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地鐵施工中管線改移綜合思路及處理方案

1639

  地鐵施工中管線改移綜合思路及處理方案

  摘要:

  結合地鐵十號線二期前期工作經驗,并依據規劃和設計部門提供的管線綜合設計圖,制定出實際可行的管線改移初步方案,邀請管線產權單位及設計單位對管線改移方案不斷優化,盡可能避免二次改移,以保證地鐵施工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地鐵,管線改移,處理方案

  0引言

  近年來,全國各大、中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如火如荼,而市政管線不可避免對地鐵施工造成影響,前期管線的遷改和保護已經成為地鐵施工控制工期、控制成本、控制風險的重要因素。結合自己地鐵十號線二期

  01標前期工作經驗,淺談幾點地下管線改移綜合思路和管線處理方案。

  1管線改移綜合思路

  1)需要甲方提供規劃委員會的批文和新管線的規劃路由(即管線改移綜合設計圖

  2)現狀管線改移方案必須由各管線產權單位同意。

  3)需要考慮改移后管線近期發展的負荷(如雨污水管線改移后是否滿足流量,燃氣管線是否滿足用戶等)

  4)考慮熱力管溝、電力隧道和市政主管線的改移工期。

  5)管線改移工程必須在新管道建成后,才能進行舊管線拆除。

  6)管線改移路由選擇及管線改移工籌計劃。

  7)確定方案并批準改移的管線,應由具有專業資質的施工單位進行施工。

  8)管線改移費用預估及確定。

  管線改移方案制定

  1)在制定管線遷改方案前,首先要根據相關單位提供的管線資料(如勘測單位提供的管線初測、市政規劃院提供的管線綜合、施工單位委托物探單位等),將地下管線的種類、規格、材質、埋深、走向、與地鐵結構關系等情況整理清楚。特別是地鐵車站、區間與管線的位置關系用橫、縱剖面形式表示清楚。那些大型的管溝或重力流(電力隧道、熱力溝、雨污水主管線)等管線,它們的遷改及保護方案往往控制著車站方案,在總體方案設計階段,根據管線處理方案的總體原則初步制定管線改移方案。

  2)管線處理方案須報市政管線部門進行審批,涉及永久改移的管線位置應報規劃部門審批。

  管線改移總體原則

  1)對影響地鐵施工的管線應按照市政管線部門規定要求,并結合施工實際情況,可采取懸吊、改移、特殊保護等措施,對不同管線應根據管線種類、管線狀況、影響程度和危害分別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案,當有特殊情況時,可由工程、管線相關單位各方協商處理。

  2)一般沿車站基坑縱向布置的管線均需改移,垂直車站基坑方向的管線,原則上混凝土,磚砌材質的管線需要改移,對于鋼(鐵)質等抗變形能力強的或電信、電力等柔性材質管線,可采取懸吊保護措施。對于改移困難的雨污水管線,可采取置換導流的措施。對于暗挖車站、區間施工影響范圍內的管線,必要時采取洞內加固措施。

  3)雨污水管線在市政管網規劃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對地鐵施工影響最大的管線。雨污水管線為重力自流管線,管線控制高程是改移過程重點,大型的雨污水管線多為混凝土材質并有較厚的管基,所以這種自重大的,抗變形能力差的管線處理方法不宜選擇懸吊保護,即使在跨出入口通道或風道等短距離懸吊時,也要按照管徑流量匹配原則將混凝土材質置換為鋼(鐵)材質。

  4)當地鐵施工需要對電纜溝(光纜)

  采取保護或改移措施時,首先要查清溝內電纜光纜種類、數量、規格等資料。一般情況下,明挖電纜溝為矩形斷面、暗挖為拱形斷面,電纜在溝內排列由上到下電壓增強(

  最上面為光纜、網絡、10kV等電壓較低電纜,溝底“一”字形或“品”字形排列的多為110kV高壓電纜)。在實際情況中10kV等電壓較低電纜在跨度不大的情況下可破溝進行懸吊保護,110kV

  等高壓電纜不宜懸吊,建議改移數處施工范圍,臨時改移高壓電纜也要敷設于溝體或管道內,并做好絕緣措施。對于要永久改移的電纜溝,特別是高程變動時,要保證明挖電力溝覆土大于m,暗挖電力溝覆土大于m,改移坡度小于35%,不可垂直改移。5)

  原則上地鐵結構分期施工時盡量不要對管線進行反復遷改,若是跨路口設置的明挖或蓋挖車站難以避免管線二次改移,那么在車站施工前要結合交通導改方案事先將管線改移到臨時道路下,并且在圍擋范圍內預留管線恢復位置,或者在管線二次改移位置預留敷設條件。無論是沿車站基坑縱向布置的管線,還是垂直車站基坑方向的管線,在不影響施工的情況下,改移工作盡量在圍擋范圍內完成,管線勾頭工作可在夜間或路面車流量小的時候進行。

  管線改移實施(結合地鐵十號線二期潘家園站、十里河站管線改移實施情況介紹)

  1)上面提到管線處理措施有臨時改移、永久改移、懸吊保護、臨時拆除、永久拆除等等,管線改移實施過程是漫長而艱巨的任務,首先現場詳細調查管線的詳細資料,平面位置、管徑、埋深、是否有新增管線、設計方案與現場是否相符等,如有遺漏或出入較大的地方要提交甲方,由甲方聯系設計、勘察單位校對。需要調查有水管線的流向、水量大小、修建年代等,電纜溝內的電纜種類,是強電還是弱電,電信管線分為聯通、移動、網通、市話,還有電信通、廣視通、合和電力等私營企業的光纜,上述各類管線是否能共用一條溝體。以上這些都將影響管線改移施工。

  2)結合地鐵十號線二期潘家園站、十里河站工程管線改移實例進行探討。

  地鐵潘家園站橫穿車站結構Ф400mm上水管線原設計方案為懸吊保護,在實施過程中經與產權方、設計方及現場詳細調查,且對水壓進行測試,最終實施方案為:

  因該上水線路為循環水,施工涉及范圍內無用戶,且水壓滿足供水要求,施工期間可臨時截斷,地鐵完工后原路由恢復。這樣大大減小施工風險,節省工期,降低成本。

  地鐵潘家園站兩條Ф500mm燃氣縱穿車站結構,原改移路由因場地條件狹小(部分瓶頸),無法實現設計提供的臨時改移路由,經與產權方、設計單位、甲方等單位協商,將臨時路由改移至場地外人行步道下方,其中兩端頭勾頭要橫穿機動車道,最終實施方案為:

  晚上施工,白天鋼板恢復,兩端過路段采用頂管法施工,這樣既不影響交通,又滿足施工工期。

  地鐵十里河站站位在大羊坊路與東三環南路交匯處,在大羊坊路下方有Ф2000mm雨水管線橫穿地鐵結構,原方案為采用置換懸吊法施工,最終實施方案為:

  車站結構采用蓋挖法施工,先將雨水管線旁邊頂板施工完成后,再將雨水管線改移至已完成頂板上方,這樣在滿足工期情況下大大減小風險系數。

  地鐵十里河站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施工場地比較狹小,基本沒有管線改移理由,實施中采取合槽方案,將管線分類,各類管線在合槽內分別新建自己管道,這樣就必須要求各管線之間橫、縱向安全距離,還必須合理安排施工順序,有條理的將各類管線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改移至合槽內。

  5結語

  綜合考慮現狀管線的分布,確定管線改移的路線及專業管線改移、保護的方案,確定改移、保護的工期及費用。根據合理的工籌組織施工,并根據管線改移的難易程度對改移作業進行分階段施工,施工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實施更為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施工時考慮減少占用道路時間,改移作業盡量安排在圍擋范圍內施工,必要時應設置臨時導行道路。

篇2:地鐵施工中管線改移綜合思路及處理方案

  地鐵施工中管線改移綜合思路及處理方案

  摘要:

  結合地鐵十號線二期前期工作經驗,并依據規劃和設計部門提供的管線綜合設計圖,制定出實際可行的管線改移初步方案,邀請管線產權單位及設計單位對管線改移方案不斷優化,盡可能避免二次改移,以保證地鐵施工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地鐵,管線改移,處理方案

  0引言

  近年來,全國各大、中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如火如荼,而市政管線不可避免對地鐵施工造成影響,前期管線的遷改和保護已經成為地鐵施工控制工期、控制成本、控制風險的重要因素。結合自己地鐵十號線二期

  01標前期工作經驗,淺談幾點地下管線改移綜合思路和管線處理方案。

  1管線改移綜合思路

  1)需要甲方提供規劃委員會的批文和新管線的規劃路由(即管線改移綜合設計圖

  2)現狀管線改移方案必須由各管線產權單位同意。

  3)需要考慮改移后管線近期發展的負荷(如雨污水管線改移后是否滿足流量,燃氣管線是否滿足用戶等)

  4)考慮熱力管溝、電力隧道和市政主管線的改移工期。

  5)管線改移工程必須在新管道建成后,才能進行舊管線拆除。

  6)管線改移路由選擇及管線改移工籌計劃。

  7)確定方案并批準改移的管線,應由具有專業資質的施工單位進行施工。

  8)管線改移費用預估及確定。

  管線改移方案制定

  1)在制定管線遷改方案前,首先要根據相關單位提供的管線資料(如勘測單位提供的管線初測、市政規劃院提供的管線綜合、施工單位委托物探單位等),將地下管線的種類、規格、材質、埋深、走向、與地鐵結構關系等情況整理清楚。特別是地鐵車站、區間與管線的位置關系用橫、縱剖面形式表示清楚。那些大型的管溝或重力流(電力隧道、熱力溝、雨污水主管線)等管線,它們的遷改及保護方案往往控制著車站方案,在總體方案設計階段,根據管線處理方案的總體原則初步制定管線改移方案。

  2)管線處理方案須報市政管線部門進行審批,涉及永久改移的管線位置應報規劃部門審批。

  管線改移總體原則

  1)對影響地鐵施工的管線應按照市政管線部門規定要求,并結合施工實際情況,可采取懸吊、改移、特殊保護等措施,對不同管線應根據管線種類、管線狀況、影響程度和危害分別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案,當有特殊情況時,可由工程、管線相關單位各方協商處理。

  2)一般沿車站基坑縱向布置的管線均需改移,垂直車站基坑方向的管線,原則上混凝土,磚砌材質的管線需要改移,對于鋼(鐵)質等抗變形能力強的或電信、電力等柔性材質管線,可采取懸吊保護措施。對于改移困難的雨污水管線,可采取置換導流的措施。對于暗挖車站、區間施工影響范圍內的管線,必要時采取洞內加固措施。

  3)雨污水管線在市政管網規劃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對地鐵施工影響最大的管線。雨污水管線為重力自流管線,管線控制高程是改移過程重點,大型的雨污水管線多為混凝土材質并有較厚的管基,所以這種自重大的,抗變形能力差的管線處理方法不宜選擇懸吊保護,即使在跨出入口通道或風道等短距離懸吊時,也要按照管徑流量匹配原則將混凝土材質置換為鋼(鐵)材質。

  4)當地鐵施工需要對電纜溝(光纜)

  采取保護或改移措施時,首先要查清溝內電纜光纜種類、數量、規格等資料。一般情況下,明挖電纜溝為矩形斷面、暗挖為拱形斷面,電纜在溝內排列由上到下電壓增強(

  最上面為光纜、網絡、10kV等電壓較低電纜,溝底“一”字形或“品”字形排列的多為110kV高壓電纜)。在實際情況中10kV等電壓較低電纜在跨度不大的情況下可破溝進行懸吊保護,110kV

  等高壓電纜不宜懸吊,建議改移數處施工范圍,臨時改移高壓電纜也要敷設于溝體或管道內,并做好絕緣措施。對于要永久改移的電纜溝,特別是高程變動時,要保證明挖電力溝覆土大于m,暗挖電力溝覆土大于m,改移坡度小于35%,不可垂直改移。5)

  原則上地鐵結構分期施工時盡量不要對管線進行反復遷改,若是跨路口設置的明挖或蓋挖車站難以避免管線二次改移,那么在車站施工前要結合交通導改方案事先將管線改移到臨時道路下,并且在圍擋范圍內預留管線恢復位置,或者在管線二次改移位置預留敷設條件。無論是沿車站基坑縱向布置的管線,還是垂直車站基坑方向的管線,在不影響施工的情況下,改移工作盡量在圍擋范圍內完成,管線勾頭工作可在夜間或路面車流量小的時候進行。

  管線改移實施(結合地鐵十號線二期潘家園站、十里河站管線改移實施情況介紹)

  1)上面提到管線處理措施有臨時改移、永久改移、懸吊保護、臨時拆除、永久拆除等等,管線改移實施過程是漫長而艱巨的任務,首先現場詳細調查管線的詳細資料,平面位置、管徑、埋深、是否有新增管線、設計方案與現場是否相符等,如有遺漏或出入較大的地方要提交甲方,由甲方聯系設計、勘察單位校對。需要調查有水管線的流向、水量大小、修建年代等,電纜溝內的電纜種類,是強電還是弱電,電信管線分為聯通、移動、網通、市話,還有電信通、廣視通、合和電力等私營企業的光纜,上述各類管線是否能共用一條溝體。以上這些都將影響管線改移施工。

  2)結合地鐵十號線二期潘家園站、十里河站工程管線改移實例進行探討。

  地鐵潘家園站橫穿車站結構Ф400mm上水管線原設計方案為懸吊保護,在實施過程中經與產權方、設計方及現場詳細調查,且對水壓進行測試,最終實施方案為:

  因該上水線路為循環水,施工涉及范圍內無用戶,且水壓滿足供水要求,施工期間可臨時截斷,地鐵完工后原路由恢復。這樣大大減小施工風險,節省工期,降低成本。

  地鐵潘家園站兩條Ф500mm燃氣縱穿車站結構,原改移路由因場地條件狹小(部分瓶頸),無法實現設計提供的臨時改移路由,經與產權方、設計單位、甲方等單位協商,將臨時路由改移至場地外人行步道下方,其中兩端頭勾頭要橫穿機動車道,最終實施方案為:

  晚上施工,白天鋼板恢復,兩端過路段采用頂管法施工,這樣既不影響交通,又滿足施工工期。

  地鐵十里河站站位在大羊坊路與東三環南路交匯處,在大羊坊路下方有Ф2000mm雨水管線橫穿地鐵結構,原方案為采用置換懸吊法施工,最終實施方案為:

  車站結構采用蓋挖法施工,先將雨水管線旁邊頂板施工完成后,再將雨水管線改移至已完成頂板上方,這樣在滿足工期情況下大大減小風險系數。

  地鐵十里河站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施工場地比較狹小,基本沒有管線改移理由,實施中采取合槽方案,將管線分類,各類管線在合槽內分別新建自己管道,這樣就必須要求各管線之間橫、縱向安全距離,還必須合理安排施工順序,有條理的將各類管線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改移至合槽內。

  5結語

  綜合考慮現狀管線的分布,確定管線改移的路線及專業管線改移、保護的方案,確定改移、保護的工期及費用。根據合理的工籌組織施工,并根據管線改移的難易程度對改移作業進行分階段施工,施工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實施更為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施工時考慮減少占用道路時間,改移作業盡量安排在圍擋范圍內施工,必要時應設置臨時導行道路。

篇3:住宅項目設計主線:管線設計

  住宅項目設計主線:管線設計

  除去金融價值,房屋的本質還是供人們生活使用,首先為使用者提供一個遮風擋雨的空間(土建),而后提供便利舒適的生活(供水、供電、供暖、供燃、通風、保溫),還要保障其安全(消防);

  管線即滿足為使用者提供生活需求,也會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提高(如光纖、中水等);

  管線綜合設計意在將城市管網與建筑單體對接,并及時滿足業主的使用。以下以居住區為例,說說管線綜合設計相關的流程;

  一、拿地階段

  1. 調研周邊市政條件是否已經具備《周邊市政配套調查表及附圖》

  地塊在城市中心區:一般市政管線已經鋪設,可直接連接,但根據小區大小,要向各市政部門及對應的供應公司了解其供應量是否可滿足需求;(管線綜合報審過程中會組織管線協調會,也是各市政口到場,但前期應做好相應工作,不要到會上去解決問題);

  地塊在郊區:如別墅項目,我們前期在泰山下的別墅項目,公路雖然已經鋪設到位,但暖氣距離3公里,水電也有一定距離,這時一方面要協調政府的市政配套及時到位,一方面要采取自建措施,如暖氣,是采用小區集中熱泵供暖,還是分戶設置;采用空氣源、地源、還是燃氣供應;

  2.測量準確的市政管線位置及接口標高;(管線施工圖、道路剖斷面、接口坐標、接口標高實測)

  向政府建設部門找到道路施工圖,并向各相關市政單位確認其準確性,為管線綜合設計提供條件;

  項目工程部現場測量接入管井的標高,避免因施工誤差導致后期管線無法接入;

  二、管線綜合設計及審批;

  管線設計與單體設計同步進行,單體審批完成后,可正式報管線綜合設計,因管線審批時間較長,建議正式報審前,提前1~2月與市政交通處溝通;

  1.設計單位:管線綜合及雨污水建議找專業設計的市政設計單位,價格約1~2萬元/公頃;

  2.設計:走地面還是入車庫?除雨污水外,其余管線能走入車庫不走地上覆土,當車庫為人防車庫時,走地上;車庫主體完成較早,頂板各管線協調較為方便,地上需要回填后方能埋設管線,會把工作都壓到最后1個月,而且各市政部門各自管各自的管線,現場易出現錯挖斷管等問題;(目前審批更為嚴格,覆土層按1.8~2米預留,也加大了頂板的結構載重)

  3.審批:一般由規劃局市政處組織協調會(大型項目)及評審會,協調會是按管線初步方案與各部門溝通,評審會是組織專家和市政部門確定最終方案;方案審批完成后,作為附件之一,用于報請照圖(初步設計)取得規證;(其中接入點的位置會受限較多,市政部門不希望新修的道路被反復破壞,一般會限定1~2個接入點)

  三、施工圖階段(地面部分)

  各分項管線設計,由各市政部門下屬的設計單位完成,除了配套費包含的小市政設計外,還有些需要單獨簽合同付費的設計,如電力設計院的物業及小區變電站設計,自來水的水泵房設計等;

  我們公司在市政口對接由工程部門對應的工程師負責,設計部負責合圖微調,處理現場局部出現的打架問題,主要如下:

  1.管線進入的主要入口狹窄:我們項目三期小區主要人行入口景觀做了大型臺階+水景景觀設計,主要管線也在此處出入,按常規布置會有2~3根管埋在臺階下部,造成檢修困難,我們比較了多種不同的排列組合模式,按規范各管線之間的最小距離反復排布,最后避免了管線埋入臺階下;

  2.雨污水出口存在較大高差跌落:注意雨污水出小區的位置,如地形存在高差,尤其容易出現;小一些的可以用景觀疊級處理,大的跌落需要調整出口的位置;

  3.設備用房位置調整導致線路變化:大型設備用房一般不放在主樓下,但有噪音或振動的最好不要挨著主樓;比如換熱站,早期一般為獨立的地上建筑,后期開發商為了商品最大化,把換熱站設置到車庫內,或半地下,現在出現了大量的居民投訴,對振動噪音無法忍受,影響了正常生活。我們原設計的一處換熱站臨近主樓,存在隱患,調整至另一處,相應的熱力管線隨之調整,并且車庫內部的供電管線隨之調整;

  美觀問題:主要是市政的井蓋,能否調至路面以外;是否作雙層井蓋或鑄鐵LOGO井蓋,這些要在招標前期考慮清楚;

  四、使用階段

  交付時,應通水電,如果市政還不具備條件,需要臨水臨電交付。這時會產生額外費用作臨時設施,并要根據半年到一年內小區供水供電估算情況做好方案,這個工作需要資深的項目設備工程師完成,設計單位或沒有項目經驗的設計師無法完成;

  即使供應上水電,還存在水電費用的墊付和收取難題;

  市政管線是單項設計,車庫內部排布影響美觀,公司現在在推BIM系統,希望能事先排查出管線沖突的地方,并能整齊美觀;我們項目有經驗豐富的設備設計師,管線排布比較舒服(比較了幾個一線房產建成的小區),設計單位后期過來看時,也提出幾個局部地方可以當時設計地更好。 管線相對于已經成熟的建筑單體標準,還是有些可以進一步優化的空間;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