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壓鈑金零件常用材料
一、冷扎板
密度7.85
普通碳素結構鋼
1、簡介
普通碳素結構鋼又稱普通碳素鋼。含碳量小于0.38%,以小于0.25%最為常用。屬于低碳鋼,每個金屬牌號表示該鋼種在厚度小于16mm時的最低屈服點。與優質碳素鋼相比,對含碳量、性能范圍以及磷、硫和其他殘余元素含量的限制較寬。我國和某些國家根據交貨的保證條件,把普通碳素鋼分為三類:甲類鋼(A類鋼),只保證力學性能,不保證化學成分,乙類鋼(B類鋼),只保證化學成分,不保證力學性能;特類鋼(C類鋼),既保證化學成分,又保證力學性能。特類鋼常用于制造較重要的結構件。
2、成分
主要用于制作工程結構件的碳素結構鋼。它一般在供應狀態下使用,鋼中硫、磷含量較高,分別允許達0.050%和0.045%。鋼的總產量中此類鋼占很大的比例。
3、應用
此類鋼可由氧氣轉爐、平爐或電爐冶煉,一般熱軋成鋼板、鋼帶、型材和棒材。鋼板一般以熱軋(包括控制軋制)或正火處理狀態交貨。鋼材的化學成分、拉伸性能、沖擊功和冷彎性能應符合有關規定。
在中國國家標準GB700-88中此類鋼按屈服點數值分為5個牌號,并按質量分為4個等級。其牌號由代表屈服點的字母Q、屈服點數值、質量等級符號、脫氧方法符號等4個部分按順序組成。
此類鋼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其中大部分用作焊接、鉚接或栓接的鋼結構件,少數用于制作各種機器部件。強度較低的Q195、Q215鋼用于制作低碳鋼絲、鋼絲網、屋面板、焊接鋼管、地腳螺栓和鉚釘等。Q235鋼具有中等強度,并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韌性,而且易于成形和焊接。這種鋼多用作鋼筋和鋼結構件,另外還用作鉚釘、鐵路道釘和各種機械零件,如螺栓、拉桿、連桿等。強度較高的Q255、Q275鋼用于制作各種農業機械,也可用作鋼筋和鐵路魚尾板。
根據一些工業用鋼的特殊性能要求,對普通碳素結構鋼的成分稍加調整而形成一系列專業用鋼,如鉚螺鋼、橋梁鋼、壓力容器鋼、船體鋼、鍋爐鋼。專業用鋼除嚴格控制化學成分、保證常規性能外,還規定某些特殊檢驗項目,如低溫沖擊韌性、時效敏感性、鋼中氣體、夾雜和斷口等。
優質碳素結構鋼
1、優質碳素結構鋼定義
優質碳素結構鋼是含碳小于0.8%的碳素鋼,這種鋼中所含的硫、磷及非金屬夾雜物比碳素結構鋼少,機械性能較為優良。
優質碳素結構鋼(GB/T699-1999):
鋼中除含有碳(C)元素和為脫氧而含有一定量硅(Si)(一般不超過0.40%)、錳(Mn)(一般不超過0.80%,較高可到1.20%)合金元素外,不含其他合金元素(殘余元素除外)。
此類鋼必須同時保證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其硫(S)、磷(P)雜質元素含量一般控制在0.035%以下。若控制在
0.030%以下者叫高級優質鋼,其牌號后面應加“A”,例如20A;若磷(P)控制在0.025%以下、硫(S)控制在0.020%以下時,稱特級優質鋼,其牌號后面應加“E”以示區別。對于由原料帶進鋼中的其他殘余合金元素,如鉻(Cr)、鎳(Ni)、銅(Cu)等的含量一般控制在Cr≤0.25%、Ni≤0.30%、Cu≤0.25%。有的牌號錳(Mn)含量達到1.40%,稱為錳鋼。
此類鋼是依靠調整含碳(C)量來改善鋼的力學性能,因此,根據含碳量的高低,此類鋼又可分為:
低碳鋼--含碳量一般小于0.25%,如10、20鋼等;
中碳鋼--含碳量一般在0.25~0.60%之間,如35、45鋼等;
高碳鋼--含碳量一般大于0.60%。此類鋼一般不用于制造鋼管。
實際上,他們之間的含碳量并沒有明顯的界限。
此類鋼產量較大,用途較廣,一般多軋(鍛)制成圓、方、扁等型材、板材和無縫鋼管。主要用于制造一般結構及機械結構零、部件以及建筑結構件和輸送流體用管道。根據使用要求,有時需熱處理(正火或調質)后使用。
2、優質碳素結構鋼的分類
優質碳素結構鋼按含碳量不同可分為三類:低碳鋼(C≤0.25%)、中碳鋼(C為0.25-0.6%)和高碳鋼(C>0.6%)。
優質碳素結構鋼按含錳量不同分為正常含錳量(含錳0.25%-0.8%)和較高含錳量(含錳0.70%-1.20%)兩組,后者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和加工性能。
3、優質碳素結構鋼的用途
優質碳素結構鋼的硫磷含量低于0.035%,主要用來制造較為重要的機件。在工程中一般用于生產預應力砼用鋼絲、鋼絞線、錨具,以及高強度螺栓、重要結構的鋼鑄件等。
依據GB/T699-1999,優質碳素結構鋼的牌號用兩位數字表示,即是鋼中平均含碳量的萬分位數。例如,20號鋼表示平均含碳量為0.20%的優質碳素鋼。對于沸騰鋼則在尾部加上F,如10F、15F等。08、10、15、20、25等牌號屬于低碳鋼,其塑性好,易于拉拔、沖壓、擠壓、鍛造和焊接。
優質碳素結構鋼中08、10、15、20、25等牌號屬于低碳鋼,其塑性好,易于拉拔、沖壓、擠壓、鍛造和焊接。
篇2:物業工程部零件耗材采購庫存領用管理制度
物業工程部零件、耗材采購、庫存及領用管理制度
1)常用工具應由倉庫管理人員管理,根據物業的耗用規律和使用情況,在保證數量又不造成積壓的原則下,制定最低備用量。對其他維修器材,由各班組根據需要填寫"物資采購申請單",報工程部審批采購。該表由工程部填寫,原則上以一臺設備一張,附屬設備、備件費用應包括在預計費用中。
2)設備采購程序見圖6.10。
3)采購員采購后,交倉庫保管員驗收并輸入庫登記手續。設備入庫驗收單見表6.11。班組員工需領料時,應填寫領用單,完成報修后,填寫材料耗量單。班組長對領用量和耗用量進行核銷,主管應加強檢查。
4)對進口備件及工具等高額的物品應采用以舊換新的制度。
5)材料使用后要在工作單上填寫清楚,并經主管確認。多余材料必須退回庫房。
篇3:制造公司冷加工零件材質標記管理規定
制造公司冷加工零件材質標記管理規定
(文件編號:)
第一條 為了加強冷加工零件材質標記的管理,保證產品零件標識的正確實施和可追溯性,結合實際,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產品設計圖樣和文件中注明,必須進行零件材質跟蹤控制的零件材質標記的管理。
第三條 各產品生產車間(科)負責按照本規定,對零件材質進行標記并對標記、移植等過程進行有效控制。
第四條 生產科負責對各車間(科)產品零件材質標記及控制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與考核。
第五條 材質標記
1、凡需進行材質跟蹤控制的關鍵件、主要件等零件,必須在零件設計圖樣的指定位置注出材質標記符號
2、根據毛坯成型方式的不同及中間控制方法的不同,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工作令、零件圖號、材料牌號、材料入庫編號、零件熔煉爐號、檢驗認可標記、熱處理代號、無損檢測代號移植。
第六條 移植方法
1、產品設計圖樣確定應進行材質控制的零件,從毛坯投料開始到成品入庫的整個過程均應保留該零件的材質標記。
2、零件在加工前,必須經檢驗人員核實材質標記,確認無誤后,將零件的材質標記(包括材料入庫編號、零件熔煉爐號等)記錄在零件加工票左上角,方可加工。
3、材質標記移植原則
(1)標記移植,由各工序承擔單位負責。
(2)每道工序進行前,均應檢查核實產品圖樣、工藝文件要求與來料的材質是否一致,有無檢驗認可標記。
(3)標記移植的一般原則是“先移植,后加工;誰移植,誰加工;上道工序不合格,不進行下道工序”。
4、冷加工零件材質標記移植內容
(1)材料牌號。
(2)零件熔煉爐號、材料入庫編號。
5、標記移植位置
(1)中間各工序間的標記移植,應按便于實施和下道工序核實原則,并經檢驗認可后,在適當位置進行標記移植。
(2)最終標記必須移植在產品圖樣指定的位置,不得擅自更動。
6、標記的移植方法
(1)用人工打字的方法,即按規定的標記移植內容,采用3/8″字頭在規定位置移植。其標記的鋼印深度應為0.3-0.5mm,并做到完整、清晰,沒有銳角。
(2)對于不宜打鋼印的零件,可用油漆或記號筆書寫移植。
(3)檢驗人員在標記移植時進行認可,并用白色油漆或記號筆將所有移植的標記框住。
第七條 其他
1、材料在控制過程中,上道工序標記不清楚或無檢驗人員認可標記時,下道工序有權拒絕加工,檢驗人員有權拒絕檢驗,責任由上道工序負責。
2、受控零件在工序間周轉時,必須保護好材質標記,不得損傷。
3、對于不執行本規定而造成零件報廢時,損失由主要責任者按規定承擔,并由生產科按規定予以考核處罰。
第八條 本規定由生產科負責解釋。
第九條 本規定自實施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