》里講學生學習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卻不以為然,還經常教育孩子*經常在鬧市里堅持學習,不也成為偉人了嗎??赐辍兜茏右帯泛笪也琶靼滓粋€道理:你得首先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你才能在外界干擾的情況下有計劃的學習。舉一個小例子:孩子剛上初中時,學習習慣不好,我們家長也很少過問,經常不完成作業。大的毛病沒有,小的錯誤不斷,我每天都囑咐他該如何如何去做……可是效果不佳。經過和老師的幾次溝通后,在老師的建議下,我采取了一些具體措施,不再用語言而是行動來感染他。平常孩子學習,我陪同一起學習,我自己多少年不學習,剛開始也很枯燥,但為了孩子我堅持了一年,初見成果,孩子學習不像以前那樣不集中,不按時完成作業。也能長時間靜心看書。無論干什么都有計劃的去做。

我感覺《弟子規》里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我們很少堅持去做。像我這樣教育滯后的家長應該多看看,反省一下自己也改變一下自己,和孩子一起進步,一起快樂,家庭也會越來越幸福

六(3)班

×××家長×××

百善孝為先——讀《弟子規》有感

讀完《弟子規》,給我感受最深的是“入則孝”這部分內容,它從應答、起居、順承、恭敬等十四個方面規范弟子的孝道行為。

“孝”在中華民族的詞典上,是個神圣的詞。如果說一個人不孝的話,就相當于給他的前途判了死刑,別想在社會上混出什么名堂來。二十四孝的故事更是連不識字的農村婦女都耳熟能詳。中華民族如此推崇“孝”,和孔子的提倡是分不開的?!墩撜Z》中有好多處都講到“孝”。我們知道,“仁”在孔子思想中是占據核心位置的,但他更說過:“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就是說“孝”和“悌”是仁的根本,可見“孝”在他思想中的位置??鬃訛槭裁磳Α靶ⅰ边@么重視呢?這和他講究處世為人的思想價值取向是一致的。人生在世,和父母的關系是一切關系的基礎,只有知道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人在社會上才是可信賴的,才能具備君子的品德,才能處理好和其他人的關系。有一位好友,在工作上很有成就,但無論工作如何繁忙,對于年事已高的父母的關心總是體貼入微。周末基本是陪老人到郊外散心,即使有應酬,也會把老人帶上,

“老人很可憐,我的休息時間應該屬于他們?!彼洺_@樣對朋友說,久而久之,朋友也為之感動,紛紛效仿。

兒子今年十二歲,轉眼就快小學畢業了?;仡櫫陙淼慕逃?,作為家長,有很多遺憾的地方。平時總是以工作忙為由,疏于對孩子行為習慣的悉心指導,加之性格急躁、缺乏方法,沒有讓他養成很好的學習習慣,成績自然就不太理想??偨Y六年來兒子的成長過程,最讓我欣慰的是他非常重感情,尤其對長輩。記得三年級那年,爺爺因病去世,他中午放學回家知道后,跪在爺爺的遺像面前,痛哭了整個中午直到下午上學。平時在家里,無論何時,看見我在蹲著洗衣服,兒子總會悄悄地塞個小板凳讓我坐著洗。今年母親節,更是一大早出門,花四十塊錢買了瓶香水送給我,雖然質量比不上名牌,但孩子的這份情意比世界頂級品牌還要珍貴。

古訓云:“孝為德之本”,“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大孝于天下,泛愛天下大眾。盡管兒子還很淘氣,只要持續用《弟子規》中的訓誡去影響他,讓他明白是非對錯,幫助他建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相信一定會把他培養成為一個具備健全人格,對社會有價值的人。

六(3)班

×××家長×××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