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研心得體會
棒木小學:余澤艷
20**年7月
參加了教研組的活動,我學會了挺多的教育教學方法,對小學語文低年段教學理念有了一定的認識。語文組教研聽課活動,能夠領略到別的教師課堂上的精彩教學,對于自身的教學起到了取長補短的作用。開展語文教師優秀備課展示,讓我得到了展示的平臺。得到了相互學習的機會。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互相啟發、共同探究,使學生有所發現、學有所得,培養他們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教師要切實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自主學習是基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發展的主體,是教學之本。我們教師要保護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愿學,樂學,越學越愛學。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的主導作用絕對不應該因為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削弱。我們教師要盡可能多地尊重學生,盡可能多地要求學生。一方面教師要實行教學民主,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使學生有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伙伴的權利;一方面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的學習給予有力的指導、引導,使學生的學習成為有效的學習、高效的學習。其重點,一是提供交互式的學習平臺,也就是創造氛圍、空間,提供學習、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時時、人人都有提問、發表、交流、展示的機會。;二是精心組織學習活動,組織好學生自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組織好合作學習,既做到在互動中把學習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強個別輔導;組織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強引導、調控,以全面實現教學目標??傊?,教師要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交流,使學生不斷進行自我組織、自我建構,在這種組織、建構中,逐漸提高語文素養,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語文的方法。今后,我要努力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積極投身新課程改革,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我們棒木小學的語文老師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參加了語文教研活動,聽評課活動。讓我們學到了不少東西,收獲頗多?,F在聯系我們的教學實際,談一談學習心得:在這學期的教研活動中,首先由馬關燕等三位老師上公開課。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我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獲。這幾次聽課對我來說是一次提高,也是促進。學習,使我們明白了優質高效課堂把課堂分為課前、課內、課后三步;課內探究由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有效訓練等基本環節來完成。課堂上,改以往的教師“一言堂”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只起到組織、示范、引導作用,且上課模式不固定,而是根據新知探索課、習題訓練課、檢測點評課、知識梳理課、實驗探究課五個不同課型的內容和學生實際,采取靈活多樣、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激發靈感思維,把課堂變成學生的舞臺,使課堂“活”起來,使學生“動”起來。通過學習,我個人對“345優質高效課堂教學流程”有了深刻的認識,實施探究性學習,使課堂教學變“一人講”為“大家談”,變“一人做”為“大家探”。劉老師在報告中闡明了“345優質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提倡在相互合作中通過彼此進行交談、傾
聽,在分享想法的過程中,其他的學生往往會產生自主探索的情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僅掌握了知識,而且在經歷過程中體驗到了合作的價值,并發現到了自己的價值潛能,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競爭意識。
先學后教,以學定教。這是“345優質高效課堂”教學順序的總要求。當學生已經能夠自己閱讀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時候,就要先讓他們自己去閱讀和思考,然后根據學生在閱讀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教學,這就是以學定教。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做到了課堂以學生為主,讓學生主動自覺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掌握學習的方法,主動接受和探索知識,而不是傳統的被動的填塞式的學習,這是實現高效教學的一種途徑。
在新課程改革日益推進的過程中,有效教學雖然愈來愈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越來越成為課堂教學的追求。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當前的教學實踐中,還有很多的”低效“、”無效“的現象和環節。只有發現無效,刪除無效,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高效。
通過學習,我明確了優質高效課堂的理念,學到了方法,也切身體會到了優質高效課堂“研究的必要性,我會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放開手腳,大膽探索,不斷體會、不斷反思、不斷感悟,讓自己的課堂更精彩。
篇2:街道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試卷分析
街道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試卷分析
一、試題分析
本次試卷立足教材,關注了對學生字詞句掌握情況的考查,題量適當。具體來說,第一題“我是聽讀小能手”、第二題“寫得好”、第三題“我能辨別字音、字形,還能在括號里組詞”、第四題“我能把下面的字詞填上一部分,變成新字”、第六題“我能選擇正確的字詞填空”、第七題“我還會背寫呢、第八題“我能閱讀,會寫話”。難度適中,是得分率高的題目上。這幾題不僅和教材聯系緊密,而且也與一年級學生實際相吻合,充分體現了“評價是為了促進發展”這一理念,讓更多的學生從考試中獲得喜悅,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但第一題“我是聽讀小能手”、第八題“我能閱讀,會寫話”均有一定難度,也是失分最多的題目。我們覺得,第一題考查學生的聽記能力,思路和方向是正確的,但以本次命題中的這種題型出現對學生來講有一定難度,第八題“畫圖”,對大多數而言,要畫清楚要求的內容也有很大難度。
二、典型錯題分析
第一題:我是聽讀小能手。
失分原因:老師中速讀二遍,寫出公雞的外部部分名稱對于部分同學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再者,一年級學生的書寫能力也難以適應。
第八題:的“圖畫”主要考察學生的想象力和繪畫能力。由于農村小學的美術課的開設
三、采取措施
從本次試卷中發現學生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的掌握還是很不錯的,也積累了不少詞句。但是就答題質量來看,教師還應注重學生書寫的工整性、正確性,尤其要從細節處入手,要把學生細微的小錯誤都要糾正過來。字母表的掌握情況不夠理想,這會影響到今后的音序查字法,建議下個學期開學的時候,各任課教師再次復習字母表。從本張試卷中可以看出,學生對二類字的掌握還在存在一定問題,在今后的在課堂教學中,要講究生字教學的方法,采用各種學習方法幫助學生記憶生字。例如:猜謎語、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在課后,要多抽出時間來鞏固生字,創設機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識字,拓展識字的途徑,讓學生多識字,多閱讀。另外,一年級是寫話的開始,教師要以上好“口語交際課”為契機,加強學生說話、對話的能力,至于寫話則可以稍微放低要求,以新課標的要求來進行訓練。
篇3:一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試卷分析
一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試卷分析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一年級的學生迎來了入學以來的第三次大型測試。對于他們來說也許已不陌生,但對于我來說,每次測試對我都是一次考驗。
這次也不例外,學生成績出來后令我喜憂參半。喜的是他們沒有再出現答題不完整的情況,連上次測試成績最差的學生馬永圣都做完了。這確實令我欣慰。憂的是學生的成績還不夠理想,離我的要求還很遠很遠。特別是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離最高標準還有很大差距。
下面我就對本次測試從試卷、學生與教法三方面進行詳細分析:
本次測試卷內容以基礎知識為主,拼音、生字、詞語、句子等內容都有涉及。分值也比較均勻,唯一的缺陷就是沒有閱讀題目。
客觀的說,雖然學生在這次測試中成績不很理想。但是學生在識字,書寫,答題技巧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上學期,由于學生閱讀量小,家庭指導不及時,學生識字水平參差不齊。反映到試卷上,在連線題上失分不少。針對這一點,本學期一開始我便采取大量閱讀的方法,增加學生識字量。我讓班里每位學生每周從家里帶一本課外書來學校利用中午時間閱讀,開始他們還不習慣,在院子亂跑,后來我采用獎勵政策,主動讀書的獎勵小蘋果一個,刺激他們去讀書,慢慢地,他們養成了讀書的習慣,因此,這次測試,連線題失分不多。書寫方面也有明顯進步。記得上學期,班里幾個小男生書寫很亂,我也曾經單獨輔導,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后來我采取對比展示法,在教學生字的同時,把學生寫的字對比展示,激發他們的進取心,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書寫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通過測試,在教學方法方面我總結出以下幾點。
1.生字教學依然是今后教學的重點。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開始,對生字的學習不能忽視。試卷中很大一部分也是對生字的考察。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致力于生字的教學。
2.隨時鞏固拼音很有必要。拼音的學習雖然已經結束,但是對拼音的使用卻一直貫穿在語文學習的始終。無論是讀課文,還是學生字,無論是補充句子還是看圖寫話,都離不開拼音的輔助。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一切復習拼音的機會進行強化記憶,不讓一個學生輸在起跑線上。
3.題型訓練必不可少。通過這次測試,顯現出全班學生的一個弱點,那就是對于沒有見過的題型,學生不會做,失分很多。由此可見,學生做題還是太少,知識面也不夠寬。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要有意訓練學生答題的能力,讓他們多做幾種題型。
4.題目要求讀不懂影響了答題。個別學生讀不懂題目要求,導致不按要求做題,出現錯誤,令人惋惜,對這部分學生,我打算多加訓練,別人做一個練習,要他們做兩個,爭取在期末考試中消滅此類現象。
成績不僅代表過去,也指導著未來。只要我們能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成功一定會在眼前,我相信,只要努力,我和我的學生一定能考出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