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冶建設有限責任公司中電投貴州務正道氧化鋁工程項目部
項目部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總指揮:
成員:
高空墜落應急預案
編制目的
為加強對高處墜落事故的防范,并對可能引起高處墜落因素進行分析,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及時、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發生后的槍險救災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降低事故損失,編制本事故應急預案。
適用范圍
本預案為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后采取的應急響應、救援、恢復等措施的程序性文件,結合事故等征編制。各單位、項目要根據具體情況全面考慮編制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本預案適用于所轄施工現場在高處墜落事故發生時采取的應急準備與響應的指導性措施。
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93號)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GB/T28001-20**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
國家、行業、地方有關安全生產的法規和強制性條文、標準;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危險源辨識應全面考慮三種時態、三種狀態、和六種類型,經過對施工生產全過程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確認可能發生高處墜落事故的作業活動和作業內容等因素。
(見附錄六:高處墜落危險因素表)
一旦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可能造成人員重傷,甚至發生死亡事件。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按照“安全第一,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常備不懈;資源共享,應急迅速”的基本方針,實行先近后遠、先重后輕、先搶救后治療基本原則。
組織機構及職責
1.應急組織體系
項目管理部、安全生產管理部等部門組成,擔負相應應急職責。成立應急指揮分中心,施工項目組成應急小組,實行分級協作。
(見附件二:應急組織體系圖)
2.指揮機構及職責
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具體負責全局重大風險的監控和應急準備、響應、救援、恢復、演練工作的組織、領導、協調、推動工作。所屬各單位的應急指揮中心作為工程局應急救援指揮分中心,負責本單位應急救援工作,項目設置應急救援小組,對現場發生的安全事故實施應急救援。
2.1指揮中心的主要職責
(一)根據事故發生狀態,具體全面部署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快速有效實施;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迅速開展搶險救災,救治傷員。并對應急行動中發生的不協調采取緊急處理措施。防止事故的擴大和蔓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損失。
(二)根據事故災害發展情況,對危及到的周邊單位和人員,及時指揮、組織疏散工作。
(三)密切注視安全事故控制情況,組織召開事故現場會議,做好信息處理,同時協調做好穩定社會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后及安撫工作。
(四)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變化,應及時對《預案》提出調整、修訂和補充,確保應急救援預案不斷得到規范和完善。
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設在工程局安全生產管理部。
2.2總指揮的主要職責
(一)全面負責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工作。根據事故情況,決定應急預案的啟動,組織力量,全面指揮、開展應急救援;
(二)負責發生重大、特大安全事故發生時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地方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三)根據事故災害與發展情況,決定停止初始撲救,緊急撤離等措施,依據事態擴展狀況,決定請求外部援助。
2.3副總指揮的主要職責
(一)協助總指揮,具本負責應急響應救援行動。向應急總指揮提出控制事故擴大的應急救援對策和建議;
(二)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救援所需的資源,迅速有效的組織現場應急救援行動,努力降低事故損失,減少事故影響;
(三)負責與企業外部應急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與溝通,協調救援行動;采取有效措施保證事故影響區域的安全性,最大程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
2.4應急小組職責
局區域公司、子公司等各單位及各項目經理部須相應成立應急小組,設置指揮聯絡組、搶險救援組、技術支持組、警戒保衛組、安全疏散組、醫療救治組、后勤保障組、善后恢復組等專業小組,指定組長及成員,設立辦公地點及聯系電話。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做好記錄。
1)指揮聯絡組:負責事故監查與評估,做出正確判斷,執行、傳達救援命令,組織、指揮現場應急隊伍實施救援行動;負責落實現場重大風險因素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負責信息通報和聯絡,確保信息暢通,發布準確,反饋迅速;負責現場事故上報工作;
2)搶險救災組:發生事故后迅速組織搶險隊員實施搶險救急方案進行搶險、排險,搶救傷員,搶運物資。及時報告搶險進展情況。
3)技術支持組:根據事故現場特點,提供科學技術支持,有效指導應急行動;提出搶險方案和避免事故擴大的應急措施;
4)警戒保衛組:發生事故后迅速與指揮聯絡組溝通、報告,了解告知事故發生原因及其他情況。負責危險區域的警戒和現場治安保衛工作。
5)安全疏散組:負責現場危險區域人員的疏散與安置和現場周圍重要物資源共享的轉移。
6)醫療救治組:負責現場傷員的搜救和緊急處理,并護送傷員到醫療搶救點或附近醫院救治。
7)后勤保障組:負責組織應急物資源共享和器材、設備的供應,組織協調車輛運送搶險物資和人員。
8)善后恢復組:負責事故善后處理,負責救援結束后現場清理及生產恢復工作。
預防與預警
1危險源監控
1.1安全生產管理部負責重大危險源信息的收集、調查、處理、統計、分析、總結和報告,建立生產安全事故監測、預警等資料信息,依托應急指揮中心信息平臺及局域網絡,構建安全監控信息網絡,逐步建成集監測、控制、管理和救援于一體的高度信息化的生產安全事故預防預警體系。發布安全預警信息及相應預防措施,實現資源共享。
1.2各單位應當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企業有關規定,做好本單位事故預防工作,防止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對重大危險源進行重點監控,及時分析重點監控信息并跟蹤整改情況,報局安全生產管理部備案。
2預警行動
針對生產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和突發緊急事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風險分析和安全評價工作,當發現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時,以隱患整改通知、通報等形式傳遞預警信息,并責令責任單位立即進行隱患整改,對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復查,督促消除隱患,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實現事前預防、降低損失目的。
信息報告程序
1)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立即采取應急措施。發生死亡、重傷或重大經濟損失事故時,應立即向工程局應急指揮中心報告,指揮中心或事故單位負責人應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發生事故的單位名稱及工程詳細名稱;
(二)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三)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
(四)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
(五)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
(六)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
(七)事故的報告單位、簽發人和時間。
(見附錄三:事故快報表)
2)事故單位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的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蔓延擴大。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拍照、錄像、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手證,封存內業資料,為事故調查提供原始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隱瞞、謊報。
3)當自有應急無法保證控制事態發展時,應尋求外部支援。
4)門衛24小時值守。
應急處置
1.響應分級
按安全事故災難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應急響應級別原則上分為Ⅰ、Ⅱ、Ⅲ級。當達到本預案應急響應條件時,事故單位應啟動本預案,并根據事故等級及時上報。
1.1Ⅰ級應急響應:
造成3人以上死亡(含失蹤)、10人以上重傷的事故。
需要啟動Ⅰ級應急響應的其他事故。
1.2Ⅱ級應急響應
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蹤)、3-10人重傷事故。
發生與安全生產有關的,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事件;
需要啟動Ⅱ級應急響應的其他安全事故。
1.3發生Ⅲ級(3人以下重傷、其他安全事故)應急響應的安全事故,由事故單位按其制訂的應急預案啟動。
2響應程序
2.1應急響應流程
應急響應流程分為:接警通報、判斷、應急啟動、指揮控制、應急響應、應急恢復和應急結束等幾個步驟。
(見附錄四:應急響應流程圖)
2.2應急響應行動
?、窦夗憫袆?/p>
發生I級響應事故及險情應由事故單位立即上報工程局,工程局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啟動局級應急預案,通知指揮中心有關成員,組成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就有關重大應急事項作出決策和部署,并將有關情況向總公司匯報。
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趕赴現場參加、指導現場應急救援。
當出現救援人員及現場人員有可能受到傷害的緊急情況時,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宣布應急避險命令;當救援困難,事故有進一步擴大等緊急情況出現時,應擴大應急相應程序,請求外部支援。
?、蚣夗憫袆?/p>
?、蚣墤表憫筛鲉挝回撠焼?,并向工程局報告。
事故單位應急指揮中心成立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前往事故地點,指揮現場應急救援,組織應急救援隊伍開展醫療救護,后勤保障、善后處理、信息發布、治安保衛、事故調查等應急救援工作。
向工程局報告有關事故處理進展情況。
?、蠹夗憫袆?/p>
發生Ⅲ級以下應急響應的安全事故,由事故單位按其制訂的應急
預案啟動,采取相應措施,消除社會影響。
在救援過程中,要考慮傷者及傷者的朋友和親屬的心理感受,應進行必要的心理撫慰,把事故發生后主要采取的救治措施和將要采取的措施向其做簡單明了的交待,避免情緒過激影響救治人員的正常工作;
3處置措施
3.1當施工現場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時,目擊者應高聲呼救,并撥打應急電話通報項目經理,同時通知附近的管理人員,管理人員應迅速趕到出事地點,對事故情況迅速做出初步判斷,除臨時承但指揮應急搶救工作外,應迅速通知項目經理及相關人員、現場救護員馬上趕到事發地點;電話通知時,應準確的說事故地點、時間、受傷人數和傷害程度;
3.2項目經理接到報告后應及時趕到現場或緊急授權應急小組其他領導負責救援工作,并第一時間進行現場救治;應急救援負責人應根據物體打擊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應急救援措施:
1)從腳手架上、樓面的臨邊洞口中掉到泥土面、混凝土地面或樓面,墜落高度超過3米以上的,傷勢一般是較嚴重的,應立即送醫院搶救,避免延誤時間;應急負責人可依據緊急情況,撥打120求助。
指派項目警戒組迅速對現場進行警戒、并維持秩序。掉到地面的,出事地點的20米范圍要停止作業,疏散人員,并不得有無關人員圍觀,特別是要防止腳手架上或臨邊的其它作業人員的圍觀。
2)從腳手架上、樓面的臨邊洞口中掉到架體內的防護層上、電梯井內的水平安全網上或其它水平安全防護層上時,項目經理或應急領導負責人應迅速對掉落人員的受傷情況做出判斷,如有必要應護送醫院進行救治,避免延誤時間。
指派項目警戒組迅速對現場進行警戒、并維持秩序。掉落地點的所有作業要馬上停止,離開作業面,不得在現場圍觀或逗留;
3)如掉落地點搶救難度大,首先應轉至平臺上才方便進行救治。因此應急救援領導人必須召集在現場醫務人員和現場搶險組一起確定轉移方案。
如掉到與樓面高差不超過80cm的腳手架的操作層上,則由醫務人員視察墜落者的傷勢情況,如其本人能走動,則由二個救護人員在旁邊保護的情況下,自己走下來;如不能走動或已失去意識,則應派二個身強力壯的救護人員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把傷者抬到樓面上;
如掉到與樓面高差不超過80cm的腳手架的操作層上,則除由醫務人員先上去視察墜落者的傷勢外,其它救援人員必須要先做好防護的情況下才能上去救援,防護措施有使用爬梯、系好安全帶、派人在旁邊看護等措施,避免救援人員在轉移時發生高處墜落事故。
如墜落者掉到電梯井或管道井的水平防護層時,如防護層是模板、竹笆板或鋼筋網片等硬質材料上時,先由搶險人員察看防護結構的安全性能、使用荷載情況,在確定能多人上去時才由現場醫務人員上去察看墜落者的傷勢情況,然后派二個救護人員上去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轉移到樓面平臺上,否則要先加固防護結構;如管道井空間小,不能由多人進行轉移時,必須要派體力強健的人員救援,并且醫務人員一定要把要點講清楚才能實施救援行動。
如墜落者掉到電梯井或高支模架等的水平安全網等柔性防護層上時,只要在墜落過程中墜落者沒有在空中碰撞或沒有被同時掉下的硬物擊傷,墜落者應是神志清醒的;救援人員首先要對其高聲喊話,要其不要亂動或用力掙扎,必須先保持安靜,避免水平安全網在墜落者的重力沖擊下或本身強度不足等原因在墜落者的掙扎下破裂,墜落者再一次墜地受到傷害;墜落者應該保持安靜,由身體強壯身系安全帶的救援人員(安全帶掛到由墜落地點的上層位置垂下的麻繩上)的幫助下爬到樓面。如果墜落者因在空中碰撞或物體打擊等原因已經昏迷或神志不清時,墜落者的下部要先有防護措施,應由二人以上的救援者系上安全帶,由上一層電梯井口或上一層架子上垂下來的麻繩牽引著進入安全網*同把墜落者轉移至樓面上進行救治。
3.3現場應急救治措施
高處墜落事故發生后,要對當事者進行及時的必要治療,現場搶救的重點應放在對休克、骨折和出血等幾種情形上?,F場救治困難或無效,應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避免延誤搶救的時間。
1)首先由現場醫務人員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立即處理。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
2)如高處墜落者出現顱腦外傷,如傷者神志清醒,則先想辦法止血;如處在昏迷狀態,則在止血的同時必須維持昏迷者的呼吸道暢通,要讓昏迷者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阻塞。
3)如高處墜落者出現骨折,不要盲目搬運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竿等,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無骨折的下肢縛在一起,然后再用硬板擔架搬運。偶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適醫院治療。
4)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硬板擔架上,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避免受傷者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或導致死亡。
5)遇有創傷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如下:
一般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1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
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做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以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
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邊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紗。每隔25-4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min。
4.應急過程中避免二次傷害的措施
1)發生高處墜落的傷者可能有骨折類傷害,搬運時要輕、穩、快,避免震蕩,并隨時注意傷者的病情變化。沒有擔架時,可利用門板、椅子、梯子等制作簡單擔架運送。不要把刺出的斷骨送回傷口,以免感染和刺破血管和神經。有腹部創傷及背柱損傷者,應用臥位運送;胸部傷者一般取半臥位,顱腦損傷者一般取仰臥偏頭或側臥位子,以免嘔吐誤吸。避免救治不當引起二次傷害;
2)如高處墜落者掉落時身體空有鋼筋、鋼管、木刺等異物時,不能隨便撥出,避免體內大出血造成二次傷害;
3)高處墜落者落在不易救援的地方時,要有可靠的防護措施之后才能接近進行救援,避免救援者或墜落者的二次墜落等事故;
4)發生高處墜落處應立即封閉,禁止施工人員圍觀,避免人多擁擠造成無關人員的二次墜落或其它事故的發生;
5)要特別防止墜落者的親屬和朋友在情緒失控的情況下對傷者的搬動、摟抱、晃動等動作或其它不正確的救援方法,避免不合理的動作造成對傷者的二次傷害;
6)在及時對高處墜落點派專人進行看護或臨時進行防護,參與事故調查的人員應由熟悉現場環境的專職安全員帶路,前往現場調查取證,在取得充分證據,事故原因調查完畢后應及時對該位置和類似位置進行安全防護。防止人員從該位置再次發生高處墜落造成二次事故的發生。
5.應急心理輔導
1)在救援過程中,要對傷者的朋友和親屬進行心理撫慰,主要把事故發生后主要采取的救治措施和將要采取的措施向其做簡單明了的交待,并征求其還有什么意見和要求,合理的意見給予采納,合理的要求予以滿足,避免情緒激動影響救治人員的正常工作;
2)對墜落在危險位置,一時不能對其進行有效救援且神志清醒的高處墜落者,除了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外,還要由救援負責人或醫生對高處者,進行心理安慰,告訴其應急救援小組正在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救援,勸其平靜、不要亂動,也不要大喊大叫或大哭大鬧,避免其不當的動作造成二次墜落或由于情緒激動消耗體力加重傷勢。
3)發生高處墜落后,人員往往受傷較重,特別是因傷致殘的時候,受傷人員會覺得很悲觀,應由傷者的朋友或親屬在旁邊對其進行鼓勵;同時項目領導或公司的領導要派專人對其進行安慰,使其恢復對生活的信心,從而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早日恢復,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根據建筑工程事故類別、特點以及應急救援工作的實際需要,應急救援物資在施工現場配備,并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協調好社會資源,以保證應急狀態時的調用和擴大應急之需。
1.常用物資裝備
1)搶險工具:鐵鍬、撬棍、錘子、電工工具、氣割工具等。
2)搶險用具:安全帶、安全繩、梯了、應急燈、對講機等。
3)醫療器械:消毒用品、急救物品(創口貼、繃帶、無菌敷料)、各種小夾板、擔架、止血帶、氧氣袋等。
2.社會應急資源:
救護車、挖掘車、裝載機、運輸車、汽車起重機、發電設備等。
社會資源單位聯系電話:(項目確認應急資源聯系電話)
應急結束
當事故已得到控制,不再擴大發展,傷員已得到相應的救護,現場險情已排除,現場經檢測沒有危險,現場救援工作視為結束,此時可以由指揮中心發布指令,解除緊急狀態,并通知相關單位或周邊社區,事故危險已解除。
事發單位應配合政府有關部門進行現場取證、事故調查和事故原因分析,寫出事故報告,擬定糾正預防措施并組織實施。
應急恢復
應急結束后,經批準,事故責任單位應組織現場清理,盡快恢復生產,并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檢驗與更新
應急預案檢驗的目的是檢驗應急預案的適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以及響應過程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檢驗測試的方法有桌面推演,計算機模擬,功能性演練和現場實際演練。演練應做好記錄。應急預案進行測試后,應根據測試結果對應急準備的充分性和應急響應的及時性、準確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審,找出應急準備和響應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問題,以于在搶險過程中發現的不當之處采取予以補充、修復,更新,改進應急準備和響應過程,使之完善。
附錄:項目部應急響應管理流程
應急電話:火警-119;匪警-110;交通事故-122;急救-120
發現人:發現后立即向項目經理或現場負責人報告
項目經理或現場負責人
迅速作出判斷,下達應急指令;根據嚴重程度決定是否報警求助;同時以最快方式向公司主管部門報告
項目經理:段元慶
迅速判定項目經理部應急措施的適應性,重大情況立即趕赴現場協助處理,并向公司安全與環境管理部報告
項目安全環境主管部門
公司安全環境主管部門
跟蹤應急處理情況,必要時趕赴現場協助處理。收集公司的應急準備和響應報告。
公司分管領導、安全環境管理部
評審應急準備和響應程序,包括程序文件和應急預案以及響應過程的適應性,必要時修訂文件。
篇2:外國語中學高空墜落物砸傷事故應急預案
外國語中學高空墜落物砸傷事故應急預案
一、總則
?。ㄒ唬┠康?/P>
為加強校園安全管理,防止高空墜物、拋物事件的發生,確保師生人身安全。
?。ǘ┚幹埔罁?/P>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zz市教育系統高空墜落物砸傷事故應急預案》,制定預案。
?。ㄈ┕ぷ髟瓌t
1.預防和處置學校突發性高空墜落物砸傷事件工作要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原則,要本著“內松外緊”的原則,不麻痹大意,不掉以輕心,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布置、處理及時。預防和處置校園突發性高空墜落物砸傷事件要抓好兩個環節:一是高空墜物事件發生前,要立足防范,掌握主動,加強宣傳,從細節抓起,適時演練,提高防范措施和自救能力,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操作性,提高應急反應水平;二是事故發生后,要迅速反應,迅速判明性質,并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同事,依法辦事,注意方法,及時果斷處置。
2.高空墜物砸傷事故發生后,學校立即按預案采取應急措施,全體教職工要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思想”,在出現公共突發性事件的危急時刻,學校領導和教師,特別是共產黨員、共青團員、中青年教師一定要發揚不怕犧牲,勇于奉獻,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全力保護學生的安全為宗旨開戰工作。
二、高空墜物的預防
?。ㄒ唬Ψ侨藶樵斐傻母呖諌嬑锏念A防
1.開展建筑附著物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定期對場地和設施設備、窗戶及玻璃、空調主機等戶外附著物組織人員排查,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的,要立即整改并登記在冊。
2.在刮大風時,告知師生關好門窗,搬掉陽臺邊的花盆,防止高空墜物。
3.針對高空墜物所做的具體工作,進行記錄與登記,作為工作證據。
?。ǘ╊A防人為高空拋物的應對措施
1.采取預防為主,與各班相互配合,從宣傳入手,長期經常性宣傳,發動學生監督,對于不聽勸阻,屢教不改的個別人員,與治安機關聯合采集證據,予以處罰,防止高空墜物。
2.加強技防措施,利用監控探頭等進行監測提高監督的作用。
3.明確責任,提高安全意識,創造“高空拋物可恥”的和諧氛圍
三、高空墜物應急處理
?。ㄒ唬└呖諌嬑飩κ鹿蕬碧幹媒M織機構及職責
1.高空墜物傷害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
報警:110、120
總指揮:z
副 總 指揮:z
通訊組:z
安全保衛組:z
人員疏散組:z
后勤組:z
運輸組:z
救援組:z
醫療組:z
2.職責
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師生傷害事故的應急指揮、協調、搶險、救援等處置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工作小組:
?。?)通訊聯絡組:負責事故的報警、報告及各方面的聯絡溝通。通知相關部門和人員立即趕赴現場,及時向上級報告事故搶險處置情況。
?。?)警戒保衛組:負責組織人員有序疏散,設置警戒區域,維護現場秩序,疏通道路交通,勸退圍觀人員。
?。?)搶險救災組:負責人員、財產的搶救和安置。
?。?)醫療救護組:負責對傷亡人員實施救治和處置。
?。?)物資保障組:負責及時提供滅火器材、救災物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善后處理組:負責事故傷亡人員親屬的安撫、慰問工作,妥善處理各種善后事宜,進行或配合進行事故調查,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
?。ǘ﹫蟾妫ň┏绦?/P>
1.學生傷害事故發生時,現場學生、教師立即報告學校校醫、報告負責安全的教師和領導?,F場教師或負責人要馬上組織學生有序疏散,維護現場秩序。
2.傷害事故重大時,責任人立即撥打醫療救助報警電話“120”。
3.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立即向教育局報告。
4.校園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立即組織各工作小組到位,按照預案規定職責開展處置救援工作。
5.通訊聯絡組立即與受到傷害的學生家長聯系。
四、應急處置
1.疏散:警戒保衛組負責按預案有計劃地組織學生撤離學生受傷害地點和危險區域,班級教師清點人數,上報校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
2.救助:校園應急處置領導小組根據預案組織有關人員立即趕赴現場,指令各工作小組按職責分工立即到位投入醫療救助。
?。?)醫療救護組立即組織校醫和有關人員攜帶醫療器械趕赴現場進行救助。
?。?)如有需要,醫療救護組要同時撥打醫療急救電話120。并根據學生受傷情況,通知有關學生家長到達現場或指定醫院。
?。?)警戒保衛組設置警戒區域,維護現場秩序,保護現場,疏通校園內的道路,保安員在指定路口等待引導120醫療救助車到達指定地點。
?。?)物資保障組準備車輛和有關用品,協助搶救受傷學生。
3.善后。善后處理組做好受到傷害學生的親屬的安撫、安置工作,妥善處理相關善后事宜,進行或配合進行事故的調查、調解等工作,恢復正常教學秩序。
五、傷害事故調解
1.學生傷害事故調解的條件:因學生傷害事故發生經濟糾紛的雙方或多方。
2.學生傷害事故調解的原則:必須遵循自愿、合法、合理的原則。
3.學生傷害事故調解的申請:傷害事故申
訴方必須書面上交調解申請至學?;蛏霞墝W生傷害事故調解組織。
4.學校學生傷害事故調解小組需寫出書面調查報告,書面通知有關人員參加事故調解。
5 .學生傷害事故調解小組應當查明事實,依法分清責任,根據事故的特點和糾紛的性質、矛盾的難易,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以理說服,促使糾紛雙方或多方互諒互讓,消除隔閡,化解矛盾,達成協議。
6.學生傷害事故發生爭議,應當自受理之日60日之內,完成調解,調解不能達成協議的,應出示調解終止意見書。
六、附則
高空墜物砸傷事故發生后,學校領導機構,要依法對高空墜物傷害預案的執行情況進行事后調查。因領導不力,措施不到位、制度不堅持、工作推諉扯皮、應急處置不當,造成工作停滯和嚴重后果的將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工作人員的責任。
本預案由zz市外國語中學制訂與解釋,上交市教育局安??苽浒?。
篇3:高速公路施工合同段高空墜落應急預案
****局集團有限公司
****高速公路****合同段項目經理部
20**年10月
高速公路施工合同段高空墜落應急預案
為確保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保證職工的生命安全和公司物資設備的安全,減少高空墜落事故發生,制定本計劃。
一、高空墜落應急領導小組及應急人員名單: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二 、職責:
1、領導職責
?。?)****負責協調指揮應急工作;
?。?)****、****負責應急工作的實施并聯系搶救患者,處理善后事宜;
?。?)其它人員在組長領導下,履行應急職責。
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
?。?)項目經理部調度室組織, 安質科、其它部室配合,每年組織全公司從事生產的員工進行一次應急計劃演練,要求能夠較熟練地掌握,并在事故搶救過程中準確采取應急措施;
?。?)統一組織安排,緊急調用人員、車輛設備、物資,迅速開展搶險救援工作,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根據事故災害的具體情況,有危及周邊單位、居民戶和人員的險情時,應迅速有序組織人員和物資疏散;
?。?)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和問題,及時對預案提出調整、修訂和補充;
?。?)配合上級相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整救援工作;
?。?)做好穩定社會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后及安撫工作。
三、項目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地點:
高空墜落應急辦公室設在項目經理部綜合辦公室。
電話:
四、應急響應:
1、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應積極采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故的擴大;
2、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地的項目部負責人和施工管理人員,必須嚴格保護好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
3、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和作業人員及其他在場的所有人員都有參加有組織的安全事故搶險救援工作的義務;
4、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道路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
5、在搶險救援過程中的人員調動安排,物資、車輛設備的調用,占用房屋場地,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阻攔和拒絕;
6、事故發生后,工程項目部必須以最快捷的方式立即將所發生的安全事故的情況報告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立即投入運作,有關負責人應迅速到位,履行職責,及時組織實施應急預案。并隨時將事故應急救援情況報告上級相關部門與公安、建設、安監等有關部門;
7、作好善后工作。
五、事故的調查處理方法
1、事故發生后由調度室、安質科與有關部室成立專門調查小組,進行事故調查, 評價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按照有關規定對相關責任人實施處罰,對于造成嚴重后果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2、緊急情況或事故處理結束后,應進行總結、分析,吸取事故教訓,及時整改,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并且寫書面報告,報送上級部門。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發生事故的單位概況;
2)事故的簡要經過和事故救援情況;
3)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
4)事故發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質;
5)事故責任的認定以及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
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