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挑4.2M梁板施工模板支撐方案
一、現場平面圖
二、施工方法:
16層及17層懸挑梁板施工支撐采用懸挑水平鋼梁采用20a號工字鋼,其中建筑物外懸挑段長度5.10米,建筑物內錨固段長度6.90米。
懸挑水平鋼梁上面的聯梁采用[16a號槽鋼U口水平,相鄰懸挑鋼梁之間的聯梁上最多布置1根立桿。
懸挑水平鋼梁采用拉桿與建筑物拉結,最外面支點距離建筑物3.75m。拉桿采用6×19+1鋼絲繩。
如下圖:
支撐平面圖
三、懸挑水平鋼梁計算
懸挑水平鋼梁采用20a號工字鋼,其中建筑物外懸挑段長度5.10米,建筑物內錨固段長度6.90米。
懸挑水平鋼梁上面的聯梁采用[16a號槽鋼U口水平,相鄰懸挑鋼梁之間的聯梁上最多布置1根立桿。
懸挑水平鋼梁采用拉桿與建筑物拉結,最外面支點距離建筑物3.75m。拉桿采用6×19+1鋼絲繩。
梁及相聯板.荷載的計算:
(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25.000×1.150×1.000=28.750kN/m
(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q2=0.500×1.000×(2×1.150+0.500)/0.500=2.800kN/m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3.000+4.000)×0.500×1.000=3.500kN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均布荷載
q=0.9×(1.20×28.750+1.20×2.800)=34.074kN/m_w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0.9×1.20×0.128×3.750=0.517kN__
合計:34.5
kN/m2
聯梁的計算
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簡支梁計算
集中荷載P傳遞力,P=25.65kN
計算簡圖如下
支撐按照簡支梁的計算公式
其中n=1.00/1.00=1
經過簡支梁的計算得到
支座反力(考慮到支撐的自重)
RA=RB=(1-1)/2×25.65+25.65+1.00×0.17/2=25.73kN
通過傳遞到支座的最大力為(考慮到支撐的自重)
2×0.00+25.65+1.00×0.17=25.82kN
最大彎矩(考慮到支撐的自重)
Mma*=(1×1-1)/(8×1)×25.65×1.00+0.17×1.00×1.00/8=0.02kN.m
抗彎計算強度
f=0.02×106/108300.0=0.20N/mm2
水平支撐梁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15.0N/mm2,滿足要求!
懸挑梁的受力計算
懸挑腳手架的水平鋼梁按照帶懸臂的連續梁計算。
懸臂部分腳手架荷載N的作用,里端B為與樓板的錨固點,A為墻支點。
腳手架排距為1000mm,內側腳手架距離墻體200mm,支拉斜桿的支點距離墻體=3750mm。
水平支撐梁的截面慣性矩I=2370.00cm4,截面抵抗矩W=237.00cm3,截面積A=35.50cm2。
受腳手架作用的聯梁傳遞集中力
N=25.82kN
水平鋼梁自重荷載
q=1.2×35.50×0.0001×7.85×10=0.33kN/m
懸挑腳手架示意圖
懸挑腳手架計算簡圖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懸挑腳手架支撐梁剪力圖(kN)
懸挑腳手架支撐梁彎矩圖(kN.m)
懸挑腳手架支撐梁變形圖(mm)
各支座對支撐梁的支撐反力由左至右分別為
R1=8.266kN,R2=47.544kN,R3=-0.162kN
最大彎矩
Mma*=18.665kN.m
抗彎計算強度
f=M/1.05W+N/A=18.665×106/(1.05×237000.0)+7.381×1000/3550.0=77.082N/mm2
水平支撐梁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15.0N/mm2,滿足要求!
懸挑梁的整體穩定性計算
水平鋼梁采用20a號工字鋼,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b——均勻彎曲的受彎構件整體穩定系數,查表《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附錄B得到:
b=1.07
由于b大于0.6,按照《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附錄B其值
b=1.07-0.282/
b=0.806
經過計算得到強度
=18.67×106/(0.806×237000.00)=97.73N/mm2;
水平鋼梁的穩定性計算<[f],滿足要求!
拉桿的受力計算
水平鋼梁的軸力RAH和拉鋼繩的軸力RUi按照下面計算
其中RUicos
i為鋼繩的拉力對水平桿產生的軸壓力。
各支點的支撐力
RCi=RUisin
i按照以上公式計算得到由左至右各鋼繩拉力分別為
RU1=11.082kN
拉桿的強度計算
拉繩或拉桿的軸力RU我們均取最大值進行計算,為RU=11.082kN
拉繩的強度計算:
如果上面采用鋼絲繩,鋼絲繩的容許拉力按照下式計算:
其中[Fg]——鋼絲繩的容許拉力(kN);
Fg——鋼絲繩的鋼絲破斷拉力總和(kN);
鋼絲繩之間的荷載不均勻系數,對6×19、6×37、6×61鋼絲繩分別取0.85、0.82和0.8;
K——鋼絲繩使用安全系數。
選擇拉鋼絲繩的破斷拉力要大于1.750×11.082/0.850=22.815kN。
選擇6×19+1鋼絲繩,鋼絲繩公稱抗拉強度1400MPa,直徑7.7mm。
鋼絲拉繩的吊環強度計算:
鋼絲拉繩的軸力RU我們均取最大值進行計算作為吊環的拉力N,為
N=RU=11.082kN
鋼絲拉繩的吊環強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
[f]為吊環抗拉強度,取[f]=50N/mm2,每個吊環按照兩個截面計算;
所需要的鋼絲拉繩的吊環最小直徑
D=[11082×4/(3.1416×50×2)]1/2=12mm
錨固段與樓板連接的計算
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如果采用鋼筋拉環,拉環強度計算如下:
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受力R=47.544kN
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強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f]為拉環鋼筋抗拉強度,每個拉環按照兩個截面計算,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10.9.8[f]
=50N/mm2;
所需要的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最小直徑
D=[47544×4/(3.1416×50×2)]1/2=25mm
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一定要壓在樓板下層鋼筋下面,并要保證兩側30cm以上搭接長度。
2.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如果采用螺栓,螺栓粘結力錨固強度計算如下:
錨固深度計算公式
其中
N——錨固力,即作用于樓板螺栓的軸向拉力,N=47.54kN;
d——樓板螺栓的直徑,d=20mm;
[fb]——樓板螺栓與混凝土的容許粘接強度,計算中取1.5N/mm2;
h——樓板螺栓在混凝土樓板內的錨固深度,經過計算得到h要大于47543.52/(3.1416×20×1.5)=504.5mm。
3.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如果采用螺栓,混凝土局部承壓計算如下:
混凝土局部承壓的螺栓拉力要滿足公式
其中
N——錨固力,即作用于樓板螺栓的軸向拉力,N=47.54kN;
d——樓板螺栓的直徑,d=20mm;
b——樓板內的螺栓錨板邊長,b=5d=100mm;
fcc——混凝土的局部擠壓強度設計值,計算中取0.95fc=13.59N/mm2;
經過計算得到公式右邊等于131.6kN
樓板混凝土局部承壓計算滿足要求!
篇2:X工程模板安裝支設要點
某工程模板安裝支設要點
1、必須保證工程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確。
2、構造簡單,裝拆方便,并便于鋼筋的綁扎和安裝。
3、模板的拼(接)縫應嚴密,模板接縫處應加膠條,不得漏漿。柱模板根部采用水泥砂漿抹八字灰堵嚴。
4、對跨度大于等于4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起拱高度按跨度不同在1/1000-3/1000范圍內調整。
5、模板支設允許偏差應在規范允許范圍之內。
6、在澆筑砼前,木模板應澆水濕潤,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
7、模板與砼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
8、在搭設架體時,在立桿下設置墊板,墊板采用寬300mm木墊板,通長設置。另外在架體搭設前應將基土夯實,避免模板支設后產生下沉現象。
篇3:X工程模板架體支設要求
某工程模板架體支設要求
1)采用Ф48×2.7mm鋼管搭設,立桿支設時可調底座配合使用。梁設雙排架體,板設滿堂架體,柱、梁、板應連成整體。
2)立桿底部應設置墊板,距基面、頂面200mm搭設掃地桿。架體安裝在木墊板上,墊板地面應夯實整平。
3)剪刀撐要求:滿堂架體外側周圈應設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剪刀撐,中間在縱橫向每隔6m左右設置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剪刀撐,每隔六排立桿應設置一道縱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架設于梁處。并于在剪刀撐部位的頂部、中部、掃地桿處設置水平剪刀撐。見后附圖三、附圖四。
4)柱模板設計:采用木膠板,柱箍采用Ф48鋼管進行加固,第一步距地15cm,其余每步間距40cm,同時為確保柱模不位移及其整體性,柱模間還需加水平撐,其水平撐可與底梁支撐連為一個整體。并用對拉螺栓加固。
5)梁模板設計:采用木膠板,設雙排架體,梁底每跨加設1道小橫桿(均分),梁側立桿應通到板底。對于較大梁側模,可采用中部加設對拉螺栓進行加固。梁底端部探出橫桿不宜大于200mm,如有其他因素超過者應在端頭另加支撐。
6)現澆板模板設計:采用木膠板,設滿堂架體,橫桿步距1.5米,掃地桿距地200mm??觳痤^調整標高。在最上一層橫桿鋼管上加設小橫桿,鋼管上鋪設木方次楞,木方次楞上鋪木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