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學“優秀傳統文化在我身邊”實踐活動方案
寒假將至,根據寒假期間節慶、民俗等傳統文化活動集中的特點,為引導全體少年兒童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感悟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涵的價值理念,進一步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字”的要求,從小做起,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少年兒童心中生根發芽,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實際,現將在寒假、春節期間少先隊員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在我身邊”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公布如下,請各校大隊、中隊輔導員認真做好動員工作,讓全體少先隊員過一個有價值、充實、忙碌“眉飛色舞”的假期。
一、活動時間
**年寒假、春節期間和新學期開學后
二、活動主題
優秀傳統文化在我身邊
三、活動對象
全體少先隊員
四、活動內容
1.發揮自己的特長至少完成一件作品,即寫一幅對聯,畫一幅年畫,剪一對窗花,制作一盞“花燈”,制作一個風箏,學唱一首民謠,秀一張全家福等。開學初,學校將隊員們的優秀作品集中在全校、全體(電子版照片發qq群或郵箱)展示。優秀作品予以推薦?!境h上交作品】
2.做一個文明宣傳員。寒假期間,少先隊員要把在學校養成的講文明、講秩序的好習慣堅持下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家人或親朋好友,遠離封建迷信、賭博、浪費、亂放鞭炮等不良習俗和生活習慣,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開學后,學校開展演講比賽,評選“最美文明宣傳員”?!?ldquo;我做文明宣傳員”心得日記一篇或電子照片】
3為長輩做一件事情。動員少先隊員在寒假期間,為父母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在家打掃衛生、做飯、洗衣服、喂家禽等,學習一項家務小本領,爭做懂事、有責任的家庭成員,踐行“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ldquo;感恩行動我爭先”日記一篇或電子照片】
4學講一個傳統故事。寒假期間誦讀傳統文化經典圖書篇章,倡議背誦《三字經》《弟子規》《國學經典誦讀讀本》等,學講一個如“精忠報國”“聞雞起舞”“一諾千金”“孔融讓梨”等反映民族精神的傳統故事,感受蘊涵在傳統故事中的家國情懷和精神追求,學習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開學后,班級開展故事演講比賽?!?ldquo;經典故事摘記或者讀后感一篇】
5結合自己在尋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真真實實的人和事,完成一篇“我們身邊的優秀傳統文化”、“壓歲錢的用途”、“傳統故事伴我成長”等主題作文。開學后,班級開展征文比賽或社會實踐活動展示?!菊魑幕蛘{查實踐報告】
6.新學期開學后,各班組織一次“優秀傳統文化在我身邊”主題中隊會,一至三年級的少先隊員,重點展示交流參加活動的體會感受;四年級少先隊員開展傳統故事講故事比賽。五、六年級少先隊員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在我身邊”征文比賽。
7.新學期開學后,學校少先隊大隊部組織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在我身邊“主題隊會活動,進行交流分享和活動總結。并對在活動中表現優秀的少先隊員進行表彰。以班級為單位,將優秀的作品制成專欄全校展示。
8.學校對全體活動開展情況和典型案例、好的經驗做法等匯編成材料,并向外傳宣傳推廣。各中隊選送至少5——10件優秀作品參加學校少先隊大隊部交流。作品要求:文字記錄有過程、有家長或有關人員簽字、評價;活動記錄有照片。
(備注:倡議家長用手機或相機拍相關電子照片及時上傳qq群。你的配合會給您和孩子帶來驚喜!!!
1.登上班級博客。
2.幫助您和孩子們的作品變為鉛字,登上報紙與雜志。
3.做各種事情一定寫下你心里的真實想法!!!!!字數不限,一句話不嫌少。1000字不嫌多。不怕你寫多,就怕你不寫!!!!!)
篇2:繼承傳統文化 宏揚民族精神:高二1班升旗致辭
繼承傳統文化,宏揚民族精神——高二1班升旗致辭
各位老師,全體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致辭的題目是《繼承傳統文化,宏揚民族精神》。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在這個傳統與創新碰撞的年代,中華傳統文明也在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中受到沖擊。
當你在愚人節被愚弄時;當你在雪夜等待遙遠的圣誕祝福時……你可曾記得,那些被“遺忘”在角落里的中華傳統節日?
本周我們將迎來又一個傳統節日——清明節,清明節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延續了2500多年,它還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過后,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
傳統節日的m.airporthotelslisboa.com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這些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而來的,歷經千年的變遷,更是飽含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渾厚的文化底蘊。但是,如果我們的傳統文化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得不到珍惜和發展,就只能任它在新時代的發展中自行湮滅。因此,從現在開始,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要懂得珍惜,守護我們傳承千年的民俗文化。
如今,將清明節確定為法定假日,當然不是為了再多一天無聊的時間來“消遣”,而是希望以國家的認可,確定這些節日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用更多的時間,為它們找回曾經意蘊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
清明將至,我們應懷著莊重,感恩的心情,祭奠逝去的親人,在這樣的活動中追思祖先,強化親情,強化團結向上的民族文化。
高二(1)班全體同學
篇3:第2周升旗儀式演講稿:傳承傳統文化:共敘元宵佳節
第2周升旗儀式演講稿:傳承傳統文化——共敘元宵佳節
從古至今,元宵節承載了中華民族太多美好的希望和祝福,被歷代文人墨客反復歌吟,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
“三十的火,十五的燈”,元宵是熱熱鬧鬧中國年的“壓軸戲”。 這一天,一切活動的主題強調一個“鬧”字。然而,這里面傳承的是怎樣的一種傳統文化呢?下面請允許我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天上明月,人間情懷,元宵節的明月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月亮節、團圓節、狂歡節。
在各個朝代中,宋代更重視元宵節,留下了許多歌詠元宵節的優美詩篇,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等佳句更是千古流傳。
民間過元宵節有吃元宵的習俗。人們把這種食物叫做“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老師們,同學們,一系列的傳統節日,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折射出豐富的人文內涵,凝聚著千百年來中華兒女的情感精髓,是一筆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今世界,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而傳統文化正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斗的不竭動力,傳統節日則是傳統文化的最好載體之一。讓我們用自己的熱情和智慧,去營造元宵節的歡樂氛圍吧,共同祝愿我們的祖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我們的學校輝煌燦爛、前程似錦!最后,我衷心祝愿大家身體健康,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