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廢水處理工程設計方案
紀曉武
20**
目錄
一、概述1
二、設計依據1
三、設計規模和設計標準1
1、設計水量1
2、原水水質2
3、出水水質2
四、設計原則2
五、含油廢水常用處理技術3
六、含油生產廢水處理工藝思路7
1、工藝選擇7
2、工藝流程7
七、工藝流程單元說明8
八、工程概算13
九、成本估算14
一、概述
在生產過程中,每天會產生一定量的含油廢水。如不對該廢水進行處理,直接排放,往往會造成極為嚴重的污染。根據環保“三同時”的要求,所有廢水必須治理達標才能排放。
企業為了實現保護環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必須對該廢水進行有效處理。我公司受企業委托,在大量查閱相關資料的基礎上,結合我公司工程技術人員豐富的環保工程實踐經驗,提出該廢水的處理技術路線和生產廢水處理項目初步方案設計,請業主、環保部門和專家審閱。
二、設計依據
本技術方案設計以如下資料為依據:
企業原始資料;
《水處理設備制造技術條件》(JB2932-8)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
國家其他規范、標準;
《環境工程技術手冊》(廢水卷),化學工業出版社;
《工業水污染防治》,章非娟,同濟大學出版社。
三、設計規模和設計標準
1、設計水量
根據企業提供的資料,取廢水處理設施設計水處理能力為30噸/小時。
2、原水水質
根據企業提供的資料及國內同行企業的資料,對于企業排放的綜合廢水,初步確定其水質如下表-1:
原水水質表
表-1
序號
指標
數值
單位
1CODcr
300-800mg/L
石油類200mg/L
水溫40℃
3、出水水質
根據業主和環保部門要求,廢水排放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6-1996)二級標準,相關指標如表-2:
出水水質表
表-2
序號
指標
數值
單位
1CODcr≤120mg/L
石油類≤10mg/L
pH6.0-8.5
無量綱SS≤150mg/L
四、設計原則
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的各項規定,確保出水達到規定排放標準;
工藝流程簡潔,靈活性好,布置合理緊湊,減少占地面積,運行費用省;
操作管理方便,技術要求簡單,最大程度地實現自動化控制,管理、維護簡單方便,宜于長期使用;
密切配合其他建設工程,保障建設正常進行,并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五、含油廢水常用處理技術
根據企業提供的資料,該廢水中油類主要是乳化液形式存在,因此處理方法主要包括乳化液的破乳和破乳后處理。
(一)破乳處理
微細的油珠分散于水中形成水一油乳化液。由于乳化液的油珠極細,其表面形成一層界膜帶有電荷,油珠外圍形成雙電層,使油珠相互排斥極難接近。因此,要使油水分離,首先要破壞油珠的界膜使油珠相互接近并聚集成大滴油珠從而浮于水面這就叫做破乳。常用的破乳方法有高壓電場法、藥劑法、離心法、超濾法等。各種破乳方法現在簡述如下:
高壓電場法
該方法是利用電場力對乳液顆粒的吸引或排斥作用,使微細油粒在運動中互相碰撞,從而破壞其水化膜及雙電層結構使微細油粒聚結成較大的油粒浮升于水面達到油水分層的目的。高壓電可采用交流、直流或脈沖電源。
該方法在機械含油廢水中應用較少,主要原因是設備要求高,處理效率一般。
藥劑破乳法
藥劑破乳法是指向廢水中投加破乳劑,破壞油珠的水化膜,壓縮雙電層,使油珠聚集變大與水分開。藥劑破乳又分為鹽析法、凝聚法、鹽析—凝聚混合法和酸化法等。
鹽析法
鹽析法是指向廢水中投加鹽類電解質破壞油珠的水化膜常用的電解質有氯化鈣、氯化鎂、氯化鈉、硫酸鈣、硫酸鎂等.
凝聚法
凝聚法是指向廢水中投加絮凝劑,利用絮凝物質的架橋作用,使微粒油珠結合成為聚合體.常用的絮凝劑有明礬、聚合氯化鋁、活化硅酸、聚丙烯酞胺、硫酸亞鐵、三氯化鐵、鎂礬土等。
酸化法
酸化法是向廢水中投加硫酸、鹽酸、酷酸或環烷酸等破壞乳化液油珠的界膜使脂肪酸皂變為脂肪酸分離出來。
該方法需要在處理過程中調節PH值,藥劑費用較高。
鹽析一凝聚混合法
鹽析一凝聚混合法是指向廢水中加入鹽類電解質使乳化液初步破乳再加入凝聚劑使油粒凝聚分離。
該方法處理效率高,出水含油少,處理成本低,投資小,是最有效的除油方法之一。
離心法
該法是指借助離心機械所產生的離心力,將油水分離.離心機有臥式和立式兩種.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水相從離心機的外層排出,油相從離心機的中部排出。
離心法設備結構比較復雜,該方法適用于高含油廢水的預處理,如油田廢水處理。
超濾法
超濾法是一種物理破乳法,它是使乳化油廢水通過超濾膜過濾器,利用超濾膜孔徑比油珠孔徑小的特點,只允許水通過,而將比膜孔徑大的油粒阻攔,從而達到乳化油水分離的目的。該方法設備要求高,投資的大,預處理系統復雜。
以上破乳方法,以藥劑法最為常見,國內采用較普遍。高壓電場法處于試驗階段,超濾法國內已有使用。
(二)破乳后處理
乳化液經破乳除油后,一般尚需進一步處理,主要目標是將破乳后的懸浮物進行泥水分離,其處理方法、處理設備也多種多樣,概括起來可分為:
重力分離法
重力分離法是一種利用油水密度差進行分離的方法.此法可用于去除60%以上的油粒和廢水中的大部分固體顆粒。采用重力分離法最常用的設備是隔油池.它是利用油比水輕的特性,將油分離于水面并撇除。隔油池主要用于去除浮油或破乳后的乳化油。隔油池的形式較多主要有平流式隔油池、平行板式隔油池、波紋斜板隔油池和壓力差自動撇油裝置等。
該方法適用于浮油、分散油,且效果穩定運行費用低,但設備占地面積大。
氣浮法
氣浮法是使大量微細氣泡吸附在欲去除的顆粒(油珠)上,利用氣體本身的浮力將污染物帶出水面,從而達到分離目的的方法。這是因為空氣微泡由非極性分子組成,能與疏水性的油結合在一起,帶著油滴一起上升,上浮速度可提高近千倍,所以油水分離效率很高。
氣浮法按氣泡產生方式的不同,可分為鼓氣氣浮、加壓氣浮和電解氣浮等。目前采用的主要是加壓氣浮法。這種方法是電耗少、設備簡單、效果良好,已被廣泛應用于油田廢水、石油化工廢水、食品油生產廢水等的處理,工藝較為成熟。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親油性材料吸附水中的油。最常用的吸附材料是活性炭,它具有良好的吸油性能,可吸附廢水中的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但吸附容量有限,且活性炭價格較貴,再生也比較困難,因此一般只用作低濃度含油廢水處理或深度處理。
粗?;?/p>
粗?;?亦叫聚結法)是使含油廢水通過一種填有粗?;牧系难b置,使污水中的微細油珠聚結成大顆粒,達到油水分離的目的。本法適用預處理分散油和乳化油。其技術關鍵是粗?;牧?,從材料的形狀來看,可分為纖維狀和顆粒狀。
粗?;脱b置具有體積小、效率高、結構簡單、不需加藥、投資省等優點。缺點是填料容易堵塞,因而降低除油效率。
膜過濾法
膜過濾法除油是利用微孔膜攔截油粒,它主要用于去除乳化油和溶解油.濾膜又可分為超濾膜、反滲透膜和混合濾膜。超濾膜去除油粒較小的含油廢水,系統除油效率高,體積小,但設備投資大,預處理要求高。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含油廢水的處理方法雖然較多但各種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根據廢水成分、油分存在的形式、回收利用的深度以及排放方式等多因素的影響。如果只使用單一的處理方法,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在實際應用中通常是采用幾種方法結合在一起,形成多級處理的工藝,從而實現良好的除油效果,使出水水質達到廢水排放標準。
六、含油生產廢水處理工藝思路
1、工藝選擇
根據原水指標知道,廢水的主要污染指標為油類,因此采用常規的物化處理,即可去除絕大部分油類。
由于原水中油類指標較高,達200mg/L,根據同行業處理的經驗,結合本項目的實際情況和廢水排放要求,本著經濟可靠的原則進行工藝設計。工藝路線為“鹽析—凝聚混合破乳+氣浮”
2、工藝流程
具體工藝流程框圖見圖-1
調節池
氣浮器
中間緩沖池
核桃殼過濾器
泵泵
加藥
廢油污泥池
原水
廢水處理工藝流程簡圖
圖-1
處理工況:按設計水量Q=30m3/h處理。
旋流除油器
反應沉淀器
加藥
排放池
達標排放
反沖泵
七、工藝流程單元說明
本方案設計采用相對標高,以廢水處理站室外地坪為±0.00。
1、調節池
設置目的:收集、貯存生產污水,同時對水量均化;
工藝說明:采用地下式鋼砼結構,廢水通過提升泵提升到后續處理單元;
設計參數:水力停留時間:HRT=8h;
有效容積:V=240m3;
規格尺寸:10.0×8.0×3.0m(L×B×H)
設備配置:一級提升泵(IS泵)
型號:IS80-65-160
流量:Q=30m3/h
揚程:H=32m
功率:N=7.5KW
數量:2臺(一用一備)
2、旋流除油器
設置目的:污水從切向進口以一定速度進入旋流除油器,在其內高速旋
轉,產生離心力場。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密度小的油遷移到
中間并向上運動,最后溢流排出,從而達到液體分離的目的;
工藝說明:一體化鋼制設備,防腐處理;
設計參數:型號:
CYQ-30型
數量:
1套
處理流量:
30m3/h
設備外形尺寸:
DN1200
設備材質:
碳鋼內防腐
工作溫度:35.7-5℃
工作壓力:0.5-1.0Mpa
工作壓降:0.2-0.5Mpa
3、反應沉淀器(包含破乳反應、斜管沉淀部分)
設置目的:運用鹽析—凝聚混合破乳原理,并結合混凝沉淀,去除廢水
中懸浮物,降低COD,并進行泥水分離;
工藝說明:一體化設備,方形,采用機械攪拌及斜管沉淀;
設計參數:設備型號:FCQ-30
設備規格:6.0×3.0×4.0m
主體材質:碳鋼內防腐
設計負荷:1.5~2.0m3/m2?h
填料規格:Φ50
填料材質:PP
設備配置:機械攪拌系統1套
斜管25m2
管道混合器1套
4.氣浮器
設置目的:運用氣浮原理,去除廢水中油類和懸浮物,降低廢水COD,
使廢水處理達標。
工藝說明:一體化設備,采用部分加壓溶氣氣浮。
設計參數:型號:PQF-30
處理流量:30m3/h
規格:9.0×2.2×2.3mm(L×B×H)
數量:1套
設備材質:碳鋼防腐
設備配置:壓力溶氣系統1套
5、中間緩沖池
設置目的:經氣浮處理后的污水流到中間緩沖池,中間緩沖池容積設計
停留時間在0.25-1小時左右;
工藝說明:采用半地下式鋼砼結構,新建;
設計參數:水力停留時間:HRT=1h;
有效容積:V=30m3;
規格尺寸:4.0×2.5×3.0m(L×B×H)
6.核桃殼過濾器
設置目的:采用具有較強吸附能力、抗壓能力強、化學性能穩定、硬度
高耐磨性能好、清水性能好、抗油侵蝕并經特殊加工的核桃殼為濾料介質,對廢水進一步接觸過濾,確保出水達標排放;
工藝說明:一體化鋼制設備;
設計參數:型號:GHL-1500
設備規格:
Φ1200×4000mm
處理水量:30m3/h
過濾速度:24-26m/h
反洗強度:25m3/m2?h
反洗時間:10-12min
設計壓力:0.6Mpa
工作溫度:
0-70℃
過濾阻力:
≤0.12MPa
攪拌功率:N=4.0KW
數量:1臺
設備配置:二級提升泵(IS泵)
型號:IS80-65-160
流量:Q=30m3/h
揚程:H=32m
功率:N=7.5KW
數量:2臺(一用一備)
反沖泵(IS泵)
型號:IS100-80-160
流量:Q=100m3/h
揚程:H=32m
功率:N=15.0KW
數量:1臺
7、排放池
設置目的:貯存出水,并為反沖泵提供安裝點。
工藝說明:采用半地下式鋼砼結構,新建,可與中間緩沖池合建;
設計參數:水力停留時間:HRT=1h;
有效容積:V=30m3;
規格尺寸:4.0×2.5×3.0m(L×B×H)
8、廢油污泥池
設置目的:貯存浮油及污泥。
工藝說明:采用地下式鋼砼結構,新建,可與調節池合建;
設計參數:有效容積:V=30m3;
規格尺寸:4.0×2.5×3.0m(L×B×H)
9、藥劑投配系統
設置目的:進行藥劑溶解、計量投加;
工藝說明:共設置藥劑投配系統三套。
八、工程概算
工程概算表
表-3
序號
名稱
規格
單位
容積
價格(萬元)
備注
一、土建部分
1池體部分
調節池
m3
240
鋼砼
中間緩沖池
m3
30
鋼砼
排放池
m3
30
鋼砼
廢油污泥池
m3
30
鋼砼
設備房
m2
30
磚混
設備基礎及其它
二、設備部分
小計:
11.60萬元
說明:土建部分由甲方承擔,則工程概算=(二)+(三)=95.77萬元
九、運行成本估算
總處理水量為30噸/小時,處理設施主要直接運行成本包括:藥劑費和電耗、人工費;根據試驗和經驗估算:
電耗:總裝機容量60.45KW,實際平均運行功率29.9KW,電費以0.60元/度計,電耗為0.598元/噸廢水;
人工費:操作人員一人,工資按照1200元/月計,人工費為0.17元/噸廢水;
藥劑費:估計藥劑成本為0.95元/噸廢水。
總成本:總成本=電耗+人工費+藥劑費=1.718元/噸廢水。
篇2:廢水處理安全操作規程(四)
廢水處理安全操作規程(四)
1、取樣時,必須佩戴耐酸、堿手套、防護眼鏡,清潔取樣時,要小心搖晃以免廢水飛出濺到皮膚上或眼睛里。
2、取樣后應將調節池的入口蓋板蓋好,防止誤踩,掉入其內。
3、配制藥水時,必須遵守《化學品安全操作指引》,佩戴好口罩,面罩,耐酸、堿手套,耐酸圍裙等。
4、加藥品前,先停止相關廢水處理部分,關閉藥罐出口閥門,并往藥罐內加入適量的清水。
5、往藥罐內加入藥品時,必須緩慢加入并用壓縮空氣攪拌,切勿將水加入濃硫或堿中。
6、配制再生液時,其氰化物由公司專人在保安的監護下添加。再生液藥缸必須加鎖,其保存時間不能超過兩天。
7、做簡易實驗或測試氰化物時要佩戴手套、口罩等,切勿讓含氰廢水接觸酸性物質。
8、當藥品泄漏時,必須先根據泄漏藥品的性質佩戴好防護用品,然后切斷泄漏源,并按照廢水緊急處理方案處理。
9、當含氰廢液排放到廢酸缸或廢酸排放到含氰廢液中產生大量的氰化氫氣體時,佩戴呼吸器的工作人員要撤離現場,并注意風向,嚴禁進入污染區。
10、設備維修人員在維修電器設備或傳動裝置前必須先切斷電源并掛警示牌。
11、維修加藥泵或含有腐蝕性介質的設備時,必須先佩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并用清水沖洗相應部件后,方可開始拆卸。拆卸時要小心,切勿讓其粘染的液體濺到眼睛或皮膚上。
12、維修后,試機前必須先檢查各連接處,防止其密封不好,試機藥液飛出傷人。
13、試機時,要檢查泵的轉向,切勿反轉,以免葉片螺母松脫,葉輪飛出傷人。
14、操作員卸污泥和清潔地面時,必須佩戴耐酸堿鞋,耐酸堿手套,防止污泥或地面水濺在皮膚上。
15、卸污泥時,嚴禁用手直接清理濾布上的污泥,以免被壓板壓壞手指。
16、工作人員下班后,必須清潔自身,吃飯或進食時先洗手。嚴禁帶食物入廢水站吃食。
篇3:化工企業廢水排放應急處理預案
化工企業廢水排放及應急處理預案
1 目的
確保從生產源頭到水處理末端緊急情況時的應對措施,使得財產及環境的損失減到最低。
2 適應范圍
適應于全體員工。
3 職責
3.1 發現意外的第一線人員應及時向本部門負責人反映情況,本部門立即采取緊急應對措施,并及時上報公司領導。
3.2 總經理為行動協調總負責人
3.3管理者代表、辦公室主任、技檢部長、車間主管為行動協調的負責人。
3.4辦公室在授權下負責將意外造成的污染上報環保局。
4事故應急處理程序
4.1組織指揮機構:
4.1.1消防安全負責人:***
4.1.2消防安全管理人員:***
4.1.3從業人員構成(53人):***
A、滅火救援組(21)
組長:***
組員:***
職責:主要負責火場滅火、人員及物資的救援工作。
B、設備維護組(4)
組長:***
組員:***
職責:主要負責水、電、監控系統、消防設備的維修和保養、火場現場設備操作等。
C、疏散演練組(12)
組長:***
組員:***
職責:主要負責火場被困人員疏散、警戒、救護工作。
D、檢查巡查組(8)
組長:***
組員:***
職責:主要負責消防設施器材的各項檢查工作以及協助疏散組檢查火場被困人員有無疏漏及人、物救援工作。
E、宣傳培訓組(7)
組長:***
組員:***
職責:主要負責防火安全教育培訓、火場組織人員保護火災現場,防止殘火復燃,為調查火災原因提供情況等工作。
4.2消防安全管理人:由在崗人員擔任。
4.2.1任務:根據消防安全責任人的指令主要完成;
4.2.2啟動滅火設施進行撲救;
4.2.3通知有關領導前往火場進行組織指揮;
4.2.4通知其他人員帶來滅火器材、用具等前往火災現場請領任務;
4.2.5向著起火點和其他范圍發布疏散命令;
4.2.6通知場內值班電工及時切斷相關電源;
4.2.7向社會有關部門報告,請求協助和支援。
4.3廠內值班人員應確保24小時開通手機,切實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5應急工作程序
5.1緊急情況
5.1.1危險化學品泄漏
5.1.2排污量激增
5.1.3生活水被危險化學品嚴重污染
5.1.4三級沉淀處理排水嚴重超標
5.1.5 污染事故
5.2應急措施
5.2.1化學品泄漏
5.2.1.1這些意外由于代表潛在的安全、污染事項,任何原料或廢棄物泄漏超過30公升排入表面水水道時,須報知辦公室及技檢部。
5.2.1.2對泄露相關人員要做到
A.盡量減小漏出面積的擴散;
B.液體要用抹布、拖布等拭去,在專門的容器中處理;
C.固體要收集到指定固廢容器中;
D.隔斷火源或熱源;
E.大量泄漏時,要迅速報告;
F.作業人員要根據需要使用口罩、防護眼鏡、防護手套等用具。
5.2.1.3溶劑油的泄漏,為安全起見要按要求及時處理,并立即將意外報知管理者代表。若泄漏液體未收集而直接進入表面水,意外處理的相關人員須通知技檢部下列事項:
A.泄漏地點;
B.泄漏牽涉的物質;
C.泄漏至表面水拓放管道的粗估量;
D.采取的行動及造成的損害。
5.2.1.4泄漏造成環境污染的,管理者代表或辦公室主任須立刻聯絡環保局,并提供有關泄漏物質的形態及數量的資訊。
5.2.1.5技檢部、辦公室須監督泄漏物質的清理,并確保所有廢棄物均已移入有害廢棄物貯存桶及清楚標示其內容物。
5.2.1.6大量泄漏時應及時上報管理者代表及總經理,應有應急隊參與處理,必要時由管理者代表通知生產部門并上報政府有關部門。
5.2.1.7若環保局人員要參與救災事項,管理者代表或辦公室須協調之。
5.2.1.8當泄漏造成廠外污染時,管理者代表須提供報告給環保局。報告的準備應意外后48小時內完成意外細節描述,及包含采取的行動,工廠采取何項的預防措施以避免意外再發生。
5.2.2.排污量激增
5.2.2.1技檢部監測,辦公室監督各車間查明排污源頭,采取針對性措施立即控制排污,必要時(局部或全部)停產;
5.2.2.2技檢部采取相應措施減少伴隨的環境影響,如對尚未排放的污水進行處理,以確保達標排放;對于擴散到外界的污染物,管理者代表應立即通知環保部門;辦公室安排告知周圍居民。
5.2.2.3 辦公室配合生產車間應加強對重點崗位員工的培訓。
5.2.2.4 物資部及技檢部原料質量要保證,防止偽劣產品對相關設施系統的影響。
5.2.2.5 生產部對配置備用電源(發電機)等備用設備做好日常檢查維護。
5.2.2.6 管理者代表對事故原因采
取糾正預防措施。
5.2.3生活水被化學品嚴重污染
5.2.3.1 第一發現人應及時報告本部門領導,技檢部根據實際情況分析污染因子,及時采取處理措施,去除污染因子。
5.2.3.2 由生產部查明原因,采取糾正預防措施。
5.2.4處理排水嚴重超標
5.2.4.1對于擴散到外界的污染物,管理者代表或辦公室應立即通知環保部門,安排告知周圍居民。
5.2.5污染事故
5.2.5.1辦公室對舉報反映的情況進行筆錄,包括舉報人的姓名、住址、聯系電話、反映的情況,并上報管理者代表。對正在發生的污染首先要安排相關部門切斷污染源,再查明原因進行整改。
5.2.5.2 嚴重的事故要在知情24小時內上報環保局。
5.2.5.3 在管理者代表指導下對事故原因進行整改,采取糾正預防措施。
5.2.5.4對事故因素能消除的應該消除,由技檢部、辦公室處理。
6法律、法規摘要
6.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28條:排污單位發生事故或者其它突然性事件,排放污染物超過正常排放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必須立即采取應急措施,通報可能受到水污染危害的和損害的單位,并向當地環保部門報告。
6.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19條:企事業單位造成水污染事故時,必須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或者減少排污,并在事故發生后48小時內向當地環保主管部門遞交關于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類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經濟損失、人員受害及應急措施等情況的初步報告。
7相關記錄
事故調查與處理報告(見附件)
糾正預防措施通知單(與三體系表格通用)
事故調查與處理報告
編號:
事故發生時間
事故發生地點
事故性質:
□ 環境事故 □未遂事故 □一般事故 □重大事故 □特大事故
□ 傷亡事故 □職業病□其他事故:
污染、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情況:
事故發生經過
事故原因:
事故責任認定及處理意見
建議采取的防范措施
調查人員:
調查人
部門
職位
調查人
部門
職位
公司領導批示:
簽名: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