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培訓心得體會
三月的大別山,山上萬木吐翠,桃紅柳綠,山下紅情綠意,百卉含英,無論遠眺還是近觀,初春的大別山都令人目酣神醉。很難想像這里曾經硝煙彌漫,無數的革命先烈長眠在大別山下。這里曾經革命發展的如火如荼,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這里留下了董必武、周恩來、劉伯承、***、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斗足跡,走出了徐向前、徐海東、陳賡、王樹聲、許世友等349位共和國開國將帥,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20**年3月17日,我們一行52人,參加了以“弘揚大別山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為主題的培訓班,地點在信陽市新縣大別山干部學院。此次培訓采取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如課堂教學、現場教學、激情教學、音像教學、情境教學、體驗式教學等,把我們帶入了當年的革命歲月。5天的培訓,時間雖短但感觸較深,收獲頗豐。
一是惜福。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輩在艱難的革命歲月里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年代,大別山地區先后有200多萬人參軍參戰,有近100萬英雄兒女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生命,登記在冊的烈士130351人,當時不足十萬人的新縣就犧牲55000人,登記在冊的烈士11057人。涌現出沈澤民、吳煥先、蔡申熙、潘忠汝、戴克敏等著名英烈。“青山處處埋忠骨”,大別山的土地浸透了革命烈士的鮮血,正是他們的犧牲、奉獻才有了革命的勝利,有了如今祥和幸福的生活。追憶當年的革命歲月,我們有的只能是感恩、惜福。
二是弘揚大別山精神,薪火相傳。大別山是紅軍的故鄉,將軍的搖籃。自1927年11月黃麻起義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大別山始終紅旗不倒,武裝斗爭不斷。這一時期大別山的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為了民族解放、人民獨立,在推翻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斗爭中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一心、勇當前鋒”的大別山精神。大別山精神對于當下我們,是一筆永不過時的精神財富。高舉旗幟、心無旁騖,堅定不移地走***主義道路,是全體黨員干部和群眾必須堅守的信念;站位高遠,胸懷全局,是繼續發揚的風格,也是各級領導干部必備的素質;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條件,也是根本保證;勇當前鋒,克難攻堅,對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弘揚大別山精神,傳承大別山精神,讓勝利的旗幟永遠飄揚,讓革命的精神永鑄!
三是一心一意跟黨走。幾近山窮水盡,一路槍林彈雨,革命的隊伍就這樣迎來柳暗花明,走向一個又一個勝利。正是有了黨的正確領導,大別山英雄兒女有了革命的方向,革命的信念。無論是面對槍林彈雨,面對艱難險境,面對殘酷迫害,面對流血犧牲,大別山的黨員干部和革命群眾始終信念如一,經歷艱苦卓絕的斗爭,最終迎來了革命的勝利。當下,我們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階段,我們比歷史上任何一次都更接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近在咫尺。這就更需要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為xxx的黨中央周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不移地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篇2:職業生涯規劃培訓心得體會
職業生涯規劃培訓心得體會
一、培訓時間:20**年10月22日16:00--19:00
二、培訓地點:新疆z物業有限公司辦公室
三、培訓講師:z東z集團人力資源部z
四、參加人員:部分公司員工
五、培訓內容:職業生涯規劃
六、培訓心得:下文
為了讓我們更好的服務工作,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公司特地從10月22日開始對我們進行全方位的工作培訓。這是公司內部培訓的第一次,通過這次培訓,讓我進一步提高思想覺悟。
宋老師以“職業生涯規劃”為核心內容,通過講解案例,與大家互動和做性格測試題的方式讓我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有了一些想法,提高了對職業和崗位職責的認識水平。
由于現在處于職業生涯的前期階段,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宋老師的熱情洋溢的講課讓我們愉快地結束了本次培訓,歷時3個小時。雖然有些方面還是比較籠統的,而且我們也提出了我們對現狀的一些看法,但是最終還沒有解決的方案和措施,我們都拭目以待,希望在以后的培訓中增加更多的互動,在交流溝通中能讓公司了解員工真實的想法,從而不斷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更好地調動大家工作的積極性。
本次培訓實實在在,沒有長篇大論,切合實際,我對本次培訓很滿意。
篇3:物業公司首問責任制培訓心得體會
物業公司“首問責任制”培訓心得體會
首問責任制作為公司最新發布的一項問責制度,對于員工該做些什么、怎么做,均以書面形式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并且對于隨意作為、違規作為或不作為后該怎么辦、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也作了詳細列舉。顯然,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責任只有是可操作的,是有力度的,是足以讓我們“三思而后行”的,才能真正地保障落實。
問責制度若是缺失,我們的工作便無規可依,失職時也便無規可鑒。如今公司就問責制度已制定完成,并且公布下發,那有效的工作監督制度便是不可或缺的。雖然所有外界的措施、手段都是為了更好的執行該制度,但員工的積極參與才是最關鍵、最有效的。
“有什么素質的員工,就有什么素質的公司”也許并不全然正確,但試問:大家如若都關心公司的形象,都能積極參與,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跟進,各項投訴均能得到有效解決,那我們的服務還會差嗎?“快樂服務,創造價值”、“讓業主滿意”也就會不再那么困難。
我們都了解,物業管理既是對物的管理,更是對人的服務;我們工作的本質是以業主為主要客體的勞務服務。語言親情化,行為人性化的服務態度,為業主排憂解難的服務理念是我們所必需的。
公司的問責制度就我們接聽外部來電、接待外客來訪以及與客戶交談,都提出了指導性意見,而這些無非就是為了強化員工的崗位責任,增強服務意識,提高工作效率。歸根結底,更是為了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如果我們每個人多換位思考,站到業主的角度,便能真正地了解業主的需要,理解業主的難處,正確地調整服務的角度,從而“讓業主滿意”。
確實,“讓業主滿意”是我們不懈追求的目標。但我們更應當樹立誠信的服務意識,具備企業的經營意識、法律意識,從而更好地運用各種溝通的技巧和方法,妥善處理業主反映的各種問題。
對于本人職責范圍內的事項,必須嚴格按照公司的相關程序及時處理;不能及時處理的,明確回復具體期限,并予以解釋,同時密切跟進該事項的進展。(而一些新開發的樓盤)我們的員工還應具備“誰的責任誰負責”的意識,清楚地掌握哪些是物業的責任,哪些是裝修施工的責任,哪些又是開發商建設遺留的問題及隱患,抑或是自然因素的影響。通過仔細的傾聽,與業主的交流、講述,整理出基本思路,針對業主的意圖作出合理的解釋或答復處理。不能麻木的討好業主,毫無原則輕率的許下承諾,否則會丟了誠信,破壞了公司的信譽。
首問責任制,一項規章制度,似乎多了些許生硬,但讓我們再多一份對物業工作的熱情,多一份對業主的善意,我們的制度也就會不再那么難以落實,各項工作的開展就不再那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