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袑W勞技教育實施方案
在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的21世紀,以科學為基礎的技術變革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將更加廣泛、深刻和迅猛。實踐表明,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繁榮與富強,不僅需要領先的科學,還需要與科學發展相匹配、相協調的技術,更需要具備現代勞動意識和現代科學技術素養和能應付未來社會挑戰的廣大勞動者。因此,在初中階段對全體學生實施勞動技術教育,使學生初步獲得從事基本的勞動技術活動的能力以及終身進行技術學習的能力,對培養學生成為未來的合格勞動者,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技術素養,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課程理念
勞動技術教育是以學生獲得積極的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為基本目標,以操作性學習為基本特征的教育。其課程與實施必須遵循以下基本理念:
?、旁诓僮鬟^程中進行技術探究和技術學習。
勞動技術教育以學生親歷實踐、親手操作手腦并用為基本特征。學生通過人對物的程序性、技能性操作,通過人與人的互動獲得豐富的體驗,實施操作性學習。但勞動與技術教育并不只停留在單純的操作技能的訓練上,還應注重操作活動中學生對技術原理與方法的追思、學生對技術學習方法的體悟,以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與技術能力的培養等。應注重技術訓練中學生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力求技能掌握、態度養成、能力發展的有機統一。
?、埔皂椖繛檩d體組織勞動技術教育活動。
活動是勞動技術教育實踐的主要方式,項目是組織勞動技術教育活動的重要載體。根據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考慮和勞動技術教育的活動。一般地,一個具體技術項目蘊藏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學生通過系列性的學習過程,能夠獲得相應的材料與工具,技術設計、制作與評價等方面的能力發展。
?、橇⒆銓W生所處的現實世界,注重教育內容的生活取向。
勞動技術教育一般以當地的經濟、社會和技術環境為背景,在現實生活中選擇那些對學生發展有益、對未來生活有用、與科技發展趨勢有關的內容,作為核心來設計和組織學習活動。在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把所學知識與技能廣泛應用于生活。要克服脫離學生現實生活、采用單一的學校教育途徑實施勞動技術教育的傾向,強調學生的生活學習。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生活取向要求課程內容的安排富有開放性和可選擇性,在活動方式、活動過程的設計與組織上體現農村與城市的不同特點。
?、葎趧蛹夹g教育既是已有知識的綜合運用,也是新的知識與能力的綜合學習。
勞動技術教育是跨學科的學習領域,它強調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藝術能學科基本知識的綜合運用,同時也強調融和社會、經濟、環境、法律、倫理、心理與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視野。它注重各學科知識的聯系和綜合運用及其在此基礎上的技術探究,強調各種教育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學生的勞動技術學習活動,不僅是已有知識的綜合利用,也是新的知識與能力的綜合學習。它強調學生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探究新的技術原理,獲取新的技術能力。
二、課程目標
1、認識勞動世界,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和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1)通過技術實踐活動,深化自己的勞動體驗,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2)養成勤儉、負責、守紀的勞動品質,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2、拓展生活中的技術學習,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1)學會自我的生活管理,掌握提高家庭生活質量所必備的基本技能。
(2)增強生活中的主體意識,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3、主動進行技術實踐,掌握一些現代生產必備的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1)學會使用簡單的工具和設施并對常見材料進行簡易加工。
(2)掌握簡易設計與制作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并根據自己的設計進行簡單工藝品和技術作品的制作。
(3)了解作物生產和農副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的一般規律,了解一些現代農業技術,并進行技術實踐。
(4)在使用和改良技術作品、進行技術實踐的過程中,做出多方面的有一定根據的評價。
4、發展技術學習興趣,初步形成從事技術活動和進行技術學習的基本態度與能力。
(1)關注日常生活和周圍環境中的技術問題,形成持續而穩定的技術學習興趣,具有較強的技術意識。
(2)理解從事技術活動必須具備的品格與態度,能夠安全而負責任地參加技術活動。具有初步的與他人進行技術合作、技術交流的態度與能力。
(3)通過體驗和探究,掌握基本的技術學習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學精神、科學態度以及技術創新意識,具有初步的技術探究、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技術問題的能力和一定的技術的終身學習能力。
(4)注重知識的綜合運用,進一步拓展技術學習的視野,形成一定的技術相聯系的經濟意識、質量意識、環境意識、安全意識、倫理意識、審美意識以及推動當地經濟建設的意識,進一步發展遷移的共通能力。
三、內容
?、艃热莸陌才?/p>
初中勞動技術教育包括技術基礎。技術包括傳統工藝、基本技術等內容。傳統工藝包括雕刻、編織、刺繡等,選學其中的1個項目:基本技術包括木工、金工、電子電工、簡單機械維修、農機具使用與維修、縫紉、農作物栽培、花卉栽培、攝影、養殖技術、農副產品貯藏和加工、農作物良種繁育、樹木種植等,選學其中的2個項目。
?、苾热葸x擇
所安排的內容分為基礎性內容和拓展性內容?;A性內容是完成初級中學勞動技術教育目標的主要載體,體現了現階段初級勞動技術教育在內容上的結構性和方向性,是必修內容。拓展性內容在廣度和深度上均有一定的發展,同時對實踐條件也有相對較高的的要求,學生在實現基本目標的基礎上達到較高要求而提供的選擇性內容。在選擇和確定這些具體內容時,必須考慮以下幾點
1、立足現實。所選擇的內容與當地的生產實際、社會實際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體現一定的地方性特色和區域性特性
2、貼近學生。所選擇的內容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已有基礎相適應。同時,又具有挑戰意義。
3、便于教學。這些內容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設計、操作、評價等學習過程,有利于集體活動中的教師指導。
4、體現綜合。這些內容蘊含著豐富的各學科知識的聯系,有利于多方面教育內容的整合和學生綜合視野的形成。這些內容具有廣泛的生長點,有利于內容的橫向溝通和縱向聯系。
5、涉及的資料既經濟又安全。具有簡潔、輕便、易于好采集、成本低廉、便于重復使用、安全可靠等特點。
?、腔緝热菖c要求
技術基礎方面
1、留心生活中的材料世界,探究常見材料的性能及其加工與連接方法,體會材料世界的深奧與博大。
?、庞^察和探究生活中的常見材料,知道木料、布料、塑料、金幣材料(鋼、銅、鋁)以及橡膠、玻璃、合金等一些材料的性狀、加工特性和用途,熟悉一些常用粘合材料和焊錫等連接材料的性能和用途。
?、普莆找恍┏R姴牧系倪B接方法,會對一些常見材料進行連接。
?、悄茏R別與選擇電子元器件、電工器材及常用標準件。
?、葘W會一些常見廢舊材料的簡單利用方法。
?、赡芨鶕牧系馁|量、用途和性能價值比,進行材料的比較和選擇。
2、通過比較和材料加工等活動,學習使用常用工具和設備,領悟工具和設備對于技術活動的獨特意義。
?、耪莆粘R娪霉ぞ吆娃r用工具的作用與保養方法,知道安全操作要求,能識別一般的農機具或常用的工業設備。
?、茣褂靡恍┏S玫墓ぞ呒庸つ玖霞斑M行小型家具維修,學會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對金屬材料進行簡單加工和對農用金屬制品進行簡單修理。
?、菍W會使用一些常用的電子電工工具,會使用萬能電表對常用的電子元器進行檢測,會使用電烙鐵進行比較規范的焊接操作。
3、識別一些簡單圖紙,能進行簡易的作品設計,進一步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拍茏R別圖紙上尺寸標注線、輪廓線、不可見輪廓線、點劃線等符號的意義,能看懂簡單的電子電工線路圖,能根據工件圖辨認工作。
?、颇苡谜Z言或圖形描述簡單物件立體結構及設計思路,能根據物件圖紙和操作圖,進行評價與制作。
?、悄茉谡{查研究的基礎上設計與制作簡單的作品。
4、通過傳統工藝品或模型等的制作活動,了解一些工藝品制作的工藝過程或作品制作要求,掌握操作學習的一般方法,進一步培養嚴謹、負責的科學態度。
?、耪莆諑追N作品的制作方法,了解其工藝過程及其制作要求,掌握其安全操作規程。
?、颇芨鶕筮x擇合適材料制作建筑模型、縫制小制品或工藝品,能利用當地的自然材料縫制或編制小物件,或用一些常見材料根據制作要求進行簡單模型、玩具或橡皮筋動力模型的制作,并做必要調試。
?、悄芨鶕唵坞娮泳€路圖進行元件裝配,并做必要調試;能自行設計并制作簡單模型。
5、通過鑒賞、辯論、測試等活動,對技術作品進行一定的評價,形成初步的技術審美能力。
?、拍芫妥髌返膶徝?、質量、經濟、安全、環境等方法的優缺點做出簡單評估。
?、颇軐ψ约鹤髌吩O計、制作過程以及工作環境寫出簡單的評估。
?、悄茉O計和制作富有創意的作品說明書和介紹材料。
?、饶茉O計和組織作品的推介或展銷活動。
6、通過木工、金工、電子電工等項目的學習,了解一些簡單工業技術的基礎知識,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感受技術的奧秘與價值。
?、胖滥竟せ竟ぞ叩氖褂梅椒捌浒踩僮饕巹t,初步學會刨、鑿等的基本操作,能設計并制作簡易制品,并做一定評價。
?、茖W會一般金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學會金屬薄板和鐵絲的鉚、錫焊等加工方法,能利用一些金屬材料設計與制作簡單的用具,并做一定評價。
?、悄芸炊唵蔚恼彰骶€路圖,了解電工的一般操作規程以及照明線路常見故障的檢查與排除方法,會安裝白熾燈和日光燈;能按照實物接線圖組裝簡單的電子制品,并做一定評價。
7、學會一些作物栽培和動物飼養的一般方法,了解農副產品的生產工藝改進和營銷策略方面的知識,學會一些先進的農業生產或農副產品的加工技術,豐富勞動的體驗,增進創造的愉悅。
?、懦醪綄W會1~2種當地需要的作物栽培技術,如無土栽培、新品種引種實驗、節水灌溉、組織培養等技術,進行改良作物、果樹、花卉品種的簡單試驗。
?、瞥醪綄W會1~2種當地需要的先進飼養技術。如新飼料的配制、疫病防治、養殖管理等技術及設計制作、保養,進行簡單的動物訓練試驗,掌握其基本方法。
?、浅醪綄W會1~2種“綠色食品”的加工制作及保鮮技術,并注意設備的保養與維修,了解一些農副產品的貯藏和加工技術,進行市場調研及營銷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家政方面
1、進行營養與烹飪的學習,拓寬日常生活領域,進一步體驗生活學習的樂趣。
?、拍苷f出常見食品的主要營養成分,能設計合理的營養搭配方案,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茣褂煤捅pB常用廚房用品,知道安全使用要求。
?、钦莆找恍┲魇车闹谱鞣椒?,掌握魚、肉、蛋、蔬菜的一般加工與烹飪方法。
2、了解家用器具的使用與保養方法,感受技術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進行“技術造福人類”的意義思考。
?、拍芨鶕f明書正確使用家用電器。
?、颇茉O計合理的家具陳設方案,畫出示意圖。
?、菍W會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家用器具與農具。
?、葘W會一些家用電器及家具進行保養與簡單維護。
3、通過調查、設計、購物等活動進行家庭理財與購物的學習,逐步形成科學的消費觀,做一個明智的消費者。
?、胚M行商品的物價調查,進行價格、質量比較,初步辨別商品的質量。
?、茀⑴c力所能及的家庭購物活動。
?、悄茉O計合理的家庭消費方案與家庭投資方案。
?、饶芎侠淼闹渥约旱牧慊ㄥX,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四、實施
?、艑嵤┑幕驹瓌t
1、教育對象的全體性
勞動技術教育是初中階段每一個學生都必須接受的教育,同時接受正常的勞動技術教育也是每個初中生的基本權利。勞動技術教育的實施應以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服從且服務于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生動活潑的發展為根本出發點。在實施中,應注重學生基礎能力和基本態度的培養,使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掌握技術學習的一般方法,獲得可持續的、終身的技術學習能力。
2、實施過程的綜合性
一是注意勞動與技術教育各個實施途徑的溝通與結合。勞動技術的課堂學習要與課外活動、常規指導、校外真正實踐、家庭教育等途徑相溝通、相結合,以實現其教育目標。如家政部分的學習應當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
二是注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各領域學習活動的統籌規劃和有機協調。如勞動能力和勞動態度的培養可與社區服務結合起來。理論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技術項目的學習過程應當體現研究性學習的思想等。
三是注意勞動技術教育各個具備條件項目之間內容的聯系與各年級的銜接。
3、活動組織的科學性
初中階段,學生的形象思維已有較好的基礎,抽象思維也得到初步發展,耐力、平衡性、協調力以及對技術對象的控制性、技術原理的理解力都有較大的發展。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生理、心理上的這些變化,同時要遵循技術教育的基本規律,科學的設計、組織學生的勞動技術學習活動。要注重各年齡段教育在內容上的銜接和方式上的協調。
4、教育結果的實效性
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從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選取內容、確定方案、安排實施計劃。有條件的學校應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進行活動設計,開發活動軟件,把計算機輔助教學引入勞動與技術教育,并加強計算機在技術設計學習上的應用,以促進學生技術素養形成這一基本目標出發,組織和實施課程,盡可能發揮各地資源優勢,形成我區、和本學校勞動技術教育的傳統與特色。
?、茖嵤┲械慕處熤笇?/p>
實施過程中,教師的根本任務是對學生的技術學習和技術探究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優質的服務。教師在進行學生的學習指導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自主性、創造性,使所有學生都能成為勞動技術學習的主人,都能成為活動的受益者。
2、正確處理好教師的示范、講述與學生的自主活動之間的關系,再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突發技術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的指導。
3、充分利用學生內部人際關系及學生群體的作用,引導學生學會技術活動中的分工與合作,引導學生相互交流、觀摩與學習。
4、加強巡視指導,做到個別指導與集體指導相結合。
5、注意指導過程的科學性和創造性。應通過積累,逐步形成自己的指導風格和指導個性。
6、發揮多種教育技術和手段的作用。在一些有條件的學校,把計算機輔助教學引入勞動技術教育,并加強在模擬仿真訓練和技術設計方面的運用,以提高指導效果。
7、根據初中生的性別差異控制好學生的勞動強度,做好勞動保護。應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和安全規程,注意勞動衛生、勞逸結合,確保學生安全。
8、注意勞動與技術教育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在利用現有資源的同時還要注重開發新的資源,尤其要注意各類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
?、墙虒W材料
勞動技術的教學包括教科書、教學參考資料、學具等。
為了教師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教學內容,也為了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的學習,可以就技術含量較高的勞動技術教育內容編寫材料。
五、評價
評價特點
1、發展性
勞動技術的學習評價并不著眼與對學生結果和發展水平的區分,而是在于用評價指導學生的學習,促進學生的發展。要注意發揮評價的激勵和導向功能。凡是參與勞動技術的學習和實踐過程,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規定的學習任務的,都應當給予肯定。對那些設計與制作成果特別優秀,或有所創新、發展者,應給予特別鼓勵。
2、整體性
勞動技術的評價是整體性評價。內容主要有:勞動態度與勞動習慣;勞動技術知識的學習與應用;勞動技術的操作技術(含技術設計);勞動技術的實踐能力;勞動技術學習的成果質量。評價中要突出對學生技術實踐能力和技術創新意識等方面的內容。
3、全程性
在注意結果評價的同時,還要重視結果形成的過程性評價。即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設計、操作、評價等方面的評價,也要關注學習過程中的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的發展和變化。
4、多主體
評價主體應當包括學生本人、教師、家長以及其他有關人員等多個主體。在評價中尤其要發揮學生自我評價的作用,使評價過程成為學生在一次受教育的過程。
評價方式
評價方式應當靈活多樣,可以采用產品展示、撰寫心得體會、考核、專題活動、相互交流、自我評價、作品評定、日常觀察等形式。
考核分為平時考核、學期考核和學年考核。平時考核可以是單一性考核,著重某個方面或某個項目,學期考核和學年考核是總評性考核,以一學期或一學年各方面情況的綜合作為依據,由教師給出評語和評定等級??己说姆绞綉獮闀婵己伺c實踐考核相結合。評定等級一般分為優秀、合格、待合格三種??己说某晒麘斪鳛閷W生綜合評價和改革依據之一。
六、管理
1、學校對勞動技術教育的管理
要高度重視勞動技術教育,明確管理責任,確保勞動技術教育的課程實施。要結合學校實際優先開發勞動技術教育的校本課程。
采用多種途徑配備勞動技術教育的專兼職教師和教學輔助人員,并保持兼職教師的相對穩定性。要合理控制勞動與技術教師的工作量,由條件的學校要建立勞動技術教育教研組,并健全教研組活動制度。
2、教育行政部門對勞動技術教育的管理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切實加強勞動技術教育課程計劃實施的管理??梢愿鶕镜貙嶋H,優先考慮開設勞動技術教育的地方課程,形成地方特色。
加強對學校勞動技術教育的督導,將勞動技術教育實施情況作為考核學校的內容之一。應鼓勵學校開展各具特色的勞動技術教育,對于不執行課程計劃,用其他教育內容取代勞動技術教育的現象,應嚴肅處理。
3、教育資源的利用與開發
學校是學校的場所,蘊涵著豐富的勞動技術教育資源。各學校教師應結合本學科的教學,滲透勞動技術教育的因素,學校擁有的樹林、花園、田地、基地等,是實施勞動技術教育的天然場所,應當得到有效規劃和利用,學校的建筑、櫥窗、板報以及教師的墻面、園地、角落的布置與維護,可以使學生獲得勞動技術教育的體驗。此外,學校日常生活中環境的整治,工具和設施的維護,課桌椅的修理,重大節日活動的布置等都是實施勞動技術教育的有益資源。
七、保障措施
1、改變學習方式,拓寬發展空間。把學生的發展置于比課堂、比學校生活更廣大的社會背景中,把學生的學習場所,從學校拓展到社區乃至整個社會,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被動的接受學習轉向主動的探究和發展,把課堂知識學習和社會體驗學習結合起來,使學生學習渠道多樣化,學習方式生活化,為學生搭建展現自我、發現自我、實現自我的舞臺。
2、通過多種途徑為學生提供具體的現實的情景,讓學生置身于廣闊的大自然和豐富的社會生活中去親自接觸和感知各種人和事,使他們通過親身體驗、實際操作與活動來改變學習方式,獲得探究問題、與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教師應根據本課程的特點和目標自主選擇教學內容和活動場所、自創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教師應認識到自己既是課程的執行者,更是課程的開發者和設計者。教師不僅要發揮自身的主體性,而且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自己去觀察、感知、判斷、分析、評價、體驗乃至創造,使其享受探究的樂趣、活動的愉悅、服務的充實,學會認識自己、理解他人,增強服務意識,形成對社會的使命感和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
4、教師要注重幫助學生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學校要注重依托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活動,在更高層面上統整研究性學習、勞動與技術教育,整和性的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
盤縣?;袑W
20**年8月
篇2:XQ中學勞技室管理制度
*Q中學勞技室管理制度
一、勞技器材應有專人保管,按統一帳號登記造冊,并做到帳物相符。
二、各勞技器材應按要求分類存放,使用規范。
三、定期檢查并保養。
四、做好器材的借用手續,無特殊情況一般不予出借。
五、嚴禁私自占用器材設備。
六、嚴肅課堂紀律,操作規范,上課時禁止用手中器材相互嬉鬧,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七、嚴禁在勞技桌或課桌上用工具亂刻亂畫。
八、下課后按要求檢查勞技器材,并整理好放在規定的地方,關好窗鎖好門。如失職造成損失,追究其相關老師責任。
九、注意用電安全,落實各項安全措施。
篇3:勞技教學年終工作總結
20**年勞技教學年終工作總結
本學期,本人接手擔任初初二年級的勞技教學工作。一學期以來,我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勞技教學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現將本學年勞技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勞技學科在學校歷來是次科,因此學生的基礎也比較薄弱,普遍不感興趣。為了糾正這一觀點,提高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認識,我先從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入手,通過對身邊環境的感觸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進一步了解到學生的思想現狀,以及一些學生的知識缺陷所在,逐漸摸清了每個學生的基本特點。接著,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四季的花卉分別有哪些等等,努力營造一個的良好氛圍,使學生從思想上逐步扭轉對勞技的枯燥印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最后,我利用各種機會,經常給不同層次學生以成就感,讓每一位同學都能體驗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2、認真鉆研業務,努力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教學效率。
在業務上,本人從不以自己多年教學的“豐富經驗”自居。本人積極利用各種機會,學習教育教學新理念,鉆研教材教法,堅持不懈地進行“自我充電”,以提高自己的業務理論水平。課堂上,我把學到的新課程理念結合實際,努力貫徹到課堂教學中去,以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課余,我經常與同事們一起探討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從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學無止境的道理。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的作用,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效率,我們要與時俱進,堅持不懈地學習探究教學新理論新實踐。
二、取得成績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在平時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我不以“師長”自居,盡量與學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誼,努力關愛每一位學生的成長。與學生多談心,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與生活上的各種困惑。同時,面對個別調皮的學生,也實行嚴格要求、正確導向的辦法,讓他們樹立起正確的榮辱觀。面對各層次的學生,我既要關愛大部分學生,又要面對個別不守紀律的搗蛋分子實行嚴格要求。課堂上,我盡量做到分層施教與個別輔導相結合;課余,我讓優秀學生與“待進生”實行“一幫一”結對子,互幫互助,共同提高。一年來,學生們原本薄弱的基礎知識有了穩步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部分學生多年來形成的一些不良學習方法和習慣,還有待進一步規范和引導;今后,本人將繼續本著“教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不斷探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機制;繼續保持與學生家長的緊密聯系,共同配合,把我們的下一代教育好,培養好,爭取個人成長與學生成長實現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