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自主探索0乘一個數以及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
2、理解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會計算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
3、積極參加數學學習活動,在自主嘗試計算的過程中獲得愉快的體驗。
教學建議:
◆0的乘法
1、出示例3情景圖和問題,當學生說出“5個魚缸里1條魚也沒有”后,提出兔博士的問題,讓學生寫出算式。
2、交流學生寫的算式。連加的算式學生容易想到,如果學生沒有寫出乘法算式,師生共同把連加算式寫成乘法算式。最后總結: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教師還可以任意出0和一個數相乘的算式(包括0×0),讓學生口答。
◆火炬傳遞人數
1、由20**年北京奧運會引出例4,讓學生讀題了解有關火炬手的信息和問題。師生列出算式,鼓勵學生試著用豎式計算。
2、交流學生計算的方法和結果。學生說,教師板書,并適時提出大頭蛙的問題,讓學生解釋計算的結果。使學生了解:乘數208個位上的8與3相乘得24向十位進2,十位上的0和3相乘等于0,但積的十位上不能寫0,要寫2(0+2=2)。
3、讓學生觀察豎式中的積624,引導學生說一說6和24是怎樣算出來的。使學生發現:積中6是3與2的乘積,24是3與8的乘積。最后,教師介紹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試一試
鼓勵學生口算,交流時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答案:
918
3035
2454
◆練一練
第1題,讓學生讀題,了解題意后獨立完成。交流時,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鼓勵學生口算。答案:
20**人
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答案:
1520
4056
1612
1881
2808
1827
4824
2849
第3題,由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答案:
(1)
7208
7232
7256
7216
7240
7264
7224
7248
7272
(2)
8109
8136
8163
8118
8145
8172
8127
8154
8181
篇2:北苑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北苑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我所任教的五年級大部分的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空間觀念較強。上課時都能積極思考,主動、創造性的進行學習。但從上學年的知識質量驗收的情況看,學生存在明顯的兩極分化,后進生的面還是大,針對這些情況,本學年在重點抓好基礎知識教學的時,加強后進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指導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優秀率。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小數的乘法和除法;簡易方程;觀察物體;多邊形面積;統計和可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
1、數與代數方面
本冊教材安排了小數乘法,小數除法和簡易方程。小數乘法和除法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的四
則運算、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這部分的知識在本冊乃至于
整個小學階段中取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簡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數、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
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關系進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等內容。
2、空間與圖形方面
本冊包括觀察物體和多邊形的面積兩個單元。
3、統計與概率方面
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可能性和中位數的知識。
4、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
教材一方面結合小數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內容。
5、本冊教材還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
三、教學重點
小數乘法、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統計與可能性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四、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法和小數除法的筆算和
簡算。
2、使學生學會用字母表示數,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義,會解簡易方程。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會計算它們的面積。
4、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公式。
5、、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數據的中位數。
6、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會求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能對簡單事
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預測,進一步體會概率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7、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數字編碼的思想方法,培養發現生活中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
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數學整潔的良好習慣。
五、教學措施
1、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加強個別輔導,提高后進生的學習成績。
4、多創設學習情景,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解疑問難,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5、注意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讓學生在活動中解決數學問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
6、給后進生和弱智生更多的關心與愛心,作業適當降低要求。
六、教學時間:
1、小數乘法8課時
2、小數除法11課時
3、觀察物體3課時
4、簡易方程16課時
5、多邊型面積 9課時
、 6、量一量1課時
7、統計與可能性4課時
8、鋪一鋪1課時
、 9、數學廣角3課時
10、總復習4課時
七、教學進度
篇3: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課教學設計《鋪路小工人》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課教學設計《鋪路小工人》
活動目標:
1、能夠區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標記進行分類。
2、能夠選擇合適的圖形進行鑲嵌,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
3、喜歡參加數學操作活動,并能積極動手動腦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1、知道了解了各種圖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的圖形“土坑”,將鏤刻下來的圖形作成鋪路的“石頭”
3、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圖形標記,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撿石頭”,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郊外走走!”(隨音樂進入舞蹈房)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繽紛的小石頭,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歡的撿。”
3、引導幼兒觀察、操作,鼓勵幼兒邊操作邊交流。
4、請小朋友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石頭(顏色、形狀)。
5、游戲:按標記舉“石頭”。
二、鋪石頭:
1、“大家撿了那么多漂亮的石頭,我們用它來鋪一條石子路,好嗎?”
2、幼兒自由操作:把撿到的“石頭”一一對應地嵌入相應形狀的“坑”里。
3、出現問題:“小石頭沒有了,但是還有坑沒有鋪好,該怎么辦?”
4、幼兒再次操作。
5、發現問題:“老師發現這里有塊石頭很特別,是用兩種顏色的石頭拼起來的。”請個別幼兒介紹他的方法。
6、引導幼兒想辦法互相合作,用撿來的“石頭”鋪平“地上”的“坑”。
7、教師小結: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拼出一個新的圖形來。
三、踩石頭:
1、“路鋪平了,我們來玩踩石頭的游戲!”
教師介紹玩法:“音樂一響,小朋友就一邊念兒歌一邊動起來,音樂一停就立即踩到“石頭”上,并說說踩的是什么形狀、顏色的“石頭”。
2、游戲重復2“3次。
3、讓幼兒找找在幼兒園里有沒有這樣的圖形,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幼兒操作材料放入活動室計算角,讓幼兒在自由活動中繼續操作。
2、讓幼兒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東西的形狀是圓形、三角形、長方形及正方形,回園告訴老師,并列出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