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觀章同志的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范本稿三篇
學習羅官章先進事跡心得體會范本1
19年前,湖北五峰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官章在退休第五天就回到了曾經工作的山鄉,他放下一句話:“我以前解決了群眾的糧袋子,我現在要回去解決群眾的錢袋子”。如今,80歲的羅官章兌現了當年的承諾。
在羅官章的個人簡歷上,最后一行只有幾個簡單的字:1997年12月至今,退休,務農。
羅官章曾經擔任牛莊黨委書記13年。盡管他和同事們一任接著一任干,海拔1700多米的牛莊鄉仍然是全縣最貧困的鄉鎮。大山深處生長著優質的野生天麻。羅官章退休后的創業夢想,就是想把天麻做成牛莊的產業。但天麻三年才結一次果,沒有根,沒有葉,不好找。
有一次,在鋸菌材時,由于濕滑,羅官章的拇指和食指被瞬間鋸掉,血流如注。十天以后,托著包扎著的左手,這個倔老頭又走進了深山。
經歷三年100多次失敗,羅官章終于培育出了一顆天麻種子。第二年,40多平方米的實驗田收獲了第一批家養天麻,賣出了四萬多塊錢。羅官章毫無保留地把種植天麻的所有經驗都傳授了出去。
羅官章家里有8畝地的試驗田,19年來,他在這片試驗田里親手種過天麻,種過煙葉,種過白玉春蘿卜。每一次實驗,他都是為了找出最優秀的高山品種。如今,全鄉年產值超過五億元。
41年間,羅官章一直在五峰縣工作,每到一處,開山辟路,發展生產。
1964年,組織上提拔羅官章擔任公社黨委書記。
每次離開,老百姓都是不舍。
如今,這個“退休、務農”19年的老黨員,又看準了發展鄉村旅游,琢磨起養山雞,養羊,種大蒜。我們問羅老,已經80歲了,還要務農到什么時候,他回答:到起不來的時候。
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精神;舍小家,為大家,默默為牛莊鄉奉獻自己的汗水與智慧。在外界人眼里,羅官章這么做是不值得的,但他們并不知道羅書記的內心世界是多么的豐富與滿足。我覺得羅官章的精神是偉大的,我要爭取成為像羅官章這樣的人,為群眾服務,為人民著想。
學習羅官章先進事跡心得體會范本2
年滿花甲的“縣官”羅官章退休之后,沒有在縣上“發揮余熱”,也沒在城里享受清福,而是和老伴帶著行李,悄悄回到海拔1700多米的老家牛莊。在那塊被譽為“宜昌西藏”的深山老林里,羅老迄今已扎根19年。他像燒不盡的“火種”,點燃了鄉親們“挖窮根”的激情,靠“三種”(種藥材、蔬菜、煙葉),讓千余農戶的生活變了樣:荷包有了票子,臉上有了笑容,高山有了樓房,路上有了私車。在牛莊農民的心目中,他是真正的大山英雄,是優秀的共產黨人。
當前,我們黨正在率領億萬人民實施“四個全面戰略”和“五大發展理念”,正在決戰“精準扶貧”。在追求“中國夢”的偉大征途中,本報今起推出關于羅官章的系列報道。這位老黨員的感人事跡和可貴精神,正是我們實施“精準扶貧”、建設大城的現實引領和精神榜樣。
我們要學習他對黨無限忠誠的可貴品質。入黨60年,羅老雖經歷了無數曲折與坎坷,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和委屈,但他對黨的忠誠和信念始終如初。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他曾在牛莊鄉當過10余年“一把手”,解決了農民的“糧袋子”,但由于種種原因,
始終沒能解決農民的“錢袋子”。對此,他內心久久不得安寧。他深深地感到,作為在這塊土地上成長起來的共產黨員,這輩子不解決鄉親們的“錢袋子”,
愧對黨組織,愧對鄉親們,“死了也閉不上眼睛”。這就是他毅然回鄉的根本原因,更是他對黨和人民群眾忠心耿耿的生動體現。
我們要學習他敢于為民謀福祉的擔當精神。羅老退休回鄉已不是“官”而是“民”,手里也沒有“權”。要幫助解決“錢袋子”,必須引導農民變觀念,學技術,調結構,闖市場。推動這每一條每一項,不僅困難重重,而且還有可能引發各種風險。稍有疏忽或失誤,就會損害鄉親們的切身利益。如果“前怕狼后怕虎”,缺乏敢于擔當精神,羅老絕對不會迎難而上。正是因為敢于負責,他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種為了人民謀福祉而不懼風險的擔當精神,在當下顯得尤為可貴。
我們要學習他渴求現代知識的科學素養。羅老深知,在牛莊這種高山地帶,解決農民的“錢袋子”,靠過去的傳統做法是“此路不通”,更不能“瞎整”,必須帶頭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探索適合高山致富的新路子。于是,他先“更新”自己的腦殼,再給鄉親們當“二傳手”。為了掌握政策科技信息,他年年訂閱多種報刊,堅持“天天讀”,累計記下幾萬字的筆記。為了鉆研新技術,他帶人千里迢迢到陜西、山西“取經”。為了攻克天麻有性繁殖技術,他“屢敗屢戰”,先后進行百余次試驗。他不慎鋸掉了兩根手指,也沒有停止探索。正是他這種百折不撓的求知舉動,把新知識、新技術“轉移”到高山,“轉讓”給農民,讓他們品嘗到知識和財富的甜頭。
我們要學習他身先士卒的實干作風?!翱照務`國,實干興邦”、“一勤天下無難事”。羅老把自己最喜歡的這幾句話用毛筆寫在大紙上,放在家中最醒目的地方,時時警醒自己,鞭策自己。他說他這一輩子最崇拜的是“實干家”,最看不起的是“日白佬”。返回老家這些年,無論是春夏,還是秋冬,每次試種藥材、煙葉、蔬菜,他都是手握鋤頭,率先播種,等栽種成功后再向農民推廣。由于長年累月的勞作,他的臉龐被曬成古銅色,雙手磨出厚厚的老繭,手掌糙得像松樹皮。正是他這種身先士卒的實干作風,影響了鄉親們,帶動了鄉親們,幫民挖掉了窮根,為黨贏得了民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黨實施“四個全面戰略”的首要戰略,舉世矚目。在這場決戰中,需要眾志成城,需要各方參與,更需要羅官章這樣的共產黨人的引領和帶頭。
學習羅官章先進事跡心得體會范本3
3月21日上午,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牛莊鄉沙河村黨支部書記姚建剛開著小轎車,再次來到牛莊村向羅老“取經問計”。
姚建剛要找的“羅老”,就是退休縣官羅官章。聽完沙河村計劃建生漆基地的設想后,他拉著姚建剛的手建議:“搞產業要注意保護山林,抓緊多栽樹?!?/p>
羅官章今年79歲,擁有60年黨齡,曾在海拔1700多米的牛莊鄉當了13年“一把手”。當年,他帶領群眾開山劈路,“劃旱船修電站”,創造了聞名全省的
“牛莊精神”,獲得省勞模稱號。1997年,他從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位置上退休。
“在任上的那些年,我們解決了鄉親們的‘糧袋子’,始終沒有解決鄉親們的‘錢袋子’。老百姓吃飽了,荷包是癟的”。多年來,羅官章始終對鄉親們有種“虧欠”感。
“不讓鄉親們的荷包里有錢,死了也閉不上眼”。退休后,羅官章放著縣城房子不住,毅然返回老家住木板房,引導農民轉觀念、學技術、闖市場、調結構,先后嘗試了10多種藥材、煙葉和蔬菜的種植。經過鄉里推廣,最終形成了煙葉、藥材、蔬菜三個支柱產業。九里坪村農民楊緒超三兄弟,住的是茅草屋,輪著穿一雙破球鞋。1999年初,羅官章登門動員他們種天麻,幫助貸款3000元,并免費提供部分菌種和技術指導。當年,三兄弟凈賺1萬多元,將茅草房換成7間磚瓦房。8年后,楊緒超又建新房,還買了電視、冰柜、太陽能熱水器等。據統計,19年間,跟著羅官章種煙葉、藥材、蔬菜的1500多個農戶,累計增收5.1億元。
牛莊鄉原副鄉長李思達感嘆道:“老百姓的荷包能鼓起來,羅老有大半的功勞”。
天麻是牛莊鄉的傳統名貴中藥材。為了攻克天麻有性繁殖技術,羅官章帶領村民到陜西、山西等地學習取經,并帶頭做試驗。有一次切割菌材時,因雜木突然扭滑,他的兩個手指被鋸掉。然而,他僅住院10多天就跑回家,繼續堆培菌材。歷經100多次試驗,他終于在五峰率先攻克了天麻有性繁殖技術。與傳統栽培法相比,新技術不僅省工省時增產1
倍多,還解決了品種退化問題。經過推廣,全鄉天麻種植從19年前的220平方米發展到去年的1.68萬多平方米,共增收1.8億元。
回鄉至今,羅官章不顧年邁和身患多種疾病,癡情“巡山傳藝”,始終都在為鄉親們“脫(窮)帽子”奔波。牛莊村村民朱坤感嘆:“是羅老那雙像松樹皮樣的雙手,幫助我們搬走了貧困這座大山?!?/p>
篇2:學習孔凡成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學習孔凡成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學習了孔凡成同志的先進事跡后,感觸頗深。他之所以能夠在平凡的崗位取得不平凡的成績,得到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肯定,這與他勤于學習,善于思考,踏實工作,努力進取的精神是分不開的。通過此次學習,作為一名年輕的黨員,我更加堅定了我今后工作的道路:
養成勤奮敬業,踏實肯干的好作風
孔凡成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項工作。20**年,為了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母親病重時,他正組織大會戰,等他完成工作任務趕回家時,母親已經離開人世,他連母親的最后一面都沒見到。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辭。正是靠著這種勤奮的敬業精神,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技術人員,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為我們樹立起了學習的榜樣。我勵志我要像他一樣用滿腔熱情,恪盡職守,勤奮踏實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項任務。
養成努力學習,刻苦鉆研的好習慣
20**年6月,孔凡成臨危受命,接手遭遇大塌方的四川錦屏電站交通公路牦牛山隧道工程。從簽下“軍令狀”那一刻起,他就冒著塌方、巖爆和大涌水等各種危險,整天泡在隧道里,摸索治理大塌方的最佳方案,一天三頓飯也在隧道里吃,實在太累了就在車上睡會兒。在他的帶動下,項目部奇跡般地創造了月開挖288米的記錄,提前17天完成合同。我們就是要學習他這種努力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只有注重學習,注重知識的積累,發現問題敢于克服問題,才能更適應工作中新形勢和任務。在工作中不斷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學會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新的技術努力推進工作的創造和發展,并且要不斷完善學習方法。要擠時間去學,持之以恒的學,結合現實去學,把學到的知識用于指導工作,反過來在實際工作中去檢驗所學的知識。
養成腳踏實地,樂于奉獻的好品質
孔凡成之所以能成為模范,這與他腳踏實地,埋頭苦干,默默奉獻的品質息息相關的。通過自己的艱辛勞動,在本職崗位上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績的時候,能夠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考驗,一如既往的踏實工作。這說明他為公司、為企業踏實工作,不是做表面文章給領導看的,更不是為了個人私利,而是能站在更高的利益上,懷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去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
我們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養成一種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精神和腳踏實地的作風。一是要務實,就是要知實情、說實話、想實招、求實效。想問題,辦事情,要以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為標準。二是要勤勉,就是要發揚老黃牛精神,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做到夙興夜寐,殫精竭慮。三是要吃苦,就是要經受住苦與累的考驗,勇擔重擔,敢于到艱苦崗位和困難多的地方去工作,以累為榮,以苦為樂,永葆艱苦奮斗的作風。
學習了孔凡成同志的先進事跡,我想:不管干什么工作,都應該保持一種激情,永遠做到對黨的事業、對自己的工作激情澎湃地干些事情。我要以孔凡成同志為榜樣,認真對照檢查自己的不足,切實改進提高工作,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以更務實的工作作風,扎扎實實、兢兢業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斷進步。
篇3:孔凡成事跡心得體會:做好平凡的事成就非凡的人
孔凡成事跡心得體會:做好平凡的事成就非凡的人
世界上有這么一種人:他不是哲人,但卻能給人深刻的哲理啟示;他不是思想家,但卻能使人被他的信念所感召,被他的行為所引導。
孔凡成就是這樣的一種人,一位老鐵道兵,一位忠誠企業的模范項目經理,他不僅是勇擔重任的開路者、拓展市場的弄潮兒,還是科學管理的領頭羊、關愛職工的貼心人、更是廉潔奉公的好干部。近日,通過對孔凡成事跡的學習,讓我進一步對這位全國道德模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時也指明了我今后工作道路的方向。
孔凡成作為項目經理的一面旗幟,始終熠熠生輝。特別是在工程項目建設中,他勇挑重擔、搶抓機遇,精細管理、創譽增效,愛崗敬業、模范表率,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樹起了中國鐵建在市場的“金字招牌”。
一、責任成就卓越
對于孔凡成的事跡,我想首先讓我看到的是一種責任和擔當。他作為一名黨員,始終牢記黨組織的重托,勇敢擔當,把企業利益放在第一位,任何時候都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做到了“舍小家、為大家”。把這些定為自己的理念并嚴格去遵循。
一個人想跨入成功的大門,就必須持有一張門票:責任心。作為中國鐵建中的一員,我想這份責任不僅僅是對工作的負責,同樣也是對領導、對同事的負責。曾經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梢?,能力與責任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當一份沉重的責任落到肩上時,每個人都不應該為自己尋找借口和理由。責任成就卓越,責任造就輝煌!
對于同事的負責,表現在我日常的工作之中。作為辦公室的一員,要勇于承擔好后勤工作,全力支持工作在一線的各位同事,對每一個細節都要一絲不茍。當看到他們對我的工作表示肯定時,我想,他們就是我們肩上的責任。
對領導的負責,則是通過每一件工作的細致落實實現的。領導的部署必定經過深思熟慮,我們的責任就是將其實施運行?;蛟S有些復雜繁瑣的工作,落到自己手中時,確實感到一些棘手,但命令一旦下達,唯一要做的就是執行,并將要求貫徹到底。不對領導說不,不對同事抱怨,這些都是我工作的基本準則。當我處理好每一件小事,做好領導要求的每一份工作時,我想,這些答案和方法,就是我們身上的責任。
每一個員工都有責任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義務,這種履行必須發自內心的責任感,人的成就是建立在責任上的,雖然有時候我們看來那僅僅是一份很微小的責任,但我們也不應當忽視它。責任可以使人堅強,責任可以發揮自己的潛能,可以改變對待工作的態度,從而決定你的工作成績。
二、執行創造輝煌
錦屏水電項目,條件艱苦,困難重重,風險大,責任大,這個活誰來干最放心呢?領導首先想到的就是“干將”孔凡成,“只有他,最合適!”
這一年,老孔51歲,剛過“知天命”之年??梢哉f,孔凡成當時已經功成名就了。這位了不起的“穿山硬漢”接受這個風險極大、困難重重的任務,許多人當時不理解,認為這樣一個難干的工程,沒必要再去“拼命”,弄不好很有可能“晚節不?!?。
事后有人問他為什么不推托,讓更年輕的人去干?他不假思索地說:“讓我去,那是組織上對我的信任,無論多大的困難我都要去......”這樸實的話語,昭示了一位老共產黨員崇高的思想境界,一位黨員領導干部敢于擔當重任的無私無畏精神,一位功成名就的老員工對于執行力的深刻理解。
孔凡成英勇善戰、屢立戰功,收獲了一項項沉甸甸的榮譽:“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魯班獎”、詹天佑獎“、及”中國十大建設科技成就獎“他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項目經理“和”勞動模范“等收獲了一榮譽稱號。公司上下一提起孔凡成,沒有人不佩服的。
執行在我看來,或許是責任的另一種形式和表達。所謂執行,通俗地講就是抓工作落實。抓落實,是領導干部的重要職責,是做好工作的根本途徑,是攀升前進的必經階梯。*同志曾深刻地指出:“不要在層層表態、層層開會、層層造聲勢上做文章,而要在層層抓落實、層層抓解決問題上下功夫?!?抓落實,是所有我們所有工作者的一項重要的工作。
任何一位中建成員,都應該把中國鐵建所提出的光輝的前景、理想的目標,當作自己的前景、目標來追求;都應該把中國鐵建所描繪的藍圖,當作自己的藍圖來描繪;都應該把中國鐵建所制定的計劃、措施,當作自己所肩負的責任來實施;都應該把中國鐵建所制定的規章制度,當作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來遵守。而不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把簡單的事做個千百遍,而且都做對,就不是那么簡單了。這靠的是意志。
種種的成功事例告訴我,成功根本沒有秘訣,如果有的話,就只有兩個:第一個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第二個就是當你想放棄的時候,回過頭來照著第一個秘訣去做: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三、科學管理創造壯舉
了解老孔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外表少言寡語、內心充滿激情的人。越是在挑戰面前,他的精神和行動就越具有力度。他的能量似乎是無限的。職工們喜歡和老孔一起工作,被老孔感染著、感動著,從而形成強大的團隊內聚力和戰斗力。
他立足一個全新的高度,在標準化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等方面全面與菲迪克條款嚴格接軌,確保每一項管理,每一個工作,每一次爆破、每一根錨桿、每立方米混凝土建立起獨特的“錦屏標準”,打造全新管理模式。
只有科學化的管理,才能使管理的理論對管理實踐產生重大的指導意義。只有科學化的管理理念,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并步入正軌,朝預期目標發展。顯而易見,科學化管理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先決條件,是先進的管理理念,是企業管理的精髓??茖W管理,實事求是地追求團隊、企業的效率最大化,必能使我們的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責任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當你對所有的工作都能夠負起責任,整片天空都是你的舞臺;執行力有多強,成就就有多輝煌,當所有的工作都落到了實處,整個世界都會在你腳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會嚴格按照組織要求,完成各項任務,不斷提升自身修養及工作能力,為創造中國鐵建的輝煌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