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應急預案
目的
通過本應急預案,提高儀表工對突發性事故的處理能力,使儀表操作人員能夠及時發現問題,迅速解決問題,保證生產的穩定運行。
本預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
1、停電(UPS掉電)應急預案
2、熱電阻應急預案
3、質量流量計應急預案
4、液位變送器應急預案
5、壓力變送器應急預案
6、轉子流量計應急預案
7、電磁流量計應急預案
8、溫度開關、壓力開關應急預案
9、音叉料位開關應急預案
10、渦街流量計應急預案
11、調節閥應急預案
12、超聲波液位計應急預案
13、顯示儀表及表頭應急預案
14、DCS控制系統應急預案
1、停電(UPS掉電)送電應急預案
通過對突發性停電(UPS掉電)過程的演練,使操作人員在停電、來電后,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以最短的時間,正確的方法處理;減少由于停電所造成的損失。
1.1、UPS掉電應急處理
UPS一旦發生掉電,機電車間人員在接到生產上通知后應以最快速度趕到現場,儀表工和電工檢查UPS及出線電源箱,迅速查找故障原因,在故障排除后立即對UPS重啟開機,恢復供電。事故發生在中夜班時,當班班長應第一時間通知調度和車間領導及技術員。如果是長時間停電引起的UPS掉電,電氣、儀表工在保證配電室送電正常后,趕赴生產現場先對三期送電,正常后,對四期送電,之后,依次對鍋爐房、外圍設備送電。
UPS一旦發生掉電,需對DCS下裝,步驟如下:
1.1.1、進入工程師站,開機時按CTRL+ALT+DEL
1.1.2、進入用戶名選擇輸入ADMINISTRATOR輸入密碼[三期aquasmr四期THJZWIN]
1.1.3、提示再次輸入工程師密碼
1.1.4、選擇NT desktop界面
1.1.5、點擊開始菜單選擇DELTAV
1.1.6、進入ENGINEERING—進入DELTAV E*PLORER
1.1.7、打開SYSTEM CONFIGURATION點擊SETUP
1.1.8、進入PHYSICAL NETWORK
1.1.9、進入CONTROL NETWORK
1.1.10、順次選擇CTRL-01 CTRL-02 CTRL-03
1.1.11、點擊DOWNLOAD如有提示選擇YES
1.1.12、下裝完畢點擊CLOSE然后關閉當前窗口
1.1.13、點擊開始菜單選擇DELTAV進入OPERATOR進入DELTAV OPERAOR
1.1.14、退出NT界面選擇DELTAV DESKTOP
1.1.15、選擇OPERATOR INTERFACE
1.1.16、到此正常下裝并進入操作系統完畢
下裝完畢檢查卡件有無異常報警,然后檢查電機,對不能開啟的電機,先要求操作工在計算機上將這些電機處于停止狀態,然后到MCC室檢查,對有變頻調速的電機,要求記住跳閘故障代碼,然后才能進行復位,并有詳細記錄。
注意:
1)、在非正常的情況下停電會對工廠造成重大的損失,操作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可操之過急。
2)、在開啟整個裝置時首先應開啟公用工程系統。
3)、在停電時間不是很長或保溫做得很好的情況下,應盡量不要停產。
4)、在來電后對接觸高粘物料的機泵、攪拌要進行盤車,然后再開啟。開啟前一定要注意其溫度不能太低,如果溫度太低應先加熱再開啟。在來電后開啟有潤滑系統的設備時一定要先開其潤滑設備,然后再開主機設備。
1.2、UPS下電重啟規程
1.2.1、UPS在運行過程中由于冷凝器溫度高、電池電量不足等原因會出現報警,出現這些報警時UPS處于非正常工作狀態,整流器、逆變器沒有工作,直接通過旁路給系統供電。而這些報警不能在面板上直接復位,需要對UPS下電重啟后方能復位。
1.2.2、該操作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在進行該操作之前必須先通知生產辦,經生產辦批準后有機電車間儀電主管副主任、儀表技術員到現場方能操作,操作按以下步驟進行:
1)、按下操作面板上灰色“停止”按鈕,確認狀態示意圖上旁路供電導通。
2)、將旋鈕開關由NORMAL位置依次扳向TEST、BYPASS位置,當開關指向BYPASS位置時,操作面板上狀態示意圖應顯示兩路旁路導通供電狀態。
3)、依次拉下QF1、Q1空氣開關。
4)、10秒鐘后合Q1空開,再過15秒后合QF1。
5)、將旋鈕開關依次扳向TEST、NORMAL位置。
6)、看面板上是否還存在報警,如有報警,按復位按鈕將故障復位。
7)、按下綠色“啟動”按鈕。此時UPS正常啟動,狀態示意圖上應顯示工作狀態為:電源進線→整流器→逆變器→負載。電池和旁路開關顯示斷開。
2、熱電阻應急預案
2.1、儀表操作人員接到通知后應在兩分鐘內到達事件發生現場。
2.2、在檢查熱電阻時必須提前通知生產車間,并確定沒有和其他儀表設備連鎖才能進行操作。
2.3、觀察歷史曲線記錄,是否存在突變,為零或趨于最大。
2.4、現場檢查線路是否存在短路或斷路情況。
現象 原因 處理方法
電阻值偏低 內部局部短路 更換熱電阻
絕緣降低 清洗烘干 電阻值偏高或無窮大
接線端子接觸不良 擰緊接線端子
熱電阻內部斷路或引線斷開 更換熱電阻
示值不穩定 接線端子接觸不良
擰緊接線端子
絕緣降低
清洗烘干
2.5、檢查熱電阻阻值與正常阻值對照,判斷是否存在偏差。
2.6、如不存在上述情況,通知調度與工藝操作人員協商,檢查工藝,尋找是否存在引起變化的原因,如工藝操作正常,更換熱電阻或熱電阻芯。
2.7、運行記錄、故障處理記錄、檢修記錄、校準記錄、零部件更換記錄應準確無誤。
2.8、系統原理圖和接線圖應完整、準確。
3、質量流量計應急預案
3.1、儀表操作人員接到通知后應在兩分鐘內到達事件發生現場。
3.2、觀察歷史曲線記錄,是否存在突變,為零或趨于最大。
3.3、檢查信號線路,輸入電壓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短路或斷路情況。
3.4、檢查管線是否有污垢,清洗管道。
3.5、確認現場是否有其它干擾源(劇烈的震動,信號干擾)。
3.6、如不存在上述情況,通知調度與工藝操作人員協商,檢查工藝,尋找是否存在引起變化的原因,如工藝操作正常,更換為備用質量流量計管線或開旁路。
3.7、運行記錄、故障處理記錄、檢修記錄、校準記錄、零部件更換記錄應準確無誤。
3.8、系統原理圖和接線圖應完整、準確。
3.9、當無法查明故障原因或故障無法排除時,及時與儀表技術員聯系。
4、液位變送器應急預案
4.1、儀表操作人員接到通知后應在兩分鐘內到達事件發生現場。
4.2、觀察歷史曲線記錄,是否存在突變,為零或趨于最大。
4.3、檢查信號線路,輸入電壓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短路或斷路情況。
4.4、打開排污閥,進行排污。
4.5、檢查引壓管線是否有污垢,清洗管道。
4.6、輸出信號線路電壓、電流如果正常,進行手動調校,或者使用手操器進行調校。
4.7、如不存在上述情況,通知調度與工藝操作人員協商,檢查工藝,尋找是否存在引起變化的原因,如工藝操作正常,更換變送器。
4.8、運行記錄、故障處理記錄、檢修記錄、校準記錄、零部件更換記錄應準確無誤。
4.9、系統原理圖和接線圖應完整、準確。
4.10、當無法查明故障原因或故障無法排除時,及時與儀表技術員聯系。
5、壓力變送器應急預案
5.1、儀表操作人員接到通知后應在兩分鐘內到達事件發生現場。
5.2、觀察歷史曲線記錄,是否存在突變,為零或趨于最大,檢查信號線路輸入電壓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短路或斷路情況。
5.3、檢查引壓管線是否有污垢,清洗管道。
5.4、打開排污閥,進行排污。
5.5、輸出信號線路電壓、電流如果正常,進行手動調校,或者使用手操器進行調校。
5.6、如不存在上述情況,通知調度與工藝操作人員協商,檢查工藝,尋找是否存在引起變化的原因,如工藝操作正常,更換變送器。
5.7、運行記錄、故障處理記錄、檢修記錄、校準記錄、零部件更換記錄應準確無誤。
5.8、系統原理圖和接線圖應完整、準確。
5.9、當無法查明故障原因或故障無法排除時,及時與儀表技術員聯系。
6、轉子流量計應急預案
6.1、儀表操作人員接到通知后應在兩分鐘內到達事件發生現場。
6.2、觀察歷史曲線記錄,是否存在突變,為零或趨于最大,檢查信號線路是否存在短路或斷路情況。
6.3、檢查管線是否有污垢,卡住轉子,清洗管道。
6.4、如不存在上述情況,通知調度與工藝操作人員協商,檢查工藝,尋找是否存在引起變化的原因。
6.5、運行記錄、故障處理記錄、檢修記錄、校準記錄、零部件更換記錄應準確無誤。
6.6、系統原理圖和接線圖應完整、準確。
6.7、當無法查明故障原因或故障無法排除時,及時與儀表技術員聯系。
7、電磁流量計應急預案
7.1、儀表操作人員接到通知后應在兩分鐘內到達事件發生現場。
7.2、觀察歷史曲線記錄,是否存在突變,為零或趨于最大。
7.3、檢查線路電壓、電流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短路或斷路情況。
7.4、檢查管線是否有污垢,清洗管道。
7.5、如不存在上述情況,通知調度與工藝操作人員協商,檢查工藝,尋找是否存在引起變化的原因,如工藝操作正常,更換為備用流量計管線或開旁路。
7.6、運行記錄、故障處理記錄、檢修記錄、校準記錄、零部件更換記錄應準確無誤。
7.7、系統原理圖和接線圖應完整、準確。
7.8、當無法查明故障原因或故障無法排除時,及時與儀表技術員聯系。
8、溫度開關、壓力開關應急預案
8.1、儀表操作人員接到通知后應在兩分鐘內到達事件發生現場。
8.2、在檢查溫度、壓力開關時必須提前通知生產車間,并確定沒有和其他儀表設備連鎖才能進行操作。
8.3、觀察歷史曲線記錄,是否存在突變,為零或趨于“1”。
8.4、檢查信號線路是否存在短路或斷路情況。
8.5、檢查有無24VDC輸入,如果沒有電壓,檢查回路保險。
8.6、如不存在上述情況,通知調度與工藝操作人員協商,檢查工藝,尋找是否存在溫度開關、壓力開關引起變化的原因,如工藝正常,應更換溫度開關、壓力開關。
8.7、運行記錄、故障處理記錄、檢修記錄、校準記錄、零部件更換記錄應準確無誤。
8.8、系統原理圖和接線圖應完整、準確。
8.9、當無法查明故障原因或故障無法排除時,及時與儀表技術員聯系。
9、音叉料位開關應急預案
9.1、儀表操作人員接到通知后應在兩分鐘內到達事件發生現場。
9.2、在檢查音叉料位時必須提前通知生產車間,并確定沒有和其他儀表設備連鎖才能進行操作。
9.3、觀察歷史曲線記錄,是否存在突變,為零或趨于。
9.4、檢查信號線路是否存在短路或斷路情況。
9.5、檢查電源,有無220VAC輸入,如無電壓則應檢查電源供給;如有電壓但開關不能正常工作,或電源無法合閘,則說明開關電源模塊壞,應立即更換電源模塊。
9.6、如不存在上述情況,通知調度與工藝操作人員協商,檢查工藝,尋找是否存在音叉料位開關引起變化的原因,如工藝正常,應更換音叉料位開關。
9.7、運行記錄、故障處理記錄、檢修記錄、校準記錄、零部件更換記錄應準確無誤。
9.8、系統原理圖和接線圖應完整、準確。
9.9、當無法查明故障原因或故障無法排除時,及時與儀表技術員聯系。
10、渦街流量計應急預案
10.1、儀表操作人員接到通知后應在兩分鐘內到達事件發生現場。
10.2、觀察歷史曲線記錄,是否存在突變,為零或趨于最大。
10.3、檢查線路電壓、電流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短路或斷路情況。
10.4、檢查管線是否有污垢,清洗管道、傳感器。
10.5、如不存在上述情況,通知調度與工藝操作人員協商,檢查工藝,尋找是否存在引起變化的原因,如工藝操作正常,更換為備用流量計管線,或開旁路。
10.6、運行記錄、故障處理記錄、檢修記錄、校準記錄、零部件更換記錄應準確無誤。
10.7、系統原理圖和接線圖應完整、準確。
10.8、當無法查明故障原因或故障無法排除時,及時與儀表技術員聯系。
11、調節閥應急預案
11.1、儀表操作人員接到通知后應在兩分鐘內到達事件發生現場。
11.2、觀察歷史曲線記錄,閥位輸出信號是否存在突變,為零或趨于最大。
11.3、檢查線路電壓、電流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短路或斷路情況。
11.4、對調節閥通電供氣后,在DCS中手動給出閥門的開度,與現場閥位相對應,兩者應具有相同的開度指示,在DCS中將調節閥置于自動狀態,更改設定值,閥位應隨之開或關。最后一步在現場對調節閥進行氣關或氣開,斷電和送電試驗,記錄閥門在通斷電和通斷氣的狀態,以備故障時使用。
11.5、閥位輸出信號線路電壓、電流如果正常,進行手動調校,或者使用手操器進行自動調校。
11.6、如不存在上述情況,通知調度與工藝操作人員協商,開旁路閥,手動操作。
11.7、運行記錄、故障處理記錄、檢修記錄、校準記錄、零部件更換記錄應準確無誤。
11.8、系統原理圖和接線圖應完整、準確。
11.9、當無法查明故障原因或故障無法排除時,及時與儀表技術員聯系。
12、超聲波液位計應急預案
12.1、儀表操作人員接到通知后應在兩分鐘內到達事件發生現場。
12.2、觀察歷史曲線記錄,是否存在突變,為零或趨于最大。
12.3、檢查線路電壓、電流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短路或斷路情況。
12.4、外接電源及電阻,用電壓表監測的電壓信號,是否有規律地脈動交替變化
12.5、檢查容器是否有懸浮物,清洗容器。
12.6、如不存在上述情況,通知調度與工藝操作人員協商,檢查工藝,尋找是否存在引起變化的原因,如工藝操作正常,更換液位計。
12.7、運行記錄、故障處理記錄、檢修記錄、校準記錄、零部件更換記錄應準確無誤。
12.8、系統原理圖和接線圖應完整、準確。
12.9、當無法查明故障原因或故障無法排除時,及時與儀表技術員聯系。
13、顯示儀表及表頭應急預案
13.1、檢查顯示儀表及表頭有無電源輸入,如無電源則檢查電源供給。
13.2、有電源輸入但面板沒有顯示,檢查電路板上保險或過流保護器是否正常。
13.3、面板顯示為亂碼或按鍵失靈說明電子電路故障,一般不在現場維修,應及時更換備用表頭。
13.4、當無法查明故障原因或故障無法排除時,及時與儀表技術員聯系。
14、DCS控制系統應急預案
14.1、儀表操作人員接到通知后應在兩分鐘內到達事件發生現場。
14.2、檢查計算機系統電源電壓是否正常引入計算機。
14.3、檢查控制器、電源箱及外圍設備是否正常接入,有無松動和漏電情況。
14.4、檢查UPS是否正常投入,是否旁路運行。
14.5、檢查控制器I/O卡件運行信號燈是否正常閃爍。
14.6、檢查系統通訊傳輸及數據采集是否正常。
14.7、檢查DCS操作系統與數據庫連接是否正常。
14.8、檢查OPC是否正常運行。
14.9、檢查DCS操作系統自診斷是否正常。
14.10、檢查控制器功能模塊是否正常。
14.11、檢查事件記錄及歷史趨勢曲線圖是否正常記錄及顯示。
14.12、檢查數據庫臨時性文件是否占用內存過大。
14.13、如上述情況存在不正常,與車間儀表主管副主任及儀表技術員聯系。
篇2:電梯困人救援應急預案
電梯困人救援應急預案
一、目的
本預案適用于發生電梯困人事故時,電梯工應采取的援救應急處理措施,指導電梯困人時的解救工作,保證妥善、及時處理故障,確保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二、應急援救小組及職責
1、應急小組組成:
組長:項目負責人
副組長:工程部負責人
組員:電梯工、電工、當班安管、客服人員等
其他人員:電梯保養單位專業維修人員。
2、職責:
1)應急小組組長負責組織落實電梯故障的處理,并對電梯故障預案的適宜性進行審核,同時負責緊急狀態的應急準備與響應的組織、監督工作。
2)工程部負責人實施本預案的培訓。
3)電梯故障困人緊急情況發生期間,由應急小組組長擔任現場總指揮并負責對項目人員及應急物資統一調配,項目各部門及人員必須服從總指揮的指示與命令。
4)安管部門負責緊急狀態下現場的秩序維護和事故處理配合。
5)工程部門負責緊急狀態下設備設施的臨時處理、控制與恢復工作。
6)客服部門負責緊急狀態下對客通知與溝通及現場人員的安撫工作。
三、應急預案
1、員工在物業管理區域內發現電梯發生異常情況,應及時準確地通知工程部、客服部或中控值班室。中控室值班人員必須及時通過對講通訊設備同轎箱內被困人員聯系,安慰乘客(被困人員),并說明情況,等候解救。
2、報告人通知相關值班人員時語言及敘述要清楚明白,講明電梯發生異常的樓層、電梯號及發現人的部門、姓名。
3、接警值班人員應及時將故障情況通知工程部門電梯值班人員,并視事故發生情況通報應急小組組長。
4、應急小組組長接到電梯困人事故通報后,立即通知應急小組成員按照《電梯困人電梯救援應急預案》實施救援行動。
5、客服部接到通知后,應立即指派客服人員趕到電梯故障現場,做好安撫工作,告知乘客靜候解救,不可采取自救行動,以免發生危險。
6、安管部門接到通知后,應立即指派專人趕到電梯故障現場,進行現場秩序的維護,保證電梯值班人員的應急處理不受干擾。
7、工程部電梯工和值班人員接到通知后,應立即攜帶應急燈、對講機、電梯機房鑰匙、電梯廳門鑰匙,按應急處理措施實行解救工作,保證被困人員和電梯設備的安全,盡量縮短解救時間和停梯時間。
8、電梯工到達現場后,了解現場情況,與被困人員取得聯系,告知乘客靜候解救,不可采取自救行動,以免發生危險。
9、切斷對應梯號的電梯總動力電源。目的是為了防止電梯意外啟動,但必須保留轎廂照明。懸掛“禁止合閘”標識牌;
10、接通電梯控制柜內的門區檢測蜂鳴開關,當電梯停在門區位置時,蜂鳴器不會鳴響,操作人員可借此判斷轎廂是否在門區位置。
11、當電梯轎廂處于門區位置時,可以在該平層的廳門外用廳門鑰匙打開電梯門,協助乘客安全撤離轎廂。
12、確認電梯轎廂停在非門區位置時,可以用機械方式(盤車)移動轎廂到門區位置,然后按照下述的做法,協助乘客安全撤離轎廂。
注意:在用機械方式移動轎廂前,必須確認轎廂的位置、廳門及轎門關閉。
1)、救援人員配備及分工。移動轎廂過程中需手動釋放制動器,為保證安全, 有效控制電梯在釋放制動器后緩慢移動,需3名救援人員同時操作,2人把持盤車手輪,另一人用制動器釋放桿以一撬一松的方式(近似于點動方式)釋放制動器。負責盤車的2人應把持盤車手輪,做好盤車的充分準備后,再指令負責釋放抱閘的人操作,負責釋放抱閘的人應隨時做好將抱閘復位,使抱閘處于可靠制動狀態的準備;負責釋放抱閘的人必須注意所站立位置安全,防止滑到。
注意:嚴禁為圖方便,用任何方式作用于抱閘釋放桿,使抱閘為非負責釋放人員用手動撬動操控處于釋放狀態。
2)在移動轎廂前,必須通知被困乘客轎廂將會移動以救出他們,要求他們靜待轎廂內,不要亂動,并向他們再次確認轎門已關閉。
3)將盤車手輪從掛鉤上取下同時掛鉤上的插銷開關斷開,安全回路斷開。
4)安裝盤車裝置:
A、將軸輪轂安裝在曳引輪轉軸上,并用2個M16的內六角螺栓緊固。
B、將鏈輪底板安裝在軸輪轂上,三個滾動軸承朝外。
C、將大鏈輪安裝在軸輪轂上,并用4個M16的內六角螺栓緊固。
D、將小鏈輪組件安裝在鏈輪底板上,并將鏈條套在大鏈輪上,通過調整小鏈輪組件在鏈輪底板上的位置,使得鏈條套緊鏈輪,防止鏈條在盤車過程中脫出鏈輪。
E、將支撐臂安裝在軸輪轂和支撐架之間,同時用螺栓與小鏈輪逐漸連接起來。
此支撐臂用于支撐整個盤車裝置,必須牢固安裝好。支撐架是用4各T-18K導軌壓碼固定在主機承重梁上的。
5、安裝盤車手輪:
6、安裝制動器釋放桿:將兩根專用釋放螺栓(表面涂紅油漆)通過人手分別擰入左右兩個制動器中(禁止使用任何工具安裝及金庫釋放螺栓),手動擰緊即止;然后把兩根釋放桿分別插入釋放螺栓,用手緊握釋放桿尾端,作準備松抱閘操作(小心預防釋放桿跌落,以免砸傷腳)。
注意:進行制動器釋放桿安裝作業,嚴禁使用非配發的專用釋放螺栓;嚴禁使用任何工具安裝及緊固釋放螺栓;釋放桿必須按圖示位置及方向安裝,嚴禁裝反;嚴禁在制動器松閘撬桿、釋放螺栓和盤車手輪未拆除的情況下通電運行。
7、根據1)點的要求,盤動轎廂直至門區檢測蜂鳴器不再鳴響,然后拆下制動器釋放桿及盤車裝置。注:當轎廂超出頂層(底層)平層時,應向下(向上)方向移動電梯。
8、確認制動器處于正常狀態(制動狀態),然后再轎廂停層位置的層門外用專用機械鑰匙打開電梯門,協助乘客安全撤離轎廂。
9、乘客安全撤離轎廂后,整理各救援現場,把盤車手輪、制動器釋放桿、盤車裝置、釋放螺栓、內六角螺栓等工具放回原來位置,待故障處理完畢或電梯用電正常后確認電梯能否正常運行。
注意:當按照上述方法和步驟操作時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上述救援操作,并及時撥打電梯公司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400-830-8333或、800-830-8333,通知電梯公司處理。
10)處理完畢后,應通知代維方檢查電梯,盡快恢復電梯常規運行,工程部門電梯專業人員應及時填寫《事故分析調查報告》。
篇3:物業會所游泳池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物業會所游泳池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一、泳池的突發事件一般是指設備因故障停止工作,物品丟失,溺水。
1、設備故障,及時通知甲方維修人員,查明原因,如實記錄上報至公司。
2、泳客物品丟失,在與其做好溝通的同時協助泳客請求物業協助調看監控,如遇貴重物品無法尋回,可建議泳客撥打110報警。
3、溺水事故:發生溺水,傷亡等事故處理預案
1)、游泳者因溺水,外傷或因個人原因引起的突發性嚴重傷亡事故時,除投入現場專業搶救人員外,其他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待崗休息人員,按原崗位全部上崗,做好安全和疏散人群及工作。
2)、游泳池負責人及甲方負責人在接到通知后應迅速到達現場,判斷事故嚴重程度,按預定方案作出正確處理,切記因慌亂而指揮失誤,導致更嚴重的后果。
溺水事故等級劃分,緊急處理預案:
1)、一級事故
(l)、癥狀:游泳被救起時出現意識喪失,瞳孔放大,呼吸、心搏消失或出現死亡癥狀。
預案:
A、除現場專業技術人員外,所有工作人員一律堅守崗位,如情況危急,立即終止泳池開放,疏散人群。
B、應第一時間將溺水者平放置地,打開其呼吸道,實施人工呼吸、胸外按壓等心肺復蘇的現場急救。
C、迅速撥打120電話,聯系救護車轉送醫院搶救(轉運途中應分秒必爭繼續施救)
D、現場記錄人員如實詳細記錄后向上級主管部門領導匯報,并迅速與其家屬取得聯系。
2)、二級事故
?。?)、癥狀:溺水受傷者出現昏迷狀態,呼吸、心搏微弱,嚴重外傷、骨折、大出血,有生命危險。
預案:
A、除現場專業技術人員外,所有工作人員一律堅守崗位。
B、應立即施行心肺復蘇并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現場搶救。
C、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聯系救護車轉送醫院搶救。
D、盡快與其家屬取得聯系。
E、向上級部門領導報告。
3)、三級事故
?。?)、癥狀:發生一般溺水,較重外傷,但無生命危險
預案:
A、現場作急救處理傷口,包扎。
B、通知家屬到現場接送,必要時送醫院進一步治療。
4)、溺水現場搶救心肺復蘇預案:
1)發現溺水者,應立即搶救上岸,倒水,清除口腔異物(假牙應摘除),舌頭后墜者應拉出。
2)將溺水者放置平地,檢查清醒度,檢查瞳孔是否放大。
3)暢通氣道,如呼吸停止,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4)檢查頸動脈,如無搏動應立即施行胸外心臟按壓。
5)迅速撥打120,聯系救護車轉送醫院搶救,轉運途中應繼續施行心肺復蘇
心肺復蘇救護流程:
?。?)判斷意識,如無反應,立即呼救;
?。?)仰臥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開放氣道,清理口腔異物,判斷有無呼吸;
?。?)如無呼吸,立即口對口吹氣2次,保持頭后仰,另一手檢查頸動脈有無搏動,如有脈搏,可僅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如無脈搏,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每按壓30次,口對口吹氣2次,然后重新定位,再按壓30次,如此反復進行;
?。?)心肺復蘇開始1分鐘,或者連續操作四個循環后,檢查一次呼吸和脈搏、瞳孔變化,以后每進行4、5分鐘檢查一次,每次不超過5秒鐘。
二、發生緊急情況時人員的分工:
1)救生組負責現場搶救的同時應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2)、場務組檢票組負責維護場內外的秩序,并疏散圍觀游泳人員。
三、泳客摔傷刮傷的處理方案
導致泳客受傷的主要因素有:
1)光腳跑跳追逐者;
2)私自混進泳池醉酒者;
3)使用設備不當和設備隱患等。
為確??腿税踩?,首先以預防為主。在崗員工要時刻關注泳客,發現有安全隱患的行為應及時禮貌制止。對設備設施堅持每天一次排查(救生員負責)杜絕設備隱患的存在。
1、當泳客出現受傷時能及時做出應急處理,必備應急藥品有:紗布、創可貼、酒精、雙氧水、醫用棉簽、氣霧劑、冰塊等。發生泳客摔倒于血而無流血的情況,先攙扶泳客坐下,安撫情緒,密封袋或小冰巾裝冰柜里的冰塊進行冰敷(防止紅腫),然后拿來紗布進行包扎(堅持一定時間,觀查泳客情緒,可叫其稍作休息,一會兒再上藥)。同時安慰泳客(可介紹冰敷的作用和使用效果,讓泳客放心)。待泳客情緒穩定休息后會送泳客離去。
2、當發生泳客受傷情況時(救生員負責)我們首先要及時上前攙扶以示對泳客的關注和禮貌)并查看傷情,了解情況并安撫泳客情緒,視傷勢程度:如小傷口(泳客無情緒)將泳客攙扶至椅子坐好,拿來備用藥品,用棉簽吸濕雙氧水涂于傷口止血,吸濕酒精對傷邊進行消毒,再用棉簽將傷口擦拭干,然后用創可貼貼于傷口。里過程中多與泳客溝遁,多安慰,讓泳客感受到我們的熱情服務和對他傷勢的關注。這樣多數泳客會高興離去,后由項目主管上報公司。
3、如泳客傷勢較重(傷口大,創可貼無法處理的,失血量過多)要及時上報公司,并撥打120急救電話,(必須在一分鐘內完成)。在此過程中員工切勿慌亂、叫嚷、圍觀泳客做好解釋疏散工作。如遇泳客情緒激動的(不論傷勢大?。?,項目主管要親自安撫。在醫務人員到場前要積極處理泳客傷勢,避免客戶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