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弘揚長征精神走好新的長征路心得體會篇

3458

  弘揚長征精神走好新的長征路心得體會2篇

  弘揚長征精神走好新的長征路心得體會

  7月18日,xxx向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敬獻花籃并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紅軍長征創造了中外歷史的奇跡。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面對形形色色的敵人決一死戰、克敵制勝,這些都是長征精神的內涵。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征精神。有了這樣的精神,沒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決心有恒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7月19日新華網)

  在舉世聞名的長征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突破國民黨百萬大軍的重重圍追堵截,征服了人跡罕至的雪山草地,踏遍十余省,長征二萬五千里,從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三大紅軍主力勝利會師,書寫了偉大的長征精神。今天,我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是和平年代的新長征。這場新長征雖然沒有雪山草地、戰火硝煙,卻仍然需要大力弘揚長征精神,并從中汲取信心、智慧和力量,在黨的領導下,走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長征路。

  弘揚長征精神,要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紅軍長征最終取得勝利,最根本的精神動力就是堅定理想信念,由此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靠這種精神最終粉碎了蔣介石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在最關鍵的時刻,挽救了黨和全軍,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正像XX指出的,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精神為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F在,我們又踏上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前進的路還很長,要實現民族復興的夢想,首要的是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不斷增強建設***主義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動力,把個人夢想同中國夢緊密結合起來,不忘初心,篤定共同富裕目標繼續前進,以扎實的作為,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興旺、人民幸福做出貢獻。

  弘揚長征精神,要堅定克難制勝的信心。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人民走上了gg開放之路,使中國經濟迸發了活力,把一個貧窮落后的中國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改變國家歷史進程的同時,也改變了無數普通中國人的命運。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必須增強危機意識。要看到,我國雖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人均水平排位還很低,家底還不厚實,決不可歇腳停步。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既是基于經濟增長階段性特征的規律遵循,也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和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同時還要看到,在實現中國夢的路上,也會遇到坎坷,尤其是全面深化改革還有許多硬骨頭要啃,還需要克服很多困難。只有繼續發揚不怕困難、積極進取的精神,才能為全面深化改革在思想上掃清障礙,在新長征路上實現新的跨越。

  弘揚長征精神,要堅持實事求是解決問題。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在長征中,當發現預想目的地的環境、條件和敵情不適宜建立根據地時,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不拘泥于已定方案,及時調整、修改計劃,從實際情況出發,重新選擇、尋找適宜紅軍生存和發展、有利于推動中國革命的落腳點,粉碎了蔣介石一次次“圍殲”的計劃,擺脫了一次次的危險,避免了損失,最后建立了領導全國革命斗爭發展的戰略基地,形成有利于革命發展的戰略態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前進路上仍然面臨著復雜的情況和困難,這就需要我們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勇于探索、勇于實踐、勇于創新,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扎扎實實做好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以此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中國力量,不斷增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聰明才智和磅礴偉力。

  我們這一代人趕上了好時代,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使命光榮而艱巨,只要我們不忘初心,傳承和弘揚長征精神,堅定跟黨走好新長征的每一步,我們預定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弘揚長征精神走好新的長征路心得體會

  7月18日,xxx到寧夏回族自治區考察。從北京直飛固原,驅車70多公里到將臺堡,向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敬獻花籃并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時,說,紅軍長征創造了中外歷史的奇跡。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征精神。這次專程來這里,就是緬懷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長征路。今天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新長征。我們這一代人要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有一種紀念叫繼承,有一種精神叫永恒。長征,永遠的豐碑;長征,永遠在路上。當前,我們黨正率領全國各族人民致力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壯麗事業。這是一次更為艱辛漫長、波瀾壯闊的新長征。走好新的長征路,我們必須將長征精神融入心靈、鑄入血脈,以勇敢的姿態,迎接新考驗、應對新挑戰、奪取新勝利。

  走好新的長征路,必須樹立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紅軍不怕遠征難……”何以不怕長征路上的艱難險阻?用一位紅軍老戰士的話來說,就是“革命理想大于天!”堅定的理想信念是黨領導紅軍在長征中愈挫愈奮、戰勝一切困難和敵人的力量源泉。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樣不可能一帆風順,前進的路上必然會遇到各種艱難險阻。越是形勢復雜、困難壓頂,越要用堅定的理想信念砥礪精神、激昂斗志,堅信“只要跟黨走,就會有前途”。

  走好新的長征路,必須具有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上有飛機轟炸,下有圍追堵截,紅軍突破湘江、四渡赤水、攻克婁山關、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激戰臘子口,每一壯舉都驚天地、泣鬼神,靠的是什么?就是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的精氣神。當前,深化改革到了攻城拔寨、闖關奪隘的關鍵時刻,要攻堅克難、走向成功,絕不能沒有一股氣、一股勁。改革關頭勇者勝。只有像當年紅軍一樣,勇往直前、百折不回,才能趟過深水區,開辟新天地。

  走好新的長征路,必須保持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累不累,想想紅軍老前輩。”這句俗語折射出紅軍在長征中面臨的艱難困苦??梢哉f,紅軍長征史就是一部艱苦奮斗史。艱苦奮斗,玉汝于成。走好新的長征路,我們應當自覺地傳承好艱苦奮斗的接力棒,大力弘揚艱苦創業、厲行節約的優良傳統,堅決克服不思進取、為官不為、貪圖享樂安逸的思想,堅決抵制不良生活方式的侵襲,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長征精神,歷久彌新;長征之路,沒有終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無數的“雪山”、“草地”要過。只要我們像當年紅軍將士那樣,忠誠于黨,不忘初心,團結一致,奮勇拼搏,銳意進取,就一定能在新的長征路上不斷奪取新勝利、創造新輝煌!

篇2:長征勝利周大會講話精神心得體會:發揚長征精神需固其根本

  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講話精神心得體會:發揚長征精神需固其根本

  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長征路上的苦難、曲折、死亡,檢驗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向世人證明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是堅不可摧的。

  ——在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講話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石頭會被打碎卻始終堅固,朱砂能被研磨卻不改朱紅。長征路上困難重重,艱苦奮斗指引了紅軍戰士們牢記職責,不言放棄;勇于戰斗時刻督促著他們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奉為人生信條,憑借著超強毅力戰士們才奪得了最后勝利!歷史證明,長征精神在中國革命道路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在新時代下,解決如何發揚長征精神,不忘革命之本的問題尤為重要。

  繼承革命傳統,“關鍵少數”要發揮帶頭作用。只有抓好“關鍵少數”才能帶動“絕大多數”,為更好地發揚長征精神,各級領導機關、領導班子、領導干部都需要從自身做起,樹立起典型、榜樣以發揮示范性作用。我國正處于“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挑戰大、任務多、難度高,要攻堅克難,有所收獲把握好長征精神內涵十分關鍵。廣大黨員干部努力做到以務實工作為己任,以艱苦奮斗為原則才能更好地引導人民群眾繼承革命傳統,發揚長征精神。

  眾志成城,人民群眾需踐行“長征精神”。二萬五千里長征路途漫漫,人民的支持是長征取得勝利的必要條件,得民心可以漲士氣,得民助方能穩天下。我國是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國家,除了享有必要的權利,廣大群眾也需要肩負好責任為我國發展注入一份力量。“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不論身處什么位置,只有用好“長征精神”,以“敢吃苦、不怕苦”的嚴苛要求對自身加以鞭策才可以促進自身進步,進而為國家走向富強打好堅實基礎。

  與時俱進,“長征精神”應有時代內涵。世界格局不斷變化、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牢記歷史使命是革命成功的必要條件,而要在新時代下有所突破不僅需要繼承,更需要創新。隨著中國國際地位日益提升,國力日漸強大,女排精神、航天精神、馬蘭精神等逐步成為推動我國全面發展的重要動力,不可否認的是它們中所體現出的艱苦奮斗、頑強拼搏、樂觀主義等很好地繼承了“長征精神”的內核,是對其的延續和發展。實踐證明,唯有與時俱進“長征精神”才可以永不褪色,永放光彩。

  不忘歷史,以宣傳教育弘揚“長征精神”。天氣惡劣、食不果腹考驗的是紅軍長征的決心,享樂主義、形式主義檢驗的則是廣大民眾的精神品質。受一定主客觀因素影響,黨員干部在各項工作中易出現重形式、輕時效等失誤,政策實施不全面、工作效果不明顯、對中央文件領悟不到位等問題切實存在;同樣,部分民眾在生活中也缺乏正確精神作為指導,對工作避重就輕,對利益趨之若鶩,因而從小處著手樹立艱苦奮斗的社會風氣,弘揚“長征精神”就顯得勢在必行。廣泛開展系列活動、緊抓中小學思想教育、加大網絡媒體宣傳力度等方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普及“長征精神”,提升思想覺悟,讓不畏艱難、勇于戰斗的品格融入到全民學習當中去。

  發揚“長征精神”需固其根本,它是革命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能不能用好這個寶貝決定著中華民族是否能以開拓進取、克難攻堅的毅力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用絕佳狀態迎接接下來的挑戰。當代青年是國家未來的主人,肩上的擔子更重、面對的誘惑更多、眼前的問題更難,以“長征精神”激勵自身才能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保障,接好“兩個百年”計劃的接力棒。

篇3:觀看開學第一課學習長征精神心得體會范本三篇

  觀看開學第一課學習長征精神心得體會范本篇1

  1934年10月17日,江西于都河畔,中央紅軍開始戰略轉移。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余次戰斗,攻占七百多座縣城,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經過11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無人煙的草地,翻過連綿起伏的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達陜北,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與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時光如白駒過隙匆匆而逝,眨眼間就已迎來了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紀念。長征創造了中外歷史的奇跡,改變了中國的命運,開辟了中國革命繼往開來的光明道路,堪為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和精神史詩。紅軍將士用熱血和生命鑄就的長征精神,激勵著我們在決勝“十三五”征程中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在向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敬獻花籃并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時,xxx就強調:“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征精神”。

  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面對形形色色的敵人決一死戰、克敵制勝,這些都是長征精神的內涵。彼時“革命理想高于天”是紅軍中流行的口號,“只要跟黨走,一定能勝利”是紅軍講得最多的一句話。厚植理想信念,盡管身后有飛機大炮追著,還要空著肚子、光著腳走過沒有路的“路”,但紅軍將士依然精神抖擻,走過荒無人煙的草地,翻過連綿起伏的雪山,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天地。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紅軍長征偉大壯舉告訴我們: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靈魂和特質,也是革命事業的力量源泉。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也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繼承和發揚好偉大的長征精神,走好我們新一代人的長征路。更現實點來說,當前我們正面臨著多方面挑戰和考驗,必須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引導全體黨員自覺堅定理想信念,保持全黨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

  崢嶸歲月,如歌情懷。xxx明確強調: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有了這樣的精神,就沒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難。今天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新長征,我們這一代人就必須弘揚長征精神,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共筑民族復興“中國夢”。

  觀看開學第一課學習長征精神心得體會范本篇2

  小的時候,就聽媽媽說:“長征時,你的外曾祖父在XX的領導下打過好多勝仗哩!”漸漸地,長征在我幼小的心靈扎下了根。上學后,我對關于紅軍長征的故事愈加偏愛,紅軍將士至死不渝的信念,使我在心里立下要當一名軍人的志向。

  1927年,蔣介石粗暴地摒棄了蘇聯理念并趕走了蘇聯顧問,宣告了國民黨*的開始。仍然信仰共產主義的中國人用了四年時間才在中國東南成立了官方中華蘇維埃臨時政府。他們的領袖是主席*和戰地司令朱德,眾多軍官聚集在他們周圍。這些人不像中國的軍閥那樣,他們不接受賄賂。蔣介石用了近四年時間才將他們驅逐。

  1934年,他們從包圍中突圍,以一次偉大的長途行軍轉移向中國西北。在這次偉大的長跋涉中,這支10萬人的共產黨軍隊積極地同蔣介石的軍隊作戰。最終共產黨的軍隊到達西北,隨后,他們在這片擁有2000萬人口的地區里迅速擴大著共產主義的影響。

  在漫長的長征途中,面對生與死的考驗,歷經血與火的洗禮,紅軍創造出了軍事史上的奇跡:平均日行軍74華里;幾乎每天都會有一場戰斗;平均走365華里才休整一次……總數超過20萬人的紅軍結束長征時,只剩下區區幾萬人。所以,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中國工農紅軍創造的這一“震驚世界的行軍”,和橫穿中國北部的長城一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

  曾祖父曾說:“一些紅軍戰士把家人也帶在身邊,這些戰士就像公元初期英國游牧民族或是美國墾荒者一樣生活,他們靠在槍上睡覺,輪流上戰場,并在行軍途中繁衍生息。”我認為,紅軍戰士之所以能夠堅持過來,是他們認為吃這種苦是值得的,是為了讓所有受苦受難的老百姓的翻身解放,相信跟著共產黨,為人民打天下,一定會勝利。沒有這種信念,他們是不可能走完二萬五千里長征的。

  “長征是革命戰爭史上偉大的史詩,而且不僅于此。”美國著名女記者史沫特萊在《偉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時代》一書中寫道:長征已完成,紅軍正在繼續創造歷史。而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如此評價長征:“兩萬五千里征程所展示的意志和力量,已成為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路標。”

  長征的艱苦卓絕是一座穿越時空的精神豐碑,激勵全人類為理想和信仰克服困難、不斷前進,是人類精神價值的極限。作為長征精神的傳人,我們要牢牢記住長征精神,學做長征之人。

  觀看開學第一課學習長征精神心得體會范本篇3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在我還在讀幼兒園的時候,爸爸就教我讀過XX的這首《長征》詩,可是我一點都不明白詩里面所蘊含的意義,直到有一次我把自己不愛吃的蘋果扔進垃圾桶,被爸爸發現了,他很生氣地對我說:“你一點都不知道珍惜糧食,這個蘋果在長征的時候是多少人做夢都想吃的東西,紅軍長征的時候吃的是什么?樹皮、草根、鞋帶!”,當時的我不明白爸爸為什么對我這么兇,但是長征這個詞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后來我讀了小學,認識了很多字,可以把長征這首詩完完整整的默寫下來,背起來也很流暢,爸爸還專門找了電影《長征》和《飛奪瀘定橋》給我看,我對長征終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1934年10月,為了粉碎敵人的圍剿,紅軍叔叔從江西瑞金出發,進行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并于1936年10月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兩年的時間里,紅軍叔叔經過了14個省份,經歷的不僅有槍林彈雨,還有急流險灘,不僅要爬雪山、過草地,更有饑餓、寒冷、疾病等等難以想象的困難,起初是吃野菜、樹根過日子,最后把牛皮帶、槍帶、鞋帶都煮了吃了。面對各種險惡的環境,紅軍叔叔表現出了壓倒一切敵人,戰勝一切困難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靠著英勇犧牲、不屈不撓的革命意志,沖破了敵人一道道的封鎖,越過了一道道的艱難險阻,最終取得了長征的勝利。

  現在我讀了初中,對長征的意義理解的更加深刻,屈指一算,距離長征勝利已經過去了快80年。80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但是現在的我們,籠中鳥、室中花,家里的太子與公主,沒有吃過一點苦,也經受不了挫折和委屈,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會畏縮和逃避。前段時間南京某中學不是有個初三的男孩跳樓自殺了嗎?多么悲哀的事情,他承受不了的是老師的批評,還是父親的指責呢?由此看來,紅軍叔叔長征時面對挫折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正是今天我們這一代人所缺少的嗎?

  我們的富足生活不知道是多少血肉生命換來的,今天,我們不需要再去飛奪瀘定橋,也不需要再去四渡赤水河,但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來說長征精神是不能丟的,要讓它永駐于心、發揚光大。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作為一名團員,就是要經??葱┻@樣的書籍、這樣的紀錄片、這樣的電影,讓這樣的思想烙印在我們的心上,而不是讓膽小、懦弱、任性、自私、貪婪、冷漠磨滅了那個叫“意志”的東西。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