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學習兩會精神心得體會
敬愛的黨組織:3月3日,中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3月5日,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也同時開幕。兩會在中國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兩會,一直以來被海外媒體看作是中國走勢的“風向標”。在“十五”計劃即將結束,“十一五”計劃竟將到來的關鍵時刻,兩會的召開就顯得更重要了。在一個多星期的兩會期間,我始終關注兩會的進展情況,認知學習和聽取了政府的年度工作報告,也在網上看到了委員們提出的一些寶貴的建議和想法,這對于我們執政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只要我們很好的聽取群眾的心聲,多為群眾,特別是9億多農民辦實事,我們黨的執政能力也就會相應的得到加強。本人將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第一,要提高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自覺性。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是章程規定的共產黨員義務的第一條。共產黨員必須懂得: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政治上的清醒****于理論上的堅定。有些同志在重大問題上政治不敏銳,甚至失去辨別能力,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應有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理論上貧乏,政治上就不清醒。只有刻苦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才能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大力發展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永遠保持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共產主義純潔性。
第二,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是馬克思主義一個基本原則。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理論,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學以致用。最重要的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改造主觀世界,端正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為人民謀福利的自覺性。評價一個共產黨員重要的是看他做的怎么樣,看他能不能在端正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下功夫,實現學于用、知與行、說與做的統一。
第三,掌握做好本職工作的知識和本領。章程中把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努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作為共產黨員的一項義務作了明確的規定。當即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科學技術對社會,對經濟影響愈來愈大。因此,我們要把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掌握做好本職工作的知識和本領,提高到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高度來認識,從而增強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的自覺性和緊迫感。共產黨員要掌握做好本職工作的知識和本領,一靠學習,二靠實踐。要干一行,愛一行,學一行,鉆一行,精通一行,努力成為本職崗位上的內行和能手。
總之,共產黨員應該成為學習的模范和又紅又專的模范,不但要刻苦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而且要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掌握做好本職工作的知識和本領,努力創造一流的成績。只有這樣才能在新形勢下更好的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明白了這些道理,我在工作中有了方向,有了動力。懂得干好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定要加倍認真負責,努力向黨員同志看齊,縮小同黨員同志的差距,爭取早日加入黨組織。
篇2:兩會精神學習心得
兩會精神學習心得
剛剛結束的“兩會”是對新一屆政府在20**年中工作的總結和對20**年工作的指導與全面部署,“兩會”回眸一年來走過的艱難而更堅實的道路。在過去的20**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國發展過程中重要而非同尋常的一年,更“人”的權利和“民”的利益備受重視的一年。如果用四個字來概括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和新一屆政府最突出的施政特色的話,那就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求真務實”這八個字是對本屆中央政府最好的盛贊。從黨和國家領導人所做的一樁樁親民、愛民、為民的實事中,從黨中央、國務院推出的一系列體恤民生的重大舉措中,從廣大黨員干部面對重大突發事件挺身而出維護百姓利益中,無不閃耀著“以人為本”的鮮明色彩,無不充滿著“人文關懷”的濃濃深情。
新一屆中央政府體制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方式,已經觸及到有關政府治理方式的改造問題,有很多方面甚至觸及到*執政方式的發展、變革和創新,這是一個漸進和揚棄的過程。從建國以來,國家也進行過無數次改革,但過去的改革主要是在精簡政府機構規模和人員上,并沒有在政府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方面發生大變革,原因是國家還沒有搞清楚政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基本職能和主業是什么,而新一屆中央政府則在政府管理體制的改革方面提出在制度創新和觀念創新的基礎上推進政府體制改革的思路,明確提出轉變政府基本職能,建立市場服務型政府和公共服務型政府。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同時扮演著兩個角色,一方面政府是管理者,另一方面政府還是社會活動的參與者,政府管理人和經濟人的角色纏繞在一起,很難搞清,而且政府還大量參與和干預資源配置活動,占有許多能獲得高額利潤的壟斷經濟部門,比如,電力、電信、郵電、鐵路、民航等,此外,政府審批權利過寬,對社會經濟活動干預的情況十分普遍。這樣的政府體制狀況應該進行根本性變革,政府的主業不是大量參與社會經濟活動和市場交易活動,而是搞市場服務和公共服務,要從經濟建設型政府向市場服務型政府轉變,從權利型政府向責任型政府轉變。
國家在改革,政府在轉變,一切都在圍繞著“以人為本”這個中心來進行。城市建設要“以人為本”,讓市民們生活在一個清潔、美麗、富裕、和諧的環境中;農村發展要“以人為本”,努力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社會地位,轉移大量剩余勞動力,讓農民朋友真正富起來;科教文化要“以人為本”,要以為國家培養思想道德和專業文化知識雙優的高素質人才為宗旨,調動人們的思想活躍到各項事業的建設中,尊重個性發揮,開創更大的百家爭鳴的局面;財政征收與分配要“以人為本”,既要保障社會發展的資金需求,又要兼顧人民群眾實際生活的承受能力;政治改革要“以人為本”,大力提倡政治文明,強調民主形式,使人民能把自己國家主人翁的權利與地位真正落實到實處;等等。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關注民生、體察民情、尊重民意、保障人權,就是要時刻關心群眾疾苦,永遠把百姓冷暖掛心頭,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特別是弱勢群體的切身利益,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耙匀藶楸尽钡氖┱砟铙w現在樹立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緊緊圍繞人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推動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體現在我們黨和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上,新一屆政府面對百姓切身利益包括生命安全、身體健康的重視力度前所未有,對農民、下崗失業人員、進城農民工等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程度也達到空前;“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體現在各項改革的穩步推進和不斷深化中,使得各項改革更加順民意、謀民利、合民心;“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還體現在新一屆政府努力滿足百姓需求,切實維護群眾權益上,各級政府在為百姓群眾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時,大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制度、法治建設。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和新一屆政府正高揚“以人為本、求真務實”的精神,我們更急切的企盼“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能夠真正落實到位,尤其是有關百姓民生、民權的難點、焦點和熱點問題,為人民群眾真正帶來福音和利益。從“以人為本”我們看到了政府的轉變,從政府的轉變我們更看到“以人為本”的發展。
篇3:兩會精神學習心得—從以人為本看政府轉變
兩會精神學習心得—
從以人為本看政府轉變
剛剛結束的“兩會”是對新一屆政府在20**年中工作的總結和對20**年工作的指導與全面部署,“兩會”回眸一年來走過的艱難而更堅實的道路。在過去的20**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國發展過程中重要而非同尋常的一年,更“人”的權利和“民”的利益備受重視的一年。如果用四個字來概括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和新一屆政府最突出的施政特色的話,那就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求真務實”這八個字是對本屆中央政府最好的盛贊。從黨和國家領導人所做的一樁樁親民、愛民、為民的實事中,從黨中央、國務院推出的一系列體恤民生的重大舉措中,從廣大黨員干部面對重大突發事件挺身而出維護百姓利益中,無不閃耀著“以人為本”的鮮明色彩,無不充滿著“人文關懷”的濃濃深情。
新一屆中央政府體制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方式,已經觸及到有關政府治理方式的改造問題,有很多方面甚至觸及到*執政方式的發展、變革和創新,這是一個漸進和揚棄的過程。從建國以來,國家也進行過無數次改革,但過去的改革主要是在精簡政府機構規模和人員上,并沒有在政府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方面發生大變革,原因是國家還沒有搞清楚政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基本職能和主業是什么,而新一屆中央政府則在政府管理體制的改革方面提出在制度創新和觀念創新的基礎上推進政府體制改革的思路,明確提出轉變政府基本職能,建立市場服務型政府和公共服務型政府。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同時扮演著兩個角色,一方面政府是管理者,另一方面政府還是社會活動的參與者,政府管理人和經濟人的角色纏繞在一起,很難搞清,而且政府還大量參與和干預資源配置活動,占有許多能獲得高額利潤的壟斷經濟部門,比如,電力、電信、郵電、鐵路、民航等,此外,政府審批權利過寬,對社會經濟活動干預的情況十分普遍。這樣的政府體制狀況應該進行根本性變革,政府的主業不是大量參與社會經濟活動和市場交易活動,而是搞市場服務和公共服務,要從經濟建設型政府向市場服務型政府轉變,從權利型政府向責任型政府轉變。
國家在改革,政府在轉變,一切都在圍繞著“以人為本”這個中心來進行。城市建設要“以人為本”,讓市民們生活在一個清潔、美麗、富裕、和諧的環境中;農村發展要“以人為本”,努力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社會地位,轉移大量剩余勞動力,讓農民朋友真正富起來;科教文化要“以人為本”,要以為國家培養思想道德和專業文化知識雙優的高素質人才為宗旨,調動人們的思想活躍到各項事業的建設中,尊重個性發揮,開創更大的百家爭鳴的局面;財政征收與分配要“以人為本”,既要保障社會發展的資金需求,又要兼顧人民群眾實際生活的承受能力;政治改革要“以人為本”,大力提倡政治文明,強調民主形式,使人民能把自己國家主人翁的權利與地位真正落實到實處;等等。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關注民生、體察民情、尊重民意、保障人權,就是要時刻關心群眾疾苦,永遠把百姓冷暖掛心頭,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特別是弱勢群體的切身利益,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耙匀藶楸尽钡氖┱砟铙w現在樹立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緊緊圍繞人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推動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體現在我們黨和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上,新一屆政府面對百姓切身利益包括生命安全、身體健康的重視力度前所未有,對農民、下崗失業人員、進城農民工等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程度也達到空前;“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體現在各項改革的穩步推進和不斷深化中,使得各項改革更加順民意、謀民利、合民心;“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還體現在新一屆政府努力滿足百姓需求,切實維護群眾權益上,各級政府在為百姓群眾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時,大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制度、法治建設。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和新一屆政府正高揚“以人為本、求真務實”的精神,我們更急切的企盼“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能夠真正落實到位,尤其是有關百姓民生、民權的難點、焦點和熱點問題,為人民群眾真正帶來福音和利益。從“以人為本”我們看到了政府的轉變,從政府的轉變我們更看到“以人為本”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